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除法》教案(精选14篇)
《笔算除法》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西瓜图片,圆片,方格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复习
2.情境引入
展示情境图内容,让学生观察,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分数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
二、新课学习
1.例1,教学分数的.加法
1)让学生借助学具计算:
2)学生交流,请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
3)教师用教具演示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
2.例2,教学分数的减法
1)用教具演示从里减去的过程
2)让学生说出教师演示的过程
3)让学生根据教师演示的过程列出算式
4)提问:
5)引导学生说出算理并计算
3.例3
1)出示1个圆片:整个圆可以用几表示?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
2)用教具演示减的过程
3)让学生说一说演示的意思。
4)学生根据演示列出算式1
5)让学生计算
6)全班交流
请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4.学生先探讨,然后师生共同小结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
2.填一填
四、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你认为在计算分数的加减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笔算除法》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利用口算除法旧知探索笔算时试商的一般方法,掌握并熟练运用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技能目标
通过学生独立探究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会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结合运用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养成估算心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除法竖式中每一部分的含义以及除法竖式的写法与众不同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60÷6 240÷8 320÷4 420÷7
450÷9 630÷7 360÷6 400÷5
120÷3 160÷4 280÷4 540÷9
2.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值。
148 193 87 93
二、亲身体验,学习新知
1.引入新课
(1)有124箱货物,李叔叔三人开了三部车,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2)到体育馆有223千米,客车行驶了4小时,平均每小时约行多少千米?
(3)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4)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让学生根据除法的含义列出各题的算式。
124÷3 223÷4 100÷3 182÷4
提问:请学生逐一说出上面四道算式的意思,在说算式意思的过程中,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要用除法估算来完成,理解除法估算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2.出示教科书第13页主题图,同时出示例题2.
教师:要求“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列式是:124÷3.
教师:大约是什么意思?
教师:怎样进行除法估算?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
124≈120 124=120+4
120÷3=40(或3×40=120)120÷3=40
平均每人大约运40箱剩下的4箱每人还可运1箱,每人大约运41箱。
引导学生对以上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比较:
①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都正确的。
②两种结果虽然有微小的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问题的合理解决,可以说,这样的差异在本题的解决中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3.让学生独立进行估算。
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
223≈200 223=200+23 223≈240
200÷4=50 200÷4=50 240÷4=60
平均每小时约行50千米、55千米、60千米。
教师:以上3种结果都对,说明汽车的速度每小时在50~60之间,当然以55最佳,因为它更接近准确值。
小结: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前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4.再现问题
(1)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2)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组织学生讨论:
①在解决第一题的时候,能将100估成120吗?为什么?
②在解决第二题的时候。将182估成160合适还是估成200合适?
5.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的讨论,让大多数人明白:在第一题中,只有100元钱,所以估算时不能将100估大,只能估小;在第二题中,已知灾民182人,在考虑所需帐篷数时,应将182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帐篷让灾民度过困难期。
三、巩固运用
完成教科书第16页做一做的第1题和第2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怎样进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
五、课堂作业
教材练习三的第3题和第4题。
在教学过程中,需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学生深深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是生活。通过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笔算除法》教案 篇3
背景:
本教案是本人用来参加小学高级职称评定时所用的教案,备课连制作课件的时间是一个晚上(下午抽签,第二天上午上课)。在这之前确定上课年级和上课时间到抽签是一个星期,我利用这一个星期的时间看了大量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的教学录像,并看了大量优秀教师的教案,翻阅大量的课外练习。
教学课题:
《笔算除法》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小节《笔算除法》例1即《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小学生从二年级开始认识除法,三年级接触除法竖式和有余数除法。四年级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五年级学习小数除法,六年级学习分数除法。可以说,除法学习在小学阶段具有重要地位。同时相对于加、减、乘这三种运算,除法计算是学生出错最多的内容。究其原因,主要是除法算理比较复杂,在计算过程中要涉及很多知识点以及需要比较高的思维水平。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是学生学习了有余数除法和除数是整十数口算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对于学生掌握试商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具有重要的意义既是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知识的延伸同时又是学生后续学习数的运算知识的重要基础。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课本第81—82页。
教学目标:
1. 理解和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试商方法。
2. 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思维过程和书写格式,特别要注意商的书写位置。
3. 初步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画好格子的纸。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出示卡片或多媒体出示)
1、 口算。
120÷60= 480÷80= 630÷90= 360÷40=
82÷40≈ 720÷81≈ 392÷80≈ 360÷89≈
2、 竖式计算。
52÷2 126÷9 35÷8 290÷7
同桌互检查一下,都做得对吗?
