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下载 > 教案大全 > 人教版荒岛余生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荒岛余生教案

发布时间:2023-08-28

人教版荒岛余生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荒岛余生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训练快速阅读文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

  2、根据课文内容分析鲁滨孙这一人物形象,概括蕴含的思想感情。

  3、学习主人公在逆境中体现出来的人类精神的精华,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勤勉实干的作风。

  (课文节选自名著,篇幅较长,但内容新奇,富有吸引力,适合训练学生的速读能力;而且文章比较通俗平易,适合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故设置第一个教学目标。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能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关心人物的命运,这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故设置第二个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能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而本篇文章中主人公身上体现出来的人类精神的精华,无疑是值得学生好好体会的。故设置第三个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速读课文,理清人物的思路,感受其心理活动,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引导学生真正理解鲁滨孙身处逆境的心理,珍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生存。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

  没有条件的地区可准备好有关人类生存方面的图片。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设计思路

  课文选自名著,可能有许多学生已经读过,但一般都是出于好奇,并没有意识到主人公身上闪烁的人类精神。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人物的思路,感受其心理活动,进而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主要要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的坚强的品质和勤勉实干的`作风,但不应流于空洞的说教,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像和联想,谈一谈如何学会生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广东电视台节目《生存大挑战》片段,让学生谈谈看后的感想。学生自由谈自己的见解。)

  师:刚才大家看到了一幅幅艰苦生存的画面,节目中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存,在不断地挑战自我。节目是现实生活的缩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的生存难题,那我们如何去解决呢?下面让我们走入孤胆英雄鲁滨孙的心灵世界,看看他是如何学会生存的。

  (生动的电视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生存的艰难,触动了他们对生存问题的思索。导语的设计进一步引导学生走入课文,研究课文中人物的心灵世界。)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先请学生简单介绍一下《鲁滨孙漂流记》这部作品。

  (这一设计意在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并使不熟悉这部名著的学生对此有个大概的了解,有利于下面教学内容的展开。)

  2.速读文章,理清文章结构。

  学生分为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小组讨论,然后全班讨论。 、

  出示问题:

  (1)鲁滨孙的思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是什么?

  (3)这几个阶段的前后联系是什么?

  讨论明确:

  鲁滨孙的思考经历了三个阶段:①要不要活下去?即生存问题;②怎么样才能活下去?即物质问题;③为什么活下去?即精神问题。这三个问题是每个人必须面临和思考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是鲁滨孙,都能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这一环节,让学生互相合作,教师参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细读课文,探究人物形象

  1.先出示主问题:鲁滨孙是个怎样的人物?在他身上体现出了什么样的人类精神?

  2.然后出示一些分问题,小组讨论。四人一组,采取读读议议的方式,一人主持,一人记录要点,一人负责发言。

  (1)身陷绝境的鲁滨孙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

  (2)你如何看待鲁滨孙这种在艰苦环境下的自我安慰?

  (3)鲁滨孙在荒岛上做了哪些事?

  3.最后转入全班讨论,明确、小结:所有这些都表明鲁滨孙是一个珍惜生命、积极乐观、勇于开拓创新、勤劳坚强的平凡的英雄。在他身上集中体现出人类精神的精华。

  (这一环节也是强调了学生的阅读主体作用,使学生走进人物心灵,关心人物的命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作者是怎样表现出主人公的优秀品质的?

  学生讨论明确:主要运用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类精神。

  (前面几个环节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而这一环节则要解决“怎么写”的问题。但初一阶段并不强调文体教学,这里只需向学生点明即可,不必说得过细。)

  四、延伸讨论

  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回忆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过或正面临的一两次挫折,仿照文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好处和坏处写下来。然后全班交流。

  (文中主人公处理心理危机的方法值得学习,故设置这一环节,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学会辩正地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和不幸,培养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五、布置作业

  假如你也像鲁滨孙一样身陷荒岛,你可能怎么想?怎么做?

