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教案集合(精选7篇)
环境教育教案集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世界资源环境问题。
2.使学生知道不良饮食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3.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不良饮食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教学难点:养成勤俭节约环保的好习惯
教学设计:
一、引入
当今和未来世界人类面临资源匮乏、河流污染、空气浑浊、垃圾成山等资源环境问题的威胁。其实,现实生活中,只要我们稍加注意,一些良好的环保习惯就养成了。也许环保习惯可以从餐桌上开始,我们可以用"吃"来传达对地球的关爱。
(板书课题:饮食与环保)
二、学习新课
中国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可见粮食对于人类是何等的重要。
同学们想一想:
1.你平时是否注意节约粮食?
2.你身边有没有浪费粮食的现象?
师生共同谈论交流。
3.畅所欲言
1998年我国首次颁布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营养宝塔",提供了合理选择食物的指南。
想一想: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营养宝塔"告诉了我们什么?
你的饮食是怎样安排的,你认为合理吗?
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三、小结
为了环保,我们要食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
环境教育教案集合 篇2
人口与环境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特点,明确人口、资源、环境之问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提高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问关系的能力。
3.体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问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我国的资源国情是本课重点。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本课难点。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我国资源国情资料,思考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带来的危害。
学生:查阅资料。
教学设计
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地球一一她是孕育世上所有生命的母亲;她是保护这些生命得以成长的本源;她蕴藏着一切现代文明;她象征着我们最本质的财富。地球一一她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希望,是我们世代延续的生机,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小结:要善待地球,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二、教育活动
活动一: 世界地球日 的来历
板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我们共同的家园
你知道 世界地球日 的来历吗?你了解现在地球的处境吗?
思考举例:
(1)人们迫于生存毁林开荒,乱采滥伐,破坏植被等;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
(2)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行计划生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4)根据前面提供的材料,地球的命运应该无外乎两种:一种是人类的觉醒,爱护地球,共同创造美好家园;一种是任现状恶化下去,最终使人类失去生存的空间。
原因: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板书:
2.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既不能做它的奴隶,无所作为;也不能以主人自居,对大自然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活动二:开动脑筋,描绘明天
人类的明天将是什么样子呢?悲观主义者描述了世界末日的景象,向全世界敲响了警钟。人们承认面临着严重危机,但是可以通过共同的努力战胜它,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板书: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人口、环境、资源问题
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其实质都是发展问题。在今天,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已经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人们的共识。
板书: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出示材料: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所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请你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为这次讨论会写出主题发言要点。
小结:
(1)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3)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4)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为实现人与自然相处和谐,就必须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得经济的一时发展。只有实施可持续发展,才能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那么,请同学们课后认真思考一下,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板书设计〕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我们共同的家园
1.我国的资源国情
2.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人口、环境、资源问题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
环境教育教案集合 篇3
主题来源: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中,环境对学生心理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有段古文这样写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这短短数语,表明了周围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因为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的教室中度过的,所以教室环境的好坏能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心理,而从一个教室环境的布置反映出一个学校的整体面貌。教室布置在教学情境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一环,它具有欣赏、教学及创作的功能,若能发挥得当,更能激励人心,鼓动、激励学生之功用。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教室里环境问题的种类,以及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
2、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你身边的小事做起。
3、通过各种活动,学生了解解决教室环境问题的方法,开展创建绿色教室行动。
活动课时:2——3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一、引出话题
师:学校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的教室中度过的,所以教室环境的好坏能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心理,而从一个教室环境的布置反映出一个学校的整体面貌。你们知道我们教室里有没有环境问题?如果有,有哪些?
学生小组讨论。
二、确定活动内容
根据学生讨论环境问题,同时结合《环境教育》六年级下册P29上图,启发学生归纳到以下几个主题:
1、噪声问题
2、光污染问题
3、垃圾问题
4、粉尘问题
5、其它
三、根据学生的讨论主题,结合自己的喜欢的情况进行分组。
四、各小组根据自己的主题,制定活动计划、。
师重点指导:(出示活动计划的表格)第一栏内填写组员分工情况,第二栏内写下小组成员讨论出的活动步骤与策略,第三栏内确定活动所用的方法……
小组活动
活动主题:
活动地点:
活动方式:
时间安排:
小组分工:
活动准备:
第二阶段:
1、各小组按各自的主题进行活动
2、老师及时了解各组学生活动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第三阶段:
1、各小组交流活动所得
2、全班一起讨论如何解决教室里的环境污染,怎样创建绿色教室?你为创建绿色教室做了些什么?