《笔算除法》教案 篇4
笔 算 除 法
教学目标:
1、掌握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3、通过观察、计算、交流等数学活动,经历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的试商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探索性;
4、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 ( )里最大能填几?
60×( )<262 50×( )<368
30×( )<206 80×( )<453
2、 完成下面的竖式。
156÷32 589÷62
指定学生板演竖式,集体反馈。
3、解决问题。
学校礼堂每排有21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97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1)学生自己读题,列式。
2)学生自己列竖式计算,指定学生板演竖式。
3)把21看作多少来试商?
197÷21= 9 (排) … …8(人)
答:可以坐满9排,还剩8人。
二、探究新知
学校礼堂每排有28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97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1、出示情境图,教师提问:如果把21改为28,如何列式?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算式197÷28。
2、学生自己列竖式计算,指定学生板演竖式。
1)可以坐满几排呢?大家先自己试着用竖式算一算吧。
2)教师巡视,把不同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分别板演。
3)被除数不变,除数大了,商就会小了,可以往大调。
3、小结:把28看作多少来试商?把28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30来试商。
4、验算:我们做的对吗?验算一下吧。
指定学生说出过程,教师板书。
5、学生集体回答,教师板书。
三、知识运用
1、 根据试商情况,很快说出准确的商。
394÷48 246÷27 448÷89
2、完成下面的竖式。
270÷31 270÷38 302÷52 302÷57
3、计算下面各题,你发现了什么?
312÷39 405÷47 163÷17 524÷58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并辅导学生。
被除数和除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并且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这些题的商是8或9。
四、全课小结
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当堂检测
1、列竖式计算:
81÷27= 302÷52=
79÷39= 562÷89=
2、解决问题:
商店一件上衣29元,李阿姨有185元,最多可以买多少件?还剩多少钱?
3、集体反馈。
《笔算除法》教案 篇5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2、巩固除法的估算及验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商的位置。
教学难点: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教具 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一、复习
商是几位数?为什么?
4)948 4)348
二、新授
出示例5
学校共有612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
问:怎样列式?
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试商?
61比18大,18除61个十,商几个十?3应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第一次商后余7比18小,说明商3合适。余7是7个十,下步该怎么办?
问:这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商是多少?观察每次商后的余数,你发现了什么?
61218=34
34
18)612
54
72
72
练一练:
80523 82659 148747
总结: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出示例6
十月是学校环保月,共收集了940节废电池,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
问:怎样列式?如何验算?
比较一位数除法与两位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练习,先估算商大约是多少,再计算。 229334 958828
独立完成订正
总结
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三、巩固新知
1、练习十九1根据试商的情况,很快找出准确的商
直接说出下面各题该商几?
6015
17525
28824
23426
38416
77525
笔算第91页6
四、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P92 9、10
《笔算除法》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掌握被除数末尾不够商1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被除数末尾不够商1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5分钟口算练习
2.列竖式计算,并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415÷3 280÷6
二、新授
1.出示例2:562名学生分4批去参观克隆鼠展览。平均每批有多少人?还剩几人?
⑴全班读题,题目里告诉我们什么数学信息?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⑵562÷4,请你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再在四人小组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请学生板演
⑶汇报:你是怎么算的?2除以4不够商1怎么办?为什么要商0,不写行吗?为什么?
⑷全班口答
2.做一做:631÷3340÷2704÷5843÷6
⑴同桌任选两题列竖式计算,再同桌交换检查说说算法。
⑵请学生板演,说算法。
⑶集体订正
3.巩固:奥林匹克火炬在某地传递了816米,平均每天传递了多少米?
