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下载 > 教案大全 > 大班绘画活动教案:蛋壳艺术(精选5篇)

大班绘画活动教案:蛋壳艺术

发布时间:2023-10-22

大班绘画活动教案:蛋壳艺术(精选5篇)

大班绘画活动教案:蛋壳艺术 篇1

  ㈠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感受蛋壳或者乒乓球的特性,学习利用彩纸及多种材料进行制作。应会:学会用彩纸及多种材料进行蛋壳小摆设、小玩具的创作。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设计、制作活动的兴趣。

  ㈡教材与学生分析

  1、教材分析

  生活中,可用来进行设计、制作的材料多种多样,本课教学以蛋壳或乒乓球为主体,附加彩色纸或其它材料进行人物或动物的创作。

  2、学生分析

  《有趣的蛋壳造型》是一节工艺制作课,是学生所喜爱的内容,又是新教材中的课,全新的内容也给了我创新的空间。美术课直观性强,我抓住这个原则进行教学的尝试,一方面自制了大量的教具,另一方面,尽可能的运用电化手段教学,了解学生的喜好,课堂环境在“活”上下功夫。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教学,在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中营造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氛围。通过学生自己的讨论和小组合作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配合实物教具和幻灯片使学生了解蛋壳造型的特点,启发学生制作有趣造型的思路。通过展示学生作品,组织学生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评判能力,课堂围绕“蛋壳游戏”闯关贯穿与展开教学。

  ㈣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用蛋壳、彩纸等材料进行人物、动物造型设计、制作。

  2、教学难点:蛋壳、乒乓球小摆设的美感与创新。

  ㈤课前准备

  1、材料或资料准备

  蛋壳、乒乓球、彩纸、剪刀、胶水、废旧包装纸、废旧包装盒。

  2、教学用具准备

  ⑴教师自制实物教具

  ⑵幻灯片、教学多媒体设备。

  ㈥、教学反思

  《有趣的造型》是一节工艺制作课,是学生喜爱的内容,又是新教材中的课,全新的内容也给了我创新的空间。

  美术课直观性强。这两个学期,我抓住这个原则进行教学的尝试,一方面自制了大量的教具,另一方面,尽可能的运用电化手段教学,课堂环境由“乱”变“活”。在“活”上下功夫,要了解学生的喜好。

  《有趣的造型》这课需要用乒乓球或蛋壳,它们都是球体的,在桌面上放着不动都滚,所以学生会自觉、不自觉地用手动它,有的没注意就会掉地摔碎或出声音。于是,刚上课我就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用什么办法能不让蛋壳或乒乓球乱滚?有的想用纸粘个托儿,有的想做个纸筒或圆锥固定蛋壳。这些办法都挺好,即稳当又结合造型特点,一举两得。但这一环节我做得也并不完善:托儿长一些,短一些,在造型上都会发生变化,应该加一句话对学生进行引导。

  接下来的环节是要通过教具和幻灯片使学生联想到蛋壳能做什么部位?懂得怎样抓住特点表现造型,知道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加工造型,清楚怎样会使造型更生动。课件在我的整合加工下,更好的发挥了作用。课的结构清晰,有条理。师生互动较好,时间分配较合理,学生的作品能体现课的成果。

  在理解新课程标准和探索研究新教材教法的过程中,我更清楚地认识到,美术课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画画”,也不是单纯的“手工”,更不是课改初期加入游戏的玩玩闹闹。而是观察、想象、表述、创造、评论等活动的结合。单纯意义上的纪律约束常常会对创造性起到反作用。因此,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只要学生能够在课堂中积极地参与到观察、想象、表述、创造、评论等综合活动中来,自然会被美术课带来的无穷乐趣所吸引。

大班绘画活动教案:蛋壳艺术 篇2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通过制作蛋壳装饰画,培养学生想象力,引导学生利用“废弃物”创造新形象,创造生活的乐趣,达到心灵手巧、精神充实。

  教学重难点:

  1、纹样的构思与设计。

  2、蛋壳颜色间的搭配和蛋壳与底色的关系。

  教具学具:

  各种颜色的蛋壳、彩纸、胶、镊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蛋壳的颜色有几种?

