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下载 > 教案大全 > 2023关于重阳节教案(精选15篇)

2023关于重阳节教案

发布时间:2023-09-01

2023关于重阳节教案(精选15篇)

2023关于重阳节教案 篇1

  一、幼儿发展目标与主要内容:

  1、初步知道重阳节的基本习俗,愿意和爷爷奶奶一起欢度节日。

  2、激发幼儿尊老爱老的情感,增进亲子关系。

  二、活动准备:

  大鼓、花球、布置节日气氛的教室、橘子、重阳糕、幼儿作品

  三、活动过程:

  一、介绍重阳节

  (1)老师引出重阳节主题师: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它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爷爷奶奶的节日。今天,我们小朋友都把自己的爷爷奶奶请到我们幼儿园里老过节了,开心吗?

  (2)邀请爷爷奶奶来介绍重阳节师: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吗?

  二、幼儿表演环节师:小朋友们上幼儿园很长时间了,也学会了很多很多的本领,今天是爷爷奶奶们的节日,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些节目给他们看,好吗?

  三、互动环节

  (1)击鼓传花游戏规则:老师背对击鼓,当鼓声停止时,花球落在哪个小朋友手里,哪个小朋友就和他的爷爷奶奶表演一个节目。游戏反复进行。

  (2)小脚踩大脚游戏规则:小朋友的脚踩在爷爷奶奶的脚上,一步一步往前走,看哪一队先走到终点,先到终点的那一队为胜。游戏可反复进行。

  (3)剥橘子师:以前在家里,都是爷爷奶奶剥橘子给我们吃,现在我们长大了,会做很多事情了,今天,我们也来剥个橘子给爷爷奶奶吃,看一看,哪个小朋友最会剥橘子,剥的最快。

  (4)品尝重阳糕和爷爷奶奶一起品尝重阳糕,交流一下品种、味道等,并尝试回家和爷爷奶奶一起制作重阳糕。

  (5)赠送礼物给爷爷奶奶将自己画的,粘贴的,剪的等作品送给自己的爷爷奶奶,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本领,认识到我们在长大。

  四、活动反思: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称敬老节),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特别是我们班的孩子由于父母工作比较忙,很多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带的。但是平时孩子们对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更多的是索取,要什么给什么,而没有体会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自己是多么的爱护多么的好,更是谈不上什么尊老敬老的意识。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培养孩子们感恩祖辈的情怀,让孩子们想想祖辈对自己的好、对自己的爱,同时也想想自己能为祖辈做些什么,于是,我结合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设计了一系列的重阳节活动。通过这个活动,也让孩子感恩祖辈的关爱,同时也学会为祖辈做一些什么。

2023关于重阳节教案 篇2

  根本目的;

  1.要知道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

  2.尽量用各种方式为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表达自己爱他们的感情。

  3.让孩子们知道节日的时间。

  4.简单了解节日的由来,知道它的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流程:

  1.老师介绍重阳节:

  明天是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我们将为祖父母庆祝这个有意义的节日。

  2、送祝福给孩子说一句祝福,给爷爷奶奶送一句祝福。

  3.感恩的孩子。平时爷爷奶奶做饭,洗衣,接送我们上幼儿园,给我们买好吃的。在今天这个节日,我们回家为我们的祖父母做些事情。

  教学反思: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重阳节,也叫“老人节”。重阳节带给我们一个信息,老年人更需要爱和幸福。从出生到幼儿园,孩子的成长过程离不开爷爷奶奶的爱。所以在重阳节,为了让孩子感恩爷爷奶奶,我们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的关心和爱。

  每个孩子都用不同的方式向爷爷奶奶表达自己的`爱,他也在为他们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有的拍奶奶的背,有的帮她摘菜,有的帮她拖地,有的给爷爷倒茶,脸上挂满了笑容。相信这个重阳节会在爷爷奶奶的记忆中留下美好的回忆。也会让孩子从小懂得尊重老人,增进与老人的深厚感情。

  百科:重阳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易经》将“九”定义为阳数,“九九”的两个阳数相等,故称“重阳节”;它也被称为“重阳节”,因为太阳和月亮在九月相遇。九归本,一元始。古人认为九重阳是吉日。古代有登高祈福、秋访菊花、佩戴山茱萸、祭神祭祖、设宴求寿等民俗。至今增加了尊老的内涵,重阳之日宴饮,感恩敬老。赏秋和感恩老人是今天重阳节的两个重要主题。

2023关于重阳节教案 篇3

  一、幼儿发展目标:

  1、初步知道重阳节的基本习俗,愿意和老人一起欢度节日。

  2、激发幼儿尊老爱老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礼物、幼儿手工作品、幼儿节目、和光荣院联系

  三、活动过程:

  1、引出主题

  (1)老师引出重阳节主题师: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它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爷爷奶奶的节日。今天,我们小朋友到光荣院看望那里的爷爷奶奶,和她们一起过节老过节,开心吗?

