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拓展三》教案(精选8篇)
《回顾 拓展三》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学习用表格的方式做单元小结.
2.推荐好书《森林报》,培养学生课外书的兴趣.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学习列表格.
教学过程
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组说明性文章,你一定增长了不少知识,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这方面的收获吧!
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一些说明的方法,你能填写一下这张表格吗?(课文中涉及到的尽可能都填上.)
说明的方法
课文中的例子
举例子
用数字
做比较
打比方
除了课文中的,在其他的习作或课外书中的例子你还能找到吗?
除了以上四种方法,你还发现什么好方法了吗?试着填一填.
说明的方法
习作或课外书中的例子
举例子
用数字
做比较
打比方
除了用表格的方式小结单元的学习内容,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
日积月累
读读这首小诗,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查.
这首小诗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画面?和你的同桌说说.
你还知道描写四季的谚语和诗歌吗?向大家推荐推荐.
课外书屋
默读课外书屋的介绍,明确阅读要求.
你喜欢《森林报》吗?挑选你印象最深的章节介绍给同学听.
《回顾 拓展三》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交流学了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和感受,引导学生读书后要乐于和善于同别人交流。
2、积累形式不同的对联,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优美。
3、启发学生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形式多样的语文交流每天都在进行。精炼得当的语言,机智巧妙的语言,幽默风趣的语言,各具特点。本组课文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呢?为什么?
2、自由组合,各小组畅所欲言。
3、集体交流心得:
我们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把话说得简练,得体,这样才能更好地和别人沟通。
4、引导学生交流对剧本和相声这两种艺术形式的认识和了解。
5、阅读《请客》,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对联,说说读“回文联”“数字联”“叠字联”“顶针联”时的发现。
2、阅读资料《对联》。
3、学生自由交流,欣赏平时积累的对联。
4、教师补充:
雪映梅花梅映雪
莺宜柳絮柳宜莺
保俶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
锦带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万国九州。
花甲重开 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 内多一个春秋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三、展示台
1、组织一次让学生自由展示自己特长的班会。
2、让学生自由讨论班会的形式,老师适时加以补充。
3、形式尽量多样,相声,快板,演讲,讲故事等都可以,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
四、师生共同总结
《回顾 拓展三》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并试着运用。
2.积累革命诗歌。
3.推荐好书,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词语盘点”
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积累本组词语,进行听写或抄写。
二、交流平台
1.读一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在交流什么?
2.再读《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和结尾,体会“首尾呼应”这种写法的好处。
3.课外阅读中,你留意到哪些文章也采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读给大家听。
4.把有这个特点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三、日积月累
1.谈话导入
革命战争时期,许多爱国志士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敌人的仇恨与对革命胜利的向往之情。阅读这些诗歌,透过字里行间,我们会在作者精炼的语言中看到他们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
2.朗读《囚歌》,读懂主要内容。
a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b 交流: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3.背诵《囚歌》。
4.课外再搜集一首革命诗词,练习朗读、背诵。
四、课外书屋
1.阅读《课外书屋》中推荐的书目。
2.课外找其中一两本读一读。
3.召开“缅怀先烈、继承遗志”读书会。
《回顾 拓展三》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①学习用列表格的方式做单元小结。
②推荐好书《森林报》,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学习列表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组说明性文章,你一定增长了不少知识,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这方面的收获吧!
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一些说明的方法,你能填写一下这张表格吗?(课文中涉及到的尽可能填上。)
说明的方法
课文中的例子
举例子
用数字
做比较
打比方
除了课文中的,在其他的习作或课外书中的例子你还能找到吗?
除了以上四种方法,你还发现什么好方法了吗?/soft/试着填一填。
说明的方法
习作或课外书中的例子
举例子
用数字
做比较
打比方
除了用表格的方式小结单元的学习内容,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article/
二、日积月累
①读读这首小诗,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查。
②这首小诗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面面?和你的同桌说说。
③你还知道描写四季的谚语和诗歌吗?向大家推荐推荐。
三、课外书屋
①默读课外书屋的介绍,明确阅读要求。
②你喜欢《森林报》吗?挑选你印象最深的章节介绍给同学听。
③建立一个科普读物图书角,把自己喜欢的科普读物与同学交流。
《回顾 拓展三》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学习用表格的方式做单元小结。
2.推荐好书《森林报》,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学习列表格;把自己喜爱的科普读物带来与同学共享。
教学重点:
用表格式总结基本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在课外阅读中感悟基本的说明方法。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组说明性文章,你一定增长了不少知识,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这方面的收获吧!
