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情感健康教案(精选5篇)
情绪情感健康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新课的讲授,让学生了解婴儿情绪的发生、发展,掌握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2、通过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自我情绪的控制;
3、通过对知识点的进一步探讨,帮助自己学会建立正确的高级情绪观。
项目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用提问+事例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
婴儿期情绪的逐渐分化
用视频(片段)加以分析
教学方法
讲授法和讨论法
教学行为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知识回顾
1、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情绪和情感之间的区别
1、情绪是生物需要,情感是高级的社会性需要;
2、情绪发生较早,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情感是人类特有的;
3、情感更稳定。情绪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3、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动机作用、组织作用
信号作用、感染作用
4、保持幼儿健康的情绪
愉快的情绪状态;不要过重的压力;充分活动,与小伙伴交往;宣泄;学会认识自己和他人导入新课、看视频、逗婴儿吃奶、展开新课学习。
一、婴儿情绪的发生与发展
(一)新生儿原始的情绪反应
情绪是人的生物需要,是先天形成的,儿童出生后,立即可以产生情绪反应,头几天的新生儿或哭或安静,或四肢划动等,都可以称之为原始的情绪反应。
原始情绪反应的特点是:它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关。身体内部或外部的不舒适的刺激。
如:饥饿或尿布潮湿等刺激,婴儿就会以哭闹等不愉快情绪进行信息的传递。
当直接引起情绪反应的刺激消失后,这种情绪反应也就停止。
如,换上干净尿布后,立即停止哭声或妈妈把他抱在怀里喂奶等,情绪也变得愉快。
原始情绪反应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是本能的反应(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如:视频“婴儿想吃东西的欲望”
(二)
婴儿期情绪的逐渐分化
在原始情绪的基础上,儿童逐渐出现各种基本的情绪反应。
提问:人一生下来第一个情绪反应就是哭,那紧紧跟随的第二个情绪反应又是什么?(痛)
对书(P121)表9、1个体情绪发生时间表进行简单的说明
哭——痛苦——厌恶——微笑反应——兴趣——愉快(社会性微笑)——愤怒——悲伤——惧怕——惊奇——害羞
提问:1、同学们在生活中常见的“笑”有几种类型?
2、什么是社会性微笑?它和一般的生理性微笑(又称内源性微笑)有什么区别?
社会性微笑:对人的声音,面孔开始有特别的反应,大人的声音,面孔特别容易引起婴儿的微笑,开始有了依恋关系
内源性微笑:新生儿常有自发性的笑,常常在没有任何外部刺激的情况下发生。
补充资料,诱发性微笑:在轻拍或抚摸婴儿时,他会露出愉快的笑容;
反射性微笑:把婴儿双手对拍、给婴儿看东西等,也能引起婴儿的微笑。
如:视频“宝宝吃奶”
(二)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提问: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人被称之为暴发户?那猜猜看什么又是情绪爆发户?
1、情绪的易冲动性、(情绪“暴发户”)
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而且来势猛烈,不能自制,往往全身心都受到不可遏制的威力所支配。
如:“当班长”,(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想要什么东西得不到,就会大哭大闹。
家长和老师不妨采取冷处理,冷静。
提问:大家在小的时候看见别的朋友一会哭一会笑的时候
会用怎样的一句话来形容啊?“又哭又笑,小猫上吊;又哭又笑,两个眼睛开大炮”
2、
情绪的不稳定性(一会哭一会闹)
两种对立的情绪在短时间内会经常互相转换。
如,要什么东西得不到马上哭起来,如果及时的递到幼儿手里,他又会笑起来。并且脸上还带有眼泪。这种“破涕为笑”的现象在小班尤为明显。
提问:当大家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时,面部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啊?遇到开心事情的时候呢?