  (2)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四、互动环节

  1、给老人们献上精心编排的歌曲、舞蹈等节目今天是爷爷奶奶们的`节日,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些节目给他们看,好吗?

  2、听老人们讲革命故事让爷爷讲讲自己革命故事,使我们永远记得优秀的革命传统。

  3、爱你一家亲为老人捶背,整理床铺、推轮椅等等,伸出自己的小手,献出自己的一点爱,使老人感觉到亲人的温暖。

  4、赠送礼物给爷爷奶奶将自己画的,粘贴的,剪的精美爱心贺卡等作品送给自己的爷爷奶奶,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本领,认识到我们在长大。

2023关于重阳节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的有效时机。利用节日机会,合理把握主题,从而以感情为纽带拉动家校的距离。

  2、引导少年儿童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学会感恩,树立良好的家庭美德观念,增强少年儿童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以文明行为,营造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2、古诗中的佳节指的是什么节?(这里指重阳节)小朋友知道什么时候是重阳节吗?(农历的九月初九)

  二、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以及习俗。

  (1)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我们就知道在唐代,重阳节就非常受重视了。并且,在唐代重阳节人们有登高的习俗。

  (2)听故事:东汉时期,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一场瘟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送了命。恒景病好后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掉害。恒景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人。在仙鹤指引下,仙长收留了恒景,教他降妖剑术外,又送他一把降妖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武艺。

  一天,仙人对恒景说:“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来了。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仙长送了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茯酒,并告诉他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

  九月初九的早晨,恒景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山上,然后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吹来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瘟魔脸色突变,恒景手持降妖剑追下山来,几下子就把瘟魔刺死了。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就传了下来。

  (3)重阳节还有哪些习俗呢?把带来的资料在小组中交流。

  介绍重阳习俗之一:登高(幻灯片出示)。

  重阳登高,是节日要紧习俗。历代以来,汉族官民到九月九日全都成群结队去爬山。“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具原因,是“高”有高寿的意思,所以人们认为登高能够长寿。

  介绍重阳习俗之二:品酒赏菊(幻灯片出示)。

  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预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能够延年益寿。诗人们赏菊饮酒,吟诗唱酬,给后世留下很多佳句。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写的《过故人庄》算是写了朋友邀请他品酒赏菊的情景。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介绍重阳习俗之三:插茱萸(幻灯片出示)。

  大伙儿都知道了重阳节要插茱萸的习俗,那就给大伙儿来介绍一下茱萸的功效吧!除了防虫,它还有散寒止痛、止呕止泻的功效,可用于头痛、疝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等。可见,茱萸的功效可别小啊!因此,古人别但喜欢将带果实的枝叶采下来插在头上,还喜欢单独将果实做成香囊随身佩戴。

  介绍重阳习俗之四:放纸鹞(幻灯片出示)。

  惠州还有较为重要的习俗:放纸鹞。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要紧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要紧特征的。

  三、感受体会“重阳敬老”之情。

  1、吃重阳糕,登高望远,插茱萸辟邪等习俗是以前人们的庆祝重阳节的方式。重阳节到了现代你知道它还是谁的节日吗?(人们把重阳节这天定为老人节,进行尊老活动。)

  2、童谣欣赏:红叶飘,黄叶飘,蓝天高高白云绕。九月九,重阳节,我跟爷爷来登高。爷爷老,走不动,我为爷爷。爷爷累,气呼呼,我为爷爷。爷爷乐,笑哈哈,夸我。我们俩,手拉手,登上山顶四下瞧。

  你觉得童谣中的小朋友是个怎么样的小朋友?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呢?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重阳节,同时还学到了不少语文知识。老师再此提个小小的要求,希望每个同学能尊敬每一位老年人,做个尊老的好孩子。相信你们能做到的是吗?

