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托班音乐教案(精选12篇)
2023托班音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喜欢《买菜》与《办家家》,并能学会这两首歌。
2.能大胆、自信的用自己的声音和形体动作表现歌曲情境。
3.能与同学合作、创造性的表演音乐游戏《办家家》。
教学设想
首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着手,引导学生说说跟家人一起买菜的经过,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学唱这首歌产生强烈的兴趣。其次在教学中应注重说唱结合。要启发学生或引领学生按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力求做到准确、形象、富有节奏感。特别是歌曲中的念白部分,说的时候更要短促、跳跃、有弹性。结束小节的衬词“嗨”,要有夸张得意之感。采用听唱法进行教学,注意旋律反复时的衔接。再者是要挖掘学生表现与创造的潜能。
教学重点
准确、流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投入的进行歌表演,注意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菜、挂图
第 二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复习歌曲《买菜》
要求:1.根据前奏整齐的起唱。
2.有表情的演唱。
三、新课教学
(一)导入
师:小
朋友,上节课我们和奶奶一起去菜市场买了好多的菜回来了,现在应该做什么了? 生:煮饭、做菜。
师:对了,今天我们就起来玩《办家家》吧。
(二)学唱歌曲
1.老师范唱
2.随琴模唱旋律。
3.朗读歌词
识字:(多媒体)
zēng chǎo wèidàoè wèi
蒸 炒 味 道 饿 喂
4.随琴学唱歌词。
5.请两个学生(一男一女),分别演唱“爸爸”、“妈妈”的乐句,其他的小朋友唱齐唱部分和念旁白。
(三)游戏
各小组按次序派出两位同学上台表演,本小组其他同学在座位上配合。上台表演的同学应边唱边做动作。老师弹琴,用歌曲的最后一乐句作为过门或间奏。小组与小组交接表演时,琴声不断,直至各小组全部表演完毕。
(四)创编歌词
1.引导学生在念白的地方展开想象,创编歌词。如,“蒸”、“炒”可换为“煎”、“烧”、“烤”、“炖”、“煮”等,“鸡蛋”、“小菜”可换为“腊肉”、“羊肉”、“青菜”“萝卜”等。
2.创变革次要注意念白时的流畅与节奏,力求自然、和谐。
(五)评价
看哪个小组表现最好,评出“幸福之家”。评选方式可由各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除本组外推选出一个表现最好的小组,然后由老师综合各小组的情况做出评判。老师的评价,一是要肯定学生表演的积极性、创造性;二是要对学生的合作精神、团结友爱精神给与表扬和鼓励。
四、结束课业
板书设计
办家家
zēng chǎo w
蒸 炒
èidào味 道è wèi 饿 喂
2023托班音乐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2-3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幼儿不仅变得爱说,爱提问,还喜爱模仿成人的语言。教学活动中,幼儿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说简单的对话,会念简短的儿歌,对易于表演,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儿歌格外喜爱。适合托班幼儿朗诵的儿歌,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儿歌的内容融入到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中,便于幼儿在玩玩、学学中很快的掌握儿歌。儿歌中重复的句式非常适合托班幼儿学习、表演。为方便幼儿理解并掌握儿歌,儿歌内容通过渐进的方式表达,小手先是伸出来,再按照从上到下,由左至右,从前向后的顺学拍起来,最后是藏起来。难点是掌握口令和动作的一致性,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目标:
1、认识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和位置
2、愿意跟随教师有节奏地拍拍身体的各个部位
3、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认识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和位置。
重点难点:
1、巩固认识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
2、发展幼儿手部动作,尝试语言口令与动作的配合
活动过程:
一、律动引入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按一定节奏拍拍手、踏踏脚等。
师:拍拍小手,轻轻地拍,用力地拍;踏踏小脚,慢慢地踏,快速地踏。
师:小手小手拍拍,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前拍拍,后拍拍;小手小手藏起来。老师看看小朋友的小手藏起来了没有。
二、师幼互动
师:小朋友,咱们的小手是不是很能干呀?这么厉害的小手,每天做这么多事情,今天我们和小手一起做做游戏,叫它休息休息好不好呀?
