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下载 > 教案大全 > 小麻雀教案范文合集(通用2篇)

小麻雀教案范文合集

发布时间:2023-08-18

小麻雀教案范文合集(通用2篇)

小麻雀教案范文合集 篇1

  设计意图:

  《爱唱歌的小麻雀》是一篇充满关爱之情的温馨小故事,作品围绕爱唱歌的小麻雀不能唱歌这一悬念,通过简单、重复的对话,使孩子逐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美好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作品中角色较多,我将有关角色认知的内容放在最前面,为理解故事埋下伏笔;故事后半部分层层递进,既给孩子清楚明了的记忆、理解、想像的线索,又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关爱朋友的美好情感。

  2.愿意在集体面前较自然地表述。

  准备:

  1.用旧挂历自制的有层次的图书及可粘贴操作的动物卡片,书的内页制作如图,前一页都比后一页短一些,每一页上都有一棵树的造型。

  2.利用图书的封面、封底绘制一棵大树。

  3.故事录音。

  过程:

  一、第一遍听故事,突出认知――别人睡觉时不要唱歌,不能吵醒别人。

  1.初步了解故事。

  (1)出示图画书,展示用封面、封底制作的大树,并介绍故事名称。

  (2)引导幼儿通过故事名称猜猜故事可能讲些什么。

  2.理解故事内容。

  (1)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边完整讲述故事。

  (2)提问:谁住在最上面?它的下面是谁?谁住在最下面?

  (3)提问:小松鼠为什么叫小麻雀不要唱歌?

  二、第二遍听故事,激发情感――结合生活经验,为小麻雀想想办法

  1.展示图书。

  教师打开图书,让幼儿了解本书结构,然后将动物卡片分别粘贴在不同的页码上,合上书。

  2.合作讲述。

  教师放慢速度讲述,故事对话部分留给幼儿讲述。

  3.分析讨论。

  提问:小麻雀可喜欢唱歌了,可现在不能唱了,怎么办呢?(轻轻地唱;到别的地方去唱;一起睡觉,等等。)什么时候小麻雀才能唱?(鹿宝宝醒了再唱。)

  三、第三遍听故事,行为练习――和小麻雀一起为小鹿唱最好听的歌

  1.播放录音故事。

  2.引导幼儿静静地等待小鹿醒来,在最后时刻,教师用醒来的小鹿形象调换原来熟睡的小鹿形象。

  3.带领幼儿和小麻雀一起为醒来的小鹿唱歌、跳舞。

  4.以小鹿的口吻感谢懂得关心别人的小麻雀和小朋友。

  附:爱唱歌的小麻雀

  在高高的树顶上,住着一只爱唱歌的小麻雀,她的歌声可好听了,小动物们都喜欢听。

  有一天,小麻雀又站在高高的树顶上,大声地唱起了歌:大清早的树林里,有只麻雀爱唱歌突然,从下面传来一个声音:上面的小麻雀,请你不要唱了。小麻雀想:是我唱得不好吗?为什么不要我唱?我得下去问明白。

  小麻雀往下飞,看见猫头鹰问: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吗?猫头鹰说: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

  小麻雀又往下飞,看见啄木鸟问:啄木鸟,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吗?啄木鸟说: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

  小麻雀继续往下飞,看见小猴子问:小猴子,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吗?小猴子说: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

  小麻雀再往下飞,看见一只小松鼠问:小松鼠,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吗?小松鼠说:是的。是我叫你不要唱的。

  小麻雀奇怪地问:为什么呢?

  小松鼠说:你飞下去看看就知道了。

  小麻雀飞到了树底下,呀!草丛中的鹿宝宝正在睡觉呢。

  小麻雀不唱歌了,轻轻地飞回树顶,安静地等着等着。它想:等鹿宝宝醒来了,我要为她唱一支最好听的歌。

小麻雀教案范文合集 篇2

  活动目标

  1.能从15—25厘米高出往下跳,会双脚轻轻落地。

  2.能勇敢地尝试,喜欢集体游戏。

  3.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高低不一的小方凳(表示大树)若干,小虫子图片若干。

  2.欢快的活动音乐。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幼儿扮演小麻雀,教师扮演麻雀妈妈,听音乐模仿小麻雀动作:四散飞、跳一跳、吃虫、喝水等。