⑴独立完成后同桌说算法
⑵集体订正
4.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三、作业
1.33页第一题:517÷5403÷8262÷6564÷7
2.33页第四题。
《笔算除法》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2、结合习题渗透事物之间是有练习的这有简单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旨在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除的顺序和竖式的书写格式,练习时不但对学生计算步骤方法要充分重视,同时要培养学生书写正确、整齐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
1.口算:
36÷6= 72÷9= 81÷9= 14÷7= 12÷3= 9÷3= 21÷7=
25÷5= 35÷7= 20÷5= 42÷7= 28÷4= 6÷3= 42÷6=
全体练习,同桌校对
2. 出示课本练习题。
46÷2 63÷3 55÷5 48÷4
91÷7 85÷5 64÷4 72÷6
边做边思考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3、许多事物,它们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我们数学也不例外。请同学们看第21页第3题。算算、填填、说说每一组上下有什么联系。
小芳想摆成这样: 小东想摆成这样:
96盆花
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二、笔算练习
1. 80÷5 68÷4 98÷7 864÷4 936÷2 696÷4
2.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三、作业
第21页第4题。
三年级有90名学生。每两人用一张课桌,需要多少张课桌?把这些课桌平均放在3间教室里,每间教室放多少张?请同学们说一说计算商是两位数1的笔算除法的方法。
课后反思:引导学生将平时的生活经验转变成数学经验,这样在尊重了学生的基础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升。
《笔算除法》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经历分小棒地过程理解和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地计算顺序和商地定位方法。
2、学会一位数除法(被除数每一位商地数都能被除数整除)地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以表内除法的笔算、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口算基础上,进行一位数两位数(被除数每一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笔算除法,难点是着重帮助学生理解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再哪一位上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打开课本第3页,在里填上正确地数。
60÷3=
9÷3=
69÷3=
80÷2=
6÷2=
86÷2=
二、新授
1、出示例1,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你会列式计算吗?
2、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如果用竖式计算你会吗?(教师巡视指导)
4、让板书的'学生说说理由。根据他的回答,同学们用小棒代替书,分一分。看看他这样计算与思考对吗?
5、有疑问吗?(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教师可以提问。)
三、巩固练习
第21页第2题。前两题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笔算除法》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一)理解用整十数除商一位数笔算的算理,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思维过程和书写方法.
(二)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笔算用整十数除商一位数的思维过程和书写方法.
难点: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位置.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投影出示)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有关整十数除法的口算.
1.口算.(找个别同学说说是怎样想的)
60÷30 80÷20 180÷60
450÷50 240÷40 720÷80
540÷90 420÷70 280÷40
2.在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30×( )<200 40×( )<270
(30乘以6的积最接近200,又小于200,所以括号里填6.)
请一个同学说一说40×( )<270,括号里最大能填几.(强调“最大”)
全体同学独立完成下面各题.
30×( )<61 40×( )<84
70×( )<270 80×( )<330
20×( )<48 50×( ) <140
3.请两名同学在小黑板上笔算下面的题.
36÷3=12 35÷8=4……3
订正时要引导学生去比较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36÷3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有商.
35÷8除数比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大,所以试商时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数.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同学边回答,老师边用投影出示.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
3.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二)学习新课
出示例1:
60个同学去参观航空模型展览,每20个同学编成一队,可以编成几队?
分析:已知有60个同学,每20个同学编成一队,要求能编成几队,就是求60里面有几个20,用除法计算.
60÷20=3(队)
师:请把自己是怎样想的说一说.
(60里面有3个20,所以商3)
师:它的除数20是一个两位数,像这样的除法,叫做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样的式题也可以写竖式笔算.书写格式与用一位数除是一样的.
在老师的引导下,使学生理解,计算这种除法时,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数,被除数是60,就是6个十,除数是20,就是2个十,60除以20,就是6个十除以2个十,怎样想?(2个十和几相乘等于6个十.从乘法口诀“二三得六”可以找到2个十和3相乘得6个十.所以,60除以20,商是3.3要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面,即60的个位数0的上面)
答:可以编成3队.
做一做: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同学在作业本上做,几名同学写在胶片上)
没有什么问题,订正后出示例2.
例2:200÷30=6……20
师:请同学试做,自己做完后,可以和同桌同学交流一下,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然后请同学回答,这道题商在什么位置上?说一说为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类推,引导学生理解算理)
除数是两位,就要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被除数的前两位比30小,说明20个十除以30商不够1个十.(也就是在十位上不够商1)就要看被除数的前三位,想 200里面有几个 30,也就是想几乘 30的积接近200又比200小,6乘30的积是180,接近200,而且余数比除数小,所以应该商6.(完成板书)
做一做: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首先想一想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上?为什么?
订正以上三题后,引导学生讨论: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时候,该怎样除?商写在什么位置上?