师:请小朋友用小手拍拍自己的小脚,请拍拍自己的肩膀,请拍拍自己的肚子,请拍拍自己的屁股……
(教师引导幼儿拍身体更多的部位,丰富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三、听节奏拍,教师先示范儿歌
师:小手要和小脚,小肩膀,小肚子做游戏了,小朋友,你们的小手准备好了吗?
师:小手小手拍——拍,拍拍小脚1——2;小手小手拍——拍,拍拍肩膀1——2;
小手小手拍——拍,拍拍肚子1——2;小手小手拍——拍,拍拍屁股1——2;
……
四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打节奏做动作,念儿歌
师:小朋友也和小手做做游戏好不好呀?请小朋友伸出小手来。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动作,念儿歌)
五、师:小朋友想想看,我们的小手还能和谁拍拍做游戏呀?
师:小手小手拍——拍,拍拍椅子1——2;小手小手拍——拍,拍拍地板1——2;
(教师引导幼儿到处拍拍,并变化语言节奏)
活动延伸:将幼儿带到户外,鼓励幼儿到处拍拍,并根据幼儿拍的物体变化语言节奏的内容。(红蓓蕾幼儿园 李晶)
2023托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乐意跟唱歌曲,初步学习音乐游戏《哈巴狗》。
2、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大门口的背景图一幅,哈巴狗形象一只;小狗头饰;小椅子一张。
经验准备:幼儿学过发声练习和歌词。
活动重点:学习集体玩音乐游戏。
活动难点:听到哈巴狗“汪汪”后,反应较快的跑回自己的位置。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3 5 5 5 3 3 2 4 4 4 2 2 5 5 6 6 5 ―
小 狗叫 汪 汪汪 小 狗叫 汪 汪汪 小狗 怎 么 叫
5 4 3 2 1 ―
汪 汪 汪 汪 汪
二、歌唱活动《哈巴狗》
1、教师和幼儿围坐在大门口,引出课题。
师:有一只哈巴狗出来了,它蹲在大门口,真可爱,你们瞧!
2、幼儿完整欣赏歌曲一遍。
提问:哈巴狗蹲在大门口,眼睛怎么样?它想干什么?它怎么吃的?学学(适当奖励)
3、幼儿跟唱歌曲数遍。
三、音乐游戏“小狗抓肉骨头”
1、讲解游戏玩法:一只哈巴狗蹲在大门口,其余幼儿当肉骨头,小狗蹲在小椅子上,其余幼儿边唱歌边向小狗靠近,当音乐唱完后,哈巴狗大声“汪汪”,从椅子上跳下来去抓肉骨头,“肉骨头”赶紧跑回自己位置。被抓住的肉骨头由小狗吃掉。
2、老师当哈巴狗,游戏一遍。
3、请一名幼儿当哈巴狗,全体幼儿游戏一遍。
四、活动结束:
请小朋友们都来当哈巴狗,我们想吃肉骨头吗?到外面找找去!
附歌曲:
哈巴狗
1=D2/4
1 1 2 3 3 3 2 1 2 3 1 5 1 1 2 3 3 3 2 1 2 3
有 一只 哈巴 狗 蹲在 大门 口 呀 小 眼 睛 圆溜 溜 想吃 肉 骨
1 5 ‖:1 3 5 1 5 1 3 1 3 1 ― :‖
头 呀。 啊 呜 啊 呜 啊呜 啊 呜 啊!
2023托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2、学习两两合作演唱歌曲,并了解每段歌曲相应的动作演绎。
3、迁移日常生活经验,创编“乖乖”和“妈妈”相亲相爱的动作。
活动准备:
1、袋鼠图片,教师穿有口袋的围裙。
2、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袋鼠妈妈”演唱歌曲,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和内容。
(1)让幼儿观察老师的装扮,猜测是什么角色。
师:看看我是谁的妈妈?为什么说我是“袋鼠妈妈”?
(2)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袋鼠跳。
师:刚刚袋鼠妈妈是怎么过来的?
