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精选6篇)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一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和图形大小的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
3能自选面积单位来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初步学会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的正确表象。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以自主探究为主。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信息窗1主题图)
师:小明家要买新房了,大家看,他们一家笑得多开心呀!观察画面,看你发现了什么?你想提什么问题?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
1、师:你能解决刚才我们提出的“餐厅和厨房哪个大”这个问题吗?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出比较房间地面的大小。
利用比一比或摆一摆的方法,自己尝试解决。
2、请学生汇报自己是怎么做和,有什么发现。
3、师:厨房和餐厅和地面是有大小的,地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你能说说客厅、卧室的面积是指什么吗?
学生可能用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摆,得到厨房比餐厅大。
4、现在你知道什么是面积了吗?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对面积的理解。
活动二:
1、师: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晚厅的面积有多大?”的问题吗?
学生自己摆。
2、师:把你解决的办法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交流。
3、师:大家用来计量的单位不一样,所以得到的结果不一样。为了方便,人们统一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活动三:
1、认识平方厘米。
师: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
2、学生操作、感受。
(1)画出1平方厘米大的正方形。(2)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大约有1平方厘米。(3)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量身边较小物体的面的面积。
3、认识平方分米
师:请你量量桌子面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操作,会感到太麻烦,质疑,有没有大一点的面积单位呢?
师介绍面积单位1平方分米,并感受它们的大小。
4、认识平方米。
(1)介绍1平方米有多大。(2)画出1平方米的大小。(3)让学生站一站,看大约站多少名同学。
课堂: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学生思考,回顾学习内容)
课堂练习设计:
第二课时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
2、进一步感受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实际大小,初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
3、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能运用所学熟练地解决问题。
新授过程
1、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面积的意义及面积单位。
2、设计练习题注意以下几种题型。
(1)、估一估,选用合适的单位填空。这种题练习时,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估计题目中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单位,同时,题目中要混有长度单位,要提醒同学们审题
(2)、动手操作的题目:
拼图游戏:用12个面积是一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拼成多少长方形?它们的面积是多少?让学生小组合作拼一拼,记一记,算一算,说一说。
画一画。在方格纸上画出形状不同,面积相同的图像,这种题目更能加深同学们对面积的理解。
估一估。让学生估一估身边物体的面积。如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这种题目可以加深学生对面积单位的理解。
设计题。如请学生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面积大约是16平方厘米的漂亮花坛。(一小格代表1平方厘米)
3、教学时,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再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然后再进行解决问题方法的展示。
三、巩固练习。
现在我知道大家弄懂了怎么制作轴对称图形了,下面检验一下哪组制作的最棒?
自主练习1.拿出课前剪好的图形折一折,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自主练习2.老师先剪一个,让同学们展开想象,然后再做后面几个。集体订正四、课堂: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对什么印象最深?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练习一(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笔算能力,能正确、较熟练地进行笔算。
2、确的估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商,学会调商,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学生进一步了解验算的重要意义,掌握验算的方法,初步养成检查和验
算的习惯。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方法:谈话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那这节课同学们就到习题王国里去展示一下身手吧!(板书出示)
三、1、口算游戏
30÷1042÷3120÷40150÷50
210÷3060÷4540÷6900÷50
360÷30960÷4720÷8360÷60
全班一齐口算集体订正
2、判断对错
下面的商对吗?正确的商是多少?
出示一组判断题,让学生回答
3、计算比拼
162÷39568÷47196÷23490÷16
先开火车的形式,说出商是几位数,再计算比赛。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在课堂练习本上,最后集体订正。
想一想: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几位数?
4、实际应用
⑴、有趣的信息
一个人18分钟可吸入空气,平均每分钟吸入升。
人在婴幼时期,一天需摄入肉类,谷类,需要的谷类是肉类的倍。
⑵、王大爷有3个种植草莓的大棚,平均每个大棚收草莓。
①如果每箱装12千克,一个大棚收获的草莓可以装多少箱?3个大棚收获的草莓共可装多少箱。
②每千克草莓卖7元钱,王大爷今年的草莓共收入多少元?
(综合题,先引导学生找到相关信息,分析清楚数量关系再独立解答)
(练习时由于学生的水平不同,思路不同,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答。)
二、: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一些练习,除法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希望继续努力。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点
2.能够判断三种线会并动手画出这三种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看图片:出示南京长江大桥、金们大桥、养马岛大桥,然后看大桥的平面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让学生准备好直尺和彩笔,想象一下设计师会先画什么?然后让学生画横的直线并且提醒学生画第二条的时候注意什么?
设计完桥面再画什么(柱子)让学生动手画。再画拉索一条利用什么工具来画?
二.教学直线、线段和射线
1、通过画的图引出线段:让学生说说线段的特点,让学生用手势来表示段的意思,
板书:线段:2个端点
生活中有许多线段出示手中的尺子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是线段?
