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植树教案(通用4篇)
中班社会植树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
2、了解种树的基本步骤和照顾小树的方法。
3、萌发参加植树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植树》相关图片、歌曲音频、歌曲原速和慢速伴奏音频
活动过程:
结合图片,了解植树节。
——日历上是几月几号?知道这一天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吗?
——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小结:3月12日这天是植树节,许多人都参与了植树活动。植树节提醒人们要
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结合图片,了解植树步骤。
——提问:应该怎样种植树木呢?会用到哪些工具?
——教师结合图片向幼儿介绍植树方法,引导幼儿了解植树的步骤(挖坑→放树苗→培土→浇水)。
小结:要先用铲子挖一个坑,然后把小树苗的根部放进坑里,再用铲子把土盖住树苗根部,确认小树苗站稳了,最后给小树苗浇水。
制作植树牌,导幼儿讨论管理小树的方法。
——小树这么多,我们怎么样才能更好地照顾它们呢?
小结:我们来做植树牌,可以几个小朋友为一组写上名字并且画上喜欢的图案,以后挂在小树上,这样就知道这棵小树是谁来照顾了。要固定时间给它浇水、除草、抓害虫,保护小树不被他人破坏。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1.美工区中鼓励幼儿用绘画等形式分组制作植树牌。
2.表演区中播放《我和小树来比赛》歌曲,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演唱并进行自由表演。日常活动
鼓励和引导幼儿为幼儿园里的小树浇水、除草,观察树木的生长。
中班社会植树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解绿树植树对环境和生活的作用。
2、知道3月12是植树节,并在老师的帮助下种植花草。
活动重点:知道3月12是植树节,并在老师的帮助下种植花草。
活动难点:解绿树植树对环境和生活的作用。
活动准备:
请幼儿收集有关树的资料或图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1、老师:我们呼吸的是什么呀,对是空气,你们知道空气是从那里来的吗?对是从大树上散发出来的,所以大树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树木,春天的时候也要植树。有一个专门植树的.日子,你们知道是那天吗?
老师小结:因为现在是春天,春天适合植树,所以大家把3月12日,
指定为植树节。
2、欣赏儿歌《留住小鸟》。
大树不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还是小动物的好朋友,用什么方法才能留住小动物呢?小猫和小狗用什么方法想留住小鸟?为什么没有留住小鸟?小兔子用什么样的方法留住小鸟?为什么留住小鸟呢?小鸟为什么喜欢树呢?
二、老师分享和谈论有关植树节的资料。
1、老师给幼儿介绍有关植树节的来历、日期,并请幼儿讨论一同说一说有关树的作用。(丰富幼儿的知识,解植树节的来历以及意义。)
2、 老师带领幼儿一起讨论有关于保护树木的方法。
三、老师让幼儿以植树为主题,分组绘画。
1、老师请一组幼儿讨论的保护树木的方法,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老师请另一组的幼儿进行设计有关植树节,植树造林的宣传画。
四、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解种植花草的步骤。
1、老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种花的正确步骤是什么吗?
2、老师请幼儿思考后回答。
3、老师小结:我们种花的时候,我们要先把土放进花盘里,挖一个洞,然后再把种子撒下去,再用土盖起来,最后给种子浇点水就可以啦。然后每天都要给种子浇水,吸收阳光和水分,这样就可以促进种子的生长,让它可以更快的发芽等。
4、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种植花草。也要养成爱护花草树木。
中班社会植树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
1、运用剪、撕、拼贴、组合等方法,集体合作进行一次有趣的“植树造林”活动。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学生运用剪、撕方法制作树。
难点:树木造型美观,组合有变化。
教学准备:
视频影象。
教学过程 :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导入 。
1、播放录像,学生观看。展示森林被砍伐以及沙漠化景象,增强学生保护、绿化环境意识。
2、提问:
(1)刚才录象中播放了一些什么内容?学生回答,教师因势利导,演示沙漠图片。
(2)要改善环境,你有什么办法呢?(植树)
3、揭示课题:植树造林(板书)
4、提问:
同学们知道每年的植树节是哪一天吗?(3月12日)
今天我们也来进行一次有趣的“植树造林”活动,来表达自己保护环境的`愿望。
二、剪、撕树形。
1、回顾旧知。
首先我们要撕、剪出一棵棵的树干能组合成林。(出示旧知课目)以前我们画过各种姿态的树,对树干和树叶有所了解,还用挂历纸撕过风景画,剪贴过村庄。现在我们要用学过的撕、剪方法来剪出各种形状的树干,撕出美丽的树叶。
2、出示一张挂历纸。提问:
谁来说一说,这张挂历纸哪些地方适合剪树干,哪些地方适合撕树叶?(指名回答)
教师小结,强调撕、剪树干、树叶时要选择适当的颜色。可两个同学合作,一个剪树干,一个撕树叶。 。
3、学生动手撕、剪,教师个别辅导。
三、组拼、粘贴成“树林”。
1、拼摆树木。
(1)出示“树干”、“树叶”示范拼摆成一棵树。
(2)提问:
还可以怎样拼摆?(学生变换组拼方式)
(3)课件展示相同的“树干”、“树叶”,不同的拼摆方式。
(4)学生上台用不同的树干、树叶进行拼摆。(两个同学上台拼摆)
(5)小结:不同的材料,也有不同的拼摆方式。
2、树林的组拼。
(1)一棵棵的树拼摆好了,我们就该把它“种”到荒山上,组拼成树林了(出示组拼图1)
提问:你对这幅树林组拼图有什么意见呢?(没有层次、疏密变化)
(2)(出示树林组拼图2)让学生明白组拼树林时要注意有远近层次和疏密变化。
(3)组拼树林需要大家集体合作。(出示学生组拼情景)提问:他们是怎样分工合作的?我们在组拼时应该怎样做?(学生回答)
(4)教师归纳小结,提出作业 要求:同桌两人合作将树干、树叶拼摆成一棵树,然后涂上胶,一起到“荒山”上来“种树”。(出示集体作业 纸)
(5)学生作业 ,教师辅导。
四、作业 展评,教师对学生给予肯定。
中班社会植树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从小爱护花木、保护环境,知道了小树、花草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2、能够愉快的参加活动,在活动中遵守规则,学习与他人合作。
3、感受大自然、周围环境的美好,初步建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3月9日带领级部主班教师勘测活动路线,挖掘路途中的教育资源,并进行绿化场地的划分和调查水源。
2、3月10下午通知家长给幼儿穿一双可防水的运动鞋。
3、本周区域中幼儿制作护树卡、祈愿卡、爱心卡,把对小树的祝福以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并塑封。
4、向家长发出倡议,帮助幼儿了解树木和人类的关系,植树的意义。
5、各班自备大水桶一个,小水桶幼儿人手一个。
6、各项人员安排:主持人—韩金红摄像—梁晶,照相—班内保育老师,提水—两名男教师。
7、保育教师随身携带创可贴和纱布等医疗用品,以备应急处理,教师每人携带卫生纸。
活动流程:
一、植树前的谈话:
你知道三月十二日是什么节吗?(植树节)你认识哪些树木?(引导幼儿说各种树木的名称)你知道树木有什么作用吗?(告诉幼儿树木可以制作家具、打门窗、结水果;还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二、我给小树浇浇水,我和小树同长高“植树节活动开始仪式。
第一项:“绿色小卫士”进场活动(要求班级分四列纵队,面朝旗杆按照班级顺序从西往东依次站好)
第二项:园领导讲解植树节的来历,宣布活动开始。
(把这一天定为植树节,一是为了纪念一贯重视和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另外,3月12日刚好是惊蛰之后,春分之前,对全国来说,这时候植树是最适宜的。)第三项:主持人给小朋友介绍种树的意义,讲解护绿爱树的重要性。
第四项:各级部长向大家发出倡议:“爱护小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第五项:分大中小级部进行植树节活动。
三、中班活动流程:
1、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浇水区域,负责教师给幼儿讲解活动顺序和活动要求。提醒幼儿在植树过程中注意同伴间的分工与合作,并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顺序:到达绿化场地——为小树祈愿祝福赠送护树卡——给小树浇水——和小树合影。
●在班级绿化场地内活动,不要擅自离开集体
2、认领小树,教师带领幼儿把“护树卡”“爱心卡”“祈愿卡”挂在树上,和大树拥抱、与小树牵手。
3、给小树浇水.
要求建议:
●水要少装一点,因为小树水喝多了,也要生病的。
●取水时不能拥挤,要按照先后顺序。
●提水和返回的路线要明确,以免孩子冲撞。
4、和小树合影留念。
5、捡拾垃圾、整理工具。
6、评选“绿色小卫士”。
植树趣闻: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法令条文规定,第一次结婚要种树2棵,离婚的要种5棵;第二次结婚必须种树3棵,否则不予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