(3)师幼小结:双脚并拢一下一下的跳。
2、教师用动作根据歌曲分段进行演绎,幼儿学习袋鼠跳的动作并熟悉歌词。
(1)教师边演唱歌曲,边在歌曲A段处合拍地做袋鼠跳动作,在B段处站立不做动作,边唱边随音乐自然摆动身体。
(2)教师放慢速度演唱歌曲A段,幼儿学习袋鼠跳的动作,并唱出A段。
重点:教师提示幼儿一下一下合拍地跳。
(3)教师扮演“袋鼠妈妈”,和幼儿一起练习完整演唱歌曲。
3、学习两两合作演唱歌曲。
(1)幼儿进行两两分组,自由探索结伴做的动作。
师:袋鼠妈妈和乖乖一起跳的时候是怎样做动作的?
(2)请一组幼儿演示合作的动作。
(3)播放音乐,班级幼儿两两结伴表演歌曲。
4、讨论“妈妈对自己的关爱动作”,创编B段中“相亲相爱”的动作。
师:妈妈很喜欢自己的宝宝,会做怎样相亲相爱的动作?
你妈妈对你做过哪些相亲相爱的动作呢?
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想好的“相亲相爱”的动作加入到歌曲的表演中,回家表演给家人看。
2023托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并学唱歌曲,能有节奏地随乐表现。
2、掌握洗澡的基本步骤,体验表演的快乐有趣。
活动准备:
课件、乐谱《洗澡噜啦啦》、巧虎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出主题。
1、出示巧虎图片。
师:你们看今天是谁来了?(巧虎)
2、播放视频,巧虎洗澡的动作。
师:哦,是巧虎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巧虎在干什么?
(洗头、洗屁股、洗背、——追问:那什么时候要做这些事呢?)
(洗澡——你真厉害,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小结:原来巧虎在洗澡呢,他可爱干净了,每天都要洗澡。
3、洗澡步骤
提问:他都洗了哪些地方呢,你还记得吗?
(说到的用歌中的话复述:说出4个)
如:
●洗头(点PPT)——师:老师有一句好听的话“洗一洗大头”,我们一起来说说看——幼:洗一洗大头
●洗脸(点PPT)——师:洗一洗小脸——幼:洗一洗小脸
●洗屁股(点PPT)——师:洗一洗屁股——幼:洗一洗屁股
●搓手(点PPT)
(没说到:我们来看看巧虎还洗了哪些地方呢?)
二、播放歌曲,学唱歌曲。
1、教师播放音乐,初步感受歌曲。
师:原来他从上到下都洗了一边。巧虎洗澡可开心了,还唱了一首《洗澡噜啦啦》的歌。我们一起来听听。
(边唱边点出来图谱,一个一个点,直到出示完整图谱。)
2、引导幼儿认识图谱。
提问:巧虎他唱了什么,谁会用歌曲里的话来说?(请4、5个幼儿)
师:那我们看着这张图念一念歌词吧。
3、教师范唱(弹琴)
教师随琴声演唱歌曲——边指边唱。
师:老师来唱一唱,我们小朋友仔细听哦。
4、幼儿学唱歌曲2遍。
第①遍:(弹琴)
师:我看到有的小朋友都忍不住想学一学了,那我们一起来唱唱吧。
第②遍:提出要求,针对幼儿薄弱的地方进行强化。(弹琴)
师:双手和双脚是怎么洗的?(搓)对,那我们用力搓,搓一搓双手,搓一搓双脚。
师:这次我们要洗洗干净喽,请你们声音响一点,老师声音轻一点。
三、加上动作进行音乐表演。
1、教师示范动作(站在中间)
师:洗澡的时候你们会做什么动作呢?(请个别幼儿回答5、6个)
师:看看老师做了哪些动作?(边洗边唱)(弹琴)
2、幼儿加上动作。(弹琴)
师:你们都想洗洗澡了吗,那我们一边唱歌一边学洗澡吧!
3、幼儿相互洗澡(弹琴)
师:洗澡的时候除了一个人洗,还可以跟的你好朋友一起洗!现在请你找到你的朋友,跟他面对面,我们相互帮忙来洗洗澡吧!
4、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音乐表演。
师:洗澡真舒服,我们再来洗一洗。这次你可以一个人洗,也可以跟你的好朋友相互帮忙洗。巧虎也来了,我们跟巧虎一起来洗澡澡吧!