2023关于重阳节教案 篇5

  《重阳节》是上海市二期课改实验教材第一册第33课,课文属于本册教材第三个板块,看拼音读课文识字。这是一首描写重阳节的儿童诗。诗中写了九九重阳天高云淡,惠风和畅的季节特征;写了古今人们登高的不同目的;也写了人们美好善良的祝愿。诗句句式整齐,节奏明快,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过程中可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以读代讲,达到读文识字的目的。利用对文本的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热爱中国传统节日的教育。

  一年中又很多的节日,可是小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却不熟悉,对课文的内容更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我就让学生从生活实际情况出发,在课前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朋友,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吗?”“春节。”“父亲节。”“圣诞节。”……听着孩子们五花八门的答案,我只是微笑而不作答。“今天老师交给大家一个任务,回家后问问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我们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平时是怎样度过的,尤其是重阳节又是怎样度过的。你也可以上网找资料,明天到课堂上来交流,看看谁的记性最最好。”孩子们一听,都兴趣十分高涨。因为本班学生语文基础较好,有一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已经认识了许多汉字,所以尽管学生对重阳节比较陌生,但通过课前查阅有关资料增加对重阳节的了解,可以提高学习课文的兴趣。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并激发起学习课文的兴趣。

  一、运用信息交流,激发对传统节日的兴趣

  新课开始,我问学生,“小朋友最喜欢过节了,你最喜欢什么节日,你是怎么过的?”只见全班每一个孩子的手都举得高高的。“我喜欢中秋节,那天我们全家一起吃月饼,看月亮。”“我喜欢重阳节,那天我们全家聚在一起吃晚饭,和爷爷奶奶一起。”……“大家刚才交流的答案中有一些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这时我将我国最具代表的优秀传统节日做成的一张幻灯片展示在学生面前,“你知道这些节日吗,谁会读一读?”精美的画面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重阳节的儿歌。”

  二、通过朗读训练,了解古今重阳节的异同

  通过初读课文和精读课文两个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逐渐体会儿歌的大意。“请你说说在重阳节那天古人登高是为了什么?我们登高又为了什么?”由交流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尽管大家在重阳节登高的目的不同,可是都怀着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希望每家每户都能过上平安祥和的日子。

  三、依靠侧重点,提高学生对识字的兴趣

  在识字教学中,我将每一个字的教学都设置了不同的侧重点,读课题时随机学习生字“阳”、“节”,学习部首“阝”。在学习生字“人”时,不仅要求学生读好生母r,而且还让学生将“人”的字形与“入”、“八”作比较,并用小手搭一搭“撇”和“捺”的位置。学习生字“太”时,我要求学生编顺口溜记住字形:大下加点太太太。

  重阳节要吃重阳糕,重阳糕上又插着小彩旗,因此我特地设计了“吃重阳糕,抢小红旗”的游戏复习本课所学的新词,我还利用平日同学们喜欢做的识字游戏进行生字的复习。识字游戏的开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游戏中来,单调呆板的生字巩固练习变为丰富多彩、兴趣盎然的游戏体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识字的兴趣。

  四、利用说话练习,加深对传统节日的认识

  为了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在新课结束前,我设计了一道说话练习题,“古人在重阳节用登高望远的方式祈求平安幸福,那么你们一家是怎样度过其他传统节日的`呢。”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重阳节那天,我们吃重阳糕,给爷爷奶奶买礼物。”“春节我能收到很多压岁钱,我们还放鞭炮和焰火。”“重阳节的晚上,我放学回家后给爷爷奶奶打电话,祝他们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端午节,我们吃粽子。”……学生在交流中对传统节节日有了更多的了解。

  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于他国的文化特性。我们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资源,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不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光辉灿烂,而且在当代也受到了亚洲乃至全世界众多国家和人民的重视,尤其是在东南亚各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弘扬祖国传统文化,能够使学生感受我国的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从心底产生文化的“根”的意识,产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使学生具有深刻的国家认同感,形成强烈的国家意识。

  在小学阶段,使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一个感性了解,加强对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熏陶,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以本课为契机,向学生进行中国传统节日的教育,就从了解节日的起源,以及风俗习惯做起,提高学生对每个传统节日的深厚的文化底蕴的认识。把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当成寄托民族情感、体验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机会,作为培养公民国家意识的途径。

2023关于重阳节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在老师指导下描摹“人、太”。

  2、朗读课文能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记住课文内容,并尝试背诵。

  3、读儿歌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引导学生从小学会孝敬老人。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学习生字“节”。

  2、了解各种节日名称。

  3、揭示课题。

  4、齐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教学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划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2、出示课文,指名读。

  3、 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开火车读。

  三、学习课文,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记: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是在哪一天?

