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下载 > 教案大全 > 母鸡教案模板汇编(精选3篇)

母鸡教案模板汇编

发布时间:2023-08-18

母鸡教案模板汇编(精选3篇)

母鸡教案模板汇编 篇1

  教学目标:

  1.自主积累词语若干个。理解“颤颤巍巍、如泣如诉”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全文,边读边思,了解作者从讨厌母鸡到不敢再讨厌的原因。

  3.通过阅读,能发挥想象,知道母鸡叫声所表达的意思。

  4.从课文中母鸡动作的描写,体会母鸡爱护小鸡雏的那种伟大的母爱。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演示。

  2.课前材料收集。

  教学过程:

  一.通过谈话,揭示课题:

  1.师述:生活中,你们对母鸡的印象如何?

  2.揭题:34.母鸡

  (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出示)读文思考:作者对母鸡是怎样的态度?分别在文中的哪几小节进行了描写?

  2.交流。

  (板书)讨厌不讨厌

  (1-----3)(4-----7)

  三.学习课文,深入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

  1.作者为什么讨厌母鸡呢?请同学们默读1----3节,然后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2.(出示)理解词语:

  颤颤巍巍,如泣如诉。

  师述:能照着“如泣如诉”的样子再写两个词语吗?(如火如荼,如痴如醉)

  3.那么想想一下母鸡想用声音告诉人们什么呢?

  (出示)母鸡受了一点惊恐,它由前院咕咕到后院,由后院再咕咕到前院,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第二段:

  过渡:作者为什么不再讨厌母鸡了呢?

  1.四人小组学习,找出有关语句,认真读读,体会体会。

  2.重点指导第五节。

  (1)(出示)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

  没有可怕的东西。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

  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2)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3)

  (出示)挺着身儿预备作战。

  看看前,看看后。

  (4)(出示)母鸡听到什么东西响了一声,立刻警戒起来,咕咕地警告鸡雏,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板书)爱

  4.选一节你最喜欢的小节读读,再次体会伟大的母爱。

  四.领悟中心,情感升华:

  1.引读课文。

  (出示)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2.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3.在动物世界中,人类世界中,这样的母亲还为数不少呢!

  (多媒体展示,情感共鸣)

  4.小组内故事交流,体会母爱。

  (音乐)

  (附全文板书)

  34

  母鸡

  爱

  讨厌

  不讨厌

母鸡教案模板汇编 篇2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初步尝试自己看图谱将大母鸡的叫声较有节奏地念诵,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尝试边唱歌曲边表演,体验艺术活动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场(歌曲音乐)教师带着幼儿以大母鸡的形象,学母鸡的动作律动进场,每人头上绑了一块丝巾。

  二、学习母鸡的不同叫声(难点前置)

  1.大母鸡有什么本领?大母鸡生蛋的时候会怎么叫?出示节奏谱:··● 咯咯嗒

  2.还有怎么叫?根据幼儿回答出示节奏谱:·●·● 咯嗒咯嗒

  3.出示图谱····●:怎么叫,谁来试试看? 咯咯咯咯嗒

  4.将三张图谱连起来叫:··●︱·●·●︱····●︱ 咯咯嗒,咯嗒咯嗒,咯咯咯咯嗒

  5.图谱重置后连着叫:····●︱····●︱·●·●︱··●︱ 咯咯咯咯嗒,咯咯咯咯嗒,咯嗒咯嗒,咯咯嗒。

  三、学唱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听到了什么?

  2.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图谱。

  3.教师再次范唱,出示完整的图谱。(跟着伴奏)

  4.教师带领幼儿唱:要用开心的心情。

  5.分角色唱:教师唱歌词,幼儿唱叫声部分。

  6.师幼交换:把高兴的心情加进去。

  7.大母鸡生蛋后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把高兴、自豪的感情唱出来,唱得跳跃一点。

  四、幼儿坐在草窝上进行表演唱。

  1.请幼儿每人找一个草窝坐下进行表演唱。

  2.从草窝下面找出大鸡蛋。

  五、教师带领幼儿拿着鸡蛋,在歌曲的音乐声中,走出活动室。

  简单评析:

  1.在难点前置有节奏地学念母鸡叫声的时候,可以加入钢琴,减少难度。

  2.这是一首民歌,民歌中的“呦”要唱的轻一点。

  3.图谱不要太细化,应该要给幼儿独立思考的空间。

  在借鉴课例的同时,我还明确了歌唱教学活动一定要让幼儿多听,多欣赏,然后再学唱,要让幼儿理解,马春燕老师甚至提出要在教师唱五遍后,幼儿才能开唱。同时,这次两个歌曲教学都是比较常态的,可以直接拿来在日常教学中开展,而且歌唱教学的教学范式也一目了然,值得年轻教师学习。

母鸡教案模板汇编 篇3

  教学目的:

  1.认识“疙、瘩”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恶”,会写“讨、厌”等15个字,会写“讨厌、理由”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描写母鸡的词语中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3.找到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说说变化的原因。

  4.比较《母鸡》和《猫》在表达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母鸡图片。提问:大家都见过母鸡,它给大家留下了什么印象?