各组展示一些有特色的成果。
3、说说活动后的体会。(先由说代替写,在说的基础上再过渡到写体会)
环境教育教案集合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穿的衣服面料和生产过程。
2.使学生知道服装的制作过程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3.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服装的制作过程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教学难点: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设计:
一、教学引入
21世纪,流行着各种各样舒适随意、色彩斑斓的服装,在服装的大千世界里,服装的面料五花八门,日新月异,教案《四年级上学期环境教育教案》。有纯棉,纯毛,纯丝,纯麻制品,有皮革裘皮制品,还有化纤,尼龙制品.
(板书课题:穿衣与环保)
二、学习新课
1、请同学们带着以下的问题观察:
你身上穿的衣服一般是用什么面料制成的?
你知道它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吗?
2、试着讲述一件棉质衣服的生产过程。
师生共同谈论交流。
3、畅所欲言
化纤产品本身具有不可降解性,特别是合成纤维,其废弃物回收成本高,燃烧后
污染空气,废弃后不易降解,会造成土质恶化。
想一想:
化纤服装的制作过程个资源,环境带来了哪些影响?
我们怎样穿衣才是环保的?
三、小结
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尽量少丢弃未穿旧的衣服。
妥善处理好旧衣服,捐赠或二次利用。
四、作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未来的衣服将是什么样的?请你把想法写一写。
环境教育教案集合 篇5
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教育学生懂得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提高环保意识,激发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自觉投入到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之中去。
教学重难点:
充分认识保护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必要性,明确其迫切性和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密切关系,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脏物,不践踏草坪,不随意摘花摘叶。
教学策略:寓思想性于整个活动过程之中。
教学过程:
一、背景音乐《春天在哪里》
轻快的音乐,唤起我们对美的向往;甜美的歌声,激发我们对祖国、家乡、学校的热爱。同学们,春天来了,让我们去领略一下大自然的美丽风光。看,青山绿水相伴,鸟语花香相随。这么美丽的自然风光,令我们振奋,但,是谁在随地吐痰,乱扔脏物,践踏草坪随意摘花摘叶呢?破坏了这怡人的环境。
二、活动深入:
1、参观校园。
2、寻找到被同学破坏的环境
资料1: 每年地球有16000万公顷的'森林要消失,同时将约有600万公顷沙漠急剧扩展。如此发展下去,现在的良田再过500年将流失得干干净净。
资料2:据科学家统计,全球每年有50亿吨的二氧化碳污染着我们,甲烷、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也在剧增。
资料3: 由于人类常常往河里倒垃圾、排废水,使河道阻塞、水质变臭,鱼类也在迅速减少。
主持人: 由于环境被污染,我们的生存正受到严重的威胁。同学们,我们该怎么办?
