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下载 > 教案大全 >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精选3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发布时间:2023-08-20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精选3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技能目标:能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探索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的规律,能正确地进行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相互转换。

  情感与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去,愿意和同学合作交流,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和认识24时记时法,正确地把两种记时法表示的时间进行互换。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理解0时和24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情

  1、创设情景

  老师先给小朋友讲个故事,想听吗?

  小明是足球迷,小刚告诉他,星期六8时有球赛。小明早早就打开了电视机,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播放。你们猜猜: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猜测)小明等呀等呀,等得有点不耐烦了,就打电话去问小刚,一问才知道,原来不是上午8时而是晚上8时。(板书两个时间)

  小结:像这样说成上午……、下午……、晚上……的记时方法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经常用的,我们称之为普通记时法。(板书普通记时法)

  2、引出课题

  用普通记时法表示时间,如果不说明是什么时候的几时,容易产生误会,引起混乱,还可能误了大事,所以通常我们都要说清楚是上午还是下午。

  大家都喜欢看电视吗?出示节目预报。你喜欢看什么节目呢?你喜欢的节目是在什么时候播出的?(电脑出示)这些14时、18时,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记时法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4时记时法。(板书课题:24时记时法)

  二、引导探索

  1、认识0时到12时

  (1)播放新年钟声敲响的录像,问: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0点钟声用敲响)也就是说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0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是0时。(电脑出示钟面图)那时你一般在做什么呢?(睡觉)可能还在做梦呢,在甜蜜的梦境中崭新的一天开始了。板书:0时

  (2)(点击电脑,时针转动)时针转到1时现在是什么时间了?(1时、凌晨1时)板书:凌晨1时

  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简单地说成1时。

  (3)时针转至8出现学生升旗图片。问:现在又是什么时间了?你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吗?与你的同伴互相说一说,谁来说?

  上午8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简单地说成8时。板书:8时上午8时

  (4)(时针继续转动到10,汇报,再转到12)时针走了一圈,现在是什么时间了?你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吗?自己轻声说一说,谁来说?

  中午12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简单地说成12时。

  (5)小结:从0时开始到12时已经经过了几个小时?在这12个小时中,用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表示时刻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一下,谁来说?

  在这12个小时中,用普通记时法表示的时刻,前面要加凌晨或者上午;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刻,前面不要加凌晨或上午。[第一范文网-]

  2、学生自主探索认识13时到24时

  (1)时针接着往下转一大格,现在是什么时间了?你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吗?与你的同伴讨论一下。

  得出下午1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是13时,13时就是下午1时。

  (2)(时针继续转动),用24时记时法表示,自己填一填,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想的?

  (3)现在是24时,一天终于结束了,同时意味着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所以24时也是第二天的0时。从13时到24时又经过了几个小时?在这12个小时中,用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表示时刻又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一下,谁来说?

  3、组织讨论:

  师: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在一日也就是一天的时间里,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一共是几小时?(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小时)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一天24时小时的情况。(电脑)小朋友仔细观察用两种记时法表示的时间,对比一下,你有什么发现吗?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比一比哪个小组发现的秘密最多。

  (1)小组交流

  (2)小组汇报

  (3)教师小结

  三、应用

  1、想想做做1

  请你根据每一幅图上小朋友的活动情况,说一说这是什么时候的几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是几时?

  2、你在日常生活中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间?

  3、想想做做2-5,7-8(视时间情况而定)

  四、拓展

  想想做做的第6题。给钟面画上时针。

  五、你知道吗?

  学生自己阅读“你知道吗?”,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的相关资料,相互介绍,增长知识。

  六、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结束语:一天24小时人人拥有,聪明人珍惜时间,每分每秒都有收获,愚蠢的人只顾眼前的享受和玩耍,让时间白白的从身边溜走,最终一事无成。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篇2

  一、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和笔算。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整十数和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基础上展开教学,为学生以后学习多位数除法打下基础。

  教材内容分四个部分:整十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的验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穿插安排两个练习,最后安排复习和实践活动。本单元的教学要突破过去就计算讲计算,过分强调提高学生计算技能的思想,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除法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从教材的安排上还能看出,本单元特别加强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单元知识结构:

  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

  1、除数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

  ①一位数除整十数口算。

  ②不带余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

  ③带余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

  ④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验算方法。

  2、除数不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带余数、不带余数)

  3、商末尾为0的一位数除两位数

  4、一位数除两位数总结

  5、“农村新貌”附加内容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意义和算理。

  2、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和验算。

  3、能估算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商。

  4、使学生掌握带余数或者不带余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方法。

  (二)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运算进行描述。

  (三)解决问题:

  1、能运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运算,解决生活自己身边的简单问题。

  2、能与同学合作,讨论数学学习中的问题。

  (四)情感态度: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

  3、帮助学生培养优良的数学学习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

  1、以一位数除法为基础探索一位数除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除数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数且不带余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