(播放巧虎音乐)
四、活动总结
小结:你们洗干净了吗?我来闻一闻香不香!(恩,真香呢。)夏天到了,我们每天都要洗澡,要做一个讲卫生的健康好宝宝。
2023托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固定节拍。
2、让幼儿乐于参与游戏,体验愉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
1、智慧树音乐《小手拍拍》。
2、小鼓棒11对,鼓一只。
活动过程:
1、引出活动:今天,我们来了那么多客人老师啊,我们先跟客人老师打招呼吧。
2、暖身活动: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入场。
3、师请幼儿听一听、猜一猜,是谁发出的声音? (1)师神秘出示“小鼓”,并以小鼓的口吻像小朋友问好:“小朋友好!”
师:这是什么呀? (2 )让幼儿亲自感受敲击小鼓发出声音的乐趣。
师:哦,是一个小鼓,这个小鼓还会唱歌呢。谁能让小鼓唱起歌?(请3-4名幼儿尝试让小鼓“唱歌”)
4、师引导激发幼儿用身体各部分当小鼓,并体验和小鼓做游戏的乐趣; (1 )师:身体哪里可以当小鼓?幼:肩膀肩膀可以当小鼓咚咚咚咚();师:小鼓今天来和我们的身体做朋友的,想一想身体哪里还可以当小鼓呢?小头小头可以当小鼓咚咚咚咚();肚子肚子可以当小鼓咚咚咚咚();胳膊胳膊可以当小鼓咚咚咚咚()。
(2 )师:看看赵老师的后背还可以当小鼓呢(后背用手够不着,可累了,可不可以找一个小朋友来帮忙啊?) (3)幼儿用小伙伴的后背当小鼓,敲出节拍; (4)两个小伙伴交换一下(师:两个小伙伴拥抱一下,给小伙伴说一句:“谢谢你,你辛苦了!)
5、集体表演游戏:
6、师带领幼儿和小鼓一起律动(游戏结束)小朋友,小朋友,快快走
一二一二
咚咚咚咚x x x x
2023托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准备
《响瓶敲敲》教学大书,幼儿用书 每位幼儿响瓶两只
重点难点
学习用动作合拍的做响瓶操 在教师的语言提示下,尝试边念儿歌边用响瓶做出相应的动作 愿意和教师、同伴一起做响瓶操,感受响瓶的多种玩法
活动内容:
活动过程:
导入
——上节课我们小朋友做的响瓶做的非常棒,现在我们一起去和自己制作的响瓶做游戏,如果响盒想跳舞你们想和它跳舞吗?怎么跳?教师拿着响盒,引导幼儿思考该做什么样的动作。
——教师完整念儿歌,引导幼儿做动作,教师在示范响瓶操的动作,教师放慢速度念儿歌,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合拍做动作
——(观察大书)有一群开心的朋友他们在干嘛呢?原来也是拿着自己做的响瓶在跳舞,看看他们的动作时怎么样的?我们也来试试和自己的响盒做游戏,想想和你的响盒做哪些好看的动作。
——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幼儿到宽敞的场地做简单的热身运动,活动身体各部位,音乐响起来,我们一起来和响盒跳舞吧!
2023托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建立常见食物与绘画色彩之间的联系,发展观察力、辨别能力,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
2、乐意参加游戏活动,体验游戏与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围裙、可供幼儿涂鸦的纸和笔,小菜图片若干、红黄绿呼啦圈各一、围裙妈妈头饰、大头儿子一家图片、洋娃娃
活动过程:
一、话题导入,引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猜猜今天有哪个好朋友来到了我们苗苗1班?”幼儿胡乱猜测。 师:“当当当,看看,他是谁啊?”(师出示大头儿子图片)
师:“今天啊,不只是大头儿子到我们班里,他们一家子都来我们班里了。”(出世图片)
师:“小朋友欢迎他们吗?他们到我们班里让我们一起炒小菜请他们吃饭,好吗?小朋友们喜欢吃什么菜呢?”