齐答:面对环境污染,我们——未来的主人决不能袖手旁观,决不能任其发展。
主持人: 对,保护绿色生命,要从我做起。
朗诵:
一滴水流进长江,变成了汹涌的波浪; 一个浪打进东海,变成了澎湃的汪洋;
保护绿色生命,装点出祖国的春天。 广阔的田野更绿更美;
小河的流水更清更甜。 这是环保的功绩, 这是环保的恩赐。
主持人: 你们看——水清清,天蓝蓝,大地春回光灿烂。
你们听——田野里,笑声欢,动植物们喜开颜……
主持人: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投身到“保护自己的家园、爱护美丽的学校”的活动中去吧,保护绿色生命,要从我做起。
三、活动结束。
环境教育教案集合 篇6
教学目的:
1、了解水污染、水体污染、水体污染元的含义,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2、理解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过程及其防御措施
3、了解水污染的防治原则及其含义
重点难点:水污染的类型、水体富营养化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水污染概述
1、概念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利用价值,危害人体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2、水体的自净能力
物理净化:混合、稀释、挥发、扩散、沉淀等
化学净化:氧化还原、酸碱反应、分解、凝聚等
生物净化:水生动植物和微生物的同化、氧化、分解等
3、水体污染物水体污染源
4、水污染的类型
(1)化学性污染
①无机污染物质:酸、碱和一些无机盐类;主要是污染使水体的PH之发生变化,阻碍水体自净作用,还会腐蚀船舶和水下建筑物
②无机有毒物质:重金属中具有潜在长期危险的物质-汞、镉、铅、砷等元素
③有机有毒物质:化肥、农药、多环芳烃、芳香烃-人工合成,很难被分解
④需氧污染物质: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酚、醇等,在微生物作用下能分解,但需要大量的氧。
⑤植物营养物质:主要指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中的含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农田排水中残余的氮磷物质。
⑥油类污染物质:主要指石油对水体的污染,尤其是海洋采油和邮轮事故
(2)物理性污染
①悬浮物质污染:水中含有的不溶性物质,包括固体物质和泡沫塑料。悬浮物质影响水体外观,妨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氧气的融入,对水生生物不利。
②热污染:来自工业的冷却水,没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可能引起水温升高,溶解氧的含量降低,水中存在的某些有毒物质毒性增加等现象。
③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矿藏的.开采、核试验和核电站的建立,使放射性废水、废物增加
(3)生物性污染生活污水,特别是医院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污染水体后,往往带入一些病原体生物,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5、世界水日:1993年起,每年的3月22日6、水污染的危害
(1)危害人体健康
(2)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7、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指水中含有较多的有利于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氮和磷。植物主要是藻类等浮游水生植物,一旦氮磷达到一定的浓度,藻类就会疯长,他们聚集漂浮在水面上,在海水中叫赤潮,在淡水中叫水华赤潮不仅发生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也发生在温带甚至寒带地区,尤其是封闭的港湾更有利。
水生植物疯长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只是水中的含氧量不足;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加强,也消耗大量的溶解氧,所以水中的浮游动物就因缺氧而死亡。
8、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措施
(1)防止营养成分进入水体;
(2)控制水体中的藻类繁殖
①实施“禁磷”
②控制农田污染
③污水处理采用蒸馏、电渗析、离子交换等化学方法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进一步控制污水中的氮、磷的排放量
④人工水体净化⑤植物净水
二、水污染的防治
1、水污染防治的原则:预防、治理和管理预防主要是指通过有效控制,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减少到最小量。治理是通过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确保污水在进入自然水体前,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管理就是对污染源、水体及处理设施的管理。
2、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
3、清洁生产的特点
(1)清洁生产提倡的是以预防为主
(2)清洁生产体现的是集约型的增长方式
(3)清洁生产体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4、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基本方法
环境教育教案集合 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过度包装"。
2.使学生知道过度包装对人类和社会带来危害
3.使学生增强节约意识,改变不合理的消费观念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过度包装"。
教学难点:过度包装对人类和社会带来危害。
教学设计:
一、教学引入
当今和未来世界人类面临资源匮乏、河流污染、空气浑浊、垃圾成山等资源环境问题的威胁。其实,现实生活中,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对商品进行合理而适度的包装,可以在运输,储藏过程中避免商品受到损伤并便于消费者携带。但超出了保护商品,美化商品的功能要求,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板书课题:过度包装浪费大)
二、学习新课
1.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商品,记录它们的包装有几层,是否属于过度包装。
2.想一想,过度包装会对人类和社会带来哪些危害。
3.我们用计算来看一下过度包装的危害,
生产8亿件包装盒耗费纸张多少万吨?
需要砍伐直径10厘米的大树多少万棵?
3.畅所欲言
分小组讨论,选择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长购买的商品,分析其包装的合理性,并提出合理,环保的包装建议。
三、小结
我们要认识到过度包装的危害,自觉杜绝过度包装,为保护环境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