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下载 > 教案大全 > 高中语文公开课教案(精选2篇)

高中语文公开课教案

发布时间:2023-09-02

高中语文公开课教案(精选2篇)

高中语文公开课教案 篇1

  一、预习目标

  读懂文章,了解文章大意,解决生僻词语。

  二、预习内容

  (1)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2)孩子长到十八岁,为人父的杨子在文章中既有自己情感的流露,又对孩子寄予了殷切的希望。那作者流露了怎样的心情,又寄予了孩子什么希望呢?

  (3)对于“两代人的矛盾”,杨子提出了那些观点?你的看法是什么?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识对亲情、两代人的矛盾、读书、青春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并能结合自我体验,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2.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通过活动体验,学会用对话的方式与父母、师长及同辈人进行心灵沟通。

  3.懂得珍惜青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理解两代人的矛盾。

  2、总结概括能力的培养、体会父母对儿女的理解。

  二、学习过程

  探究一

  1、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亲有哪些人生难忘的体验?

  2、回忆交流父母在养育自己的过程中的一些感人的片段。

  探究二

  作者在文中提及的两代人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三

  看了文章以后,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你对文章当中的那些句子感兴趣?

  杨子说:“十八岁使我想起初长彩羽,引吭试啼的小公鸡,使我想起翅膀甫健、开始翱翔于天空的幼鹰,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子的雄心和梦。”根据你对“青春”的理解,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段话。

高中语文公开课教案 篇2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介绍作者导入新课。使学生通过了解伟人经历感悟伟人情怀,体会诗歌的感情。

  作者简介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卓越领导人,同时,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写下了很多震撼人心的诗篇,对鼓舞革命战士和亿万人民的战斗豪情,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的诗词,显示了博大的胸襟,豪迈的气魄,广阔的意境,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精神奋发。

  二、教学内容

  1.介绍背景

  通过背景介绍,让学生预先感知诗歌内容,从诗歌跳跃的画面中理清情节。

  背景资料(投影显示)

  娄山关:在贵州遵义北大娄山上,万峰插天,中通一线,是由四川进入贵州的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使毛泽东重获军事指挥权。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率领第一方面军离开遵义,挥师北征,四渡赤水,成就了他人生中军事指挥上最得意的一笔。这首《娄山关》词写在二渡赤水后。红军二渡过赤水河,回师黔北,集中主力进攻桐梓和娄山关以南的黔军,乘胜夺取遵义。娄山关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这次战役,先后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队两个师又八个团,俘敌约三千人,取得长征以来第一个大胜仗。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就写在娄山关战斗胜利之后。

  2.作品欣赏

  (1)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让学生初步把握诗歌感情。

  (2)赏读上阕

  自读上阕,学生思考:从词中获得哪些信息?能联想出怎样的情景?(指导学生通过意象感知内容和情感)

  西风雁叫、白霜晨月——点明季节、时间,渲染苍凉沉郁的画面

  马蹄、喇叭——军队特有事物

  碎——杂沓、细碎——行军之急、之速。(山路难行,侧面反映“雄关漫道”)

  咽——西风中时断时续。(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染上词人的主观色彩(乐观者即使走在雨里也有晴天的心情)。红军自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开始长征以来,打的多是败仗,湘江一役,损失更是惨重。这一次回军遵义,重攻娄关山,任务是极其艰巨的,红军能否取胜,红军的命运如何?作为党的领袖,作为重新回到军事指挥岗位的毛泽东,心情是极其沉重的。他深感任重而道远。通过这个“咽”字,既表现出红军斗争生活的.艰苦卓绝,又渲染了行军途中庄严肃穆的气氛。

  (3)赏读下阕

  朗读下阕,学生思考:下阕表现娄山关战斗的哪一阶段?表达词人怎样的感情?

  从头越——攻破险要,战斗胜利

  真如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让人联想,这里的“雄关”,虽首指娄山关,但又不只指娄山关,还应该包括漫长的革命道路上有形无形的各个关口。如铁的雄关漫道反衬红军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的自豪,反映遵义会议以来的变化。

  如海——多

  “残阳如血”这个比喻是否形象?请你造一个比喻句,你把残阳比作什么?(引领学生比较不同身份的人的不同感情、胸襟,体会毛泽东词的风格和境界,领略伟人的气魄和胆识。)

  投影显示

  我们仍望着落照。通红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远山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淡处如梦。——宗璞《废墟的召唤》

  (一个对未来充满憧憬的知识分子眼中的残阳,“浓处如酒,淡处如梦”,这是秀美。)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梦唐·温庭筠

  (脉脉斜晖写出思妇的失望与愁怨,是缠绵悱恻的凄美。)