投影出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法则”
请同学对照“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法则”类推出除数是整十数,应该怎样除.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
3.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三)巩固反馈(投影出示)
1.说出
下面各题的商是几?应该写在什么位置.
2.判断下面各题,对的画“√”错的画“×”.
3.计算下面各题.
(一、二、三组同学做下面3小题)
380÷40= 500÷70= 660÷80=
(四、五、六组同学做下面3小题)
250÷60= 280÷50= 830÷90=
(做完的同学还可以做另外3个小题)
4.思考题.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做下面的题.
(1)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40=6……28
500÷=7……10
(2)20个少先队员收了160千克苹果,如果每筐装20千克,还差2个筐.原来有几个筐?
要求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做完以后,可以讨论、互相交流,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
学生在做练习时,老师巡视批改,个别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整十数除商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关键是要掌握商写在什么位置上.
作业:看书第41、42页.
《笔算除法》教案 篇10
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89页例4及练习六第1—4题。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比较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异同,使学生在实质上把握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弄清商的书写位置,计算时要注意的细节,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
3、情感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并对学生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笔算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2、难点:每一步商的位置要正确,明白例题中个位商0的道理;明白每一步求出的商,余下的数必须必须比除数小。
四、编写意图:
(1)、教材呈现一幅学生回收废品的情境图,图下面依次安排了两道题。第(1)题是学校组织环保小组的事,解决“可以组成多少组?”的问题;第(2)题是学校环保月收集废电池的事,解决“平均每天收集电池多少节?”的问题;
(2)、讨论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具体计算留给学生完成,让学生经历笔算过程,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4)、鼓励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与同伴交流。
五、教法学法:
1、创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探求知识的火花,有了兴趣,学生就能自觉主动学习,就不会感觉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新课前,我结合主题图和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从中引出第(1)、(2)题。自然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
2、 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我个人认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仅是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还要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本课时,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后,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适当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思考空间,放手让学生独立探讨,小组讨论,自己领悟出笔算方法。教师再进行针对性的总结归纳,整个数学教学过程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以及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逐步加深认识,让学生在活泼,积极,充满情趣的智力活动中自觉构建新知识。
六、教学过程简述。
首先创设情境结合主题图和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从中引出第(1)、(2)题。自然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商事两位数除法中遇到的新问题,及时请学生说一说笔算过程,通过“说”熟悉除的顺序,弄明白每一位商的位置及其道理。并与同桌交流,请学生回顾笔算除法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过程和方法,进而与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比较异同,引导学生从除的顺序、商的位置、余数的大小,求商的方法等方面加以比较。使学生在今后做笔算过程中比较熟练地应用。
学生学习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建立在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在掌握和理解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情况下,进一步认识和学习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就不觉得很陌生,也不会觉得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很难而产生的心理作用;在通过自主探究笔算过程,能对学生的兴趣有所帮助和提升。
《笔算除法》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体验迁移的思想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商的正确书写位置。
教学关键点: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好,很高兴能有这次和你们共同学习的机会,你们高兴吗?(高兴)。好,让我来看看哪位同学能出色地表现自己,勤动脑、积极发言。
请看这,有两道题,(57÷4 136÷8)谁能做出来?
1、指名笔算。
2、口算:(其他同学来完成口算)
120÷60=480÷80=240÷60= 270÷90=
122÷30≈ 720÷81≈ 640÷82≈ 357÷60≈
(师:约等于6,你是怎么想的?)
很好,同学们口算的真不错,请看这两道题,第一题是哪位同学做的?好,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生1:5除以4,(师:这是5个十除以4,十位上商上1,好接着说)余下一个十,7落下来,17个一除以4,个位上商4余1。所以商是14余数是1。
第二题谁做的?好,你也来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生2:1除以8不够除(师:1除以8不够除也就是不够商一个百,就看前两位)13个十除以8,十位上上1余5,6落下来56个一除以8,个位上商7,所以商是17。
总结:恩,刚才我们笔算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大家做的不错,知道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我们是从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前一位不够除,就看前两位。
过渡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请看大屏幕。注意听完后看看你能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
二、新授部分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情境图:
学生:阿姨,这里有什么书?
图书员:这里有92本连环画,140本故事书。
老师:92本连环画,每班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呢?
140本故事书,还是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呢?(边说边出示字幕)
谁来说一说,刚才你都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指名说)
生1:我知道有92本连环画,140本故事书。
生2: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生3: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呢?