二、阅读交流要求
1.交流自己通过阅读说明性文章增长的见识。
2.用单元小结列表的方式,总结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进行交流。
三、回忆课内外阅读过的说明文。
四、汇报、填表
说明的方法? 课文中的例子习作或课外书中的例子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你学会了写什么?
六、作业
课外阅读一些有关说明文的文章,继续体会说明方法。
第二课时
一、学习日积月累《四时之风》
1.通过读日积月累有关句子解决生字词,方法:
(1)读课文,解决生字、词,不理解的词查查字典。
(2)讲解这首诗的格式特点。
四句为一节,全诗共四节,中间空开为一节的标志。
(3)生自由读诗,读准字音和节奏。
(4)指名读,正音。
(5)全班齐读。
2.理解诗意
(1)小组讨论。
(2)汇报。
3.指导感情朗读
4.指导背诵
二、推荐科普名著
1.师简谈《森林报》。
2.师推荐其他科普读物。
3.课堂分小组阅读科普读物
三、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四时之风》。
2.阅读科普名著。
七、小结
你还知道描写四季的谚语和诗歌吗?向大家推荐推荐。
《回顾 拓展三》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回顾本组课文,找出其中的重点语句进行交流,以及从中受到教育。
(2)回顾其他方面的学习收获。
(3)读背名言、谚语,引导学生做一个坚强、努力的生活有心人。
(4)阅读成语故事,理解故事的原意和现在引用的转换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摘抄、读背、交流几个步骤交流学习所得。
(2)通过自读自悟,体会这些名言中蕴含的哲理。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从成语故事中得到的体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做一个热爱生活的有心人。
学习重难点:
1.读背名言、谚语
2. 阅读成语故事,理解故事的原意和现在引用的转换意。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课题
在生活中有时一件小事、一幅漫画、一次活动、一张照片、甚至一句话都会使人获得启示。本组课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每篇课文都通过一些重点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感受,讲出了作者受到的启发。这些句子给我们的生活又带来了哪些启示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板书课题:回顾.拓展)
二、明确交流要求
1. 阅读交流平台,谈谈要求。
2. 和同学交流从课文、课外书中找到的类似语句。
三、 回顾课文,选择供交流的课文,分组交流。
1. 选择一篇印象深或最感兴趣的课文,说说主要内容以及所得到的启示。
2. 按所选课不同,分小组交流。
3. 各自摘抄各课的重点词句,交流重点词句给自己的启示。
4. 联系生活实际,再次谈体会。
四、 布置作业:
摘抄重点句段,并写写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第二课时
一、 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
二、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初读这些名言警句,注意读准字音,理解意思。
(1)指名读,及时正音,再自由读。
(2)了解这些名言警句的含义。
(3)小组比赛读,说说发现了什么?
2. 练读
学生熟练的朗读名言警句;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好。
3.背诵
三、学习成语故事
1.初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学生读成语故事,及时纠正字音。
3.了解寓意。
4.作业。
背诵名言警句;把这个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
四、 小结
《回顾 拓展三》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悟。
2、积累谚语。
3、推荐课外读物。
【课前准备】
1、至少各摘抄一个有关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片断。
2、收集与“诚信”有关的名言警句,可活用在“争辩”运用过的。
3、根据“课外书屋”的推荐书目,安排同学提前了解相关书籍,给自身喜欢的书籍写一段广告词、一份推荐书或简介。
【教学过程】
一、对话导入
1、读着一篇又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享受着一份又一份美丽的感动,浸润着我们一颗又一颗善良的心灵,真的很快乐!今天就让我们快乐地走进“回顾·拓展三”,进行一场知识大比拼!
怎么比拼呢?请浏览一下课本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三局部内容。
2、教师宣布比拼方式与方法。积累警句多的为“收藏家”,朗诵用情的为“朗诵家”,理由说得充沛的为“演说家”。
二、课堂比拼
1、比拼一:分享精彩片断:
讨论分享程序:朗读精彩片断→分析精彩片断→说明分享理由。
分享精彩片断一──环境描写。
⑴ 指名读来自课文的片断→分析片断→说明分享理由: 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⑵ 同学自告奋勇读来自课外的片断→分析片断→说明分享理由:
其他同学再评价、补充。
⑶ 再推荐一名同学读自身习作中的精彩片断→自我剖析→说明分享理由。
同学读例句,讨论这些句子对于抒发美好情感的作用。
教师小结:同学们不只能用心用情地读,能充沛地表达自身的分享理由,还能理解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真是厉害!希望各位继续努力,各显神通,争取成为班级中真正的收藏家、朗诵家、演讲家。预祝本次大比拼,人人有所得!