  2、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

  3、积累描写“秋色”的词句。

  (1)指名交流,描写秋天的句子。(文中句子变红)

  (2)补充积累秋天的词语。

  (3)学习:“景色”两个字

  4、再读课文,了解人们在重阳节会干什么。

  (1)自读课文。

  (2)交流,引读有关语句。

  (3)引导质疑。

  (4)听故事,释疑。

  5、引读第3句。

  6、师引读全文,自己读好课文,试着背诵。

  7、引导想象,练习说话。

  8、看图说话,引导学生从小学会孝敬长辈。

  9、小结:我们不仅可以在重阳节这一天为老人做事,平时也应该为他们做事。

  四、写字指导,描摹“人、太”

  1、观察前两个字与后一个字比,有什么不够的地方。

  2、学生描摹“人、太”,教师巡视。

2023关于重阳节教案 篇7

  幼儿发展目标与主要内容:

  1、初步知道重阳节的基本习俗,愿意和爷爷奶奶一起欢度节日。

  2、自发尊老爱老的情感,增进亲子关系。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橘子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1、介绍重阳节

  (1)老师引出重阳节主题

  师: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它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爷爷奶奶的节日。今天,我们小朋友都把自己的爷爷奶奶请到我们幼儿园里老过节了,开心吗?

  (2)邀请爷爷奶奶来介绍重阳节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吗?

  我们的爷爷奶奶本领都很大的,我们请他们来告诉我们,好吗?

  师生共同邀请部分爷爷奶奶来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2、幼儿为爷爷奶奶捶捶背。

  师:今天是爷爷奶奶们的节日,我们一起来为他们捶捶背吧,表达对爷爷奶奶的爱,好吗?

  3、喂爷爷奶奶吃橘子。

  师:老师知道爷爷奶奶很爱我们的小朋友,经常喂你们吃饭,剥橘子给你们吃,今天老师也准备了橘子,你们想怎么做呢?

  4、为爷爷奶奶穿鞋子

  游戏规则:请爷爷奶奶把鞋子从起点脱下,拿到终点摆好,爷爷奶奶返回起点的椅子坐下,幼儿在起点准备,等老师喊开始时,幼儿从起点跑到终点,拿到属于自己的爷爷奶奶的鞋子,穿过障碍物。快速回到起点,为爷爷奶奶穿上,的小朋友获胜。

  5、结束活动。

  师:今天呢,小朋友都知道了是爷爷奶奶的节日,也用很多方式表达了对爷爷奶奶的爱,那么现在我们用爱的'抱抱来再次感谢爷爷奶奶吧。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的来历和意义。

  2、懂得尊敬爷爷、奶奶的道理。

  3、激励每个小朋友对爷爷、奶奶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意。

  4、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5、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口号

  情系敬老院温暖老人心

  活动人员:

  幼儿园全体师生

  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21日

  活动地点:

  敬老院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制节日礼物。

  2、横幅、校车安排。

  3、准备水果、重阳糕点等食物。

  4、家长园地:请家长配合,鼓励幼儿在家里帮爷爷、奶奶等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关爱老人的情感。

  活动过程:

  1、教师表演《加加油》。

  2、幼儿表演《口香糖》《让爱住我家》。

  3、歌曲《关心老人笑哈哈》。

  4、表演结束,给老人赠送自己制作的礼物。

  5、合影留念。

  活动结束:

  返回幼儿园

  注意事项:

  1、老师要看管好本班孩子,必须遵守活动时间及安排,准时到达集合地点;

  2、进入敬老院要保持肃静,行动有素;

  3、见到敬老院的老人、领导及工作人员要微笑、主动地问好,体现良好的个人素养;

  4、活动结束时要和老人握手告别,说再见!

2023关于重阳节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重阳节的名称、时间和有关的习俗。

  2.积极参与节日活动,主动表达对爷爷奶奶的关心和感谢之情。

  3.体验与爷爷奶奶共同过重阳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调查、了解有关重阳节的知识。

  2.了解爷爷奶奶在家做哪些事情,并记录下来。

  3.幼儿在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张感恩卡,写上祝福的话,邀请爷爷奶奶参与活动。

  4.师幼共同布置好活动室环境,幼儿分组排练一个小节目,音乐磁带、录音机,有关的重阳节食品。

  3.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幼儿交流、了解重阳节的由来。

  1.幼儿分组交流。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表述重阳节的时间、传说及人们的活动。教师:今天是什么节日?重阳节是几月几日?人们有哪些活动?

  2.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

  3.出示教学挂图《快乐重阳节》,师幼共同小结:重阳节是中国农历九月初九。在这天,人们会吃重阳糕、赏菊花、登高。现在人们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

  (二)幼儿了解爷爷奶奶的故事。

  1.爷爷奶奶和幼儿交流自己的经历、做法等。

  教师:今天是重阳节,也是老人的节日。你们知道爷爷奶奶关心我们的故事吗?