  2、新授:

  师:如果把蛋壳压碎了,放在不同颜色的纸上会出现不规则的纹理。如果把这些不同颜色的蛋壳粘贴成一个物象,会构成一幅很美丽的平面装饰画。

  3、作品赏析:

  黑猫是空出来的底色,船、羊、小兔、房子等好像嵌上一样有立体感觉。外形简练概括,特征很突出,每幅作品都能构成美而有趣、装饰味很强的画面。

  4、蛋壳加工方法:把各种颜色的鸡蛋、鸭蛋、鹌鹑蛋洗净,倒出内容。再将蛋壳内膜轻轻撕掉,晾干存好待用。

  5、蛋壳贴画的步骤:

  (1)现在衬纸上用铅笔轻轻画出图案。

  (2)把蛋壳用手指压碎,在纸上涂上胶水,用镊子夹蛋壳粘贴在卡纸上。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注意胶水涂一点粘一点蛋壳,不要涂得过多,以免胶水变干。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大班绘画活动教案:蛋壳艺术 篇3

  活动背景:

  周末在家看了一个综艺节目是《爸爸回来啦》,看到节目里李小鹏和女儿奥利给鹅蛋做彩绘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妈妈,彩绘出来非常好看,我想我们学校每周孩子们加餐还有午饭的时候都有鸡蛋,那些蛋壳就直接扔掉了多可惜,如果利用废弃蛋壳给幼儿上一节美术活动课不是很好吗。《纲要》中美术内容和要求就有一条是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蛋壳是我们身边天天可见的东西,是我们生活中所丢弃的废弃物,幼儿对此非常熟悉,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做出漂亮的蛋壳彩绘,知道蛋壳可变废为宝,这也可以对幼儿起到很好的环保教育作用。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彩绘鸡蛋的方法,引导幼儿设计制作自己独特的彩绘蛋壳作品,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和颜色设计搭配能力。

  3、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体验能够利用生活中废旧材料变废为宝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整个鸡蛋壳若干、彩笔、剪刀、双面胶、各色卡纸。

  3、教师自制彩绘蛋壳和大礼物箱子。

  三、活动过程:

  活动一:蛋壳的由来。

  1、观看课件。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来了一位好朋友,你想看看它是谁吗?(播放课件可爱的小鸡画面)

  提问:刚才你们看到的是老师请来的哪一个好朋友?那你知道它是出生的时候是从哪里出来的吗?

  2、继续引入。

  师:你们看小鸡宝宝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播放小鸡手捧一个礼物盒子图片,让幼儿观看课件并猜想能是什么礼物呢。)

  通过课件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并且自然引出蛋壳。

  活动二:参观彩绘蛋壳作品。

  1、呈现大礼物盒。

  师:你们看老师去了小鸡宝宝家把他们做的礼物都装到这个大礼物盒里,特地拿来给你们看看好不好。

  2、幼儿参观彩绘蛋壳。

  师:那老师把大的礼物盒打开拿出小礼物,给你们看看鸡宝宝给妈妈做的礼物。(便于幼儿观看,把彩绘蛋壳放在前面一个高的桌子,让幼儿围着桌子自由观看。在幼儿观看的过程让幼儿想想这是什么做出来的,怎样做的。)

  3、观看感想。

  师:你们现在都看到了鸡宝宝给妈妈做的礼物,你们觉得漂亮吗?你们看出来礼物是什么做的吗?

  《纲要》指出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所以彩绘蛋壳采用故事礼物引入能给他们创造自由表达和表现机会。

  总结:彩绘,直接用色彩在蛋壳表面画上美丽的图案

  活动三:彩绘蛋壳。

  师:小朋友们看完小鸡宝宝做给妈妈的礼物,漂不漂亮,那你们想不想给妈妈做一个这样的礼物,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老师已经给你们提供彩笔,和蛋壳,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自己对颜色喜好给蛋壳涂上你喜欢的图形和颜色好吗?老师在这边用卡纸帮你们做展示台,来展示你们的作品好吗?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能充分发挥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师:我们小朋友都做好了自己的作品,我们把礼物放到展示台让大家一起观赏。

  师:我想问大家,你们喜欢哪一个小朋友作品为什么?

  师:我想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彩绘蛋壳内容有什么意义。你为什么要把它彩绘成这样?(通过自己动手彩绘蛋壳,不仅培养他们动手和欣赏能力,让他们在劳动合作中体验为妈妈做礼物的快乐。)

  师:那老师也把你们的礼物放大大礼物盒里,放学的时候把你的礼物带回家送给妈妈好不好,你还可以回家教爸爸妈妈他们一起做。

  活动五:活动延伸。

  拓展幼儿进行废旧材料利用的生活知识,并日后开展亲子废旧材料利用比赛活动。

  四、活动反思:

  《彩绘蛋壳》这节美术活动以鸡宝宝给妈妈做的礼物贯穿整个活动,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不仅让他们体验变废为宝的快乐,而且充分发挥他们想象力,创造力和激发他们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让他们分享自己创造的快乐。整个活动中幼儿参与积极性很高,而且做的作品也非常好看,整体效果不错。