  (这一环节要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生活,发挥想像和联想,进行适当的情感体验。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的严肃性,从而真正理解鲁滨孙当时的心理。)资料链接

  笛福,英国小说家。他生活在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属于资产阶级,是中下层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他的小说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传统,往往写一个出身低微的人,靠机智和个人奋斗致富,获得成功。

人教版荒岛余生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增加语言积累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和归纳整理的能力

  3、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体味重要词句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4、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表现出的人类优秀品质,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

  教学难点:

  1、通过分析心理活动,把握人物形象。

  2、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生命意识。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鲁滨孙漂流记》和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老师在阅读同学们作文的时候,经常发现很多同学爱做梦。今天我们一起来做这样的一个梦。在梦中突然有一天,你发现独自一人在广漠的沙漠里或是无限的黑暗中或是茂密的原始森林。那时你会怎么办呢?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简介作者及《鲁滨孙漂流记》

  三、整体感知:

  1、如果你是鲁滨孙,面对荒岛,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或者你的结果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2、事实上鲁滨孙活下来了,并且独自一人活了28年。鲁滨孙活下来的理由是什么?(从文中筛选信息)

  3、通过阅读,你发现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四、品味探究:

  1、其实,当鲁滨孙一开始面对荒岛时,也曾想过会死,但他活下来了,而且活的很好。这其中鲁滨孙经过了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请同学们找出这一心理变化过程。(小组讨论,各抒己见,组长归纳)

  2、读一读: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心理描写,读一读。

  注意:体会主人公的心情

  读出适当的语气语调

  适当的停顿和重音

  先自由读,然后由学生个别朗读,并有学生自己进行评价。

  3、在不断变化的心理过程中,鲁滨孙做了哪些有意义事情?

  4、结合心理变化和事情,运用下面的句式说说鲁滨孙是怎样的一个人?理由是什么。

  请用“鲁滨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生的不同理解,从而分析以下几个问题:

  A、如何理解他的写日记和阅读《圣经》的行为?

  B、怎样看待他在逆境中的自我安慰?

  五、体验反思:

  从鲁滨孙这个人物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六、课外拓展:

  请你以“生命”为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或以“借方”和“贷方”的形式,列举他们活下去的理由。

  七、教师小结: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生活中有太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正确的面对,培养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升起心中永不落的太阳。

  八、布置作业:

  由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差别较大。当你面对西部无数青少年渴望读书的眼神时,你会想些什么呢?

  请以此为依据,写一段心理路程。

人教版荒岛余生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概括鲁滨孙在荒岛上所遇到的困难。

  2、学生赏析鲁滨孙身处绝境时经历的心理历程。

  3、学生深入感受鲁滨孙在逆境中所折射出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有所感悟。

  【重难点】

  重点:讨论并概括“鲁滨孙精神”:珍视生命,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反抗命运,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难点:联系自身实际,学生借鉴鲁滨孙的“坏处好处对照法”分析问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西方,有一部小说,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读它,你知道这是哪部书吗?(出示课件)

  你看过这部书吗?请你作一个简短的介绍。

  二、出示课题,了解作者及荒岛

  (课件展示)

  三、整体感知

  (课件展示)

  1、快速阅读全文,在你印象深刻的句段边上标出记号,并谈谈你初读的感受。

  2、选取你认为比较合适的方法再次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假如鲁滨孙先生在你眼前,你准备问他什么问题?假如你是鲁滨孙,你会怎么回答(注意紧扣文本)?

  两个小组以记者身份,两个小组以鲁滨孙身份,双方展开问答。

  四、探究赏析

  (课件展示)

  1、找出你认为最能够体现“鲁滨孙精神”的内容,有感情地读出来,并试着用“从……中,我感受到鲁滨孙是……的人”说一句话。

  2、感受性朗读:

  男生齐读关于“坏处”的内容,女生齐读关于“好处”的内容,女生读的时候请把“我”改成“你”,男女生形成对话。

  五、体验与反思

  (课件展示)

  1、回忆在你学习或生活中曾经遇到或正在面临的一两件不幸或挫折。试仿照课文中“好处”和“坏处”的格式排列出来。

  2、如果让你选课文中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你会选哪一句,为什么?