  2.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的另一篇文章——《母鸡》。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先读读这些词语,看看你是否已经通过预习认识了它们。

  出示词语,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再齐读。

  重点指导“疙瘩、侮、撮、啄”的读音和“恶”的多种读音。

  2.重点指导“毒、孵、警、戒、伏”,在田字格中范写。(“孵”左边“卵”的笔顺:撇、竖提、点、撇、横折钩、竖、点,7笔写成。“伏”字不要漏了点。)

  3.词语会读了,相信课文也能读好,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老舍笔下的母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读书,然后交流感受。(讨厌、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伟大)

  3.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是不一样的,请用横线画出作者直接表达对母鸡态度的句子。

  4.出示句子:

  我一向讨厌母鸡。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①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②读句子,抓住“一向”“不敢”体会两种完全不同的情感态度。

  ③从开始的“讨厌”母鸡,到后来的“不敢再讨厌”母鸡,作者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试着读出情感的变化。

  5.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讨厌母鸡,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不讨厌母鸡。

  1~3自然段:写作者讨厌母鸡。

  4~10自然段:写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

  四、课堂小结。

  读了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作者对母鸡的尊敬、赞颂)

  五、布置作业。

  1.阅读课后“资料袋”,了解作者。

  2.找一找作者的其他作品进行阅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回顾导入。

  1.出示生字词语,检查掌握情况。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老舍对母鸡的态度前后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改变呢?让我们到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1~3自然段。

  1.请大家默读第1~3自然段,想想:老舍为什么讨厌母鸡?画出相关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2.学生交流:

  (1)母鸡的叫声。

  ①母鸡的叫声有什么特点?(没完没了、如怨如诉、发了狂)

  ②作者写不同情况下的母鸡的叫声,是为了说明什么?(说明“我”一向讨厌母鸡。)

  ③老舍对母鸡的观察多么细致呀!听到母鸡没完没了、如怨如诉、发了狂的叫声,觉得母鸡很讨厌。谁能读出作者厌烦的情绪?

  (2)母鸡还有哪些方面让人讨厌?

  ①你觉着这是一只什么样的母鸡?(欺软怕硬、喜欢炫耀)

  ②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抓住“不反抗、欺侮、下毒手、狠狠地咬”,体会母鸡的欺软怕硬。抓住“发了狂、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体会写出母鸡的喜欢炫耀所使用的夸张手法。)

  ③读出对母鸡的讨厌之情。

  3.通过刚才的交流,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请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一下。

  出示:这是一只的母鸡。(叫声讨厌、欺软怕硬、喜欢炫耀)

  (二)学习第4~10自然段。

  1.因为母鸡叫声讨厌、欺软怕硬、爱炫耀自己,所以作者讨厌母鸡。后来,作者为什么不敢再讨厌它了呢?文中有一个自然段明确地告诉我们原因,你找到了吗?

  出示句子: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齐读第9自然段。

  2.老舍说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伟大,哪些句子写出了母鸡的这些特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4~10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在旁边做批注。

  3.学生交流。师小结: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了它确实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4.带着对鸡妈妈的敬佩和喜爱,再读句子。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5.你对这三句话有了哪些新的体会?(这三句话既是在赞颂母鸡,也是对天下所有母亲的赞颂。)

  6.因为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和伟大,所以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试着说说你的体会。(作者用“不敢”来表明自己对母鸡情感的`变化。他此时已不是简单的喜欢,而是对母爱的一种尊敬、赞颂,是情感的升华。)

  三、拓展延伸。

  老舍认为“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你是如何理解母爱的?

  四、比较《猫》和《母鸡》的异同。

  1.《猫》和《母鸡》都是老舍的作品,而且都是写小动物的,它们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呢?