  2.幼儿交流爷爷奶奶是怎样关心自己的。

  教师:小朋友也知道爷爷奶奶关心我们的故事,谁来说一说?

  3.幼儿带着自己做的感恩卡向爷爷奶奶祝贺节日,并向爷爷奶奶说一句祝福的话。

  (三)幼儿和爷爷奶奶品尝重阳糕。

  1.教师讲述重阳糕的制作过程。

  2.幼儿和爷爷奶奶品尝重阳糕,体验共同过节的快乐。

  3.幼儿合唱《感恩的心》,请爷爷奶奶欣赏。

2023关于重阳节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又到来了,我们觉得爱老人应该从爱身边的老人做起,所以这次的重阳节活动我们还是准备请小朋友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到我们幼儿园一起和小朋友度过一个温馨的重阳节,从而培养孩子尊敬老人,愿意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好品质。

  活动目的:

  1、简单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以及重阳节的一些风俗习惯。

  2、知道要尊敬老人,愿意为老人献爱心。

  3、体验社区活动,锻炼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好吃的水果,课件。

  活动过程:

  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欢迎您

  1、看看今天教室里来了谁,为什么要请来这些爷爷奶奶。

  2、教师给孩子们介绍重阳节。 3、集体朗诵儿歌《重阳到》重阳到,重阳到,爷爷奶奶节日好,我们非常感谢您,向你们节日问个好。

  二、介绍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1、今天你们家谁参加我们的重阳节活动,请小朋友们把他(她)介绍给大家。

  2、你喜欢他吗?为什么喜欢,他给家里做了些什么事情。

  3、你们的爷爷奶奶都给家里做了些什么事情。

  4、教师播放PPT做总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辛苦了一辈子,先把我们的爸爸妈妈养大,现在还要来照顾我们,为我们每天做很多的事情。

  三、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件事情

  1、请我们的小朋友想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们可以给他们做些什么事情。播放PPT,请孩子介绍自己是怎样做的。

  2、教师总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辛苦了一辈子,他们年纪大了,我们小朋友要听他们的话,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他们锤锤腿,敲敲背,做个懂事的好宝宝。

  四、一起欢庆节日

  1、诗朗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

  2、集体献歌《好娃娃》《给爷爷奶奶捶捶背,敲敲腿》

  3、听音乐,送礼物,吃水果,和爷爷奶奶过重阳节,体验重阳节的快乐。

  结束

  全体手语表演 《感恩的心》幼儿集体献祝福。

2023关于重阳节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重阳节的民族文化含义。

  2.学会感恩,学会感激老人。

  3.用行动来表达对老人的情感。

  4.培养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教学时间:20日

  执教: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出示PPT图片让大家认识重阳节

  二、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通过图片简介,加深学生对重阳节的了解和认识。

  三、介绍重阳节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为民除掉瘟魔。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终于找到了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四、介绍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人们富有丰富的.活动,如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五、关于重阳节的诗词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醉话荫》李清照

  六、活动总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还知道了重阳节的相关习俗,既增长了见识,又培养了我们对老人的尊敬之情。在这里,老师要送给你们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既要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也要关心身边的老人、老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尊敬老年人,做个尊老的好孩子。相信你们能做到的是吗?最后祝愿天下的老人,重阳节快乐!

2023关于重阳节教案 篇11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重阳节的基本习俗,懂得尊敬长辈,关心老人。

  2、品尝重阳糕,体会香、甜、糯的特色。

  3、学习团、压的技能,乐意参加手工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1、活动重点:初步了解重阳节的基本习俗,懂得尊敬长辈,关心老人。

  2、活动难点:学习团、压的技能。

  三、教学准备:

  1、重阳糕切成小块放在小盘子里。

  2、欢快、喜庆的民间音乐。

  3、橡皮泥若干。

  4、活动前幼儿把手洗干净。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重阳糕)

  1、师: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吗?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上面有些什么?

  2、介绍为什么要吃重阳糕?

  4、引导幼儿对爷爷奶奶说一句祝贺的话。

  (二)品尝重阳糕,感受重阳糕香、甜、糯的特色。

  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尝一尝重阳糕。

  2、播放音乐,幼儿品尝重阳糕。

  3、提醒幼儿注意:尝的时候,要慢慢地嚼,品一品是什么味道?尝完后把牙签放在盘子里。

  4、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吃了重阳糕,你知道重阳糕是用什么做的吗?重阳糕 是什么味道的?

  小结:重阳糕是香香的、甜甜的、糯糯的。

  (三)制作重阳糕。

  1、重阳糕真好吃,小朋友想自己做吗?

