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白鹤教学建议教案(精选3篇)
三只白鹤教学建议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认识“鹤、剩、留、朝”4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哪只白鹤找到了鱼,懂得另外两只白鹤找不到鱼的原因,启发学生通事要开动脑筋。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培养观察图画和理解词、句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重点难点:
1、三只白鹤怎样记住埋鱼的地方?各以什么做标志?学习生字新词。
2、明白为什么只有第三只白鹤找到鱼。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谁来说说我们以前学过什么寓言?谁能给大家讲讲。(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题目是《三只白鹤》
板书课题;三只白鹤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本课生字新词。
3、思考:课文讲了三只白鹤的什么事?
(三)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新词。(出示幻灯片)
注意读准“旁、剩、朝”三个字。
2、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三只白鹤的什么事?
(四)理解课文内容。
1、仔细读课文思考:三只白鹤为什么埋鱼?怎么找鱼的?
2、结合图理解埋鱼的'位置。
(1)指导看图。
注意白鹤的头朝向什么地方。
两只抬头看,一只看太阳,一只看白云,还有一只看河边的大柳树。
(2)指名三个同学分别读一句话,即每只白鹤以什么做标志,板书:太阳底下,白云下面,柳树旁边。
“底下”“下面”“旁边”都是表示什么的词?(方位词。)
再指名读课文,边听边看,书中说的“第一只,第二只,第三只”白鹤,你能从图上找出来是哪只吗?
(3)三只白鹤,都记住了埋鱼的地方,记得方位是不是一样?(不一样。)
哪只记忆办法最好,能够准确地找到鱼?
3、图文结合,理解找鱼的过程。
(l)指导看图2
图上画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它们怎么找的?
第一、二只白鹤的翅膀和脚正在展翅飞向太阳、白云。
第三只白鹤的翅膀收拢,脚也缩起来,落下来了,落在河边柳树旁。
(2)读第三段。
三只白鹤怎样找鱼的?
第一只为什么朝太阳飞去?(记住大鱼埋在太阳底下。)
第二只为什么朝白云飞去?(记住大鱼埋在白云下面。)
第三只为什么飞到河边柳树下?(记住大鱼埋在柳树旁。)
三只白鹤都是按照自己所记住的标志去找的,标志不同,找的方位也不同,结果如何呢?
(3)读第四段。
哪只白鹤能找到理在地里的大鱼呢?(第三只。)
另外两只呢?(找不到。)为什么找不到呢?(因为地球围着太阳转,所以太阳的位置是在不停移动的,从东方升,在西边落。第一只白鹤记得是太阳底下,这不是一个确定的位置,所以找不到鱼。
第二只白鹤向白云飞去找得到吗?为什么?
(因为白云不停地飘动,位置在移动,所以找不到鱼。)
小结:因为太阳、白云的位置在不停地移动,所以用太阳和白云做标志是找不到鱼的。
第三只白鹤为什么能找到鱼?
(“河边柳树”这个位置是不动的,所以按这个标志能找到鱼。)
4、深化总结。
(l)三只白鹤谁最聪明,为什么?
(2)学习了本课,你懂了什么道理?
(做事要动脑筋,才能把事情做好。)
(3)说说你知道的寓言故事。
(五)朗读全文。
朗读指导:本文长句子较多,要指导学生注意标点,读好停顿,有些虽没有标点但也需停顿的地方,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如“哪只白鹤/能找到/埋在地里的/大鱼呢?”可通过听录音、范读、个别读等方式进行指导。要重视朗读的评议,鼓励学生认真听别人朗读,善于发现别人朗读的优缺点,并能在评议别人的基础上,自己读得更有进步。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朗读全文。(指读或分段读。)
2、认读生字词。
中午、明天、抬头、记住、底下、天空、白云、旁边、刚刚
(二)自学本课生字。
在小组内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三)检查自学情况重点指导。
“饱、记”都是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特点进行识记。“午、埋、第、旁”
可运用学过的笔画、偏旁、熟字来识记,注意区别同音字“弟——第”。
(四)指导书写。
“第”注意“一’约占田字格的四分之一,下面的“弓”要写得扁些宽些。
“旁”中间的“宝盖”要写得略宽,“方”的一横在横中线上。
“饱、记、埋”要写紧凑些。
(五)作业
练习书写本课生字。
布置作业:
1、读一读。
2、看拼育写词语。
3、比一比,组成词语。
4、选词填空。
条 只 朵 棵
5、把句子补充完整,写情楚“谁在哪里?干什么?”。
(l)白鹤在|。
(哪里) (干什么)
(2)老牛在。
(哪里) (干什么)
板书设计
三只白鹤教学建议教案 篇2
【教学过程】
一、初读文,练说话。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4课《三只白鹤》。认真看老师写的“鹤”字,左右结构,鸟字旁。
师:请小朋友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标清自然段的序号。
师:哪组小朋友愿意读书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注意听。
师:请小朋友再读文,想一想,本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三只白鹤埋鱼,记地点,找鱼的事。)
师:如果你能用“先……接着……最后……”这种句式来说就更好了。
二、质疑。
师: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你能提几个问题吗?
归纳为三个:
1、为什么埋鱼?
2、怎样记埋鱼的地点?
3、第二天,哪只白鹤找到了鱼,为什么?
三、细读,交流探究。
1、读文。
师:同学们提出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你对哪个问题感兴趣,你就带着这个问题读一读有关课文,可以与身边的同学讨论。
2、交流。
A、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发表见解,尊重学生的感受与体验。
B、重点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采用填空的形式。
C、第三个问题,教师总结:太阳和白云的位置不固定,而树长在土里,在短时间里是固定不变的。
3、探究。
A、假如河边没有那棵柳树,第三只白鹤能想出别的.办法吗?
B、找不到大鱼的白鹤会怎样想?又会怎样做呢?
四、 总结。
师:这篇文章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小朋友们通过自己读文——质疑——读文——解疑,自己就学会了,真棒!
三只白鹤教学建议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只白鹤的故事情节,理解其中的道理。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故事教育学生爱护自然、珍惜生命。
教学内容:
1.三只白鹤的故事情节。
2.故事中的道理。
3.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三只白鹤的图片,让学生猜测故事的情节。
二、讲述故事
1.教师讲述三只白鹤的故事情节。
2.学生跟读故事,加深理解。
三、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1.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三只白鹤为什么要相互帮助呢?
2.学生回答:因为只有相互帮助才能生存下去。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生活中也需要相互帮助,你们有没有遇到过需要别人帮助的情况?
4.学生回答:比如我们上课时有些问题不会,就需要老师或同学的帮助。
四、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
1.教师提供相关问题,让学生自行阅读故事并回答问题。
2.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语言表达。
五、总结
1.教师总结故事中的道理,强调珍惜生命、爱护自然的重要性。
2.学生进行总结发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反思:
通过讲述三只白鹤的故事,学生不仅了解了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理解了其中的道理。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回答问题、进行语言表达等方式来加深理解。在教学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总之,这节课让学生了解了故事中的道理,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