大班绘画活动教案:蛋壳艺术 篇4

  活动目标:

  1、探索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出现的不同现象。

  2、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学习用语言描述、简单统计等方法来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

  ①个人材料:1/2的鸡蛋壳(洗净晾干)4~5只,约15厘米长削好的铅笔一支,直径约4、5厘米、高约2厘米的透明胶带纸圈1个,直径约1、2厘米、高约20厘米的粗吸管1根(管腔略大于铅笔)。

  ②分组操作材料:大河、小河模型各一,23厘米×9、5厘米的长方形卡纸2张,“小积木”20块(每块由两枚陆军棋粘合而成),记号笔1支。

  2、教师操作材料:

  ①“小鸡出壳”桌面教具一套(制作方法附后)。

  ②演示材料:半个海洋球、小盘子、一次性针筒、浅蓝色水。

  ③有关拱桥、隧道、球形屋顶等照片及实物投影仪。

  ④用卡纸做成的拱形桥洞三个(一大二小,如图四)。

  ⑤图片一张,如图三。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设疑激趣,幼儿操作感知

  1、结合桌面教具,讲述故事《小鸡出壳》(附后),引出疑问:到底是谁啄破了蛋壳?

  〔评:用桌面牵线教具和故事中小鸡姐妹的对话引出课题,使幼儿置身于有趣的童话世界之中,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启发幼儿用铅笔笔尖模拟小鸡的尖嘴巴“啄”蛋壳,寻求答案。

  ①什么东西比较像小鸡的尖嘴巴?

  ②幼儿模拟操作,得出“鸡妹妹用尖嘴巴啄破蛋壳”的结论。

  〔评:教师巧妙地启发幼儿用笔尖模拟小鸡的尖嘴巴,使幼儿体验到解决问题、发现答案的愉悦感。〕

  3、引导幼儿探索相同的力分别作用于蛋壳的凹、凸面而出现的不同现象。

  ①鸡姐姐不服气,说刚才用的力不一样,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让铅笔掉下去的力差不多大小呢?

  ②幼儿简短讨论后,教师引导幼儿借助吸管和胶带纸圈再次操作(方法如图一),结果发现鸡妹妹确实是用尖嘴巴啄破蛋壳的。

  〔评:此处吸管的运用相当精彩,它既控制了笔尖下落的高度,又控制了笔尖的落点,避免幼儿产生蛋壳不破是因为“笔尖滑走”的误解,体现了教师在设计科学活动时的严谨态度。〕

  二、教师演示解惑,幼儿初知原理

  1、小小蛋壳真奇妙,这么放不容易碎,而这样放就很容易碎,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呢?(幼儿简短讨论。)

  2、请幼儿观看教师的实验演示,发现“力的分散”现象。提问:我把针筒里流下的蓝色水比作铅笔掉下去的力,把半个海洋球比作蛋壳,请大家看看水落到“蛋壳”上怎么样了?(教师操作演示,如图二。)

  〔评:教师将无形的“力”用有色的“水”来替代,把抽象的、隐性的“力”转化为具体的、显性的“水”,成功地突破了“力的分散”现象这一学习难点。〕

  3、教师边借助图示(如图三),边用有趣的语言小结“薄壳结构原理”。

  〔评:将幼儿零散的感性经验归纳并上升为图示符号的表述,既简明扼要,又为下一环节“迁移应用”作了很好的铺垫。同时,它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明白:许多事物可以用简明的符号、文字来说明。〕

  三、教师引导迁移,幼儿运用经验

  1、教师指着图示上的“⌒”,提问:这个拱形像什么?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形状的物体?

  2、运用实物投影仪和照片,向幼儿介绍生活中的拱桥、球形屋顶、隧道等建筑物,知道这些都是蛋壳的奥秘在生活中的应用。

  〔评:经验的迁移运用是一个难点,教师从引导幼儿想像到展示实物,并运用经验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揭示了科学社会化、科学生活化的内涵。〕

  四、教师激励探索,幼儿比较统计

  1、请幼儿分别在与“小河”上建筑一座不同弧度的拱桥,尝试桥面中央最多能放几块积木,并将结果记录到表格中。

  〔评:“造桥”把活动推向了高潮。幼儿在“造桥”过程中,不仅学习了统计、测量方法,而且获得了与同伴成功合作的体验。〕

  2、引导幼儿结合记录,比较、分析两种拱桥的利弊,发现新的问题。

  ①哪座桥比较牢?它有什么不方便?(太陡、费力。)

  ②这座比较平的拱桥虽然不太牢,但它有什么好处?(方便。)怎样使这座桥也变得牢固起来?

