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面对考试的心理健康教案(精选2篇)
正确面对考试的心理健康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呈现的背景事例,学生认识到面对创伤性事件的应激反应症状以及需要缓释的必要性。
2、通过本次活动体验,学生尝试自我反思,学会一些缓释创伤性事件应激反应的方法。
3、通过本次活动体验,学生有意识运用积极心态处理创伤性事件应激反应。
活动准备:
1、课前收集生活图片。(高兴的、悲伤的)
2、制作课件。
3、制作心情记录年历片。
4、自由分成5~9人组。
活动过程:
活动内容活动流程设计目的
1、游戏“心有千千结”。
邀请12位同学至空地参与游戏“心有千千结”。旁观者和参与者预测游戏结果;游戏结束后对照预测与结果谈感想。创设轻松、开放的心理环境,对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进行初步了解。
通过游戏暗示认知观念的改变:生活中有很多类似情况,初起杂乱如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恢复原状。
2、展示生活组照,谈感受及印象。
出示生活组照,请同学推测图片人物的心情或者自己看图片后的感受,画情绪曲线图。引导学生在轻松、开放的心理环境中表露处理情感问题的真实态度。
3、展示案例。(背景音乐《神秘园》。)
(1)上海交通大学念大三的金赛君,选择了休学,回家照顾父亲。
(2)一知名作家的母亲死于牙科治疗床上,于是这位作家一直抗拒牙科检查。以致于牙齿病变严重。友人建议请来牙科医生上门服务,但是当牙科医生准备器械时,他已死在治疗床上了。
(3)漂亮模特当街伤人:15岁时父母离异,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独身来杭在酒吧当模特,——一个月前致电母亲称想妈妈,让妈妈来杭——事发前时常沉默不语——动不动和同事吵架——工作时将胶水浇到同事身上——途中遇车祸也未于在前同行的男友说。(分裂样精神病)通过故事展示面对意外变故,不同的方式有了不同的结局,提醒同学注意正视生活中的变故,使学生自我反思,学会一些缓释创伤性事件应激反应的方法。
4、主题活动(二选一)
(1)“当她的爸爸倒下了……”
(2)“当她失去双腿……”情境设置(二选一):
(1)武林路环城北路东南口的施工工地上,一位骑车人被卷入正在施工的压路机下,不幸身亡。他的女儿只有8岁。
(2)播放关于“篮球女孩”的视频。提问:如何帮助这个8/4岁的小女孩?那么如果是18/14岁的人遇到类似问题,哪些方式需要调整?
5、在彩纸上书写“心中的千千结”。(背景音乐《神秘园》。)
请同学在彩纸上书写“当我失去了心爱后……”引导同学参与故事发展的情境,激发同学的兴趣,自然联系自己,引发体验感受。
6、自解、小组互解“心中的千千结”。
自己尝试、小组讨论相结合,讨论方式方法。(如若暂时无同学主动讲,则由老师先抛砖引玉。)引导同学学以致用,并且感受分享他人的想法,从而学会一些缓释创伤性事件应激反应的方法。
7、彩纸变身。
通过折、撕等手法将彩纸变身。通过动脑想、动手做,促使写着千千结的彩纸变身为美化教室的饰物;体验改变,学会改变认知和心态。
8、年历片记录每周心情与感受。
发放年历片,讲解年历片使用规则。通过长期记录情绪,反省自身的变化,并逐渐养成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的习惯,也由此形成正确的认知。
9、教师寄语。
(1)图片展示《尝试压力》。
(2)朗诵:《生活因温暖而美好》。(背景音乐《天亮了》。)
总结明确缓释创伤性事件应激反应的方法。
10、同学谈本节课收获。再次加深印象,反观自身感受。
正确面对考试的心理健康教案 篇2
一、设计主题:
管理好时间财富
二、活动目标:
1.使学生学会根据事情的重要程度和紧要程度安排个人学习工作计划,加强学习时间的管理和安排。
2.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管理学习生活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三、活动对象:
高中生
四、课前的准备:
小品《我该怎么办》,多媒体课件
五、设计步骤:
1.课程导入
表演小品《我该怎么办》(教师要请几位同学课前先进行排练准备)。
剧情大概:某天晚上,你独自一人在家,用煤气烧水,水“咕嘟咕嘟”马上要开了。这时,忽然电闪雷鸣,风雨大作,吹得窗户“啪啪”直响,你想到家里的窗户全部开着,都还没关;电话铃此刻也响了,这可能是你同学约好打来的电话;“咣咣咣”,偏偏这时又有人来拜访,正在很着急地敲着你家的门。
表演在此结束,然后向所有学生提问:这时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教师:在处理复杂的情况时,我们要根据重要性和紧迫性安排活动程序,每个人的观点和标准不同,得到的活动程序安排自然也会不一样。