谁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线段的例子(多找几个说说)然后让同学来估计一下数学书的边是多少?动手量一下看看估计的是否准确
2.请在本子上画3厘米长的线段,再画比3厘米长的线段能画多长?让学生想象一下将3厘米长的线段无限延长、延长,这时它就几个端点?让学生说一说谁来起个名字?让学生画一条射线。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射线的例子,让学生多说一说。(太阳光、眼光)
3.这还有一道题将3厘米长的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没有起点和端点,谁来起个名字?
谁能说一说直线的特点,在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直线吗?
让学生在本上画一条直线
三.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识了几条线?
四.作业练习
1.课后练习
2.让学生利用今天学的知识画一幅你喜欢的画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除数是两位数用“四舍”法试商的方法及竖式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除三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用“四舍”法试
商的方法。
2、助直观操作,启发理性思考,突破笔算除法的难点,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以及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除数是两位数的试商方法。
除数是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谈话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计算机、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0×〈91×30〈9498〉30×
50×( )〈190 ( )×60〈482
小红外出旅游一共照了360张照片,她想每60张组成一本影集,一共需要几本影集?
怎样列式?说己的想法?(利用知识迁移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伏笔)
360÷60=6(本)
答:一共需要6本影集。
二、情境导入
出示情境图:1、茁壮的田地需要科学的管理,想一想不讲科学施肥、浇水会出现什么后果?(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科学种田的意义)
2、仔细观察情境图,有关施肥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平均每公顷玉米施肥多少吨?
三、知识新授
1、平均每公顷玉米施肥多少吨?怎样列式?说己的想法?
372÷62=(吨)
(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再推选代表班内交流)(小组讨论:笔算方法,集体交流。有的学生如能说出把62看作60来想,问为什么?说出过程。如果没有,教师引导:怎样才能快而准的找出商呢?把62用四舍法看作60来试商比较快。)
生:用37除以62,不够除,所以用372除以62,6个60是360,所以可以把62看成60来试商,大约要6吨。
2、把62看成一个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四舍”法)你能用竖式
算一算吗?并验算一下,养成良好的习惯,看看算得对不对。
372÷62=(吨)
把62看作60试商,商是6
6×62得372
答:
3、学生验算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试商?
四、概括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先把这个两位数看成一个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然后再进行计算。(归纳:当除数的个位是1、2、3、4时,把除数的个位数舍去,看作整十数来试商,试得的商和除数相乘,如果余数比除数小,说明试得的商是合适的。)
五、巩固练习
1、里最大能填几?
30×<8742×<88
61×<13540×<90
2、先说说把下面各题的除数分别看作几十来试商,再计算并验算。
92÷23=345÷23=
864÷32=656÷41=
3、试一试:
一部儿童电视剧共要播放288分钟,每天从17:28播放至18:00,多少天可播放完?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说一说计算方法。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5
教学内容:课本40、41页。
教学目标:认识计算器,学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必要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具准备:每人一个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
你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那些地方?
师:“十一”黄金周期间,五岳之首——泰山的旅游情况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请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学生计算)
师:计算中有什么感觉?(数太大,计算麻烦)
二、合作探索
师:你对计算器了解多少?
教师介绍计算器个部分的名称及主要功能。
师:你会用计算器计算刚才的题目吗?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能用计算器计算吗?(引导学生完成红点和绿点两个题目的计算,把得数填在横线上。)
师: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地方用计算器计算?
三、反馈练习
1基本练习“自主练习第1题”用计算器计算。
2、实际应用“自主练习第3题、第7题”
3、拓展练习“自主练习第2题”
四、小结本节课你有收获吗?
五、布置作业45页第2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页
教学目标:
用计算器找规律。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师:我们已经学会使用计算器了,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越性?(生答)
师:我能比计算器算得还快你信吗?
活动二:
出示:99998*15,9999*19,9999*12、你们用计算器,老师口算,咱们比比看。你想知道其中的诀窍吗?如果学会了你也会算得比计算机还快。
请你用计算器完成42页的算式,学生汇报计算结果,老师板书。
9999*11=109989
9999*12=119988
9999*13=129987
9999*14=139986
师:观察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师:根据规律,你能不用计算器计算出9999*15的得数吗?你还能计算9999*19吗?你是根据什么算得?
师:现在谁知道刚才我们比赛的时候老师为什么总是赢吗?
师:是呀,有很多的题目计算结果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我们注意寻找规律,就能比计算器算得还快。下面我们亲自来试试好吗?
活动三:
自主练习第4题,用计算器计算,独立完成,班级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独立完成第5题,交流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直接写出的数吗?
拓展练习:第6题,通过练习,让学生知道什么叫回文数。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6
(一)口算除法
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用乘法来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二)笔算除法
1、牢固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步骤与格式,尤其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算式的写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会判断商是几位数。
比较除数与被除数位的大小,如果被除数位上的数比除数小,那么商一定比被除数少一位;如果被除数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相等,那么商和被除数的位数相等。
3、除法的验算方法:
(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
(2)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关于0的一些规定:
(1)0不能作除数。
(2)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既然能相除这个数就不是0)
(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0乘任何数都得0。
5、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然后再口算480÷8得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