对孩子的回答做出积极回应。
二、绘画涂鸦环节
师:“围裙妈妈说苗苗1班的小朋友太好了,她要亲自来和你们一起炒小菜。” “乌拉乌拉,变,大徐老师变成了围裙妈妈。”(老师带上围裙妈妈头饰) “围裙妈妈问小朋友知道怎么炒小菜吗?”请孩子回答。
“围裙妈妈这里有神奇的铲子,他们能炒出世界上最香的菜菜。请小朋友们排队过去一人拿一个小铲子,记住有要求的哦,一人一个小铲子。拿好铲子回到座位上”
孩子们回到座位上,师生共同演习一遍炒小菜。
“嗯,真棒,我们小朋友都会炒菜。那么就让我们摆好桌子,放上盘子吧!”(带孩子们到事先摆放好纸的.桌子边。)
“哇,菜菜好香啊,请把菜菜盛到碗里吧!,小朋友们看着,围裙妈妈先放菜菜了。等下请小朋友把菜菜一人放一个盘子里,谢谢!。”老师示范随意涂鸦一次。再让孩子们在纸上随意涂鸦。
三、食物与颜色配对
1、根据盘子内绘画的色彩配上相应颜色的菜。
师:“围裙妈妈这里有许许多多好吃的菜菜,请小朋友帮忙找找和它颜色一样的盘子,把它放过去,它们想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师检查配对情况,并且小结告诉孩子不偏食,每样菜菜都要吃,才会有营养,长得高高壮壮的。
2、请大头儿子一家和小朋友一起共同“用餐”,小娃娃的哭声响起。
师:“哎呀,我们忘记还有娃娃没吃饭呢?可是我们已经把菜菜吃完了,怎么办?”(引导孩子自己提出再炒菜)
3、巩固食物颜色与相应色彩配对。
让孩子们用大锅炒小菜。(用上呼啦圈)孩子们手拉手围成圈一起唱《办家家》,唱好后把图片送到相应颜色的呼啦圈里。带上娃娃,让小朋友排好队一起检查,给娃娃喂食,报菜名。娃娃谢谢小朋友。
师:“今天大头儿子一家和娃娃非常感谢苗苗1班的小朋友请他们吃了好吃的菜菜,现在他们要回家了,跟他们说再见。”
活动延伸:在家中寻找食物,和父母一起玩颜色配对游戏。
需要配合帮忙的地方:在孩子们坐桌上吃饭后有人帮忙播放娃娃的哭声,或假装娃娃的哭声。
2023托班音乐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在歌曲意境感染下,体验喜爱杜鹃鸟的美好情感。(重难点)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丰富关于杜鹃鸟的一些知识;
2、图谱(图文并茂);
3、幼儿已认识“远方、不理、咕咕、顽皮”四个词语。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1、语言导入。
师:春天是个怎么样的季节?(幼儿自由回答)我们学过很多赞美春天的歌曲和舞蹈,你们想唱哪首歌来表达你对春天的喜欢?我们怎么样才能唱得更好听?(要求:用好听的声音、抒情优美地演唱)
2、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二、欣赏并学唱《顽皮的杜鹃》。
师:小朋友动听的歌声吸引来了一位动物朋友,让我们来看看它是谁?
1、出示杜鹃鸟的图片:
(1)师:原来是快乐的杜鹃鸟,它的叫声可真好听啊!谁能模仿一下杜鹃鸟的叫声?
(2)简单了解杜鹃鸟叫声的特点。
师:杜鹃鸟"咕咕"的叫声和别的小鸟"唧唧喳喳"的叫声不一样,它的"咕咕"的叫声第一声比第二声怎么样?(第一声比第二声声音要高,仿佛在唱歌一样。)
2、欣赏歌曲《顽皮的杜鹃》。
(1)师:今天金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很有趣的,关于杜鹃鸟的歌曲,我们先来听一下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第一遍,欣赏歌曲录音,提问: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
(2)教师分段清唱,边提问:歌曲里唱了些什么?歌曲里哪一句话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3、出示图谱:
(1)提问:
师:这首歌曲有点难,我们能用什么办法来尽快学会呢?
(2)简单讲解图谱上的图文:(共有两张,一张代表一段歌曲,共有两段;要求幼儿完整)
(3)教师清唱一遍,让幼儿再次熟悉歌词。
(4)幼儿尝试有节奏地根据图谱念歌词(适当加入动作提醒幼儿)。
4、幼儿学唱歌曲:
(1)师:我们先跟着FLASH,试着用慢的速度唱这首歌。(幼儿轻声跟唱)
(2)解决问题:
师:歌曲中还有哪句话唱起来有点困难?(难句练唱)
(3)幼儿跟着图谱集体演唱歌曲。(教师提醒幼儿跟着钢琴的节奏、听清前奏,唱准第一句)
(4)幼儿再次演唱歌曲。
师:你们喜欢杜鹃鸟吗?那我们应该怎么演唱这首歌?
