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下载 > 教案大全 > 幼儿园大班数学加减法教案(精选8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加减法教案

发布时间:2023-09-13

幼儿园大班数学加减法教案(精选8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加减法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加深对数字的了解,提高运算及自编应用题的能力。

  2、通过操作“加法、减法板”,了解加减法的意义。

  3、积极参加游戏,开动脑筋思考,体会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加法、减法板;盒子一个;

  2、学具准备:加法、减法板;写有5以内加法、减法的算式题信封若干个;写有算式题的动物头饰若干个。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碰球游戏:(复习5以内数的分解)老师出示一个宝盒,请幼儿猜猜里面有什么?(里面有数字卡片2-5。)老师伸手进去摸一张,然后问幼儿是多少?幼儿回答以后,老师说:"我们来玩总数是5的碰球游戏。"小朋友,我问你,我的2球碰几球?"婷婷老师,告诉你,你的2球碰3球"。连续抽2次卡片,玩3次。

  2、基本部分

  挑战游戏:完成信封的算式题。请幼儿帮老师把信封上的算式题算出得数,两个小朋友一起合作,一个小朋友操作加法、减法板,两外一个幼儿负责记录得数,哪组小朋友最快完成,就能拿到老师的奖励笑脸。

  3、结束部分

  游戏:小动物找家。请幼儿帮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每只小动物身上都有算式题,算出得数是多少,就找到相应的门牌号码。老师事先在教室画上5个有号码的圈,(幼儿交换头饰,游戏可玩两次,根据时间而定)。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复习了5以内的加法、减法。小朋友们的表现都很不错,回家可以考考爸爸、妈妈。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请幼儿轻轻的把头饰放到篮子。”

  教学反思

  要使学生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算法都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幼儿园大班数学加减法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幼儿游戏和动手操作,让幼儿学会计算得数是5的加法。

  2、进一步理解+,=的含义

  3、在游戏中理解交换+两边的数得数不变:

  4、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头饰、卡片, 活动重点:得数5的加法 活动难点: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

  二、活动过程:

  一、引入:(复习5的组成)

  师:动物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他的国家玩,你们愿意吗?不过我们要保密码解开才能去,5可以分解成2和几呢?生:3密码正确,请进吧。

  二、情境感知————做客:看图学习5的加法。

  师:小朋友们动物王国到了,我们一起去小动物家看看吧,小心别被动物咬着,看图算5以内的加法,算对动物送礼物给小朋友,算错动物要把小朋友扣住了。速度快的可以多去几个小动物家。把你的答案记清出点。

  总结:

  师:你刚刚碰到了什么问题?(用4句话表达4幅图)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儿列的算式)老师记录

  师: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

  师:总结: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5,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4道算式就是5的加法算式。

  师:像 1+4=5,4+1=5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4=5马上就想到4+1=5,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3=5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

  三,巩固加深:

  好了,小动物们都夸我们很聪明 ,我们手里都有动物送给我们的玩具票票, 出示价格。你手里有5元,你能买那两样玩具,你会买什么,为什么?还可以买那两样?

  幼儿操作

  总结:

  师:有几种方法,买的是什么?

  师:如果5元买三样呢?

  四、总结:这节课高兴吗?我们学习了得数等于5得算式板书:1+4=5,4+1=5,2+3=5,3+2=5.

幼儿园大班数学加减法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看三幅实物图列算式,学习2的加减法,认识加号、减号、等号(理解其含义)。

  2、启发幼儿用一句话表达出一幅图的图意,注意用词正确。

  3、学习书写加减法算式。

  活动准备:

  教具实物图。

  学具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看三幅图,学习2的加法。

  (1)出示图一。

  “这三幅图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每幅图用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了。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完后讲给大家听。”“先讲第一幅,什么地方有谁?”(草地上有一只鸡)“再看第二幅图应该怎么讲?(又来了一只鸡)把第一、二幅图连起来讲。”“第三幅谁会讲?(一共有二只鸡)谁会把这三幅图连起来说?”幼儿个别、集体讲述三句话。“我们怎样把刚才的事记下来呢?草地上有1只鸡怎样表示?又来了1只鸡怎样表示?一共有两只鸡怎样表示?”幼儿回答老师边用数字记录。“用什么符号表示又来了呢?(+)用什么符号表示一共有呢?(=)”(指+)“这是什么符号?”(加号)“怎么读?”(加)(指=号)“这是什么符号?”(等号)“怎么读?”(等于)(1+1=2)“这算式什么意思?我们一起说说看。”边指数字、符号边讲述图意(对应如下):