  3、除数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数且带余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

  4、除法的验算。

  5、除数不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

  6、商末尾为0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

  7、一般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

  五、教学难点:

  1、除数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数且不带余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

  2、除数能整除被除数且带余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

  3、除数不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

  4、商末尾为0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

  5、一般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

  六、单元课时安排:

  新授课:4课时

  练习课:4课时

  复习课:2课时

  评价课:1课时

  附加课:1课时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练习二十三的第2、9、11、12、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运用乘加(或减),除减(或加)两步计算解问题。

  2、借助习题中的事例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保护益鸟益虫、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解答问题方法,为学生选择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20×3 6×7 4×61 5×4 60×4

  20÷4 36÷6 84÷4 600÷3 306÷3

  2、计算

  20×3+6 88-15×3 72×2-100 20-45÷3

  60÷3+50 99÷3-25 4×8+3X6 2×9+5×4

  要求:①观察算式,说一说运算顺序。 ②计算结果,鼓励学生用口算。

  二、探究新知

  1、导人谈话。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需要我们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今天,老师这里又有一个数学问题,你们可以帮助老师来解决吗?想想看吗?

  2、乘法和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课本第101页的第2题)

  (1)出示题目:看图观察,把学生带人生活情境。

  (2)提示问题。 可同时接待多少位客人?

  (3)收集信息:①圆桌有7张,方桌有6张;②每张方桌可以坐4人,每张圆桌可以坐4人。

  (4)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进行汇报。学生的方法可能有:

  ① 4×7+4×6==52(人)

  ② 4×(7+6)或(7+6)×4=52(人)

  每种方法,要求学生说明理由。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方法,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为选择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打下基础。

  (5)及时训练:课本第103页的第9题。

  ①说一说,题目描述的情景。②整理题目的信息,所求问题。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④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结果,教师要进行简要总结。

  3、除法和精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课本第104页的第11题)

  (l)出示题目:学生观察,结合题目情境对学生避行环保敏育,说明益鸟益虫的好处。

  (2)提出问题:小鸟比青量导天多吃多少只害虫?

  (3)收集信息数据,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让学生独立思考确定解诀问题脚步骤方法,切实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

  后,让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巩固训练

  课本练习二十三第12题(这是一道解决购物时常遇到的实际问题)。

  ①先让学生收集题目的信息数据:两种规格的牙刷一种是8枝买32元。另一种是1枝买4元。

  ②提出问题:“买哪一种便宜”,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较?

  让学生独立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生可能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第一种:32÷8=4元 4元5角一4元=5角

  第二种:4元5角×8=34元 34元一32元=2元

  第三种:32÷8=4元 4元<4元5角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课本练习二十三的第13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精选3篇) 相关内容:
  • 三年级数学下册《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教案(通用2篇)

    教学内容:19页例1 教学目标: 1.经历分小棒地过程理解合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地计算顺序和商地定位方法。 2.学会一位数除法(被除数每一位商地数都能被除数整除)地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验算》教案(精选12篇)

    除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25页例4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比较、沟通等活动中理解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2.能正确运用乘法对整除与带余数的除法进行验算。 3.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

  •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式统计表》教案(精选17篇)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通用8篇)

    教学内容:教材第63~64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五第1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 最新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精选10篇)

    第三单元统计教材分析: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包括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多个单位)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加以解决。...

  • 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模板(通用16篇)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数据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的方法。2、使学生知道绘制简单统计表的方法,并学会看简单的统计表。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互相合作的团队。...

  • 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备课资料(精选15篇)

    西南舁小学 高瑞珍平均数教学内容:平均数 第42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16篇)

    教学目标:让学生对所学的整数乘法的知识进行全面的回顾并,使学生对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计算应注意的问题系统化,加强知识间的地联系。教学过程:一、谈话:本单元,我们除了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

  •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精选4篇)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位置与方向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 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导学案北师大版(精选12篇)

    课 题分一分(一)研究主题有效创设教学情境的研究解决主题问题的对策巧设悬念创设情境“苹果的一半该用什么方式来表示呢?”学生通过说一说的情境,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二分之一。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分数的意义。...

  • 三年级数学下册《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及课后记(通用5篇)

    教学内容:教材p28、29例5、例6,做一做,练习七第1~4题。 教学要求 1.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探索并掌握被除数中间、末尾有0,商中间或末尾也商0的计算方法,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 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精选12篇)

    教学内容 1、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 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2、例1: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例2: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案(通用5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

  • 三年级数学下册《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精选8篇)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是0”。 2.能熟练掌握一位数笔算除法法则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熟练计算“商中间有零的除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 三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公开课教案苏教版(精选14篇)

    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 教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