(要求:唱出喜爱杜鹃的感情;轻快、跳跃、有感情、用好听的声音演唱)。
5、教师介绍歌曲。
师:这是一首外国的非常有名的童谣,名字叫《顽皮的小杜鹃》,以后我们再来学习其它好听、有趣的外国童谣,好吗?
附童谣:
当我走在草地上咕咕
听见杜鹃在歌唱咕咕
我到树丛去寻找咕咕
杜鹃飞向小河旁咕咕
我又赶快跑过去咕咕
但它飞向远方咕咕咕咕
当我坐在小河旁咕咕
听见杜鹃又歌唱咕咕
这次我不再理它咕咕
可它飞到我身旁咕咕
你这顽皮的小杜鹃咕咕
请你飞向远方咕咕咕咕
2023托班音乐教案 篇10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歌曲CD或磁带。
2、小朋友有一些舞蹈动作、模仿动作的积累,基本熟悉本歌曲。
教学过程
1、教师弹奏《玩具进行曲》,小朋友模仿一种玩具动作入室坐好。
2、小朋友练声,《小鸡叫、小鸭叫、小猫叫》。
3、小朋友听前奏回忆歌名,并复习歌曲《讲卫生》。教师提问:
(1)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
(2)这首歌曲唱了一些什么内容?
4、教师带小朋友一起学习舞蹈“讲卫生”。
(1)先教下朋友学习分解动作。
太阳状、眯眯笑、起床状、洗脸、洗手、刷牙等。
(2)根据歌词一句句学动作。
(3)配上音乐一句句练习舞蹈。
(4)配上音乐一段段练习舞蹈。
(5)整个歌曲配上音乐练习舞蹈。
5、教师带小朋友表演舞蹈一次,下朋友自己表演舞蹈一次。
一、通过有趣的歌词激发幼儿对歌唱的兴趣。
二、幼儿投入情景表演,在欢乐的气氛下进行模仿律动,感受游戏的乐趣。
三、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一、老鼠头饰;小猫头饰、图片、房子;奶酪图片;“下水管道”。
二、幼儿熟悉儿歌旋律、歌词。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老鼠上灯台》
二、吸气呼气练习
三、复习歌曲《猫和老鼠》
四、游戏:猫和老鼠
1.交代游戏规则:
(1)让幼儿自由发挥,说说老鼠的律动动作应该是怎样的(吃东西,走路等)。
2.游戏。
3.重复游戏一次。
4.加大难度:设障碍物
(1)在走去小猫家的路上,加设一条“下水管道”,老鼠必须经过“下水管道”
(2)小老鼠边唱着歌边跟在老鼠妈妈后面走,经过下水管道,老鼠妈妈再提醒一次:“这里就是下水管道,你们一定要在中间走,不要掉到污水里啊!”
5.游戏结束,幼儿出活动室。
1、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熟悉歌曲的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2、教育幼儿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不哭闹。
(二)重点:学唱歌曲难点:按节奏自然地跟唱。
(三)活动准备:玩具:小白兔、小猫、小鸭、三用机、磁带。
(四)活动过程
1、在《我上幼儿园》音乐伴奏下,拍手进教室。老师:“小朋友们,让我们拍着小手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去吧!”
2、教师出示玩具小白兔,并示范唱歌曲《我上幼儿园》。老师:“今天,小白兔又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它一边走,一边唱,我们听听它在唱什么歌?”“你们听到小白兔在唱什么吗?”
3、出示小鸭、小猫,并示范唱歌曲第二遍。老师:“小鸭、小猫也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它一边走,一边唱。”
4、逐一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作小鱼游的动作后出示图片:“这是谁游来了呀?”、“它爱在哪儿游呢?”,幼儿回答后,放入背景图中。
(2)教师作小鸟飞的动作后出示图片:“这是谁飞来了呀?”、“谁知道它应该放在哪儿?”,说着放入背景图中。
(3)他是花儿的好朋友,它是叫什么?请幼儿上台来贴。
(4)听――,猜猜它是谁?“咩――,咩――”请幼儿上台来贴,及时表扬。
5、出示“小朋友”图片。老师:“小朋友爱上哪儿呢?为什么?”
