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5的加法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通用4篇)
大班数学活动:5的加法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根据图中物体的不同点来列出算式,巩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2、初步懂得交换加号前后两数位置得数不边的规律。
活动准备:
宝书一本、秋姑姑一个、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复习5的组成
美丽的秋天,秋姑姑要到我们大一班来做客,我们来做个碰球游戏欢迎她。
二、 学习5的加法
你们看,谁来了?(秋姑姑),秋姑姑给我们带来了一本宝书,宝书会变很多好吃又好玩的东西。你们想看吗?宝书要变了,变变变。
(一)看宝书变出了1只大袋鼠,又变出了4只小袋鼠,宝书一共变出了几只袋鼠?
提问:
(1)这道题先告诉我们什么?后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算什么?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请幼儿列式:1+4=5 你是根据什么来列的?各数表示什么?根据大小不同还可以列出那一题:4+1=5
(2) 刚才我们根据袋鼠大小不同来列式的,根据袋鼠的其它不同点还可以列出哪些算式题(2+3=5),你是根据什么不同来列式的?(颜色)2、3、5个表示什么?根据颜色不同还可以列出那一题:3+2=5
(3) 除了这4道5的加法算式题,还有没有得数也是5的加法算式题5+0=5 0+5=5
(4) 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把5的加法算式题念一遍。
(5) 比一比1+4=5 4+1=5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发现交换加号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加法交换律)
(二)宝书又要变了,看她变出了什么(苹果树)原来秋姑姑要送苹果给小朋友,苹果树上有的苹果成熟了,有的还没熟,我们要把成熟的摘下来,得数是5的苹果成熟了,不是5的还没成熟,不能摘,摘对了就说:对对对,1+4=5你的苹果成熟了,如果算对了,这个苹果就送给你。
(三)变变变,宝书变出了一位小客人,咦这位小客人怎么躲起来了,它说要考考小朋友,要你们把算式题算出来,小客人就和我们见面了。
(四)变变变,宝书又要变了,哇变出几只小兔?糟了小兔有麻烦了,大灰狼张着血红的嘴来只小白兔了,还好,小兔子身上有3个数字,只要把这三个数字编成一道5的加法算式题,小兔子就会隐身术了,请小朋友快来救救小兔子。还剩一只小兔眼看就要给小兔吃掉了,快来帮忙救救它。看这只小兔身上的数字能不能列出一道5的加法算式题,不能那怎么办?(把一个数字改一下,改 小兔就得救了。)
三、幼儿作业
1、看完了宝书,小朋友真能干,都帮小兔学会了隐身术,大灰狼也只好灰溜溜地走了,秋姑姑看到小朋友这么聪明、能干,她要送礼物给小朋友,这个礼物就躲在这张纸上,我们只要把得数是5的加法算式题涂上你喜欢的颜色,这样礼物就马上会出来了。
2、幼儿动手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大班数学活动:5的加法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初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难点:5减几和看图列减法算式.
课前准备
(一)教具:小兔图、桃子图和口算卡片.
(二)学具:红色粉色图片各5个、小花5朵.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复习准备
1.看卡片口答:
2.看图列式计算:
3.板演:
1+3=2+2=4-2=
4-3=3-2=3+1=
4.口算,并指名说计算方法.
1+34-22+24-3
3-24-13+13-1
(二)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刚才同学们都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这些题都是我们学过的4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今天,我们要学习5的加法和5减几.(同时贴出课题)
1.教学5的加法.
(1)出示小兔图(一).
师问:
①图上有几只白兔?几只黑兔?
②一共有几只小兔?
③要求一共有几只小兔,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板书:4+1=5.
④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因为这是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所以,用加法计算)
⑤算式中各数表示什么?
(2)出示小兔图(二).
师说:谁能看图列一道加法算式?
指名说,师板书:1+4=5.
指名说:算式中各数表示什么?
师问:如果我们不看图,怎么想4加1等于几?1加4等于几?
(3)摆一摆:
师说:请同学们拿出3个红圆片,再拿出2个粉圆片.用数字卡片摆一道加法算式:
指名说算式,老师板书:3+2=5.
师说:请同学们把红圆片和粉圆片调换一下位置,想想,应该列出一道什么算式?想好后,用数字卡片摆出算式.
指名说,老师板书:2+3=5.
(4)说计算方法:
师问:我们不看图,能想出3加2等于几吗?(想:3和2组成 5,3加2就等于5)
师说:我们知道3加2等于5,计算2加3怎么想?(想3加2等于5,2加3也等于5)师问:还可以怎么想?(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
齐读算式:
4+1=53+2=5
1+4=52+3=5
2.教学5减几.
(1)出示桃子图(一)
师问:谁能看懂这幅图的意思?
指名2~3人说图意:
师问:原来有5个桃子,吃掉了1个,求还剩几个?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减法)
怎样列式:板书:5-1=4.
师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师问:算式中的5表示什么?(表示原来有5个桃子)
师说:对,这5表示原来有5个桃子,所以从5个桃子里减去1个,还剩4个.
(2)出示桃子图(二).
师问:这幅图应该怎么列算式?
指名说,老师板书:5-4=1.
指名说:算式中各数表示什么?
师问:如果我们不看图,你怎么想5减1等于几?(想5可以分成1和4,5减1等于4)
师问:5减4等于几?怎么想的.(想 5可以分成4和1,5减4等于1)
齐读:5-1=4,5-4=1.
找一找:这两道题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两人一组进行讨论,然后指名说:
小结 这两道题相同的地方都是原来有5个桃子,都是求还剩多少个、都是用减法计算;不同地方是一道是从5个里面减去1个、一道是从5个里面减去4个,也就是说减号后面的数不一样,所以减法算式不一样.