  2.学生交流。

  3.相同之处:①文章结构清晰。《猫》用过渡句将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母鸡》用过渡段将母鸡孵小鸡前后的不同联系在一起,使文章浑然一体。

  ②善用“总—分”结构。《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古怪的表现。《母鸡》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母鸡令人讨厌的三个方面。

  ③都列举具体事例来表现动物的特点。例如,《猫》列举了猫遇到蛇也敢斗一斗的具体事例,来表现猫的勇猛;《母鸡》列举了母鸡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的具体事例,来表现母鸡的不辞辛苦。

  ④语言生活化、口语化。《猫》全文就像“拉家常”一样,如“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母鸡》全文也很口语化,带有浓郁的“京味儿”,如“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咬下一撮儿毛来”。

  不同之处:①写作手法不同。《猫》主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猫当作孩子来写。《母鸡》主要运用了对比、夸张的手法。

  ②表达的情感不同。《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无论是猫的古怪,还是猫的淘气,从始至终都是一种喜爱之情。《母鸡》写了对母鸡由“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态度变化,通过前后的强烈对比,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

  五、布置作业。

  1.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2.你的妈妈平时是怎么爱你的?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把你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写下来吧。

  母鸡

  讨厌——不敢再讨厌

母鸡教案模板汇编(精选3篇) 相关内容:
  • 关于母鸡教案集锦(通用13篇)

    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本文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母鸡》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7篇)

    《母鸡》教学反思《母鸡》是一篇略读课文,是第三单元的第四课,本来应在学习了前面3课后再教的,我选了其内容当做精读课文处理了。下面我就讲讲我设计历程。...

  • 关于《母鸡》的教学反思(精选15篇)

    一、磨课不误教学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做一件事要知道自已存在哪些的不足,并注意加以改进,善于扬长避短,善于以理智去克服各种干扰,解决各种迷惑,先谋以后动,力争用少的时间,少的精力去把事情做得更好。...

  • 《母鸡》快乐练习:达标训练(精选15篇)

    一、比一比,写一写沸()饮()避()茎()愉()佛()吹()辟()轻()偷()二、选一选,读一读1、三只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lèyuè)曲。2、更可恶(èwù)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

  • 《母鸡》教案设计(通用17篇)

    【教材内容】《母鸡》是人教版新教材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教材分析】《母鸡》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作者描写了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

  • 《小母鸡种稻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之二作者:四都中心小学 黄丽美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读通课文,认读生字。2、培养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3、使用学生体会劳动的辛苦,培养劳动习惯。...

  • 母鸡教案范文汇总(精选12篇)

    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若干,理解“颤颤巍巍、如泣如诉、警戒、欺侮”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朗读全文,边读边思,了解作者从讨厌母鸡到不敢讨厌母鸡的原因。3.通过阅读,能发挥想像,知道母鸡叫声所表达的意思。...

  • 《小母鸡种稻子》教学实录(精选16篇)

    教学目标:1.使学生读熟课文,随文认读生字。2.使学生体会劳动的辛苦,培养劳动习惯。3.培养学生看图说话、表演的能力。教具准备:头饰、实物投影、挂图。...

  • 母鸡教案范文(精选17篇)

    活动内容:帮母鸡找蛋活动目标:1、体验撕纸活动的乐趣。2、初步尝试沿记号进行撕纸活动。活动准备:1、教具:“母ji下蛋”课件一份,大的草地ji窝图一张,大的ji蛋操作图2张。2、ji蛋操作纸若干、草地ji窝图若干、糨糊13盒、抹布7块。...

  • 《小母鸡种稻子》教案设计(精选16篇)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知道劳动是光荣的,应该珍惜劳动成果,体会劳动的辛苦,培养劳动的习惯。2、识字15个,巩固学过的字,并进行渗透性的识字教学,知道反犬旁、鸟字旁的名称及表示的意思。3、用“愿意”口头造句。...

  • 《母鸡》说课稿(通用16篇)

    一、说教材。《母鸡》这篇课文是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本文记述了一只母鸡关心爱护它的小鸡的事例,抒发了对纯洁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文的具体教学内容,结合 四 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 《小母鸡种稻子》说课设计(精选16篇)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4单元《劳动》的一篇主体课文《小母鸡种稻子》,本课分两课时教学,我说的是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方法、说教学程序、说教学设计四方面进行阐述。...

  • 母鸡教案(精选16篇)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课后生字;与《猫》进行比较,了解文章的写法。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阅读了解母鸡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母鸡的热爱,体会母爱的伟大。...

  • 《母 鸡》教学反思(精选15篇)

    《母鸡叫咯咯》是一首活泼有趣的德国民歌,歌曲的节奏规整,旋律巧妙地运用了同音反复和小跳,重复和变化重复等手法模仿了母鸡生蛋的啼叫声,形象有趣。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聆听去表演、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 母鸡说课稿(通用17篇)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6课《母鸡》。一、教材分析本文是老舍先生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 教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