  草地上有1只鸡 又来了 1只鸡 一共有 两只鸡

  1 + 1 = 2

  “大家一起把算式读两遍。”

  (2)出示图二。

  “这三幅图说的也是一件事,谁会把每幅图用一句话说清楚?那用算式怎样来表示呢?”(1+1=2)

  “大家一起把算式读两遍。”

  2、看三幅图,学习2的减法。

  (1)出示图三。

  “那这三幅图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呢?先将第一幅图(草地上有两只小兔)。”“看看第二幅图谁会讲?”“到底是‘来了’还是‘走了’?你怎么看出来的?”“我们把第一、二幅连起来说一说,再想想第三幅应该怎么说?”“大家把三幅图两起来说一遍。”“谁会用算式来记录这件事?”

  草地上有两只小兔 走掉了 1只小兔 还剩 1只小兔

  2 — 1 = 1

  “这个符号(—),你们认识吗?叫什么名字?(减号)怎样读?(减)这道算式叫做减法算式。”“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2)出示图四。

  “这三幅图也是说了一件事,你能用三句话把它的意思说清楚吗?”“谁会用算式来记录的?”(2—1=1)“谁来说说这道算式里的每个数字和符号都表示图上的什么意思呢?”

  二、小组活动

  1、看图讲述含义,指导幼儿正确列出2的加减算式。

  先看着图用三句话讲清楚含义,然后列出算式。

  2、看分合式写数字。

  3、依样填空格。

幼儿园大班数学加减法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按图和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列出算式。

  2、复习5的组成,并知道4 1、3 2及前后位置互换都等于5。

  3、进一步认识理解“ ”、 “=”号的含义。

  4、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愉悦,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副,动物卡片若干。

  2、教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1—5数字,加、减、等号各一个。

  3、学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幼儿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一)复习5的组成

  幼儿人手一份卡片,教师引导一起共同复习5的组成。

  (二)学习5的加法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出示背景图,以小动物一起玩游戏的情节进行5的加法:草地上有2只梅花鹿在玩游戏,后来跑来3只小狗,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5只)

  2、师生一起共同游戏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水果的卡片,小朋友待会跟着老师一起来玩游戏。妈妈昨天买回4个苹果,爸爸又带回1个苹果,那么家里一共就有5个苹果了。”幼儿一边听老师讲述,一边摆卡片。

  3、启发幼儿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游戏中所讲的事情,并说出算式及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1)4 1=5 4表示什么?(4表示妈妈买回的4个苹果)

  1表示什么?(1表示爸爸带回的1个苹果)

  表示什么?(妈妈和爸爸的苹果合起来)

  (2)启发幼儿再用一道算是表示这个游戏。

  1+4=5 (集体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3)比较两道算式,说一说它们的异同点

  4+1=5和1+4=5,位置换过来了,但是得数是一样的。

  (三)幼儿操作,并做记录。

  幼儿根据老师说的情节,用卡片摆出算式,并用作业本把算式写下来。

  活动评价:

  请幼儿相互把算式读一读,体验游戏成功的喜悦。再数一数,黑板上一共记录了几道算。

幼儿园大班数学加减法教案 篇5

  一、看看,说说

  欣赏《国王与皇冠》拼图,幼儿说说:

  1、图上像什么?(左边:像金灿灿的皇冠;右边:长胡子的国王)

  2、这些图形是有几个图形组成的?

  左边:9个;右边:10个

  3、各图分别由几个什么图形组成?

  左边:圆形3个,三角形6个;

  右边:椭圆形5个,梯形5个

  二、找找、列列

  在各个拼图中找出三个数字,进行列式

  如:3个圆形,6个三角形,一共有9个图形,可以列式:

  3+6=9;6+3=9;9-3=6;9-6=3

  如:4个橙色的圆形,5个橙色的三角形,一共有9个图形,可以列式:

  4+5=9;5+4=9;9-4=5;9-5=4

  重点和难点:理解3个数字编4道题的方法——加减法的互逆关系可以知道加法式子的两个数字互换,答案都是一样的:减法式子中的两个数字互换,总数都是相同的。

  三、填填、算算

  幼儿在练习册上学写数字10;

  幼儿在练习纸上根据所画几何图,按照形状、颜色、大小、方位等不同特征在10的加减法试题空格内填写相应数字。

幼儿园大班数学加减法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复习邮票游戏加减法,进一步学习用邮票游戏做加减混合运算。

  2、进一步巩固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

  3、发展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故事挂图《邮票分享》蛇形卡片,邮票游戏组,筹码,绿蓝两种颜色的笔,纸,工作毯。

  学具准备:邮票游戏组,筹码,绿,蓝两种颜色的笔,纸。

  一、导入活动:

  1、教师与幼儿一起玩“蛇形加减法”的游戏。

  游戏玩法;教师出示蛇形卡片,引导幼儿读上面的加减题目。教师:“老师这里有很多漂亮的题目蛇,请小朋友们读一读。”

  2、教师出示故事挂图《邮票分享》讲故事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教师“皮皮自己原来有面值多少的邮票?”