3、情绪的外露性、(面部的晴雨表)
不能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表现为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心里怎么想的就会表现在脸上。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如,爸爸出差回家,送给他一件礼物,如果礼物不合意,会在脸上显现出不高兴的表情。一个大班的小男孩在不小心摔倒以后,他会马上爬起来,揉着眼睛对自己说:我是男子汉大丈夫,我不会哭的。
幼儿晚期,调节自己的情绪能力有所发展。孩子在父母面前较少的克制,而在他人的面前时,则有能有一定的控制力,及时有要求,也表达的叫委婉(通过想象来压制那些不高兴的事情)
如:“这些玩具不好”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4、高级情感的发展
A、道德感
是因自己或别人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绪体验。幼儿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
如:幼儿在2岁左右,开始评价自己乖不乖。
进入幼儿园以后,特别是在集体生活环境中,孩子逐渐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也逐步发展起来。
小班的幼儿道德感主要指向个别行为,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的。(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
如:打人是不对的。
中班幼儿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们可以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并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
如:“告状行为”就是幼儿对别人行为方面的评价,它是基于一定的道德标准而产生的。幼儿在对他人的不道德行为表示出愤怒或谴责的同时,还对弱者表现出同情,并表现出相应的安慰行为。
到了大班,幼儿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好人与坏人,有鲜明的`不同感情。
如,看小人书,往往把大灰狼和坏人的眼睛挖掉,这个年龄幼儿的集体情感也开始发展起来。
幼儿的羞愧感或内疚感也开始发展起来。特别是羞愧感从幼儿中期,开始明显发展起来,幼儿对自己出现的错误行为感到羞愧。如在游戏时,不小心把小朋友推倒了。
总的来说,幼儿期的道德感是不深刻的,大都是模仿成人、执行成人的口头要求,(老师要求我们不要剩饭)在集体活动中和在成人的道德评价的影响下逐渐发展起来的。
补充知识:皮亚杰的对偶实验和柯尔伯格两难推理故事——“海因兹为患绝症妻子偷药”
其中有一个故事是: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听到有人叫他吃饭,就去开吃饭间的门。他不知道门外有一张椅子,椅子上放着一只盘子,盘内有15只茶杯,结果撞倒了盘子,打碎了15只杯子。有个男孩名叫亨利,一天,他妈妈外出,他想拿碗橱里的果酱吃,一只杯子掉在地上碎了。问哪个男孩犯了较重的过失?
海因兹,是一个善良本分的中年人,经营着一个小钟表修理铺。虽然不太富裕,但夫妻俩互敬互爱,生活地还算美满幸福。
不幸降临了。妻子艾玛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医生的诊断令海因兹惊呆了,艾玛已经是癌症晚期了。好心的医生说:“您的妻子没有多少时间了,医院里没有什么特效药。不过,我听说本城的药剂师约翰最近发明了镭,这种药也许能挽救您妻子的生命,你去求求约翰吧。”
海因兹如同抓住了救命草,马上奔向约翰的家。傲慢的约翰声称自己花了大本钱才发明了镭,不肯轻易卖给海因兹:“20__英镑,这东西就归你了。”海因兹哪有这么多钱。可妻子的生命危在旦夕,他只好把小钟表店盘了出去,并四处奔波向亲戚朋友借钱。可是,凑来凑去,也只有1000英镑。海因兹没有办法了,只好再次求约翰。
您行行好吧,艾玛快要死了,您就以一半的价钱把药卖给我吧!或者我先欠着这笔钱,以后还给您。
不行!我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约翰生硬地拒绝了海因兹的请求。海因兹十分绝望。看着日渐憔悴的爱妻,走投无路的海因兹决定孤注一掷。
一天晚上,海因兹翻墙撬门进了药店,为自己的妻子行窃,去偷药……
海因兹应该这样做吗?为什么?法官该不该判他的刑?
B、理智感
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教育。幼儿期是儿童理智感开始发展的时期。
如:3岁左右这种的情感已明显地发展起来,突出表现在幼儿很喜欢提问,并由于提问和得到满意的回答而感到愉快。
5、6岁的幼儿会长时间迷恋于一些创造性活动,如用积木搭出宇宙飞船等。
6岁孩子理智感的发展还表现在喜欢进行各种智力游戏或“动脑筋”,如下棋、猜谜等。这些活动不仅使幼儿产生由活动带来的求知欲、愉快、自豪、独立感等积极情感。而且还会成为促进幼儿进一步去完成新的、更为复杂的认识活动的强化物。幼儿的理智感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即好奇好问。
2~3幼儿往往问“这是什么”,4~5岁“这是为什么?”、“由什么做的”等。
如:一个5岁左右的男孩一年内共提出4043个涉及25个方面的问题。
C、美感
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幼儿的美的体验也有一个社会化过程。幼儿对色彩鲜艳的艺术作品或物品容易产生喜爱之情。在教育的影响下,幼儿中期能从音乐、绘画作品中,从自己从事的美术活动中、跳舞、朗诵中得到美的享受。幼儿晚期,开始不满足于颜色鲜艳,还要求颜色搭配协调。幼儿园儿童对老师往往根据老师的外表来评价,幼儿喜欢外貌、穿戴漂亮的老师。
(三)总结
板书设计
见PPT
课后作业
无
见第九章教学反思材料
情绪情感健康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油画棒、水彩笔这两种绘画工具。
2、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
3、引导幼儿大胆创造多种点、线,感受用笔在纸上画出各种线条时的愉快。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愉快的运用各种笔练习点线。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
活动准备:
轻音乐录音带水彩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介绍绘画工具:水彩笔和油画棒。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个小客人,他们的本领可大了,猜猜会是谁呢?
