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比高矮(精选4篇)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比高矮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并能用三个或更多的物体比较高矮。
2、能认真地参与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1、《我的数学》P11,
2、三个不同高度的帽子。
3、一个大方块。
活动过程
1、玩比高矮的游戏。
(1)、两个小朋友上台,引导幼儿观察。
"这是谁啊?我让她们都站在这平平的地面上。看看这两个小朋友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2)、再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引导幼儿比较。
"又来一个小朋友,我也让他站在这平平的的地面上,并站在这两个小朋友的中间,这里就有1、2、3三个小朋友。看看她比哪个小朋友高?比哪个小朋友矮?(原来她们是比过以后才能知道高矮)。"
(3)请一个小朋友站在一个大方块上,与其他两个小朋友比一比,现在谁高谁矮。
(4)请幼儿认真观察、思考:谁最高?谁最矮?为什么?想一想比高矮,怎样比最公平?
2、再次尝试比高矮: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四至五人,幼儿自己练习比高矮,并按高到矮(或矮到高)顺序排队。
3、再请三个高矮不同的小朋友,戴着高矮不同的帽子,请其他的小朋友比一比,说一说哪顶帽子高,哪顶帽子矮,怎么比?
(1)请小朋友将帽子摘下来,放在桌子上比一比。
(2)与小朋友讨论比较高矮的方法:相比较的物体必须都放在同一个面上,也就是说都在桌面上或都在地面上,而且这些地方一定要是平的。
4、做练习《我的数学》P11,比一比谁戴的帽子高,谁的帽子矮。在高帽子上打勾,矮帽子上画小三角形。后讲评幼儿做练习的情况。
5、小朋友们,想不想让自己比别人高呀?那我们要怎么做呢?(鼓励小朋友,多吃饭菜、少吃零食,多运动,才长得高。)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比高矮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一些简单的比较高矮的方法,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2、学习在比较高矮的过程中,懂得高矮的比较是相对的。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投放材料
活动过程:
(一)区别高矮和一样高
1、分散探索:
(1) 带幼儿到操场上自由寻找比较操场上的各个物品 “什么比什么高,什么比什么矮”。
(2) 在能比较高矮的情况下,引导幼儿寻找,操场上有什么东西是 “一样高” 的。
2、集中探索:
(1) 请幼儿回答在自己探索比较的结果。
(2) 请几位幼儿上前比身高,全体幼儿讨论 “谁比谁高”, “谁比谁矮” “谁和谁一样高”。
(3) 每队请一名幼儿将本队的同伴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列。大,考吧.幼,师,网全体幼儿做监督。
(二)探索高矮的相对论
1、请一高一矮两名幼儿比较身高,然后高的幼儿和教师比较。让幼儿发现,某个东西的高矮是不能绝对的,看它和谁比较(高的幼儿和矮个比是高的,跟高个比是矮)。
2、请幼儿在同伴中寻找一个比自己高的小朋友,然后想办法让自己变得比他(她)高。通过自己的探索,明白高矮的相对论。
(三)小结总评。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比高矮 篇3
教学目的:
1、使同学学会关注自身和他人的身体特征
2、 让同学能了解引起高、矮、胖、瘦的原因。
3、培养同学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培养正确的生活习惯
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使同学了解引起胖瘦与高矮的的原因,和掌握正确的生活习惯
难点:能否找到引起胖瘦与高矮的原因
教法与学法:
1、采用让同学自主探索、尝试、发现寻求答案。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同学,让他们去发挥,去探索,去想象。
2、采用启发、诱导同学进入教学情景,通过电化教学,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并渗透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能力的教学。以同学为主体,通过同学尝试与猜测和同学实际参与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出示图片。考虑问题,寻找两张图片的区别所在,举手发言
2、引出讨论话题
①提出疑问:“引起胖瘦和原因是什么?”
②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③各组代表发言
④教师归纳总结,展示正确的原因
一、引起肥胖的原因:
1、遗传:家长一方肥胖,其子女发胖的机率为40%;家长双方肥胖,其子女发胖的机率为70%。
2、饮食:摄入热量过多,往往容易引起肥胖。
3、运动少:运动量缺乏,导致能量供给与消耗的失衡,常会引起肥胖。在这种情况下,应调整饮食与增加运动
二、引起偏瘦的原因:
1、脾胃不和,消化不良,没有食欲。
2、慢性疾病,如呕吐、腹泻等, 吃下事物不吸收。
3、偏食、挑食、厌食,不按时进食,吃零食。
4、缺乏身体锻炼。
3、展示新图片
①集体回答图片中的人物名字,身高
②引出疑问:“我们人会有高矮的区别呢?”
③分组讨论。各组代表发言
④教师归纳总结,展示正确的原因
1、遗传因素和性别:男女身高分别有79%和92%属于遗传因素的作用 。
2、体育锻炼:体育活动有利于加快血液循环,促进骨骼的生长。
3、营养水平 :营养不能满足骨骼生长需要时,身长增加的速度就会减慢。与骨骼生长关系密切的营养素有维生素D、钙和磷。碘和锌缺乏,也会造成小朋友个子矮。
4、生活环境、社会文化、气候条件 :我国北方的小朋友比南方的小朋友要高些。
4、肥胖与偏瘦对身体的危害
“你们觉得一个人太胖或太瘦对身体有利吗?”过渡到肥胖与偏瘦对身体的危害
教师讲解——肥胖:身体方面的危害:身体笨重,行动缓慢,活动能力差 ;易得疾病。心理方面危害 :影响体型美 ;影响智力发展 ;影响心理健康 偏瘦:身体方面的危害:容易得疾病;力量相对较差。心理方面的危害:影响型体美
5、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该如何控制自身的体型。“
①同学举手发言
②教师归纳总结: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注意饮食习惯;积极预防治疗疾病
6、室内活动:哑巴传话
为了我们的健康,也为了我们能更好的控制自身的体型,那我们现在行动起来吧!
7、回顾
①举手讲述自身学到的知识
②教师点评
③师生再见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比高矮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自主的探索活动认识高矮、高矮的相对性以及高矮排序。
2、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形、时空和空间等现象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高矮不一的:木棒、积木、瓶子、杯子、盒子、笔等等。
2、长颈鹿、小猴子的图片(小猴子站在椅子上,用布遮住只露出小猴子比长颈鹿高些)
3、红、黄、蓝三块积木。
4、气球2个、音乐《找朋友》、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游戏《排气球》引入高矮话题
请一高一矮2名幼儿拍气球,提问“他们都拍到气球了吗?为什么?”
2、游戏《找朋友》
音乐《找朋友》幼儿两两找朋友进行比高矮,引导幼儿学会比较高、矮、一样高。
3、探究活动
①师:小朋友在比高矮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为什么你跟小朋友比高了跟小朋友比又矮了?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很多玩具,小朋友去排一排、比一比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问题,讨论一下为什么?
②幼儿自主探究
教师重点就高矮的相对性、高矮的排序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并启发幼儿解决问题。
4、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①利用红、黄、蓝三块大积木的演示引导幼儿理解高矮的相对性。
②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高矮的排序。
5、活动的延伸
通过长颈鹿和小猴子比高矮引导幼儿理解比高矮必须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行。
6、户外活动
幼儿到户外寻找物体比较高矮。
活动反思:
生活中大部分幼儿对“大小”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幼儿分辨高和矮的区别,和‘大小”也有相似之处,因而有了先前的基础,并且涉及的知识面不是太广,再次实施起来就有些经验了。可万万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幼儿所表露出来的现象却是比较笼统、模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