6、欣赏儿歌。老师:“老师教大家一首儿歌,大家听听儿歌里唱了些什么?”
7、边做动作边念儿歌,要求读准音。
8、集体朗诵儿歌,要求有表情、动作,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五)活动延伸: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对我们托班的孩子来说,他们对动物的外貌、姿态及叫声都非常的感兴趣,他们喜欢模仿动物的叫声,学做它们的姿态,根据我们班的这一年龄特点,我选择了小鸟这一动物,使幼儿能感受小鸟的形象,模仿小鸟飞的姿态。对我们托班幼儿来说,掌握一定的节奏对他们音乐素养的整体提高有一定的好处,因此我设计了音乐节奏《小鸟进窝》,让幼儿能初步感受音乐节奏的快慢。
活动内容:《小鸟进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音乐节奏的快慢。
2、激发幼儿参加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难点及重点:能初步感受音乐节奏的快慢。
活动准备:磁带、小鸟头饰
活动过程:
(一)以小鸟的叫声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今天有一只小动物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听,它是谁?
(二)熟悉音乐
师:小鸟给我们带来了一首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教师放音乐)小鸟唱得好听吗?(好听)那我们给小鸟鼓鼓掌吧!(幼儿拍手)恩~!小鸟说小朋友拍手的声音真好听,小鸟啊想邀请小朋友和它一起来表演,小鸟唱歌,我们小朋友拍手,我们一起来开一个音乐会吧!(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拍手)小朋友表演的真好,小鸟也越唱越高兴越唱越快了,我们现在听听小鸟是怎么唱歌的(放音乐),现在小鸟是怎么唱的啊?我们又要开音乐会了,现在我们拍手的时候要怎么样啊?(教师放音乐引导幼儿听音乐拍手)
(三)听音乐节奏跟小鸟一起飞
师:小鸟一个人飞太孤单了,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做小鸟和它一起飞吧~!小鸟唱得快的时候我们飞得快,小鸟唱得慢得时候飞的慢,现在我们小朋友要一起跟着小鸟听音乐飞了,准备好了吗!(幼儿跟着小鸟听音乐飞)
(四)结束活动
师:听!电话铃响了,电话里传来了小白兔的声音:“小鸟小鸟!快出来和我们一起玩啊!”哦!原来是叫小鸟们一起到森林里去玩啊!那我们就一起飞到森林里去吧!(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飞出活动室)
2023托班音乐教案 篇11
重点:感受歌曲中的说唱部分的趣味性,能有节奏地进行说唱
难点:分角色准确唱出歌曲中的接唱与齐唱部分,完成整首歌曲的演唱
一、活动目标.
1、能分角色准确地唱出歌曲中的接唱、齐唱部分,完整演唱整首歌曲
2、掌握说唱部分的歌词,并有节奏的说唱
3、感受合作演唱歌曲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幼儿玩过“办家家”的游戏
三、活动过程
1、练声环节
2、谈话引出主题
师:你们玩过过家家的游戏吗?
你们是怎么玩的?
谁当爸爸?谁当妈妈?
我们一起来看看哥哥姐姐是怎么玩过家家游戏的?
3、学习歌曲
(1)幼儿熟悉歌曲,示范演唱,幼儿欣赏
请两个大班的孩子示范演唱歌曲
提问:刚才哥哥姐姐唱的歌曲中,是怎么玩过家家游戏的?
(2)学习歌词
教师朗诵歌词,幼儿跟着一起朗诵。
(3)学习歌曲
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提问:你觉得哪句最好玩?
你最喜欢哪一句?你能唱一唱吗?
1、幼儿集体学唱
1.谈话引出话题。
师(饶有兴趣地):你们玩过“办家家”的游戏吗?
幼:玩过,玩过。
师:谁当爸爸?谁当妈妈?