  3、谈谈你阅读本文的启示,写一句话送给你的朋友或自己共勉。

  教师总结:生活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我们要正确,辩证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或挫折,从而培养一种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愿你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师生在《真心英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

  六、作业

  (课件展示)

  1、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小说《鲁滨孙漂流记》,并做读书笔记;

  2、假如你像鲁滨孙一样被弃荒岛,你会怎样想?怎么做?发挥想像,写一篇短文。

人教版荒岛余生教案(精选3篇) 相关内容:
  • 《大海的歌》|人教版(精选15篇)

    教学目标: 1、读懂句子,理解内容,学习作者是怎么观察的。2、了解作者在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种什么特点,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3、理解课文中大海两次“唱歌”的含义,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一定要争气》|人教版(精选13篇)

    教授题目: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一定要争气》{精读课文}教材简析:《一定要争气》是六年制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叙述了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青少年时期立志为自己、为祖国争气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两件事,表现了自尊、...

  • 人教版《出塞》教学设计(精选14篇)

    教学目标: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及已积累古文知识,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2、咀嚼和品味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感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

  • 《师生情》|人教版(精选12篇)

    《师生情》是看图学文的课文。课文描述了三位女同学在老师生病时,代表全班同学,冒雨去医院看望老师的情景,表达了学生尊敬老师、爱戴老师的一片深情。图上画的是医院病房门口,三位女同学挤在一起扒在玻璃门上向里看的情景。...

  • 《灰雀》|人教版(通用13篇)

    《灰雀》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全文共13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讲列宁在郊外养病期间,每天都到公园散步,他非常喜欢公园里那:只灰雀。...

  • 《寓言两则》|人教版(精选17篇)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想法,做法必须符合事物客观规律,不要急于求成,否则事与愿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人教版初三上册《雨说》语文教案(精选12篇)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体会诗歌抒发的思想和感情。2、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自主阅读。3、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 人教版6年级Unit6Revision优秀教案(精选3篇)

    1. 通过对Introduce yourself中段落的阅读,让学生能仿照课文对自己及家庭的.情况进行简单介绍,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表达能力。2. 初步学习一些简单的在公共场所的基本用语,并能在情景中应用;同时教育学生在公共场所要遵守公德。...

  • 人教版二上《识字1》快乐练习:习题(通用14篇)

    一、读读背背最美的电影陈芳美(台湾)大自然的银幕里放映着最美的电影你看海那么美还不够更有着沙滩沙滩那么美还不够更有着海浪海浪那么美还不够更有着浪花雨那么美还不够更有着阳光阳光那么美还不够更有着彩虹彩虹那么美还不够更有着落...

  • 语文人教版教学反思(通用13篇)

    这次教学《北京》一课,在反反复复的磨课中,我感受到自己在不断进步。我们教研组的每位成员都鼎力相助,出谋划策,帮我更改教学设计,听我的课,再改教学设计,再上课,教研组长张老师更是帮我联系学校让我试上,师傅胡老师也是不断帮我...

  • 人教版第三册 识字1教学设计(通用3篇)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的《识字7》,教材第122页—125页。二、教材简说这是一篇以拍手歌的形式出现的韵文识字教学课文,共十小节,字数相同,读音押韵、节奏感强,可以让孩子从演唱拍手歌的活动中轻松地学会生字,同时...

  • 人教版第二册《识字1》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教学目标】1、认识“懂、貌”等14个生字,会写“洗、认”等6个字。2、初步理解教学内容。3、有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愿望和行动。【教学重点】按要求会识、会写本课的生字。【课时安排】1课时。...

  • 人教版第二册《村居》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教学目标】1、认识后7个生字,会写“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村居》,背诵《村居》。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感受春天的美好。...

  • 人教版教案第5册(通用2篇)

    第1课:课题:魔幻的颜色 人教版教案第5册领域 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三原色。2. 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色)3. 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

  • 人教版二上《识字1》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学习重点:学文中认识本课生字,掌握“夕、与”等字的写法。...

  • 教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