同桌分享自身收集的环境描写的精彩片断。
2、分享精彩片断二──心理活动描写:
⑴ 组内分享,注意倾听与评判。
⑵ 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进行班级分享,教师积极参与各小组,搜索“最佳分享者”。
⑶ 几名同学向全班交流,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⑷ 教师适时点拨、归纳,关注同学的倾听习惯、评价措辞、补充的方法。
民主评选第一轮的朗诵家、演讲家、收藏家,并用热烈掌声表示祝贺与鼓励。教师示例:
① “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侧面烘托出桑娜对家人的热爱。)
②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身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标明桑娜非常善良,宁愿自身吃苦也要协助他人的品质。)
③ “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表示了“我”第一次到林中拉琴时那种兴奋的心情,暗示“我”对拉好琴充溢了信心。)
3、比拼二:读悟警句:
⑴ 把“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朗读成诵:
① 同学自选日积月累中的一句名言警句,向全班作深入浅出的解释,如同学都举手表示懂了,此生即为本轮演讲家的竞争对手。
②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根据同学实际,难理解的名句进行趣味性操练:同桌互说。
③ 至少背诵5句中的2句,指名背诵胜利者为本轮朗诵家竞争的实力派选手。
“轻诺必寡信”意思是轻易向他人许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民无信不立”意思是假如百姓对当局失去信心,那么国家就失去生存之本。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意思是不真诚就不能打动他人。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意思是真诚,是万事万物一起遵循的准则;真诚待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意思是答应给他人的东西,一丝一毫都不能少;与人约好的时间,一时一刻也不能改。
⑵ 朗读课外收集的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
① 小组长负责:
比比本小组谁收集的名言警句最多,并记录姓名、条数报学习委员,由班长宣布本轮的收藏家,宣布前请老师鉴定。
② 同桌互谈自身收集的名言警句,向小组长推荐优秀者。
③ 小组长负责:竞选本组最佳名言警句朗诵家。
④ 各小组最佳朗诵家竞选班级朗诵家,朗诵前由小组长说明推荐理由。
⑤ 全班参与评选。
⑶ 民主选举第二轮的朗诵家、演讲家、收藏家。
4、比拼三:推荐优秀书籍:
⑴ 自由朗读“课外书屋”中对《绿山墙的安妮》一书的介绍。
⑵ 通过谈话提问,了解同学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准备,对文中提和的《根鸟》、《窗边的小豆豆》、《小海蒂》的熟知程度。
⑶ 知识大比拼──课外书屋中,你认为哪本书最值得推荐?我们来发扮演说,说出你的理由。看谁勇敢;看谁最幽默;看谁的书最有吸引力;看谁的书最值得看!
① 发扮演说要有称谓,有开场白,有结束语;还要注意声音响亮,富有感情;态度自然大方。
老师传授秘诀:设置悬念;用自身的话讲而不是读。
② 自练。
③ 自荐,上台推荐书籍。
④ 同学举手上台挑战擂主。
⑤ 评价两位选手,确定新擂主。
⑥ 鼓励同学挑战新擂主,再作分析与评价。
⑦ 根据小组交流,推荐新的挑战者,发生新擂主。
⑧ 推荐本轮演讲家、收藏家、朗诵家候选人名单。
⑨ 对当选者表示祝贺。
三、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回顾 拓展三》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悟。
2、积累谚语。
3、推荐课外读物。
【课前准备】
1、至少各摘抄一个有关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片断。
2、收集与“诚信”有关的名言警句,可活用在“争辩”运用过的。
3、根据“课外书屋”的推荐书目,安排同学提前了解相关书籍,给自身喜欢的书籍写一段广告词、一份推荐书或简介。
【教学过程】
一、对话导入
1、读着一篇又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享受着一份又一份美丽的感动,浸润着我们一颗又一颗善良的心灵,真的很快乐!今天就让我们快乐地走进“回顾·拓展三”,进行一场知识大比拼!
