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上天教案(精选4篇)
火箭上天教案 篇1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
火箭上天
活动目标:
1、学习肩上挥臂投物,增强臂部力量。
2、发展动作协调性,产生愉快情绪。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火箭每人3个,场地布置,数字圈123,蓝天的标记,保龄球若干,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队列练习。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去玩游戏吧,我们先一起来锻炼一下身体,来听信号做动作,看谁最能干。(四路变大圆,大圆成四路)
2、听音乐做律动。现在我们一起来听着音乐锻炼身体吧,让自己全身都动起来。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今天我们要把火箭送上天,那请你想想火箭怎么样才能飞得高呢?
幼儿讨论后个别讲述,然后练习。
3、教师作示范讲解,两脚分开,侧身,手举肩上用力投出。
幼儿边练习边念顺口溜:举起火箭,两脚分开,我的火箭飞得高。让幼儿将火箭飞向蓝天,指导个别幼儿,让每个人都获得成功。
4、请个别幼儿来表演自己是怎么样让火箭上天的教师小结幼儿游戏情况。
5、游戏:火箭进入轨道站。
教师介绍游戏的规则:幼儿分4组,绕过空中的陨石,将火箭投入轨道站,鼓励幼儿尽量投到最远。
幼儿进行投掷练习,教师指导。
三、结束活动
庆祝所有的火箭都进入了轨道站,大家来跳一曲欢乐舞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火箭上天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把废旧可乐瓶和纸制圆锥体进行巧妙的组合,变成一个能飞上天的小火箭,这种活动对于好奇、好问的中班幼儿来说,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设计者正是利用这种吸引力,来激发幼儿强烈的探索欲望和探索兴趣。整个教学活动渗透着幼儿主动学习、发现学习的理念,充分体现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参与者这样一种和谐的师幼互动关系。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小火箭上天的原因。
2、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的精神。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 小火箭人手一个(大可乐瓶上盖一个纸做的圆锥体)。
2) 在活动室柱子或墙面上做好不同高度的标记。
2、经验准备:
幼儿对空气已有初步的认识与了解。
活动过程:
1、 探索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1) 提供可乐瓶及纸制圆锥体,让幼儿自由尝试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提问:你用什么方法使小火箭上天?
2) 幼儿演示小火箭上天的各种方法。
提问: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3) 幼儿验证性实验。(同时用双手重重地拍打可乐瓶两侧,小火箭就会飞上天。)
2、探索小火箭上天的原因。
1) 提问:为什么我们拍瓶子小火箭就能飞起来?到底是谁把小火箭送上天的?
2) 幼儿盖上瓶盖,再用力拍瓶子。
提问:小火箭还能飞起来吗?为什么?
3、竞赛游戏:火箭发射
要求幼儿以柱子或墙面上不同高度的标记为参照物,比比谁的小火箭飞得高。
1)分组轮流进行火箭发射。
2)每组的胜者再进行比赛。
延伸活动:
提问:为什么有的小火箭飞得高,有的小火箭飞得低呢?
火箭上天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利用空气推动的力量,探索“小火箭”飞起来的方法。
2.通过操作、记录、比较,了解“小火箭”发射的高度与力度的关系。
3.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和愿望。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了解过有关火箭飞上天的相关知识经验。
2.物质材料准备:高度参照梯5个;小火箭玩具若干个;大记录表1份;小记录表和笔人手1份。
活动过程:
一、观看火箭升天场面,调动知识经验。
师生一起观看“神州九号”升天的动人场面,认真观察神九的外形特点和发射方法。
提问:你们知道“火箭有几个部分组成吗? 哪两个部分?
二、探索火箭升天原理 ,动手探索操作。
1.观赏玩具,了解制作“火箭”的材料。
师: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玩具火箭。
提问:它是什么材料做成的?雪碧瓶像火箭的哪个部分?纸帽子又像什么呢?
小结:原来,玩具火箭是有雪碧瓶和纸帽子做成的,它们分别代表火箭的发射器和火箭头。
2.自主操作,探索“火箭”飞起来的方法。
师:玩具火箭有个愿望,它也想飞起来,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提问 :想一想怎样才能让玩具火箭飞起来呢?(幼儿自由猜想)玩一玩,想办法让火箭飞起来。
交流玩法。
3.交流讨论,归纳“火箭”飞起来的原理。
师:你们认为谁的方法好?为什么用这种方法“小火箭”会飞上天?(引发讨论)通过演示,感知空气的存在。
进一步利用空气推动的力量探索“小火箭”飞起来的方法(自由探索)集中交流(了解方法的多样性)
三、深入思考再次探索,体会科学原理。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2.边操作边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3.集中讨论“小火箭”发射的高度与力度的关系。
四、活动小结,情感升华。
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中国娃,“小火箭”里还藏着很多科学秘密,等我们长大以后也像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一样也去探索火箭的奥秘。
火箭上天教案 篇4
材料准备:
卡纸2张;胶棒一支;剪刀一把;尺子一把;彩笔一支;胶条一卷;塑料饮料瓶1个。
制作过程:
1、将长方形卡纸卷成一个略大于瓶口的圆筒、将边粘好。
2、在卡纸上画一个圆、并画一条半径。
3、用剪刀将圆剪下。
4、沿半径的直线剪开。
5、用胶棒将圆锥的边粘好。
6、用胶条将圆锥与圆筒粘在一起、“火箭”就做好了。
7、将做好的火箭套在瓶口上。
8、双手用力挤压瓶子。
9、“火箭”立刻飞上天空后又落到了地上。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