  2、老师示范做重阳糕。

  3、幼儿用橡皮泥制作重阳糕。

  (四)结束。

  小朋友们,你们都会做重阳糕了,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忙,做一个真的重阳糕送给爷爷、 奶奶,好吗?

  五、教学延伸:

  通过家校通让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制作重阳糕,送给爷爷奶奶,培养幼儿尊敬长辈、老人的良好品德。

2023关于重阳节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知道重阳节是老年人的节日,体验他们对自己的爱,激发他们尊敬的感情。

  2.在和爷爷奶奶玩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相互关心的温暖和快乐。

  准备工作:

  1.皱纹纸做的小纸团。

  2.彩色橡皮泥

  3.音乐《如果你爱我,吻我》和《庆祝新年》

  活动流程:

  1.介绍一下重阳节:

  老师:我们中国有许多独特的节日,其中重阳节是我们祖国老年人的特殊节日。许多老人会在重阳节那天去爬山。今天,我们帮助爷爷奶奶在幼儿园庆祝节日,并祝他们身体健康。

  2.讨论表达爱的方式。

  老师:我们每个孩子都有爱自己的.爷爷奶奶。他们如何照顾我们?(孩子回答问题)我们的孩子能为他们做些什么?(观看视频)

  3.孩子们亲吻和拥抱老人(老师:刚才孩子们给出的答案都很棒,所以老师

  给了你奖励。刚才老师是怎么奖励大家的?得到老师的拥抱或亲吻,你开心吗?爷爷奶奶这么辛苦的照顾我们。现在让我们拥抱他们,亲吻他们,让我们可爱的爷爷奶奶开心。)

  4、音乐节奏——亲亲你,抱抱你(老师: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着老人。

  做下节奏)

  5.亲子游戏:包饺子

  四。活动闭幕:作品展并合影留念。

2023关于重阳节教案 篇13

  农历的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在《易经》中,将“九”定为阳数,所以,重九又叫“重阳”。九月初九又称“重阳节”、“重九节”。这一日正逢秋高气爽,是郊游登高望远的好时候。在古代,重阳节又被称为“登高节”。登高、游园、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等是重阳节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幼儿发展目标与主要内容:

  1、初步知道重阳节的基本习俗,愿意和爷爷奶奶一起欢度节日。

  2、激发幼儿尊老爱老的情感,增进亲子关系。

  二、活动准备:

  大鼓、花球、布置节日气氛的教室、橘子、重阳糕、幼儿作品

  三、活动过程:

  1、介绍重阳节

  (1)老师引出重阳节主题

  师: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它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爷爷奶奶的节日。今天,我们小朋友都把自己的爷爷奶奶请到我们幼儿园里老过节了,开心吗?

  (2)邀请爷爷奶奶来介绍重阳节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吗?

  我们的爷爷奶奶本领都很大的,我们请他们来告诉我们,好吗?

  师生共同邀请部分爷爷奶奶来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注:假如不够详细,老师可补充介绍。

  2、幼儿表演环节

  师:小朋友们上幼儿园很长时间了,也学会了很多很多的本领,今天是爷爷奶奶们

  的节日,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些节目给他们看,好吗?

  歌曲:“我上幼儿园”

  律动:“我的小手”

  歌表演:“小猪吃的饱饱”

  儿歌:“拍皮球”

  歌表演:“两只老虎“

  3、互动环节

  (1)击鼓传花

  游戏规则:老师背对击鼓,当鼓声停止时,花球落在哪个小朋友手里,哪个小朋友就和他的爷爷奶奶表演一个节目。游戏反复进行。

  (2)小脚踩大脚

  游戏规则:小朋友的脚踩在爷爷奶奶的脚上,一步一步往前走,看哪一队先走到终点,先到终点的那一队为胜。游戏可反复进行。

  (3)剥橘子

  师:以前在家里,都是爷爷奶奶剥橘子给我们吃,现在我们长大了,会做很多事情了,今天,我们也来剥个橘子给爷爷奶奶吃,看一看,哪个小朋友最会剥橘子,剥的最快。

  (4)品尝重阳糕

  和爷爷奶奶一起品尝重阳糕,交流一下品种、味道等,并尝试回家和爷爷奶奶一起制作重阳糕。

  (5)赠送礼物给爷爷奶奶

  将自己画的,粘贴的,剪的等作品送给自己的爷爷奶奶,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本领,认识到我们在长大。

  4、活动结束。

2023关于重阳节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知道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行动困难,有爱护老人的愿望。

  2、感受老人对小辈的关爱,树立尊敬老人的观念。

  3、尝试用较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乐意大胆地进行交流。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

  一些老人用的物品(拐杖、老花镜等)、幻灯片

  教学过程:

  1、观看幻灯片

  2、出示物品:“这些东西是谁用的呢?”

