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下载 > 教案大全 > 幼儿园中班敲门教案(精选7篇)

幼儿园中班敲门教案

发布时间:2023-09-24

幼儿园中班敲门教案(精选7篇)

幼儿园中班敲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及身体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2、在活动中体验快乐的情绪。

  3、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木偶小猫、老鼠。小猫头饰2~3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运用身体语言和声音进行表达。

  1、音乐自由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2、播放录音,幼儿完整欣赏演唱。

  3、引导幼儿创编无意义身体动作,集体练习2~3次。

  "除了动作,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声音来为它伴奏?"

  4、引导幼儿创编无意义音节,集体练习2~3次。

  "除了动作还可以用什么声音来为它伴奏?"

  (二)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1、教师操作木偶清唱。

  "这首好听的曲子还能唱成一首好听的歌,想听吗?"提问:这首歌唱的是谁的故事?

  笃笃笃,笃笃笃是谁在敲门?

  一敲敲到了谁的家?

  一只一只小老鼠听到小猫的声音怎么做?怎么叫?

  2、幼儿合伴奏朗诵两次。

  "我们一起把小猫敲门的故事说一说吧!"

  3、木偶表演,边学唱歌曲两次。"我们一起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唱出来吧!"

  (三)游戏"小猫敲门"。

  玩法:"老鼠"在圈中自由的边唱边模仿老鼠偷吃东西的样子。扮演猫的幼儿在圈外绕圆边唱边走。唱到"命"字时,猫入圈中捉老鼠,老鼠嘴里喊"救命"并赶快逃回自己的位置。

  1、教师当老猫进行游戏两次。

  2、请一名幼儿当小猫进行游戏两次。

  3、结束:让我们都来当神气活现的小猫,去找找哪里还有偷吃东西的老鼠。

  活动反思:

  总之,本节活动中,执教者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驾驭课堂能力强,对幼儿有亲和力。面对当前幼儿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及挑战,如何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让传统的诸如猫抓老鼠的游戏富有时代气息及教育意义,让幼儿在游戏中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实践的重大教育课题之一。我们必须不断加压紧逼,边学习边教研,边实践边探究,促使自身迅速向科研型、研究型转变,以角色转变推进科学保教的工作进程。其实,教师及幼儿园的专业成长如同花儿一样需要营养,游戏活动的全面改革就是我们的阳光雨露。我们要不断汲取着游戏教学改革的丰富营养,和花儿一同绽放,与幼儿园一起成长!

幼儿园中班敲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⒈理解儿歌内容,能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⒉能关注生活细节中渗融的惦念、关爱之情,感受全家人在一起的幸福。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⒈师:宝宝,家里有谁啊?请幼儿自由讲述自己家里有些谁。

  ⒉师:孩子们,你们现在最想念谁?

  ⒊师:看来我们心里都有惦念的人,被你们想念可真幸福啊!

  二、理解儿歌内容。

  ㈠妈妈来敲门。

  ⒈出示PPT图一,师:这是谁和谁在家里?

  ⒉幼儿有节奏的学说:我和爸爸在家里。

  ⒊师:我和爸爸在家里,你们总想谁来敲门啊?

  ⒋有节奏地念:总想妈妈来敲门。我们来敲门咯!边做动作边念儿歌:“丁冬、丁冬”。

  ⒌出示妈妈,师:是谁回来了?看到妈妈回来了,你和爸爸心里怎么样?让我们一起拍拍手说。按节奏念“妈妈回来了。”

  ⒍师:妈妈回来了你会怎么做?看来,妈妈是我和爸爸最亲密的人。

  ⒎老师把这幅图编成一首儿歌:我和爸爸在家里,总想妈妈来敲门,丁冬、丁冬,妈妈回来了。

  ⒏师:我们一起来说说看吧!带领幼儿按节奏说说。

  ㈡爸爸来敲门。

  ⒈出示PPT图二,师:现在谁在家里?妈妈和宝宝在家里,宝宝和妈妈在家里最想的谁?总想谁来敲门?

  ⒉儿歌总结:我和妈妈在一起,总想爸爸来敲门。

  ⒊师:“丁冬、丁冬”门铃又响了,谁回来了?打开门一看,真的是爸爸。这时,宝宝和妈妈心里怎么样?看来,爸爸也是宝宝和妈妈最亲密的人。

  ㈢全家在一起。

  ⒈出示图三,师:我们全家都在一起,心里怎么样?全家在一起,很开心、很高兴还可以说亲亲热热在一起。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⒉谁也想来和我亲亲热热的?

