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包掷远》大班体育活动优秀教案(通用4篇)
《夹包掷远》大班体育活动优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对玩沙包游戏的兴趣,增强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双脚夹包连续跳的动作,并能夹包掷远50厘米。
3、发展幼儿的弹跳力及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
4、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5、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沙包若干(数目与幼儿人数相等)
2、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6-7分钟):
队列队形练习:听音乐做模仿操。
1、在音乐伴奏下,教师组织幼儿进入活动场地,走成大圆圈、一路纵队、左右分队走成4路纵队。
2、幼儿做模仿操,重点练习踝关节、脚趾、腿部动作。
二、基本部分(20-22分钟):
1、看谁玩的花样多:
教师将沙包分给幼儿,鼓励幼儿自由探索沙包的玩法,引导幼儿探索出沙包可以用双脚夹着跳和用脚夹包掷远的玩法,并激发幼儿学会这两个动作的愿望。
2、教师讲解示范夹包连续跳夹包掷远的动作要领:
两脚踝部内侧加紧沙包,双脚连续跳;掷远时两脚用力蹬地甩踝并向下紧绷脚面掷出沙包,落地时稍微屈膝。教师重点讲解夹包掷远的动作要领,并放慢速度示范。
3、幼儿练习:
幼儿四散在场地上,同一方向自由练习夹包连续跳和夹包掷远动作。教师巡回指导,让动作完成好的幼儿做给大家看,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同时鼓励幼儿之间开展比赛活动,看谁沙包掷的远。
4、夹包掷远比赛:
(1)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4对队,分别站在起跑线后。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及注意事项。
(2)游戏开始,教师发出信号后,每队排头幼儿夹包连续跳行进至前方10米的投掷线处,双脚夹包跳起掷远,然后跑回来拍第二名幼儿的手并站到队尾,第二名幼儿以同样的办法完成动作,依次进行。
(3)游戏结束后,以跑得快、投掷远的队为胜利者。最后一起捡回沙包。
5、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玩游戏,教师及时指导并和幼儿一起评出每次游戏的优胜者。
三、结束部分:
幼儿随教师在音乐伴奏下做放松活动。
【活动延伸】
在日常的户外活动中,教师随时指导幼儿用沙包进行一物多玩活动,如:抛接、投掷等上肢运动,使幼儿的上下肢都得到锻炼。
【活动反思】
大班的孩子探索欲望很强,能相互合作,也有竞争意识,经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对自己有了重新认识,感觉自己厉害、勇敢了,增强了自信心。在接触中发现,这些孩子喜欢探索,敢于尝试。
《夹包掷远》大班体育活动优秀教案 篇2
一、教学设计思路:
在体育教学的改革中,教法的改革是教改的重点。同时,教法的改革又和场地器材的改革与创新有着密切关系。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小、经费不足、体育器材短缺。为了有效顺应教改形势,切实解决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我认为因地制宜开发器材是不可忽视内容。为此我选择了用学生自制的小器材------“小沙包”进行教学,设计了《快乐“小沙包”》这堂课,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突出“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通过玩“沙包”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
二、教学内容:各种方式玩“小沙包”
三、教学目标:
1、体验小沙包活动中的乐趣,培养积极参与活动的态度与行为。
2、通过各种小沙包活动练习,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和力量等素质,提高学生奔跑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并在学习过程中能大胆与他人合作完成活动展示自我。
4、启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锻炼器具,鼓励学生课外去发现、去创造、去动手制作。
四、教学过程:
(一)展示“小沙包”,激趣导入(诱发学习兴趣)
1、个人的创新活动2、两人的创新活动3、多人的创新活动
(三)自主练习、合作创新游戏:快乐“投投投”
游戏的方法:分四个小组进行比赛,并在规定的距离内投掷,看谁能投中前方地上竖立的小棒。每击中一个棒得1分,比哪组积分最高。比赛三次后鼓励学生改变游戏方法,将小棒摆成图形,将沙包投进去,每投中一个得1分,比哪组投中的沙包多,得分高。