  3、请幼儿模仿老人的动作:慢慢地走,手拄拐杖。

  4、讨论:平时爷爷奶奶做什么?

  5、对爷爷奶奶说一句心里话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中,我们注重孩子的体验与感悟,在活动中孩子不仅能了解一些节日的习俗,体验节日的氛围。更重要的是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整个活动的过程感受着浓浓的祖孙亲情。应该说达到了较好的引导与教育作用。

2023关于重阳节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阳、节、九、古、人、高、景、色、美、太、平”11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

  2.能朗读课文,基本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顿读。

  3.认识“乙”这个笔画。在教师指导下学习书写“九、飞”两个字。

  4.能用一、两句比较完整的句子说说过重阳节(或中秋节)的情景。知道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能正确认读生字,会运用自己学习或探索到的记字方法主动识记生字,并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

  2.能用一、两句比较完整的句子说说过重阳节(或中秋节)的情景。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你们看图上画了什么?(重阳糕)我们什么时候会吃重阳糕?

  2.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

  yángjié

  重阳节

  指名读,注意多音字“重”的读音。

  (2)教师讲述“重阳节”的意思。

  (3)学习生字“阳、节”。

  注意“阳”是后鼻音。

  说明:

  通过图片“插着三角旗的重阳糕”帮助学生回忆过重阳节时的情景,然后使学生了解重阳节的意义,引入课文主题,使教学自然顺畅。

  课题“重阳节”中“重”虽然不是绳生字,但是它是多音字,易混淆,教学中应注意提醒学生别读错;生字“阳、节”可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自己拼读,读准字音,尤其是后鼻音。至于“阳、节”的字形,由于生活中常出现,学生并不陌生,故无须多讲。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3.听老师读课文,思考:重阳节在什么时候?

  出示句子:

  jiǔ

  “九月九,是重阳,秋日晴,山风清。”

  (1)学习生字“九”,弄清笔顺,认识笔画“横折弯钩”。

  (2)读通句子。

  4.再借助拼音读读课文,思考:在重阳节,人们喜欢干什么?

  5.出示句子:

  gǔréngāojǐngsè

  “古人登高避天灾,我们登高赏风景。登高望远秋色

  měitàipíng

  美,但愿家家享太平。”

  (1)借助拼音读通句子,读准生字的字音。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古、人、高、景、色、美、太、平”。

  (3)小组汇报交流。

  (4)朗读句子。

  (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说明:

  本单元是“看拼音读课文识字”阶段,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拼音认读生字和朗读课文,使学生养成“看拼音读准字音”、“看拼音读通课文”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熟练拼读音节的能力。

  识字教学和阅读相结合,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学习生字时,教师要注意不要面面俱到,要突出重点,识法多样。“人、景、平”等字可强调前后鼻音的认读;“美、九、太、人”等字可强调字形,通过“大”、“八”的比较加深认识。“古、景”则可通过编字谜,编顺口溜等方法记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巩固了自己的识字方法,又学到了别人的学习良策,对待学生的自主识字,教师应注意鼓励和指导。

  二、再读课文熟读成诵

  1.媒体出示全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交流。

  3.试背课文。

  说明:

  这首儿童诗句式整齐,节奏明快,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种形式地朗读课文。如:比赛读、和好朋友读、接龙读、小组读、滚雪球读……。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通句子,不加字,不漏字,最后读出感情。

  三、游戏巩固指导书写

  1.游戏“谁的眼睛亮”。

  2.游戏“字词对对碰”。

  3.指导书写

  (1)指导“九”。

  教师范写,学生观察,看清“九”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描摹并自己书写,教师巡视。

  (2)指导“飞”。

  教师范写,引导学生比较“横折弯钩”与“九”字的不同。

  学生描摹并自己书写,教师巡视。

  说明:

  游戏是儿童喜欢的活动。教学中适当地采用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这一教学环节通过游戏“谁的眼睛亮”和“字词对对碰”,巩固所学的字词。

  “指导书写”这一环节,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通过观察、比较,知道同是笔画“横折弯钩”,可在实际书写的“九、飞”中有大小弯的区别,从而促使他们提高写字质量。

  四、全文说话训练

  1.小组交流:说说你们家里是怎样过重阳节(或中秋节)?