  ⒊学说最后一部分。

  三、完整念儿歌,并学习分角色进行表演。

  ⒈完整学习讲述儿歌。

  ⒉分角色进行表演。引导幼儿主要表现出惦念、激动等情感。

  四、还会有谁来敲门。

  ⒈师:我们全家在家里了,叮咚、叮咚。还想谁来敲门?

  ⒉幼儿猜测、讲述:奶奶、爷爷……

幼儿园中班敲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的敲门方法。

  2、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习惯。

  核心要素:敲门时身微倾用食指轻击声

  一二三有节奏立门侧静等候

  活动准备:

  一扇门、一封信、幼儿A(邮递员)、幼儿(接信的人)。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出示手偶,引出故事《神奇的门》。

  (二)关键步骤:

  1、教师使用手偶进行故事表演——《神奇的门》。

  2、表演后提问:

  (1)故事里都有谁?谁去敲了门?

  (2)他们是怎样敲门的?

  (3)你喜欢谁?为什么?

  (三)小组讨论:

  (1)“平时我们是怎样敲门的?”

  (2)“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一个人?”

  (3)“故事中告诉我们要怎样敲门才能受到他人的欢迎?”

幼儿园中班敲门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看到孩子们敲门时要么用力撞,要么用力咚咚咚地敲个不停,甚至有的孩子用脚踢门。这些都是不良的行为,它不利幼儿人际交往的发展。“幼儿礼仪”教育是这期我园的立项课题,所以我根据礼仪教材设计了此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学会敲门的方式,促进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敲门方法。

  2.帮组幼儿理解故事,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3.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习惯。

  二.活动准备

  1.教具:大门、图片一套(城堡背景图,不同动态的人物四个)、礼仪的音乐。

  2.学具:邮递冒、有低包、信。

  三.活动过程

  1.舞蹈“礼仪主题歌”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1)用礼仪的方式与幼儿打招呼,问早。

  (2)请幼儿和老师一起跳礼仪舞蹈。

  2.出示门,请幼儿表演他们是怎样敲门的。(3---5个幼儿)这样的敲门方式对不对呢?(引起幼儿的思考和讨论)

  3.出示图片,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并提问。

  (1)故事中有几个人去敲了神奇的门?

  (1)大儿子是怎样敲的?他敲开了吗?

  (2)二儿子是怎样敲的?他敲开了吗?

  (3)谁敲开了神奇的门?她是怎么敲的?学学看。

  4.出示礼仪《敲门》的图片,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敲门方式。

  敲门时身微倾用食指轻击声一二三有节奏立门侧静等候

  5.学会了正确的敲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是送信邮递员”

  (1)教师讲解示范游戏的玩法:一幼儿当邮递员,一幼儿当主人,邮递员敲门,主人问:谁呀、“我是送信的邮递员,”主人开门,两人递接物品。

  (2)带领幼儿玩游戏,巩固正确的敲门姿势。

幼儿园中班敲门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关注生活细节中渗融的惦念、关爱之情。

  2.感受全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的幸福。

  二、活动准备:

  1.材料包:桌面玩偶爸爸、妈妈、我(宝宝)

  2.用于装扮爸爸、妈妈的道具,如妈妈的挎包、爸爸的眼镜或帽子等。

  三、活动过程:

  (一)妈妈来敲门

  1.教师请出玩偶爸爸和我(宝宝)。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我和爸爸在一起等着妈妈回来时,总想谁来敲门?(妈妈)

  2.为什么你希望妈妈回来?

  3.“丁冬,丁冬”,门铃响了。打开门一看,真的是妈妈回来了。你们猜宝宝会怎么说,怎么做?(宝宝会说“妈妈回来了!妈妈回来了”,和妈妈抱一抱,亲一亲。)

  幼儿扮演宝宝,教师挎上挎包扮演妈妈,鼓励幼儿边念儿歌,边大胆想象、表现看到妈妈回来时快乐的心情和动作。

  (二)爸爸来敲门

  1.教师请出木偶妈妈和我(宝宝)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我和妈妈在家里,总想谁来敲门?(爸爸)

  2.为什么你希望爸爸回来?

  3.“丁冬,丁冬”,,门铃响了,打开门一看,真的是爸爸。这时,宝宝会怎么说,怎么做?