出示水彩笔和油画棒。
师:他们有什么本领,哪个小朋友给大家介绍一下。
引导幼儿描述两种笔的本领。
师:原来,这两种笔都能帮助我们来画画,可你仔细看一看,两种笔一样吗?
二、引导幼儿感知绘画工具的不同。
师:“孩子们,请你试一试,这两种笔画画有什么不同?
组织幼儿画一画,说一说他们的.不同。
教师小结:水彩笔画出的线条细,油画棒笔芯比水彩笔笔软,画出的线条粗,两种笔的颜色都非常鲜艳。
三、组织幼儿与笔玩游戏“点点舞”和“线条舞”。
师:“小朋友们,笔宝宝非常喜欢你们大家,想和我们一起跳舞,看,我来和笔宝宝跳个点点舞。
教师演示点点舞,讲解如何握笔。
师:“小朋友们,笔宝宝说了,他喜欢正确握笔的孩子,来试一试,你也和笔宝宝跳个点点舞。
组织幼儿执笔画点点。
师:“除了点点舞,你还可以和笔宝宝跳什么舞?”
组织幼儿练习线条舞。
四、播放轻音乐,组织幼儿随音乐开展绘画活动。
1、提醒幼儿握笔姿势,启发幼儿画出不同的画。
2、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和笔宝宝跳得什么舞。
五、延伸活动:
组织幼儿练习用笔,玩游戏“车轮滚滚”。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注重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因此,在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学习,教师和幼儿都觉得轻松愉快!在本次活动中,从开始的导入环节:笔宝宝来做客,到与笔宝宝一起跳舞,我充分的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游戏的氛围,在与笔宝宝的的相互认知、感受,操作中,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并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幼儿接受愉快,能很好的参与活动。
在整个活动中我也感到幼儿的绘画技能不是很强,而且,大部分幼儿可能都没有用过油画棒,为此,就要提高新生画画技能,家园合作,共同进步。首先请家长配合,在家里为孩子准备一盒油画棒,一张纸,给孩子充分接触作画工具,知道油画棒的用法,把对油画棒的兴趣转移到画画上来。然后教师给这些孩子准备一些简单的需要幼儿涂色的画纸,请家长指导孩子,做到多练习早提高。对于刚接触绘画的幼儿来说,对一切都很陌生,辩别方位的能力很差,手眼不协调,握笔困难,控制笔更难,如果立刻要求他们画出什么图象,只会增加幼儿紧张情绪,而应开展一些有趣的绘画游戏。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材施教,不同幼儿不同看待。对于那些属于年纪较小的孩子要求降低,或者提供一些老师的半成品,请他们完成作品。这样画出的效果很好,无形中也提高了他们的画画信心。
情绪情感健康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够大胆地根据声音、表情图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
2、明白笑和哭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活动准备:
录音机,笑声、哭声磁带;表情图1幅。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听录音,进行联想。
(1)这是什么声音?(笑声)
(2)猜猜看,他为什么会笑?
2、观察笑的表情,引导幼儿表述自己笑的情绪体验。
(1)人笑的时候,眼睛和嘴巴是什么样貌的?
(2)你什么时候会高兴地笑?
3、听录音机播放哭发声音,观察哭的表情,体验自己哭的情绪体验。(形式同前)
4、出示表情图,请幼儿对照一下不一样情绪时脸部的表情。
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会笑和哭,高兴、欢乐的事会让我们笑,难过、害怕的'事会让我们哭,特别想哭的时候是能够哭一会儿的,可是如果遇到了很麻烦、很难过的事,就应请爸爸妈妈和教师帮忙你。笑有利于身体健康。
情绪情感健康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识别情绪,认识情绪的类别。
2、学会控制和管理情绪。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识别情绪,认识情绪的类别。
2、教学难点:调控以及应对不良情绪。
三、教学方法
情景表演、游戏法、小组讨论。
四、教学准备
PPT、情景故事。
五、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你划我猜
1、介绍规则
这里有一些纸条,上面写了一些词,接下来老师会请一位同学上来表演,下面的同学可以根据这位同学的表演来猜测一下,看看谁猜得又准又快。
2、完成活动
3、师生交流
师:刚才做了一个简单的小游戏,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呢?
生1:这些词都是关于情绪的。
师:那么你们猜对了几个?