  2.全班交流。

  3.全文。

  说明:

  让学生能用一、两句句子说说过重阳节(或中秋节)的情景。重在训练学生能围绕主题完整地说一到两句话,说话时态度大方,声音响亮。

2023关于重阳节教案(精选15篇) 相关内容:
  • 最新重阳节教案(通用17篇)

    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重阳节的基本习俗,懂得尊敬长辈,关心老人。2、品尝重阳糕,体会香、甜、糯的特色。3、学习团、压的技能,乐意参加手工活动。...

  • 2023年重阳节教案范文(精选13篇)

    活动意图:又是一个登高望远、品糕赏菊的日子,小班的孩子迎来了尊老敬老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将这个节日和培养幼儿良好的尊敬老人的'情感结合起来,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了敬老节活动。...

  • 重阳节优秀教案(精选13篇)

    教学目标:1、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在老师指导下描摹“人、太”。2、朗读课文能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记住课文内容,并尝试背诵。3、读儿歌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引导学生从小学会孝敬老人。...

  • 重阳节教案(通用12篇)

    教学目标:1、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在老师指导下描摹“人、太”。2、朗读课文能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记住课文内容,并尝试背诵。3、读儿歌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引导学生从小学会孝敬老人。...

  • 2023重阳节教案(精选15篇)

    活动目标:1、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的有效时机。利用节日机会,合理把握主题,从而以感情为纽带拉动家校的距离。2、引导少年儿童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学会感恩,树立良好的家庭美德观念,增强少年儿童的社会责任...

  • 《重阳节》教案(精选13篇)

    设计意图: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又到来了,我们觉得爱老人应该从爱身边的老人做起,所以这次的重阳节活动我们还是准备请小朋友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到我们幼儿园一起和小朋友度过一个温馨的重阳节,从而培养孩子尊敬老人,愿意为老...

  • 2023年重阳节的教案范文(精选14篇)

    活动意图:又是一个登高望远、品糕赏菊的日子,小班的孩子迎来了尊老敬老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将这个节日和培养幼儿良好的尊敬老人的情感结合起来,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了敬老节活动。...

  • 重阳节(精选16篇)

    活动目标:1、在联欢会中,表达自己对爷爷、奶奶的情感。2、赠送重阳糕,培养孩子们敬老爱老的好习惯。活动准备:1、音乐磁带、表演道具2、重阳糕、制作小旗的材料3、事先与爷爷、奶奶商量好,邀请他们来参加活动活动过程:一、主持人宣布...

  • 2023年重阳节教案反思总结(通用3篇)

    《重阳节的传说》是本书最后一单元的一节精读课文,内容主要讲了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由来,课文分为三部分,先交代了桓景为降妖救人,历尽艰辛,拜师学艺;接着写桓景是怎样除掉瘟魔的;最后讲了重阳节的一些风俗。...

  • 重阳节教案模板(精选17篇)

    教学目标:1、在教学中,让幼儿了解重阳节,学会尊敬和关爱老人。2、感受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快乐。教学准备:物质准备:做旗子、多媒体电影《重阳节》经验准备:穿鞋子的经验;歌曲《爸爸妈妈好》教学过程:一、观看重阳节来历的电影1.师...

  • 最新重阳节的教案范文(精选12篇)

    活动意图:又是一个登高望远、品糕赏菊的日子,小班的孩子迎来了尊老敬老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将这个节日和培养幼儿良好的尊敬老人的情感结合起来,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了敬老节活动。...

  • 2023重阳节的教案(精选16篇)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欣赏儿歌,并初步学习儿歌。2、通过儿歌,懂得要关心老人,要对老人有礼貌3、能够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表演出来。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5、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 有关2023年重阳节的教案(精选16篇)

    活动目标:1、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重阳节文化与意义,明确节日对自己生活的影响以及感恩教育的意义。2、感受革命前辈为我们创造的新时代生活的美好,心怀对老一辈人的崇敬之情。...

  • 重阳节的教案(通用14篇)

    一 导入瘟魔拆散了一个个快乐、和睦的家庭。桓景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个个死去,他的心情怎么样?他会想些什么?学生甲:桓景很难过。他想一定要为家里人报仇。学生乙:桓景特别伤心。他想一定要除掉瘟魔,不让瘟魔再害人了。...

  • 重阳节的教案范文(通用17篇)

    一、找到了语文知识训练点,但没落实到位。(典型的想到没做到)在重难点的突破上,有点平均使力,教案设计得虽然不错,但实际操作中却出现卡壳。片断一:桓景拜师的艰辛,学艺的刻苦都有一个重点词——“终于”。...

  • 教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