2.小知识
教师简单介绍生活事件的“重要——紧急”分类模型
Ⅰ指重要且紧急的事Ⅱ指重要但不紧急的事
Ⅲ指不重要但紧急的事Ⅳ指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重要先生和紧急先生‘
重要先生经常跟我们说:“我管辖处理的事情都很重要,它跟一个人的理想、目标关系密切,必须要认真履行,一丝不苟地完成。”
紧急先生则会这样说:“我管辖的事情十分火急,必须马上得到处理,推托不得。这些工作一旦完成,马上就能见到效果,别人都会称赞你能干,当然有一些事情还会很有趣。”
他们风风火火,忙忙碌碌,不断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有时他们也会为各自管辖的范围发生争执,为分管事情的优先级而发生冲突。
3.心动行动
①向全班投影出需分类的生活事件表;
需分类的生活事件参考如下:
a.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如学科竞赛活动;
b.下周将进行数学单元测验;
c.每个月末,以前的老同学要碰头聚会,大家玩得很开心;
d.有趣的活动,如看电影;
e.跟附近的同学打电话;
f.给远方的同学写信;
g.有问题要问老师,上课有些问题没听懂;
h.明天要进行地理单元测验;
i.天气凉了,该去买新款的衣服了;
j.下个月有一场精彩的球赛直播;
k.下周有一场精彩的演唱会。
②每个小组经过讨论和商量将上述生活事件进行分类,完成以下分类表格。
紧急不紧急重要不重要
小组派代表发言,并解释对生活事件进行如此分类的理由。
③教师:从大家的交流中我们会发现,每个小组的分类结果不尽相同,这其实跟每个小组的每位同学对个人的角色定位不同有关,有些人以学业为重,有些人更注重业余兴趣爱好,还跟生活目标有关,比如有些同学可能会更愿意根据以前的.习惯安排计划。所以,我们要进行个人自主管理,必须要先从个人所担任的角色出发,考虑跟这些角色有关的目标,然后在日常的作息安排中进行活动的设定。
4.心灵鸡汤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是这样安排自己的时间的:8:00——17:00除早午餐外,校对修改作品清样;17:00——20:00晚餐之后外出办理出版事务,或走访朋友,或进古玩店过把瘾,寻求一件珍贵的摆设或一幅古画;20:00就寝;0:00——8:00写作,夜半准时起床,一直写到天亮。这位勤奋的文学巨匠一生共创作了96部小说和《人间喜剧》这部巨著。
前苏联昆虫学家柳比雪夫从年轻时候起即采用了时间统计法,即每天晚上临睡前核算自己一天的时间花得合理不合理。他坚持一天一小结,年终大总结,直到逝世前一天,56年如一日,从不间断统计。结果,他毕生的时间都得到了充分利用,他先后发表了70多部学术著作,写下了12500张打字纸的论文和专著。他驾驭了时间,他是名副其实的时间的主人。
加拿大医生奥斯勒在医学方面有过多种贡献,比如成功研究了血小板等等。他身兼多种工作,但是不管忙碌到多晚进卧室,就是凌晨两三点钟,他也做到睡觉之前读十五分钟的书。他是这样计算的:一般人的阅读速度是1分钟300字,15分钟便能读4500个字,一周可以读3.15万字,一个月就可读12.6万字,那么一本书平均以7.5万字计算,一年就可读20本书。奥斯勒睡前读书15分钟的制度,整整坚持了半个世纪之久,共读了8235万字,1098本书。“每天睡前15分钟”,使奥斯勒博学广纳,这15分钟赋予了生命另一种神奇。
革命前辈徐特立同志,曾经这样写道:“我今年四十三岁,一天学一个字,一年可学三百六十五个字,七年可学二千五百五十五个字,到了五十岁时,岂不就是一个通法文的人吗?假若一天学两个字,到四十六岁半,就可以学通一国文字。我尽管笨,绝没有一天学会一个两个字也学不会的。”事实上,他也是这样做的,经过多年持续不懈的学习,他终于学会了法文、德文和俄文。徐老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真实不简单啊!
自主管理的好习惯在形成之处,好比是飞船离地奔月的瞬间,往往最艰难,所耗的能量往往超越以后的几十万英里。没有极大的努力,缺乏意志力,就很难完成大刀阔斧的变化、革除陋习。但一旦形成,便能给生活带来秩序和高效率。
要培养和建立这样的好习惯,需要“知识”、“技巧”与“意愿”三者协调一致。知识是理论性的观念,指点我们“做什么”及“为什么做”。技巧是指“如何做”,表示我们有付诸行动的愿望。这也是无数人取得成功的不二法门。
5.触动心弦
每天的时间犹如一块大馅饼,大师们把它切割得香甜味美,你又是如何分配你的时间,划分这块馅饼的呢?
①你通常会什么时候制定学习计划呢?
②你的计划完成情况如何?你对此如何评价?
6.结束
送你们一句话: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
六、这节课可能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