生2:X同学的表演太有趣了,我猜出来6个。
4、提出主题
刚才同学们都很积极地参与了游戏,有同学发现了这些表演都和情绪有关,有的同学很敏锐,对X同学的观察很仔细,识别出了很多情绪。接下来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情绪。
(二)主题活动一:情绪的类别
1、介绍规则
老师这里有一些情景,想请大家前后左右四个人为一组把它们表演出来。
情景一:小美画画得了一等奖,公布名次的时候,小美手舞足蹈,回到家也开心极了,碰到每一个人,她都开心得和大家打招呼。
情景二:小美妈妈给她买了一件新裙子,小美非常喜欢,第二天就换上新衣服去上学,到了学校小刚对小美说,这件裙子一点都不好看,还不小心把她裙子弄脏了。小美非常不开心。
情景三:小兰和小亮是邻居,关系非常好,结果小亮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要搬到另一个城市去居住和上学了,小兰知道后闷闷不乐,已经很多天没有好好吃饭了。
情景四:小强假期和爸爸去了野生动物园,见到了他喜欢的大熊猫,金丝猴,还去了爬行动物馆,看见了很多不同类型的蛇,小强一看到蛇就跑到了爸爸身后,非常害怕。晚上还做了噩梦。
2、完成活动
3、师生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演都很精彩,谁来说一说你们组表演得情绪主题是什么呢?
生1:我们表演得第一个情景,是开心。
生2:我们的主题是伤心。表演得时候我感觉闷闷的,很不舒服。
师:那表演的时候是什么感受呢?
生1:我感觉很开心,并且打招呼的人也都感到很愉快。
生2:表演的时候我感觉闷闷的,很不舒服。
生3:我们表演得是生气,我都别愤怒,感到再也不想理“小刚”了。
4、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刚刚表演得就是我们四种最基本的情绪:喜悦、愤怒、哀伤、恐惧。当我们开心时连周围的人也感到喜悦,当我们心情不快时,心理闷闷得,再也不想理人了,看来不良的情绪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接下来我们一起头脑风暴下,看看大家遇到不快时会怎么解决。
(三)主题活动二:头脑风暴
1、介绍规则:请大家分成小组,谈一谈最近让自己不快的'事情,其他同学为他提供一个解决的方法。
2、完成活动
3、师生交流
师:哪个小组派代表先来分享一下?
生1:我期中考试没有考好,难受了好几天,感觉吃饭都不香了。
师:那小组同学有什么建议吗?
生1:我们组认为考不好确实挺难受的,但是建议我去打打球,换换心情。
师:其他组同学呢?
生2:我的邻居弟弟把好朋友送我的变形金刚弄坏了,可是却不向我道歉,他妈妈还说只是一个玩具而已,弟弟还小,让我原谅他,我特别生气。我跟小组说完后,大家都在安慰我,认为我生气是应该的,但是也建议我以后碰到这种事不要憋在心里,可以找人倾诉一下或者写在日记里。并且以后家里来了人可以把玩具收起来。
4、教师总结:听了同学们的分享,看来大家在讨论中有了很多收获。当我们有不快情绪时我们可以写一写情绪日记,或者找人倾诉来作为宣泄,也可以转移注意力,比如打打球听听音乐。老师认为这些方法都非常实用,希望大家之后碰到不良的情绪也能够合理对待。
(四)总结升华
本堂课我们认识了情绪,也知道了遇到不良情绪时我们要发挥智慧去控制它们。最后老师给大家播放一首《快乐颂》,在这首钢琴曲下,请各位同学把控制情绪的方法写成在卡片上面,自己保存,如果之后有了新的方法可以进行补充,随时更新。
情绪情感健康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对情绪有初步的认识,知道人的情绪会变化,会用情绪温度计记录自己的情绪。
2、 懂得保持良好的情绪对身体的好处。
活动准备:
1、 气温温度计一个
2、 脸谱图:兴奋、高兴、伤心。
3、 可调式情绪温度计若干。
4、 磁带:《快乐舞》、《小熊的葬礼》音乐
活动过程:
1、 提问:
“气温的变化用什么表示?”教师出示气温温度计,让幼儿知道气温的变化可以用温度计来表示。
2、 认识情绪,知道人的情绪也会变化。
(1) 请幼儿分别欣赏《快乐舞》和《小熊的葬礼》的音乐,感受自己的'情绪的变化。
(2) 出示不同的情绪脸谱并认识:兴奋、高兴、伤心,让幼儿说说自己有没有过这样的情绪。
(3) 认识情绪温度计:知道情绪同气温一样会变化,可以用情绪温度计来记录自己的情绪。
① 幼儿操作自己的情绪温度计,并同旁边的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情绪。
② 请个别幼儿把自己的情绪温度计给大家看,猜一猜他的情绪是怎样?使幼儿懂得情绪温度计不仅可以记录自己的情绪,也可以了解别人现在的情绪。
3、 通过故事,了解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1) 提问:“你喜欢什么样的情绪?为什么?什么样的情绪最让人舒服,对身体最有益。
(2) 讲故事《小兔过生日》、《长颈鹿丢了花帽子》,让幼儿懂得过分高兴和过分伤心对身体不利,最让人舒服、最利于健康的情绪就是“高兴”
鼓励幼儿平时用情绪温度计记录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天天都有“高兴、开心”的情绪,这样本另会学得更好,身体会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