幼(七嘴八舌地):我当爸爸。我当爸爸。我当妈妈。
师:你们怎么玩的?烧了什么好吃的菜?
师:你们看过炒菜吗?来,学给大家看看。还有别的样子吗?(幼儿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师(小声地):现在,我们一起玩“办家家”吧!
◆评析:在教师层层递进的启发下,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得到迁移,从而可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教师的引导大大激发了幼儿抒发内心情感的需求,唤起了幼儿的游戏兴趣。
2.帮助幼儿熟悉歌曲。
请幼儿倾听教师有表情地示范演唱。
教师轻声演唱:我来做爸爸,你来做妈妈,我们一起来呀,一起办家家……
幼儿高兴地随着教师一会儿张张嘴,一会儿耸耸肩,一会儿扭扭屁股……
◆评析:教师适时地切入主题,师幼一起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幼儿自然地被带人情境中,给人以水到渠成的感觉。
3.师幼共同随音乐的节奏熟悉歌词。
教师示范演唱,鼓励幼儿小声跟唱。
师:你觉得这首歌曲哪里最好玩?你最喜欢哪一句?一起试试吧。
有五六个小朋友站起来试着唱出自己喜欢的乐句,有的不成调,有的连不成句,教师一一用规范的声音加以示范。
◆评析:如果在生硬的反复练唱中让幼儿逐渐熟悉歌曲,很容易扼杀幼儿刚刚被激起的兴趣。“最喜欢哪一句?”让幼儿在不经意间倾听、欣赏,巩固了对乐曲的整体印象,进一步感知了歌曲的节奏强弱、轻重变化,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歌曲.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请幼儿整体跟唱歌曲。
师:请小朋友小声地跟我一起唱吧!
幼儿声音稀疏地跟唱着,唱到说唱部分(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喽)时饶有兴趣,声音整齐响亮,而唱到说与唱的联结处时
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和其他班的幼儿一起表演“办家家”;
2023托班音乐教案 篇12
一、设计意图:
随着《秋天真美丽》的主题活动的开展,我们多次组织孩子到附近的公园散步、参观,在这过程中孩子们看到了秋天开的菊花,海棠花,更清晰的看到了树叶从树上飘落的情景。孩子们对树叶的飘落特别感兴趣,他们一边看一边捡,有的还在那里模仿数叶飘落的动作,于是“飘舞的小树叶”的音乐活动就这样产生了。秋天最大的特征就是树叶变黄了,都要飘落下来了。孩子们对树叶也都非常感兴趣,正如《纲要》中所说的,“即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而且小小班孩子的学习活动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的结果。因此本教学活动更注意了游戏化、情景化。《新纲要》中规定: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应相互渗透。本活动就较好地融入了语言、艺术、科学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有趣形式,可以较好地完成活动的目标,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具体教学方案:
活动名称:音乐活动:飘舞的小树叶
活动班级:托班
活动目标:
1、尝试在观察的基础上编出树叶飘舞的动作并乐意跟随老师听音乐做动作
2、初步感受音乐的开始和结束,体验和大家一起活动的快乐
重点:能在音乐的伴奏下做出树叶飘的动作
难点:感受音乐的开始(开始做树叶飘舞的动作)和结束(身体停止不动)
活动准备:
秋天树叶飘落的录像片段,一段2拍子的音乐,每人一片树叶胸饰
活动过程:
1、教师清唱秋天的歌曲导入活动:秋天呀、秋天呀,树叶到处飞呀飞,树叶到处飞呀飞,秋天呀秋天呀秋天多美丽!宝宝们,秋天到了你们知道小树叶是怎么从树上飘落下来的吗?
2、引导孩子看老师录制的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的情景的录像片段,看完后请宝宝们学学小树叶飘落的情景,和老师一起编出几个动作
3、老师和宝宝们一起学刚才大家一起编出来的树叶飘舞的动作
4、游戏:小树叶飘呀飘
a、教师带上小树叶的胸饰:我是一片会跳舞的树叶,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会跳舞,音乐停止时我会站住不动
b、放音乐,教师随音乐做树叶飘舞的动作
c、请大家一起戴上树叶跟老师一起随音乐表演,引导孩子感受音乐的开始和结束。
d、请全体孩子一起表演数遍,体验一起活动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