  “玲玲给了皮皮面值多少的邮票呢!”“皮皮给了月月面值多少的邮票呢!”

  “皮皮最后还剩面值多少的邮票呢!”

  二、集体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列式子。

  (1)教师出示面值为13的邮票,并将数字13写在黑板上。教师:“皮皮一共有面值多少的邮票呢!”

  (2)教师取面值为5的邮票,并在黑板上写13+5。教师:“玲玲又送给皮皮面值多少的邮票。”

  “我们要在添上5、添上就是加?”

  (3)教师从所有的邮票中拿走6,并在黑板上写13+5-6。教师:“皮皮从里面拿走了面值多少的邮票送给月月。”

  “那么就要拿走6、拿到就是减去。”

  2、教师引导幼儿用邮票游戏计算出结果。

  (1)教师向幼儿介绍加减法的概念。

  教师:“13+5-6,就是在13里面添上5,在拿走6。”

  (2)教师引导幼儿用筹码定位。

  1)教师将绿色筹码放在工作毯的右方表示个位,教师:“这是绿色的,绿色代表个位。”

  2)教师用同样的方法以蓝色的代表十位。

  (3)教师引导幼儿取邮票。

  1)教师第一次取面值为13的邮票,依次摆在相对应颜色的筹码下方,要边取边数,

  2)教师第二次取面值为5的邮票,摆在个位下面。

  (4)教师把第二个数和第一个数合起来,将个位上的邮票向上推。

  (5)教师从总数中拿到面值为6的邮票。

  (6)教师引导幼儿计算出得数、并用相应颜色的笔将结果记录在纸上,并检查结果是否与邮票的数量吻合。

  三、操作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用邮票游戏练习不进位加减法的题目。

  四、延伸活动

  1、园内延伸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真实的邮票,尝试用邮票进行运算。

  (2)教师引导幼儿运用邮票游戏尝试百的认识。

  (3)教师引导幼儿自编应用题并用邮票游戏进行运算。

  (4)园内完成《操作册》第15、16页。

  2、家庭延伸

  (1)家长带幼儿能够熟悉运用邮票游戏多加减法时,还要不断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式子的含义,并引导幼儿用实物操作的方式进行计算。

  (2)家庭完成《亲子册》第15、16页。

幼儿园大班数学加减法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表格、卡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观察发现、引出课题。

  师:这些算式我们学过吗?

  生:学过

  师:都是什么算式?

  生:都是9加几的算式

  师:以前学习了哪些几加几的进位加法呢?

  生1:学过8加几的进位加法。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生2: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二、整理知识、总结规律。

  1、师:请同学们观察,第一列算式有什么特点?9+2、9+6、9+9

  生:一个加数都是9。

  师:另一个加数有怎样的变化?你能说说算式是什么?

  生:算式是:9+3、9+4、9+5……9+9

  师:第2列算式分别是什么?生:8+4……8+9

  师:观察这两列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一个加数相同,都是9或都是8,另一个加数又逐渐多1。

  2、 师:它们的和又是怎样变化的呢?(和也逐渐多)共同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表

  1:9+2= 9+3= 9+4= 9+5= 9+6= 9+7= 9+8= 9+9=

  2:8+3= 8+4= 8+5= 8+6= 8+7= 8+8= 8+9= 7+4= 7+5= 7+6= 7+7= 7+8= 7+9=

  3:6+5= 6+6= 6+7= 6+8= 6+9= 5+6= 5+7= 5+8= 5+9=

  4:4+7= 4+8= 4+9= 3+8= 3+9= 2+9=

  3、 观察表格、发现规律,教师小结。

  三、幼儿操作。

  1、教师分发蓝色计算本子,请有儿完成地17-18页20以内加法练习(2)、(3)

  2、幼儿操作教室巡回指导,作业批改。

  活动反思: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好的成效。

  小百科:加减乘除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符号依次为“+-×÷”,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运算顺序为先乘除,再加减。

幼儿园大班数学加减法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图和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列出算式。

  2、复习5的组成,并知道41、32及前后位置互换都等于5。

  3、进一步认识理解、“=”号的含义。

  4、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愉悦,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副,动物卡片若干。