(四)沙包接力
1、头顶沙包接力
游戏方法:在规定的行程中,每组的第一个同学头顶沙包前进,把沙包放到事先打好的点上,在行程过程当中,可以用小跑或走的方式进行,方法由自己定。然后绕过第一个沙包迅速跑回本队,与第二人击掌,以此类推,先完成的队为胜。
规则:沙包在哪个地方落地,要从哪个地方捡起头顶沙包继续前进。
2、“S”形往返跑接力
游戏的方法:每个小组的第一个人迅速绕沙包进行曲线跑,然后迅速返回与本队的第二人击掌,以此类推,先完成的队为胜。
3、各显神通
游戏的方法:把摆成S形的沙包以接力的的形式拿回来。拿沙包时除了用手、手臂、嘴三个部位之外,可以用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把沙包运回来,方法由自己定,拿的顺序也由自己定,先完成的队为胜。
规则:沙包从哪个地方落地,就从哪个地方捡起来,继续用自己选择的运送方式进行。
(五)灿烂烟花(放鞭炮)
游戏的方法:围成一个圆圈,听到“嘣”的声音后,向空中抛起沙包进行放鞭炮练习,在沙包落地之前做一个造型。
《夹包掷远》大班体育活动优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快速奔跑能力。
2、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游戏的兴趣。
游戏方法:
游戏的人数最少要在三人以上,最高不限。在一个大约是羽毛球场大小的地区中游戏,其中的两个人站在场地的两端,为丢沙包的人,两人互相传接。其余的一人在场地中可任意跑动,躲避两个人的沙包传接。被打到则算死掉一次。相反,被场中的人接到沙包一次,就可以得到一命。(游戏者可以任意规定场地中者接到沙包所得到的命的数量)接沙包可以分单手或双手,单手接沙包和双手接沙包所得到的命数量不同,此数量可有游戏者规定。场地中者接到沙包后,可以“保命”或“点地 ”。保命即使保存着一条命。点地就是不保存着一条命,但须在场地中点一下地,再向场外扔出。
反思:
在幼儿玩游戏时不管我们在游戏前对游戏的预设有多全面,都不可能完全预测幼儿的动态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动中多关注幼儿的兴趣、经验和表现,引导幼儿不断地调整。只有动态地推进游戏,幼儿才会越来越喜欢游戏,游戏才会真正促进幼儿发展。
1. 当幼儿不喜欢游戏时,教师要“顺”
顺,即顺应幼儿的合理行为。当我发现幼儿不喜欢游戏时,没有按自己的想法调整游戏或是强迫幼儿继续游戏,而是了解幼儿放弃游戏的真实原因,顺应他们的想法,并将调整游戏的权利交给他们。当幼儿用自己找到的新材料和新方法以滚球代替丢沙包时,我预设的游戏才真正转化为更适合幼儿的游戏。顺,给了幼儿更大的自由度。
2. 当幼儿有想法时,教师要“启”
启,即通过启发和引导,使幼儿获得更清晰的认识。在寻找适宜的材料时,我通过启发和归纳,使幼儿零散的观点渐渐清晰——材料要轻一点、“跑”慢一点、比沙包大一点;紧接着的开放式提问“那你们觉得用什么东西来扔好呢”没有直接告诉幼儿答案,却能启发他们聚焦具体的材料:随后“谁能打中我”的探索活动,既让幼儿认识了材料,同时又强化了他们对游戏规则的认识。
3. 当游戏偏离正轨时,教师要“导”
导,即将违背游戏价值的行为引导到正确的轨道。当幼儿争着要被球碰到时,游戏偏离了原来的轨道,背离了原有的价值。等到幼儿自己也意识到这一问题时,我通过“怎样才算玩得好”等问题引发了幼儿的思考与争议,促使幼儿重新讨论寻找更适宜的规则,解决了问题,有效地把游戏导回了有意义的轨道上。
4. 当幼儿有新异行为时,教师要“推”
推,即发现幼儿新异行为中的价值,推动游戏发展。游戏中幼儿突然出现的新异行为,往往是符合他们发展水平的新需要,是新的兴趣倾向。游戏活动中,我接纳了天天“空中飞球”的无意识举动,并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无意行为中的意义,及时提供支持,激发了其他幼儿有意识的创造行为,成功地推进了游戏的新发展,最终把游戏推到了理想的境界。
《夹包掷远》大班体育活动优秀教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学生健康为第一”的指导思想,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积极的处于想学,乐学的状态中。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投掷能力、灵敏、协调性,增强身体机能,促进心理健康,培养与他人合作,勇敢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第三册,北京版第三册,投掷是体育教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小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标志。本课使用较轻的沙包替代垒球来组织教学,目的就是想通过学生自我的`尝试、比较、提高的一个探索过程,更有利于逐步改进投掷的技术动作,为以后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迎面接力配合主教材,提高学生竞争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他们的骨骼、肌肉以及内脏器官发育不完善。根据学生生理特点来看,灵敏和柔韧性是这段时期重点发展的项目。他们的学习习惯正在逐步养成,团体意识逐渐加深,对团体竞争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另外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教学目标
