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教案绿色的家(精选3篇)
大班音乐教案绿色的家 篇1
活动目标
1、用轻快、亲切的歌声表达小树和小鸟之间的亲密感情。
2、加深对动植物的生命与环境联系的了解,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1、配套磁带或CD。
2、画一棵大树,树上有鸟窝——小鸟的家。
活动过程
1、在《森吉德玛》乐曲声中,用动作即兴表现大草原的宁静优美与热烈的歌舞和奔跑的马群场面。
2、学唱新歌《绿色的家》。
(1)副歌前置。出示图片,小树在高兴地唱歌。听教师范唱副歌部分。
(2)学唱副歌。
(3)讨论:小树为什么高兴地唱歌?(了解小鸟与小树互相依存的关系,初步知道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完整欣赏歌曲,学唱歌曲。
(5)教师与幼儿轮流唱歌曲的副歌部分。
3、创编歌词。
如:"大海是蓝色的家,住进了小鱼娃娃……哗哗哗"等。
活动反思
很高兴参加镇江市幼教“艺术教研协作发展共同体” 教师歌唱教学赛课活动,感谢组织者给爱好音乐教学的年轻教师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感谢评委老师给予详细点评,让老师在日后教学过程中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感谢丹徒新城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们,谢谢你们的付出。
此次赛课活动倡导“以基础课程为着落点,注重歌唱教学的学科特点、促教师内涵发展”的理念,我在大班的综合活动丛书中选择了歌唱活动《绿色的家》,这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反复的演唱这首歌曲,从大的框架上歌曲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主歌和副歌部分。歌曲中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活泼、轻快,同时歌曲中有两句话还用了二度模进的写法,主歌歌词中述说了大树和小鸟之间的亲密关系,副歌分为两句话,在轻快的沙沙沙声中体会两句不同的旋律走向。
大班音乐教案绿色的家 篇2
活动目标
1、用轻快、亲切的歌声表达小树和小鸟之间的亲密感情。
2、加深对动植物的生命与环境联系的了解,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1、配套磁带或CD。
2、画一棵大树,树上有鸟窝--小鸟的家。
活动过程
1、在《森吉德玛》乐曲声中,用动作即兴表现大草原的宁静优美与热烈的歌舞和奔跑的马群场面。
2、学唱新歌《绿色的家》。
(1)副歌前置。出示图片,小树在高兴地唱歌。听教师范唱副歌部分。
(2)学唱副歌。
(3)讨论:小树为什么高兴地唱歌?(了解小鸟与小树互相依存的关系,初步知道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完整欣赏歌曲,学唱歌曲。
(5)教师与幼儿轮流唱歌曲的副歌部分。
3、创编歌词。
如:"大海是蓝色的家,住进了小鱼娃娃……哗哗哗"等。
大班音乐教案绿色的家 篇3
活动目标:
1.用轻快、亲切的歌声表达小树和小鸟之间的亲密情感。
2.加深对动、植物的生命与环境联系的了解,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用轻快、亲切的歌声表达小树和小鸟之间的亲密情感。
活动准备:
1.在日常活动中,重视生态教育,幼儿有过类似的经验。
2.画一棵微笑的大树,一只住在鸟窝的小鸟,飘扬的五线谱。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你们爱自己的家吗?为什么?
小朋友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你们见过绿色的家吗?我们来看看它是谁?(出示图片:树)
二、学唱新歌《绿色的家》。
1.师:你们看看小树他在干什么?(贴上微笑的嘴巴)。
哦,小树在高兴的唱歌呢!(贴上从大树嘴里唱出的音符)教师范唱副歌部分。
小树是怎么唱的?(请个别小朋友初步尝试。一句一句的跟老师学唱。)
2.讨论:小树为什么这么高兴呢?(了解小鸟与小树相互依存的关系,初步知道生态
平衡,保护环境的重要)
师:我们来听一听小树究竟为什么这么高兴?(完整地欣赏歌曲。)
请幼儿说一说,歌词里面是怎么说的,根据幼儿的回答,贴出相应的图片,成为完整的一幅图。
3.学唱歌曲。看着图片听着音乐,跟老师一起尝试唱一遍。
4.老师唱前面部分,幼儿唱副歌部分,促进幼儿对副歌的掌握情况。一遍后交换唱,再次巩固。
三、认识歌名。
1.师:刚才我们唱的这首歌曲好听吗?你们可以帮忙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吗?(绿色的家、温暖的家、快的的家、快乐的大树)。
2.再次演唱歌曲。
教师小结:唱的真好,原来绿色的家有这么的美,相信人们听到这样的歌声都会舍不得去破坏绿色的家了。
四、创编歌词。
1.我们刚才唱了绿色的家,还有什么家呢?(大海是鱼儿的家,灰色的土地是种子的家…)
2.编进歌词,如:“大海是蓝色的家,住进了小鱼娃娃……哗哗哗”等。
3.有表情的歌唱。探索用轻快、亲切、深情的声音进行歌唱。
五、结束活动
到外面看看还有哪些美丽的家,用我们美丽的声音唱出来,让人们也感受到家的美丽,呼吁大家和我们一起保护绿色的家吧!
课后反思:
《绿色的家》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我制定了如下目标:用轻快、亲切的歌声表达小树和小鸟之间的亲密感情;加深对动植物的生命与环境联系的了解,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围绕活动目标,我采用了看看、讲讲、唱唱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教学。
活动的开始环节,我通过谈话设置悬念导入活动,如:引导幼儿说说小树怎么了?它为什么笑?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紧接着就是将歌曲的副歌部分进行前置,提到前面来进行教学,让幼儿去感受用轻快地声音学唱沙沙沙、沙沙沙……在学唱“沙沙沙”时,我出示了相应的图谱,引导幼儿仔细倾听并观察图谱的变化,并让幼儿说说图谱中大、小树叶在唱时有什么不同,(大树叶唱的慢,小树叶唱的快)。为了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我还设计了几张小图片,在教师范唱后引导幼儿说说歌词内容,此时我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图片,帮助幼儿熟悉歌曲的内容,效果不错。
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配合都很不错,能够迅速的掌握歌曲的内容,在教师的带领下有节奏地唱歌。但在最后的创编环节中,幼儿的思维不够活跃,于是我稍作提示,让幼儿思考“大海和小鱼”的关系,并创编了相应的歌词(大海是蓝色的家,住进了小鱼宝宝,小鱼跳舞给大海看,大海笑啦,大海笑啦,哗哗哗……),幼儿的积极性较高,整体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