  〔评: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弧度与承重的关系,发现新问题,从而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具递进性。〕

  ③幼儿讨论后,教师再次运用“薄壳结构原理”在其中一座“拱桥”下放入三个“桥洞”(如图四),并请幼儿数一数上面能压多少积木。

  活动延伸:

  1、让幼儿通过图片、投影观察各种现代桥梁的建造方法,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引导幼儿继续关注“薄壳结构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附:

  “薄壳结构原理”简介当力作用于蛋壳凸面时,力会沿着蛋壳表面四处分散,因此蛋壳就能承受较大的力,不易破碎;相反,当力作用于蛋壳凹面时,力就会集中于一点,蛋壳受到的力较大,容易破碎。

  故事《小鸡出壳》及桌面教具操作方法“叽叽叽,我是鸡姐姐。我的鸡妹妹怎么还不出壳呀?还是让我去帮帮她吧!”鸡姐姐用她的尖嘴巴去啄蛋壳,“笃笃笃、笃笃笃”(拉动牵线,使鸡姐姐从草丛后“走”到蛋壳边),啄着啄着,忽然蛋壳裂开了!(轻拉半边蛋壳的牵线使蛋壳裂开)从里边走出了可爱的鸡妹妹。(拉动牵线使之从蛋壳后移至鸡姐姐边上。)鸡姐姐高兴地对鸡妹妹说:“妹妹!妹妹!是我帮你啄破了蛋壳,你还不快谢谢我?”可鸡妹妹却并不高兴:“谁要你帮忙,刚才是我自己啄破蛋壳的!”“不对!是我帮你啄破的!”(双手同时拉线。)“不对!是我自己啄破的!”(双手同时拉线。)“不对!不对!不对……”“不是!不是!不是……”她俩吵个不停,小朋友,请你评评理,到底是谁啄破了蛋壳?

  教具制作方法简介

  鸡姐姐和鸡妹妹制作方法:

  用硬卡纸双面立体制作,底部粘上透明尼龙线作为牵线(如图五)。

  蛋壳制作方法:

  ①在大半蛋壳背面粘上积木,并将积木底部与演示台面(如图六)粘合固定。

  ②在小半蛋壳外粘上牵线,使之拉开后可以在桌面上摇动,不会倒下。

  ③用双面胶轻连两边蛋壳(如图七)。

  活动反思:

  大班幼儿已有较强烈的寻求问题答案的意愿,但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原有的经验会受到挑战。要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就要寻找合适的媒介物来成为连接幼儿原有水平与潜在能力之间的桥梁。在该活动中,教师巧妙地借助了蛋壳这样一个幼儿熟悉的物品,利用蛋壳凸面受力和拱桥桥面受力原理相同的特点,让幼儿把在蛋壳受力实验中获得的经验自然地迁移到拱桥上去,从而弄清拱桥受力大的原因。

大班绘画活动教案:蛋壳艺术 篇5

  活动目的:

  1、培养儿童对蛋壳装饰绘画的兴趣。

  2、敢于探索尝试根据蛋壳的可碎性进行粘贴画。

  3、发展儿童的动手能力,激发想象力。

  活动准备:

  蛋壳装饰画图片、蛋壳、记号笔、水粉颜料、颜料刷、绘画纸、浆糊、棉签等

  活动过程:

  1、给出谜语,激发儿童兴趣

  2、引出图片,引导儿童讨论。

  教师:我这里有一幅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你们看这副画漂亮吗?它是用什么做成的?(蛋壳)

  (2)我们平时看到的蛋壳是什么颜色的?(白色、土黄色等)

  (3)那你们看这副画上的颜色是怎么来得呢?(用水彩笔或颜料涂的)

  (4)这幅画是怎么做成的?先怎么做?再怎么做?

  (5)画上的蛋壳是怎么贴上去的?是按什么顺序贴的?(分部分一块块粘贴的)

  小结:先构图,然后分块粘贴蛋壳,最后再涂上颜色。

  教师:我这里有两张做这幅画的步骤图,来看看。

  我还准备了几张图片蛋壳贴画的图片,你们看。

  3、教师引导幼儿构图、粘贴画。

  教师:看了这么多的蛋壳贴画,你想贴什么样的?请你也来动手做一做。

  (1)画面要求简单、大气。

  (2)粘贴是要注意蛋壳易碎的性质。

  4、引导儿童用水粉颜料或颜色笔再画面蛋壳上涂色。

  5、给蛋壳粘贴画添画背景,结束活动。

大班绘画活动教案:蛋壳艺术(精选5篇) 相关内容:
  • 大班绘画活动:跳舞真快乐

    活动目标:1、学画动态人,尝试表现小朋友跳舞时的情景。2、通过观察,正确表现人物各部分的结构关系和动作、表情等细节特点。3、愿意积极探索与尝试,表现人物的不同姿态。活动准备:1、各种小朋友跳舞的照片。...