  2、教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1—5数字,加、减、等号各一个。

  3、学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复习5的组成

  幼儿人手一份卡片,教师引导一起共同复习5的组成。

  (二)学习5的加法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出示背景图,以小动物一起玩游戏的情节进行5的加法:草地上有2只梅花鹿在玩游戏,后来跑来3只小狗,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5只)

  2、师生一起共同游戏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水果的卡片,小朋友待会跟着老师一起来玩游戏。妈妈昨天买回4个苹果,爸爸又带回1个苹果,那么家里一共就有5个苹果了。”幼儿一边听老师讲述,一边摆卡片。

  3、启发幼儿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游戏中所讲的事情,并说出算式及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1)41=54表示什么?(4表示妈妈买回的4个苹果)

  1表示什么?(1表示爸爸带回的1个苹果)

  表示什么?(妈妈和爸爸的苹果合起来)

  (2)启发幼儿再用一道算是表示这个游戏。

  1+4=5(集体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3)比较两道算式,说一说它们的异同点

  4+1=5和1+4=5,位置换过来了,但是得数是一样的。

  (三)幼儿操作,并做记录。

  幼儿根据老师说的情节,用卡片摆出算式,并用作业本把算式写下来。

幼儿园大班数学加减法教案(精选8篇) 相关内容:
  •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按规律排序》(精选12篇)

    环节一:复习上次活动内容点评家庭练习10分钟师:上次我们学习大于号和小于号小朋友还认识吗?师:巩固练习题谁来做一做?环节二:《总复习一》30分钟活动目标:1、复习托管班第一到第三课时顺数与倒数,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以一代十。...

  • 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认识时钟》(精选12篇)

    【活动目的】1.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半点并知道其规律,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途。2.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及大胆尝试精神。3.培养幼儿每天准时来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有趣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精选2篇)

    一、设计意图: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只有让幼儿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才能引发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有趣的车牌》就是根据这一理念。做到"数学活动生活化"。...

  • 幼儿园大班数学《一分钟有多长》教案(精选14篇)

    活动目标: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2、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作准备。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绳子,套环,弹珠和筷子。...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参观城堡王国学习7的加减(通用8篇)

    【活动目标】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意图(精选3篇)

    活动目标:1.给宝石博物馆中的宝石进行排列,学习10的减法运算。2.为皇冠正确的画上宝石数量,喜欢动脑筋。3.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 《0》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精选17篇)

    一、活动目的:1. 初步了解简单的统计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2. 敢于尝试和探索,学习分类和统计,并能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3. 引导幼儿用绘画和简单的图表记录探索的过程和发现。...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7的加减(通用4篇)

    一、活动目标:1、学习7的加减,能根据图形特征的不同列出加、减法算式并进行7以内数的加减运算。2、进一步巩固对加、减法算式及其含义的理解。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过程。二、活动准备:1、教具:ppt课件,数字卡片1-7。...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比较轻重(通用2篇)

    一、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习比较轻重的方法,并初步学会记录。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二、活动准备:1、 两个蛋壳小娃娃、一篮玩具、一桶水、一个布娃娃,苹果、梨、柑橘各一个。...

  • 幼儿园大班数学《生活中的数字》优秀说课稿范文(精选4篇)

    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选自大班数学领域《生活中的数字》。数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数字这一活动内容灵活丰富,根据大班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他们对生活事物充满好奇心。...

  • 8的分成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通用3篇)

    活动目标:1、学习8的加减运算,能正确地列出8的加减算式。2、尝试用三个数字在符号板上摆出不同的加减算式,初步感受加法交换律和减法的互换关系。3、积极地动脑思考,主动探索数字在算式中的不同位置。...

  • 二等分---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通用2篇)

    一、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感知许多物体(图形)可以分成相同的二分,并知道整体大于部分。2、尝试用目测,把实物分成一样多的两份,并在活动中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比较轻重》(通用12篇)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习比较轻重的方法,并初步学会记录。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活动准备1.两个蛋壳小娃娃、一篮玩具、一桶水、一个布娃娃,苹果、梨、柑橘各一个。...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精选17篇)

    活动目标:1、初步体验数量为5的物品可以分成两个部分2、在活动中学习掌握5的分解与组合3、通过感知分解组合的关系,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 幼儿园大班数学《分一分》教案(精选15篇)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73页例1、例2、例3及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中获得分物体的经验,理解“平均分”的意义。2.经历不同分法的过程,平均分物体的一些方法,培养数感和动手操作能力。...

  • 教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