小学老师教案(精选2篇)
小学老师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彩虹》是一篇富有情趣的课文,作者用富有童趣的语言写了“我”看到雨停后天空中出现美丽的彩虹,把它想象成一座桥,联想到自己可以到彩虹上提着爸爸的水壶浇水,拿着妈妈的圆镜子为妈妈照着月亮梳头,甚至把哥哥的秋千系在彩虹上荡来荡去。本文以对话的语气,通过留个问句巧妙相连,呈现出一个纯真烂漫的想象世界,传递了儿童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开头巧妙的比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思考。随后三个自然段结构相似,以亲切的称谓开始,用反问句方式呈现了3个奇妙的想法,之后又是一个加强语气的问句“你高兴吗?”要指导学生读好分句之间的停顿,并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同时积累“荡来荡去、飘啊飘”等词语。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虹、着”等12个生字。
2、会写“那、着”等7个字。
3、认识偏旁:衣字旁“衤”。
(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目标:培养联想力和想象力及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趣,课题识字
1、猜谜引出课题并板书。
2、指导读课题,学习生字“虹”,讲述“虹”的由来。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引读“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2、初步试读长句子。
依次“一座桥/一座美丽的桥/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引导学生读好长句子。
3、想象说话训练:这座美丽的桥是什么?是的。彩虹就是美丽的桥。瞧,不用说“像”字,我们也能说比喻句呢!那你觉得彩虹还像什么呢?
(出示:下雨了,天上的彩虹像________)
4、比较“座、—、坐”。(选词填空:下、位、好、一山)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有一个小姑娘,看见了美丽的彩虹,可高兴了。她会想到些什么呢?自读第二段。
2、识记第二段的生字,学写“高兴”。
(1)(课件出示:浇、提、洒、挑)
学生自己练读,小老师带读,齐读。
(2)这4个字,分别来自两个不同的家族,你发现这个秘密了吗?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总结三点水旁与提手旁的字与什么有关,再读4个字。
(3)这4个字还可以做动作呢!谁愿意上台来表演?
(4)学写“着”。练习书写“着”字。师生游戏互动,老师做动作,学生猜“着”的朋友。
(提着、拿着、笑着……)
小结:“着”字常常跟在动词后面,表示这个动作正在进行。
(5)生字宝宝和大家交上了朋友,可高兴了。出示词语“高兴”,齐读,强调“兴”的后鼻音。
(5)指导书写“高”“兴”两个生字。
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字的结构、中线上的笔画、“高”字两个“口”的特点。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提示“兴”字的点和撇都要写好。
3、练读长句子,读好第二段。
(1)学生自读。
(2)这段课文里,你发现了什么标点符号?(逗号和问号)看见它们,我们都要停一停。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新的符号朋友。(出示间隔符)它叫间隔符,看见它的时候,我们也要停一停。
(3)(课件出示第二段第一句,标上间隔符)指名读,评价。
(4)我们来挑战这个最长的句子吧!(出示第二段第二句)
指名读,教师指导,必要时示范,和学生一起读。
(5)出示最后一句,指名读,大组读。
(6)这一段里,还有很多问号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师生合作读)
4、回顾第二段,体会小姑娘的可爱。
第二课时
一、练习读长句子
1、复习词语。
2、再识间隔符号,并利用间隔符朗读第二自然段。
3、说说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4、学写生字“那”“到”,指导学生按照“结构、笔画、占位”的顺序观察。
5、教师范写。
6、学生练写,教师巡视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当场评价、指导。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姑娘在彩虹上还干什么?同桌两人先一起读第三自然段,再一起数一数这段有几句话?
2、识记“镜”字。(课件出示:“镜”字,镜子的发展变化图片)通过组词,认识生活中的各种镜子。
3、识记“拿”字。请一个同学拿出“拿”字生字卡片。编记字口诀。(合手拿起甜豆豆)
4、识记“照”字。解释字理。
5、齐读第三自然段,注意分句间的停顿,读出问句的语气。
板书:镜子、梳头。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姑娘又去彩虹桥上干什么?小朋友轻声读一读,找找答案。
2、学写“千”字。学生自主学习写字。
3、学习“___来___去”的四字词语。
(课件出示:荡来荡去、飘来飘去、游来游去、跑来跑去)
谁发现了词语的规律?能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说说这样的词语吗?
4、识记“裙”字。利用图片、挑战认读带衣字旁的字词。(课件出示:棉袄、袖子、裤子、袜子)
5、学写“成”字。关注笔顺。
6、学习了第四自然段,小姑娘在彩虹桥上干什么?(板书:荡秋千)
四、奇思妙想大家说
1、跟随小姑娘一起去看彩虹,齐读课文。
2、看到彩虹,小姑娘有了奇思妙想,你有什么好玩的、奇妙的想法?
3、小结:奇思妙想,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乐趣哦!愿你们的生活充满彩虹的色彩。
小学老师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包、饱、泡、吐”四个字。
2.培养学生正确的“双姿”(坐姿、执姿)。
3.点燃学生的写字兴趣。
4.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并且学会审美。
二、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教学,巩固正确“双姿”,唤起学生写字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
横折钩、竖折钩的写法。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欣赏引趣
导入:欣赏硬笔书法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文字中陶冶情操,初知“书法”的概念,激发写字兴趣。
(二)复习双姿,做好准备
1.复习坐姿:身正、肩平、臂开、足安。
2.复习执姿:一尺、一拳、一寸(三个一)。
3.齐唱《写字歌》。
(三)指导写字,掌握技巧
1.揭题:今天我们学习写识字8中的4个生字。
2.学写“包”。
(1)观察:什么结构?你认为哪一笔比较难写?
(2)指导练写“包”。
学生说“包”的笔顺。教师示范写“包”字并作讲解。学生练习(描红两个,仿影一个,然后写两个),老师巡视指导(提醒注意双姿)。
(3)师生互动:对学生写字作品进行评价,教师适机点评,对好的奖励画星。
(4)小结:独体字要写得不大不小,放在中间正好,难度大的笔画要写正确、端正。
3.学写“饱、泡、吐”。
(1)观察比较:饱和泡与“包”有什么区别?
(2)“饱”的左右两边的第二笔要持平,右边“包”的最后一笔要写得饱满,起笔要对齐“勹”的撇尖;
(3)“泡”字要左窄右宽。
(4)“吐”字的“土”上横短,下横长。左边口的位置要摆放适当,不能太偏上或者偏下,这样布局字才美观。
“饱、泡、吐”三个字逐个读帖(读帖是写好字的关键),教师在黑板上范写,边提示注意点,然后学生描红、仿影,再练习写2个。教师巡视指导。初评,再练习,再评。对学生写得好的字和写得有进步的字要及时加圈给予肯定,鼓励学生把字越写越好。
(四)创作练习,巩固兴趣
1.学生完成书签
(1)老师给学生看自己制作的书签,欣赏。
(2)学生自己完成书签。
要求:注意坐的姿势和写的姿势,书写时,要一气呵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写完了在书签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2.教师巡视、指导。
3.欣赏、交流。
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互相欣赏。
4.赠送作品:给自己喜欢的人或者老师。
(五)课堂总结
我们写字时,要有正确的双姿,写字要认真读帖,要一气呵成。我们时时刻刻可以写字,处处可以练习,但不要乱涂乱画。俗话说“字如其人”,我们的汉字横平竖直,就像做人要堂堂正正。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加上老师的指导,不久的将来,咱班一定会有了不起的书法家。
六、教学反思:
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爱好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我在写字教学上,力求做到有情有意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们都乐于学习写字,这也是我今后写字教学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