  • 大班绘画活动:鸟窝2

    上海市曹王幼儿园 张丽芳 活动内容:鸟窝 活动目标:1、尝试运用粗细不同的笔画鸟窝,引发幼儿线描的兴趣。2、培养幼儿细心、认真完成一件事。 活动准备:范例、白纸、粗细笔、大树、黑板、胶水、小鸟破壳ppt。...

  • 幼儿园大班绘画活动教案(精选3篇)

    活动目标:1、了解小鸡的外形特征,用一个圆以及两个连接圆的方法画小鸡。2、大胆添画,表现出小鸡的动态。3、感受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1、小鸡图片。2、范画、油画棒、画纸。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

  • 幼儿园大班绘画活动:我喜欢的卡通人物

    活动目标: 结合已有经验,讲述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形象。 通过观察图片以及观察范例等形式,了解卡通形象的基本特征,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记录卡通人物的基本特征。 参与绘画和音乐仿编活动,大胆地讲述我喜欢的卡通人物。...

  • 幼儿园大班绘画活动:住宅小区

    活动目标 1、学习用长方形、正方形等基本图形进行组合,表现侧面、正面以及高矮不一的房子。 2、了解住宅小区的房子结构,房子有前有后的布局安排以及简单的小区设施。 3、用遮掩的方法来表现整体与部分的和谐。...

  • 幼儿园大班绘画活动:我们来锻炼

    活动目标: 1、学会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所喜欢或参加过的运动项目。 2、借助图片和人物动作的表演,用简单的线条表现不同人物的动态。 3、体验将美术作品编成小故事的成功感。...

  • 绘画活动教案(精选14篇)

    设计意图:鞋子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必需品,随着社会的发展,鞋子种类、样式越来越多。变换鞋子,也成了孩子们爱美的表现。看着孩子们这么喜欢漂亮的鞋子,那我们能不能自己亲手制作鞋子呢?于是我结合教材设计了这个活动。...

  • 绘画活动幼儿园教案推荐(精选5篇)

    活动目标1.了解宣纸的特性,掌握蓝印花布的创作方法。2.体验图案设计的乐趣,感受蓝白对比的美和作品的中心花纹之美。活动准备1.蓝印花布PPT。2.已经制作好的蓝印花布图纹教具,宣纸、蓝色记号笔人手1份。3.音乐《紫竹调》。...

  • 端午节绘画活动教案(精选4篇)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3、激发幼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活动准备: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或赛龙舟的录像和图片。包粽子的材料,香包、鸭蛋、粽子各一个。...

  • 绘画活动教案热(通用4篇)

    活动目标:1、知道水果核的生长过程,感知理解并将其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2、了解各种水果的生长方式。活动准备:各种水果种子长大后的'图片(着重强调一些特殊生长方式的水果)。...

  • 绘画活动幼儿园教案集合(通用3篇)

    活动目标1、能将故事情节通过连环画的形式展现出来。2、初步有选择故事情节作画的意识。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事先给孩子讲“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物质准备:水彩笔、油画棒、线描笔、图画纸、订书机等。...

  • 小班艺术绘画活动教案(通用8篇)

    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体会合作的快乐。2、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像,鼓励幼儿大胆表现。3、引导幼儿回忆家中房子的形状的结构,用组合粉笔画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活动准备:1、活动前,要求幼儿注意观察自家房子的外形特征。...

  • 绘画活动春天来了教案(精选3篇)

    活动目标:1.通过剪贴蝴蝶,丰富学生剪贴画的技法和表现内容。2.使学生感受对称的自然美。培养学生脑、手、眼的协调配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重点:进行蝴蝶纹样的设计,使学生掌握剪贴技法。...

  • 绘画活动《树叶》课后反思

    这次绘画活动的主题是树叶。制定这一课题的时候,就是想给孩子们的绘画主题来一个突破,不总是限于圆形的东西。因为早晨不曾有时间和孩子们在校园里看看树叶、玩玩树叶,所以,中午请李老师帮我带着孩子们亲近树叶。...

  •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不管是经济活动,还是文化活动,都要求人们进行广泛的协调合作,互相信任,互相依存,为了使幼儿今后能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我们必须教幼儿互相合作,互相信赖,互相依存。帮助幼儿建立共同的目标,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 教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