1.积极参与到各种练习中,在活动中表现出展示自我的愿望,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增强集体观念与合作意识。
2.发展学生的上肢爆发力,增强身体机能,提高身体的灵敏性与协调性。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勇敢顽强、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养成注意安全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投掷
重点:发展上肢力量
难点:身体协调性
六.设计思路
为使学生乐于学习投沙包,掌握运动技能,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为:
1、游戏激趣——增智活体
2、自主创练——友好互助
3、掌握提高——细化评价
4、创新运用——团结协作
七.教学实施过程
1.游戏激趣
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
小游戏,通过游戏使学生的身体各部得到充分的活动。
教师组织并引导学生练习,同时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全部参与活动。
2.自主空间
内容:(一)原地侧向投沙包
教师引导学生投沙包的各种方法,学生练习,小组内同学互评。给学生一个可展示自我的平台。根据学生的展示来讲解原地侧向投沙包的动作方法,“小小沙包手中拿,两脚左、右站稳当,蹬地转体挥臂猛,角度合理定投远”。学生通过练习,讨论、怎样才能投的更远。同时要注意肩上屈肘。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
通过小游戏进一步巩固与提高动作技能,学生之间要做到互帮互助、自评自练。
(二)团结竞争
通过学生们深爱的贴人游戏活动进行小组比赛,来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与合作的能力,通过竞赛来展示自已、体验自己与同伴成功时的喜悦心情。
3.愉悦身心
放松“锤子剪子布”活跃身心,体现成功时的心情,使身体达到轻松自然地状态。
八、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教师评价: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掌握动作情况并进行评价,多以表扬、激励的语言进行评价。为学生创设多种机会,如在基本部分教学中让技术好的学生做龙头,带领大家进行练习;为由学生能力高低搭配进行互助练习等,又如在游戏教学中让各组学生讨论并合理分配角色,各尽所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使不同层次学生尽可能地尝试成功。
2.学生自评互评:在练习和游戏中勇于表现,自荐当龙头是学生对自我评价的良好过程,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自我表现欲和学习主动性。在4人一组练习中,学生很好地进行了相互间的评价,并通过互评他人的同时提高了自己
九、运动负荷预计
练习密度预计:30-36%
生理负荷曲线:
器材:沙包50个石灰粉。
十、本课特点
1、以活动性游戏为主线学习原地侧向投沙包技术
2、创建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促进身心健康。
教学中教师力争为学生创建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例如让学生自荐当龙头、学生结组互评互助学习、“争分夺秒”游戏等环节,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学习,促进了技能的形成。不但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关注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兴趣,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
3.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教师通过及时观察及时表扬、提示等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给学生创造多种展示的机会和场所,给技术好的学生以发挥的舞台。通过组织学生互评互助的练习,使学生在评价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