怎么比拼呢?请浏览一下课本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三局部内容。
2、教师宣布比拼方式与方法。积累警句多的为“收藏家”,朗诵用情的为“朗诵家”,理由说得充沛的为“演说家”。
二、课堂比拼
1、比拼一:分享精彩片断:
讨论分享程序:朗读精彩片断→分析精彩片断→说明分享理由。
分享精彩片断一──环境描写。
⑴指名读来自课文的片断→分析片断→说明分享理由: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⑵同学自告奋勇读来自课外的片断→分析片断→说明分享理由:其他同学再评价、补充。
⑶再推荐一名同学读自身习作中的精彩片断→自我剖析→说明分享理由。
同学读例句,讨论这些句子对于抒发美好情感的作用。
教师小结:同学们不只能用心用情地读,能充沛地表达自身的分享理由,还能理解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真是厉害!希望各位继续努力,各显神通,争取成为班级中真正的收藏家、朗诵家、演讲家。预祝本次大比拼,人人有所得!
同桌分享自身收集的环境描写的精彩片断。
2、分享精彩片断二──心理活动描写:
⑴组内分享,注意倾听与评判。
⑵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进行班级分享,教师积极参与各小组,搜索“最佳分享者”。
⑶几名同学向全班交流,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⑷教师适时点拨、归纳,关注同学的倾听习惯、评价措辞、补充的方法。
民主评选第一轮的朗诵家、演讲家、收藏家,并用热烈掌声表示祝贺与鼓励。教师示例:
① “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侧面烘托出桑娜对家人的热爱。)
②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身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标明桑娜非常善良,宁愿自身吃苦也要协助他人的品质。)
③ “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表示了“我”第一次到林中拉琴时那种兴奋的心情,暗示“我”对拉好琴充溢了信心。)
3、比拼二:读悟警句:
⑴把“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朗读成诵:
①同学自选日积月累中的一句名言警句,向全班作深入浅出的解释,如同学都举手表示懂了,此生即为本轮演讲家的竞争对手。
②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根据同学实际,难理解的名句进行趣味性操练:同桌互说。
③至少背诵5句中的2句,指名背诵胜利者为本轮朗诵家竞争的实力派选手。
“轻诺必寡信”意思是轻易向他人许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民无信不立”意思是假如百姓对当局失去信心,那么国家就失去生存之本。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意思是不真诚就不能打动他人。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意思是真诚,是万事万物一起遵循的准则;真诚待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意思是答应给他人的东西,一丝一毫都不能少;与人约好的时间,一时一刻也不能改。
⑵朗读课外收集的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
①小组长负责:
比比本小组谁收集的名言警句最多,并记录姓名、条数报学习委员,由班长宣布本轮的收藏家,宣布前请老师鉴定。
②同桌互谈自身收集的名言警句,向小组长推荐优秀者。
③小组长负责:竞选本组最佳名言警句朗诵家。
④各小组最佳朗诵家竞选班级朗诵家,朗诵前由小组长说明推荐理由。
⑤全班参与评选。
⑶民主选举第二轮的朗诵家、演讲家、收藏家。
4、比拼三:推荐优秀书籍:
⑴自由朗读“课外书屋”中对《绿山墙的安妮》一书的介绍。
⑵通过谈话提问,了解同学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准备,对文中提和的《根鸟》、《窗边的小豆豆》、《小海蒂》的熟知程度。
⑶知识大比拼──课外书屋中,你认为哪本书最值得推荐?我们来发扮演说,说出你的理由。看谁勇敢;看谁最幽默;看谁的书最有吸引力;看谁的书最值得看!
①发扮演说要有称谓,有开场白,有结束语;还要注意声音响亮,富有感情;态度自然大方。
老师传授秘诀:设置悬念;用自身的话讲而不是读。
②自练。
③自荐,上台推荐书籍。
④同学举手上台挑战擂主。
⑤ 评价两位选手,确定新擂主。
⑥鼓励同学挑战新擂主,再作分析与评价。
⑦根据小组交流,推荐新的挑战者,发生新擂主。
⑧推荐本轮演讲家、收藏家、朗诵家候选人名单。
⑨对当选者表示祝贺。
三、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拓展链接】
《根鸟》是著名作家、北大中文系教授曹文轩继《草房子》、《红瓦》以后新近推出的一部长篇。一个名叫根鸟的少年从神秘的白鹰脚上绑着的布条得知某个女孩掉入峡谷的消息,又受到梦的指引看见了那个“静静地开满了百合花的峡谷”和“清纯如水,独立在银杏树下待救的女孩”紫烟。萌动的心再也抑制不住诱惑,十四岁的少年毅然分别了父亲和家乡,带着陌生的向往,踏上了寻梦的旅途。一路上,他见识了各种各样善恶不同的人,经历了种种快乐幸福或是难堪痛苦的事情,不知不觉地,少年在实际与梦幻的交织错位中生长起来。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黑柳彻子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保护和引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小朋友,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这本书不只带给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