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收拾》优秀教案(精选2篇)
托班《收拾》优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乐意为玩具找家,养成爱整理的好习惯。
2、学会分类整理自己的物品。
3、了解标记的作用,初步能按标记进行收拾。
活动准备
1、3种不同种类的玩具、大小不同的图书、大小颜色不同的水彩笔。
2、小纸片、水彩笔、透明胶。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发出哭的声音,师:小朋友,听谁哭了?原来是小玩具哭了,它说小朋友的东西太乱,它找不到家了,你们帮帮它好吗?
活动室的玩具太乱了,我们有什么办法收拾整齐呢?
师:小朋友在生活中有没有整理过自己的物品?你们知道怎么收拾吗?
二、访谈幼儿园里的“高手”。
师:今天请来了一位爱整洁的“高手”,她和我们一起来分享怎样把活动室里的东西收拾干净、整洁。(事先和保育员商量好)
请幼儿欢迎神秘“高手”,教师提问“高手”是怎么收拾活动室的?
保育员:按种类、大小、颜色等等。(保育员可以举例来解释)
三、我是整理小能手。
教师把不同种类的玩具混在一起,请幼儿进行分类,然后教师为玩具做好分类标记,贴在装玩具的篮子和放篮子的玩具柜上。
教师把大小不同的图书混在一起,请幼儿分类,然后教师为图书做好分类标记,贴在书的封面和放书的书柜上。
教师把颜色、大小不同的水彩笔打乱摆在桌子上,首先请幼儿按照颜色进行分类;再请幼儿按照大小进行分类;再请幼儿想想还可以怎么分类?
请幼儿分类,然后讨论最方便的分类方法并做好分类标记,贴在笔筒上。
四、小结。
师:玩具找到家了,谢谢你们。小朋友,我们的玩具都有家,小朋友们在玩玩具之后,要学会整理,哪里拿的玩具放回哪里,并按标记分类放好,争做“整理小能手”。
托班《收拾》优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小学生书包里所放物品的名称及功用;
2、初步学会按课程表整理书包,尝试分类整理;
3、萌发幼儿上小学的美好愿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参观过小学,认识过书包;
2、书包、各类学习用品、物品准备清单、相关录象。
活动流程:
一、回忆参观活动,引出主题。
1、师:前几天,我们参观了小学,访问了哥哥姐姐,知道他们每天上学都要背书包。你们知道书包里都有些什么吗?
幼:有很多书。
幼:还有铅笔。
2、师:大一班的小朋友也要上小学了。他们已经准备好了书包,书包里放了好多东西。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他们的书包里都放了些什么?
播放录象,大一班的幼儿从书包里逐一拿出各种玩具、美工刀、薯片、糖果、弹珠等物品。
3、讨论:大一班的小朋友书包里装的这些物品都合适吗?(幼儿自由讨论。)
4、师:那你们认为小学生的书包里应该带什么?我们来听听圆圆姐姐是怎么介绍的?
播放录象:圆圆姐姐边指物品边介绍说:小学生的书包里放的主要是每天上课要用到的课本、作业本、铅笔盒等,还可以带些水。零食、危险物品和玩具是不适合带的,记住了吗?
二、学看课程表。
1、师:圆圆姐姐说书包里要放每天上课用到的课本,那我们怎么知道每天要用哪些课本呢?
播放录象:圆圆姐姐介绍,每个小学生的书包里都有一张课程表。看!(出示课程表)我们就通过看课程表知道明天要上哪些课,要带哪些课本。
2、师:小朋友,你们会看课程表吗?(教师出示大课程表)
(1)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下,课程表上面和左边的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上面数字表示星期几,左边有“上午、下午”,数字表示第几节课。)
(2)请小朋友找一找星期一有哪些课?是怎么找到的?(先找到星期一,再往下看,就能找到了。)
(3)星期二上午第二节是什么课?是怎么找到的`?
三、尝试整理书包。
1、师:小朋友都学会看课程表了,想试试看课程表来准备你书包里的物品吗?
教师交待操作要求:在每组的桌上都有一张“物品整理清单”,请每组的小朋友一起看看你们要整理的是星期几的书包,有哪些活动,需要准备哪些物品?请你连线,空白的地方还可以添画。
2、幼儿分组操作后,将每组的“物品准备清单”进行展览并介绍。
3、师:小朋友们真能干,都会看课程表准备你书包里的物品了。大家想一想整理书包要注意些什么?
4、尝试整理书包:在后面桌上有很多物品,请小朋友按照你们组的“物品准备清单”来整理书包。(幼儿开始整理自己的书包,老师巡回指导。)
5、请一组内的小朋友相互检查书包中的物品是否摆放整齐,是否有遗漏。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整理书包的新本领,真能干!我们一起背好书包来唱首歌吧!幼儿背好书包,边走边神气地演唱《上学歌》。
6、结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