  4.幼儿扮演宝宝,教师扮演爸爸,边念儿歌,边进行表演。

  (三)还有谁来敲门

  1.带领幼儿一起完整先念儿歌。

  2.我和爸爸妈妈在家里,还希望谁来敲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3.鼓励幼儿把家庭中的其他成员编进儿歌里,一起学念。

幼儿园中班敲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图片、故事,让幼儿知道不能随意的给陌生人开门。

  2、通过谈话及情景表演,知道随意给陌生人开门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3、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Flash动画,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1、听故事:兔妈妈有三个孩子,一个叫红眼睛、一个叫长耳朵、还有一个叫短尾巴。

  有一天,妈妈对孩子们说:"妈妈要到地里拔萝卜,你们要好好看家,把门关关好"。

  大灰狼看见兔妈妈出门了,它就想吃掉小兔子,可是门关的紧紧的进不去。正巧,兔妈妈回来了,大灰狼连忙躲在大树背后。只见,兔妈妈一边敲门一边唱着"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小兔子们听到妈妈的歌声,连忙开门。

  大灰狼躲在旁边,偷偷的把兔妈妈的歌学会了。

  第二天,兔妈妈到树林里采蘑菇,大灰狼来到小兔家,一边敲门一边唱歌:"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

  红眼睛,短尾巴连忙要去开门,长耳朵一听:"呀,不对不对,这不是妈妈的声音",小兔子们朝门缝一看,"呀,是大灰狼,不能开门!"大灰狼看小兔子们不开门,可着急了,它说:"我是你们的妈妈,不信,我把尾巴伸进来给你们看",说着,把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伸进门缝里。小兔子们用尽力气把门关上,夹住了大灰狼的尾巴,大灰狼痛的,"哎呦,哎呦"的直叫。兔妈妈也回来了,拿起木棍狠狠的打大灰狼的脑袋,大灰狼使劲一怔,尾巴断了,狼狈的逃跑了。

  小兔子们可高兴了,他们抢着给妈妈开门,兔妈妈亲亲孩子们,夸它们是好孩子。

  2、讨论

  3、出示图片

  4、情景表演

  5、儿歌

幼儿园中班敲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听觉数数的方法进行游戏。

  2、通过听故事《小兔乖乖》,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倾听习惯。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故事《小兔乖乖》的课件、响板一个、数点卡。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数出听到的敲门声

  难点:能说出总数

  活动设想:

  一、故事导入,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观看动画并提出倾听要求:

  导入语:兔妈妈要出门了,她和小兔乖乖们有个特别的约定,悄悄地告诉小兔她回来时敲门的次数。

  关键提问1:听一听兔妈妈约定敲了几下门?

  关键提问2:看一看兔妈妈出门后,小兔在家里干了些什么?(小兔翻啦几个跟头?跳了几次?)目标指向:幼儿了解故事情节,感知故事中的数教法学法:欣赏法

  2、回忆兔妈妈和小兔的约定关键提问:兔妈妈回来时会敲几下门?

  目标指向:引导幼儿用数数、数字来表示兔妈妈的敲门声

  3、老师敲响板,请幼儿听一听响板模仿的敲门声。

  4、让幼儿接着观看动画:兔妈妈回来了,按约定的敲门次数敲门,小兔把门打开。

  二、巩固数数你们说学好数数的本领重要吗?如果数错了,就要把坏人放到家里来了对吗。现在要老师也要来考考你们啦。

  1、请幼儿按老师出示的数点卡拍手。

  关键提问:我的卡片上有几点?拍几下小手?

  目标指向:感知拍手数与点子的对应教法学法:集体数数。

  2、共同确定兔妈妈敲门的次数。

  关键提问:我们商量一下,兔妈妈回家时,敲几下,小兔才开门?

  目标指向:引导幼儿用数字来表示兔妈妈的敲门声3、分角色扮演进行游戏游戏玩法:请两三位幼儿扮作兔妈妈,其他幼儿扮作小兔。老师背对扮小兔的幼儿,向扮兔妈妈的幼儿出示数点卡。"兔妈妈"按点子数演奏响板模仿敲门。当与事先商量的敲门次数相同时,"小兔"立即开门。请判断正确者轮换扮演兔妈妈。

  反思:

  生动形象的动画故事能很好地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也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通过响板道具的运用再次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也能有效地巩固加深幼儿对数的理解。

幼儿园中班敲门教案(精选7篇) 相关内容:
  • 幼儿园中班《瓢虫》优秀教案(通用16篇)

    【活动目标】1.探索学习单色油印纸版画的制作方法。2.体验纸版画操作活动的乐趣。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衣服和画面的整洁。4.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 幼儿园中班教案《能干的小手》(精选14篇)

    活动目标:1.认识手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2.帮助幼儿理解,体会自己的小手很能干。3.简单了解保护手的方法。活动准备:1.手的图片2.动物大指偶5个小指偶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3.操作材料:(1)夹珠子(筷子、木珠);(2)穿珠子;...