  2.游戏——小麻雀捉虫。

  (1)每位幼儿自由选择一棵“树”作为自己的家,爬上“树”,当听到捉虫的信号时就跳下来,“飞”出去捉虫。

  (2)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多次练习。动作指导:两脚并拢,稍蹲,轻轻跳下来。

  (3)请个别幼儿师范轻轻跳的方法。

  (4)引导幼儿去同伴“家”做客,鼓励幼儿尝试从不同高度的椅子上跳下。

  动作指导:要跳得又轻又稳。

  3.游戏——大花猫来了。

  (1)小麻雀从“树”上跳下来,四散飞,找食吃。听到“大花猫”的叫声,赶快飞回“树”上躲起来。

  (3)师幼共同游戏,鼓励胆小的幼儿勇敢地参与到游戏中。

  (4)放松活动:捉小虫。

  幼儿四散在地上捉“虫”,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并小结。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小麻雀教案范文合集(通用2篇) 相关内容:
  • 小麻雀教案模板集锦(精选12篇)

    教学目的: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关爱朋友的美好情感。2.愿意在集体面前较自然地表述。准备:1.用旧挂历自制的有层次的图书,可粘贴操作的动物卡片。2.利用图书的封面、封底绘制一棵大树。3.故事录音。...

  • 小麻雀教案锦集(精选4篇)

    《小麻雀》一、教学要求: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蹈、瞪、舔、懊”4个生字。会写“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等10个字,掌握“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等词语。...

  • 小麻雀教案模板(通用12篇)

    活动目标1.体验双脚跳跃的乐趣。2.能从15~20厘米高处往下,会双脚轻轻落地。3.学习跳跃的技巧和方法。4.培养幼儿集体活动意识和互相谦让的良好品德。5.感受运动的快乐,愉悦身心。活动准备1.头饰:小麻雀若干,大猫一只,虫子若干。...

  • 《小麻雀》教案锦集(精选14篇)

    《小麻雀》一、教学要求: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蹈、瞪、舔、懊”4个生字。会写“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等10个字,掌握“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等词语。...

  • 《小麻雀》教案范文(精选14篇)

    教材分析:五年级语文S版上册第一课《小麻雀》,出自于高尔基的一篇童话。主要讲述了小麻雀普季克自作聪明、天真可爱、不听妈妈的劝告从窝里掉下来,在妈妈奋不顾身地抢救下,最终学会飞的故事。...

  • 《小麻雀》教案(通用13篇)

    设计意图:《爱唱歌的小麻雀》是一篇充满关爱之情的温馨小故事,作品围绕爱唱歌的小麻雀不能唱歌这一悬念,通过简单、重复的对话,使孩子逐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美好的情感。...

  • 小麻雀教案汇总(精选15篇)

    活动目标:会双脚行进跳和四散躲闪跑。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商量表达表现的形式,大胆表演。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老鹰头饰3个。...

  • 《小麻雀》(精选16篇)

    教学目的:1.学习动作、外形、神情的描写方法2.注意词语的搭配3.理解作者同情弱小关心被损害者的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1.以的命运为线索,展开曲折的故事情节;2.动作、外形、神情的描写;3.弄懂“似乎明白了什么”一句的含义。...

  • 小麻雀教案(通用16篇)

    教学目标:1、指导写好“惯”字。2、创设情境,角色体验,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我知道,你们那是为我好哇!”这句话的意思,懂得独立生活,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教学重点:创设情境,角色体验,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小麻雀教案模板汇编(精选6篇)

    一、教学要求: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蹈、瞪、舔、懊”4个生字。会写“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等10个字,掌握“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等词语。...

  • 小麻雀(精选17篇)

    教学目的:1.学习动作、外形、神情的描写方法2.注意词语的搭配3.理解作者同情弱小关心被损害者的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1.以的命运为线索,展开曲折的故事情节;2.动作、外形、神情的描写;3.弄懂“似乎明白了什么”一句的含义。...

  • 《小麻雀》(精选15篇)

    1小麻雀一、教学要求: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蹈、瞪、舔、懊”4个生字。会写“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等10个字,掌握“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等词语。...

  • 1《小麻雀》

    1小麻雀一、教学要求: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蹈、瞪、舔、懊”4个生字。会写“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等10个字,掌握“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等词语。...

  • 小麻雀

    教学目的:1.学习动作、外形、神情的描写方法2.注意词语的搭配3.理解作者同情弱小关心被损害者的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1.以的命运为线索,展开曲折的故事情节;2.动作、外形、神情的描写;3.弄懂“似乎明白了什么”一句的含义。...

  • 《爱唱歌的小麻雀》(精选14篇)

    设计意图:结合平日对小班幼儿的观察不难发现,他们在说话时,不太会控制音量,有时很大声,常常会影响到别人,之所以选择这节《爱唱歌的小麻雀》因为它是一篇充满关爱之情的温馨小故事,作品围绕“爱唱歌的小麻雀却不能唱歌”的主线,以...

  • 教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