恩,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在这还发现了两个数学问题
屏幕出示两个问题。
学生读题:
(1)92本连环画,每班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2)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呢?
这两个问题你会求吗?谁能把算式列出来?(指名说)
结合学生发言板书:92÷30 140÷30问:你们同意吗?(同意)
板书后,问:这里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呢?
指名说后师小结:92本连环画,每班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就是看总数里(指着92和140)有几个30,那就可以分给几个班,所以用除法计算。
教学例1
下面咱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呢?(指名说)
《笔算除法》教案 篇1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材81-8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3、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书写整洁、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试商的方法,确定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列竖式计算:968 1456
说出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前一位不够除,要看前(两)位。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老师想考考大家。
教师出示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题卡,让学生边读题,边说出答案。
6030=
35070=
24060=
14020=
27090=
56080=
42070=
32080=
同学们对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掌握非常好,在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下面去看看同学们今天上午交上来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问题一:学校买来92根跳绳,如果每班30根,可以分给几个班?
第一个问题告诉我们什么信息?你能列式解决吗?(9230)
为什么用除法?(这道题是让我们求92里面有几个30,所以用除法。)
你估计可以分给几个班?(92303(个))
9230,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师板书课题:笔算除法)你会算吗?
出示学习指导:
(1)先独立思考计算的方法,把你的方法写下来;
(2)同桌交流,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这样算?
2、让学生上台板演竖式,并说出笔算的方法。
学生在说完笔算方法后,追问3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3、出示问题二:学校十月份收到《小手牵大手,安全常相伴》200本,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让学生独立解决,独立笔算后汇报。
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要看前三位)
并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商6,6应写在哪一位上面。
三、巩固内化
1. 用竖式计算。
6020
9640
14020
16030
58580
2.改错题(看书上的83页)
3.问题三:一个足球20元,用75元钱可以买几个足球,还剩多少钱?
4、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获得了哪些笔算经验?说一说笔算除法是怎样计算的?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不够除,
要看前(三)位。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每次除得的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
5.问题四:学校组织学生秋游,共有师生280人,如果每辆车能坐50人,一共需要安排多少辆车?
《笔算除法》教案 篇13
一、学习目标:
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会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会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二、难点。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
三、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括号里最大填几?
2、计算并且验算。
(1)64÷4
(2)84÷ 2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展示。
第一条信息与问题:三年级(1)(2)两个班共捐书256本,每个班平均捐了多少本书?
(1)齐读题目,并指名说已知条件与问题。
(2)要每个班平均捐了多少本书应怎样列式?(指名回答:256÷2)
(3)教学用竖式计算256÷2。
①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在本子上试算。
②师指名板演并尝试说计算过程。
(4)师生共同交流算法。
①除。用2个百除以2,商1一个百,1写在百位上。
②乘。用口诀“一二得二”算出商1个百乘除数2等于2个百,写在2个百的下面。
③减。用2个百减去2个百等于0,后面还没除完,不写0。
④查。检查余数0是否比除数小。
⑤放。把被除数十位上的5放下来继续除 (再重复上面的笔算步骤。)
(5)指名2—3名学生讲算法
(6)师;这样计算正确吗?请你在练习本上验算一下。(指名板演,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7)口答。
2、练习。
独立完成课本第17页的“做一做”。
①、②并验算。
432÷2 522÷3 (请二个同学板演并指名学生说说怎样计算的)
3、计算方法。
大家通过学习知道怎样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吗?
(三)全课。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笔算除法》教案 篇14
教学内容:
29页例6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弄清商中间与末尾的不同意义。
2.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3.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重点、难点:
从以学生为主体这个观点出发,让学生讨论得出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不断沟通乘除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口算
2. 出示1033
你能算出积,并把它改写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算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093=103
二、新授
1.出示例6。
怎样列式?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到的?
其他同学会用竖式计算吗?
(教师巡视,找典型问题以便反馈讲评。)
指板演题,问,为什么十位上要写0?
再出示学生中的典型问题,
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讨论后,教师把省去的这步去掉。
小结:这题我们是怎样计算的?
2. 试一试。
5355 6186 60153
指第3题问:为什么60153上的中间会有两个0?
3. 出示 6058
你会计算吗?验算一下自己对否,为什么商是70而不是7?
4. 第30页的第3题
5.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注意什么?
三、 练习
1.第29页做一做
2.第30页的第1、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