  如血——色彩浓烈,气魄雄浑,与“苍山如海”共同构成凝重与雄浑的壮美。血色残阳又让人联想到牺牲,象征革命的胜利需要红军战士浴血奋战、前仆后继,象征胜利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两个比喻句寓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如海的苍山象征革命征途上还会遇到更多的关隘,面临更多的困难。“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预示着未来斗争的艰辛和曲折。也只有经历血雨腥风的战斗洗礼的军事指挥家,担负着国家前途和命运的伟人,才有这样的人格与气魄,才有这样的胸襟、这样的境界,能正视未来,能预见未来,在眼中呈现“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壮美。

  3.小结

  通过这首词的学习,总结诗歌的特点,总结阅读诗歌的方法:

  (1)感情充沛(雄壮、顿挫、刚毅、肃穆、自豪)

  (2)意境优美(肃穆雄浑)

  (3)语言凝练(一字传神、寓意深刻)

  (4)内容跳跃(只选择一个片段或一个画面,给人联想、想象的空间)

  4.朗读、背诵

  在学生充分理解诗歌内容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直至成诵。

  让学生间互相点评,讨论朗读方法。

高中语文公开课教案(精选2篇) 相关内容:
  • 语文公开课《蜀相》教案(通用16篇)

    【学习要点】1.探究诗歌的结构。2.通过对比阅读探究有相同因素的诗歌的情感手法的不同。【探究活动】律诗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往往跟诗的主旨和意境有关。请你结合《书愤》起句和结句的意思,并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 语文公开课教学反思(精选13篇)

    《各具特色的民居》介绍了被誉为“世纪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傣家竹楼。我们知道,抓特点的一种方法是“将同类事物相比较,找出它们的不同点”。...

  • 语文公开课教学反思集锦(通用13篇)

    这节课在第一节课的基础上继续进行课文内容疏通,于是我把第三、四段的翻译工作分给了四个小组,另外两个小组一个负责对文出现次数较多的“之”、“以”、“为”等词语进行总结归纳,另一个负责对全文中出现的其他的相同的文言词语进行总...

  • 五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精选13篇)

    一、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本文是一则新闻,文章中的表层意思学生不难理解,放手让学生自学,文中一些数字所包含的具体意义以及部分句子的含义,需要加以引导。...

  • 语文公开课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精选15篇)

    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课文2、3段内容;2、了解文言文中主语省略的现象,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3、探讨主题;4、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一、导入孔子说过一句话:温故而知新。...

  • 语文公开课教学反思汇编(精选12篇)

    对这篇课文,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理解作者情感,品味平淡中蕴含深情的语言,把握文章的抒情方法。所以上课时紧扣“情”字主要围绕着四个问题展开:第一,本文的关键句是什么?为什么?设计这样的问题在于让学生对全文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

  • 初中语文公开课《藤野先生》优秀教案(通用13篇)

    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2、能对文本中的关键字词进行细读品味,采用圈点批注阅读法,感受“我”的困境和藤野先生对“我”的态度,体会鲁迅先生的情感。...

  • 语文公开课教案《口语交际 习作二》(精选3篇)

    学习目标1.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学会倾听、交流、互动。2.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洁,使同学珍惜童年,热爱生活。3.指导同学具体有序地写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真情实感。...

  • 高中语文公开课《项脊轩志》教学反思(通用13篇)

    对这篇课文,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理解作者情感,品味平淡中蕴含深情的语言,把握文章的抒情方法。所以上课时紧扣情字主要围绕着四个问题展开:第一,本文的关键句是什么?为什么?设计这样的问题在于让学生对全文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 语文公开课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4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依照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教参提出:“教师引导同学依照阅读提示要求默读课文,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路,建设者们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自读自悟,然后交流。...

  • 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通用2篇)

    研读课文。同学们在听读过程中请思考: 1、《老王》这篇文章中写了哪几个主要人物?板书:老王 杨绛2、找出文中表达作者感情、表明作者写作意图的句子,也就是中心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 高中语文公开课《项脊轩志》教学反思

    篇一对这篇课文,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理解作者情感,品味平淡中蕴含深情的语言,把握文章的抒情方法。所以上课时紧扣情字主要围绕着四个问题展开:第一,本文的关键句是什么?为什么?设计这样的问题在于让学生对全文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

  • 语文公开课教学反思范文

    开公开课可以有效锻炼一名老师的能力,公开课上完以后反思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语文公开课教学反思范文,希望能够帮到大家!语文公开课教学反思范文一这节公开课,我是想要探索如何进行活动课的教学,并希望与同行们互...

  • 高中语文公开课反思2篇

    篇一复习《项脊轩志》一文,主要想完成两个教学目标:一是识记、理解、运用文言字词;二是分析和借鉴本文通过细节描写叙述事情和刻画人物的方法。所有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这两个目标展开。...

  • 上好语文公开课之七种武器

    冒昧,将“七种武器”献上,供诸位品评: 定音锤——课前故事(应一朋友需要,此章没有删节) 上课尚未开始,我们就得祭起一种特殊武器:课前故事。然而大多数使用者并未得此招的精髓。...

  • 教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