  • 幼儿园中班听说游戏《猜莲子》优秀说课稿范例(通用2篇)

    一、活动目标:1、学习使用比较连贯的语句来描述同伴的发式、衣着等外部特征。2、注意倾听同伴的发言,并能根据言语描述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3、遵守游戏规则,愉快地进行游戏。二、活动准备: 莲蓬一只三、活动设计:(一)游戏导入。...

  • 幼儿园中班《成语故事》教案(通用13篇)

    活动目标:1.为幼儿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2.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幼儿的词汇。活动准备:1.每个孩子事先准备一个成语故事2.小礼物若干活动过程:一、教师讲解比赛规则1.要求幼儿口齿清楚、有表情、生动地讲述...

  • 幼儿园中班《两人三足》教案(精选15篇)

    活动目标:1.锻炼幼儿下肢力量,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2.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合作、协商。活动准备:皮筋、平衡凳、轮胎、音乐等。活动过程:一、音乐热身跟音乐互动身体关节,重点活动下肢关节。...

  • 幼儿园中班教案《蔬菜》(精选16篇)

    设计意图为了改善幼儿的偏食、挑食的现象,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饮食特点以及食物特点展开幼儿饮食营养教育。活动目标1.了解几种常见蔬菜的营养价值。2.能根据颜色特征给蔬菜分类。3.喜欢并愿意吃多种蔬菜,不挑食。...

  • 买菜幼儿园中班教案(通用3篇)

    活动目标:1、通过"买菜"活动,了解常见菜的特点,体验买菜的快乐。2、在操作与游戏中,使幼儿获得分类、数数及数物对应的经验,并促进交往能力的发展。3、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 幼儿园中班《夏天》社会活动教案(精选13篇)

    活动目的:1. 体验故事所表现的夏天的美好意境。2. 认识夏天常见的动植物。活动准备:1. 自制向日葵花,故事角色棒偶。2. 故事:快乐的夏天一、 讲述故事:快乐的夏天,根据故事的情节出示向日葵和棒偶。...

  • 幼儿园中班的音乐教案范文(精选2篇)

    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歌曲《郊游》,感受歌曲的ABA结构,初步学习用跳跃和连贯两种唱的方式来表现歌曲。2、迁移以往的歌唱经验,尝试做跳跃和连贯的动作来帮助理解和表现歌词内容。...

  • 幼儿园中班活动教案集锦(精选15篇)

    目的:练习搓圆,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提高造型能力及对形体的感知能力。准备:墙面布置“小刺猬”(饼干内盒 十 吸管),各色橡皮泥。玩法:将橡皮泥搓成大小不同的圆球插在吸管上。...

  • 《沉与浮》幼儿园中班教案合集(精选16篇)

    活动目标1、在探索物体沉与浮的过程中,体验操作与探索的乐趣。2、感知不同物体的沉浮现象,并能对其分类;尝试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的不同方法。3、初步尝试记录猜想与发现,学习预测和验证的科学方法。...

  • 认识人民币幼儿园中班教案(精选2篇)

    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第二册《人民币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面值,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2.学会简单的取币、换币,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能力、应用能力;3.受到爱护人民币及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

  •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的好妈妈》(精选12篇)

    活动目标:1.在观察和回忆的基础上画妈妈。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3.培养幼儿和妈妈的亲情,使幼儿懂得从小关心热爱妈妈。活动准备:1.活动前要求幼儿观察妈妈的特征。2.水彩笔、油画棒、绘画纸。活动过程:通过提问,了解妈妈的特征。...

  • 《电》幼儿园中班教案(精选12篇)

    活动目标了解电的用途和重要性,知道要节约用电。思考节约用电的方法,并在生活中实践。活动准备儿歌《我会节约用电》。“节约用电”补充操作材料(见材料制作)。...

  • 幼儿园中班防寒保暖教案(精选2篇)

    活动目标:1、增加幼儿在雪天的自己保护能力,注意防寒保暖。2、了解一些安全小知识。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

  • 教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