(3)摆一摆.
请同学们在桌上摆出5朵小花,再拿走2朵,还剩几朵?怎样列式?
板书:5-2=3.
再摆出5朵小花,拿走3朵,还剩几朵?
每人用数字卡片摆算式:5-3=2.
(4)说计算方法:
师问:如果我们不看图你能很快算出5减2等于几吗?5减3呢?
师说:你们说得很好,算减法想数的分解,想5可以分成2和3,5减2等于3.也可以用其他方法.
齐读:
5-1=45-3=2
5-4=15-2=3
结合数的组成和分解,指名说口算方法.
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会了5的加法和减法,知道用5的组成和分解来想得数,这样能算得又对又块.下面再比一比看谁学习最积极.
(三)巩固反馈
1.看图填□:先说图意再填空.
做书上练习四第3题.
2.独立完成练习四第4题.做后反馈并重点提问:
这两道题的5各表示什么?(表示原来有5个圆)
划掉的圆是从几个圆里划掉的?(从原来的5个圆里划掉的.)
算式中减号前面要写几?(写5)
3.请你画一画,算一算.
4.猜一猜,☆下面是几.
2+3=☆1+3=☆
5-3=☆5-1=☆
4+1=☆3+2=☆
5-4=☆5-2=☆
3+1=☆1+4=☆
2+2=☆4-2=☆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5的加减法是在学生已经学会4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方法运用了知识的迁移规律,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新课.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叙述图意;通过动手摆一摆,说一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会5的加、减法.
这节课主要围绕两个重点进行教学,一个是让学生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列式计算,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另一个是抓计算方法,在新课中,引导学生利用数的组成和分解想得数,在巩固练习中,安排了猜一猜、画一画、算一算这些题,不但要求算得对,还要算得快,目的是提高计算能力,争取做到脱口而出.
5减几是这节课的难点,要强调是从哪个数里去掉一部分.通过看图、演示、摆一摆、对照比较等方式使学生清楚地看到两个算式间的联系,数量之间的关系.
大班数学活动:5的加法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分解与,掌握5的加法。
2.通过观察发现一图两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式计算。
3.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乐趣。
活动准备:数字卡、苹果卡片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导入:五只猴子荡秋千
2.复习5的组成
(1)提出问题:今天老师买回4个苹果,小朋友又带回1个苹果,现在我们一共有几个苹果?
(2)如果把这5个苹果分在两个篮子里我们可以怎么分?请小朋友分一分,并用数字表示出来。
3.学习5的加法。
(1)如果你有2只苹果,我再给你3只,你有几只苹果呢?我们用算式怎么表示呢?启发幼儿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并说出算式及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2)请小朋友先抽一张卡片,看看卡片上有几个苹果,用数字什么表示,再抽一张卡片,让幼儿算一下一共有几只苹果。反复进行游戏。
4.幼儿观察老师出示的图片情节,用卡片摆出算式,并进行运算。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利用生活中的场景列出“5”以内的加法算式。
大班数学活动:5的加法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页的例题,第3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5以内的加法一课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的问题,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与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
本节课包括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加法两部分内容。加法的初步认识是选择了学生熟悉的在校园中劳动的场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到把两个数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让学生看看、摆摆、算算,学习5以内的其他加法算式,并初步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里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重点是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游戏:快速抢答
5可以分成2和( ) 1和3合成( )
( )可以分成2和2 1和( )合成2
3可以分成( )和2 4和1合成( )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谈话:我们在学校里上学,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劳动看,一些小同学正在校园里干什么出示例1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图意,提出问题。
2、提问:怎样表示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是5个人呢(板书:3+2=5)
让学生猜一猜,+表示什么意思通过交流,明确是合起来的意思
读算式:3加2等于5
小结:+的名字叫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三、学会计算,掌握方法
1、连续出示例2的两幅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问:算式中的每个数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3、谁知道得数多少是怎样想的
教师对学生合理的方法都加以肯定。
四、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谈话:小动物们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纷纷把自己的宝宝带来向大家学习。你们看,谁来了
(1)出示图1(鸡妈妈一家),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列算式计算。说说怎样算出来的(可以用多种方法)
说说3+1=4这个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
(2)出示图2(小兔一家)、图3(青蛙一家),按图1的要求完成。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聪明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学习,自己也想学加法,回家后,列了许多加法算式,得多少呢它正在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呢!
同桌学生合作,看算式,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在书上填得数,再集体订正。纠正错误,对学生加以鼓励
3、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加法算式:1+1=□,
你能说出结果吗把得数填在书上
(2)出示:2+1=□,1+2=□。引导学生用3的分与合来计算结果
4比较:刚才我们用数图、摆小棒、想分与合的方法来计算加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小结:这就是今天同学们学习的5以内的加法。(板书课题)
[评:在想想做做第1、2、3题的练习过程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充分体验加法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这个环节中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实践,多种感官并用,学习的过程化静为动、化难为易,思维水平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
五、拓展应用,提高能力
1、想想做做第4题
讲述:小白兔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正在准备礼物奖励大家呢!
(1)出示图1。学生列加法算式,说含义
(2)根据图2、图3的意思,学生在书上完成
(3)集体订正
2、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说说图意
(2)根据这幅图能说出几道加法算式(只要符合图意,都要鼓励)
(3)根据这幅图说一个算式,你能猜猜求的是什么吗
如1+2=3,学生会说天上1只小鸟加上2只小鸟,一共是3只小鸟;还会说1个跳绳的女孩加2个摇绳的女孩一共是3个女孩
小结:大家用5以内的加法解决了这么多问题。
回家后,继续观察,看看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