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下载 > 教案大全 > 高三语文一轮教案2023(精选4篇)

高三语文一轮教案2023

发布时间:2023-08-13

高三语文一轮教案2023(精选4篇)

高三语文一轮教案2023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扩展语句的常见形式。

  2、掌握扩展语句的步骤、具体方法和注意点。

  教学重点:语句扩展的具体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训练

  教学过程

  一、考点阐述:

  扩展语句是要求考生在提供的原句(包括词)的基础上,在不删减字词,不变动词序,不改变原句句型(有要求的除外)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原句修饰成分和增加分句,使简单结构复杂化,单纯语意更加具体、详尽、丰富的一种造句形式。

  扩展语句题型的命题特点:

  1、着眼于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重视语言表达的基础能力。

  2、在内容上呈开放性特征,同时紧密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

  3、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展现自己的能力。

  4、情景既有一定的限制,又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5、答案丰富多彩,有较大的弹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热情,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大有益处。

  扩展语句主要考查四个方面的能力:

  (1)对题目的分析能力

  (2)对文句含意的理解能力

  (3)联想想像的创新能力

  (4)语言文字应用表达能力

  扩展语句的要求:

  ①保持本义

  ②合乎情境

  ③紧扣重点

  ④表意清晰

  二、常见的几种题型

  1、串词设境型

  示例:请展开想象,写一段描绘某种情境的话,其中必须包含“流水”“星辰”和“读”3个词语。(50个字左右)

  2、话题阐发型

  示例:请将“事业是人生不朽的丰碑”扩展为中心明确、语意连贯的一段话,不少于50字。

  3、诗词素描型

  示例:(20__湖北卷)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字。

  4、续写扩展型

  示例:根据所给出文句的意思,续写一段话。听高雅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可以激励人的斗志,可以抚慰受伤的心灵。你看,____________

  三、高考回放

  1、(20__天津卷)请从以下7个词语中任选4个,写一段话。要求语意完整,合乎情理,不超过48字。(4分)

  给力雷人粉丝妙趣横生山重水复美不胜收怡然自得

  现场答案展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算有挫折,也要怡然自得地生活。你会发现,在你身后有美不胜收的风景,生活会更加给力。

  得失分分析:

  ①内容表述完整。富有哲理,且选用词语的个数符合要求。得2分。

  ②“怡然自得”的运用不恰当,面对挫折,我们应该坦然豁达,而“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且字数超过要求。失2分。实际得分:2分。

  阅卷人点评:做串词设境型扩展语句题,不但要用上所要求的词语,还要注意每一个词语运用是否恰当,是否符合所设定的语境,能否与其他词语一起表达一个完整的语意。本答案设定的语意含有哲理,但“怡然自得”与所要表达的思想不一致,因此失分。

  满分答案:聆听导游妙趣横生的讲解,观赏美不胜收的桂林山水,领略“山重水复”的境界,令人好不怡然自得。

  我来阅卷和点评

  现场答案展示:游客们欣赏着美不胜收的风景,吟诵着妙趣横生的文章。那文章时而给力,时而雷人,让人听了真是不亦乐乎!

  2、(20__四川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渊明不经意间所见。请对诗中“南山”之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100字以内)(4分)

  现场答案展示:南山静静地站在那里,深绿色的森林使它显得如此的肃穆。一阵阵的水雾从林中升起,偶尔

  有几声猿鸣传来,带着些许悲凉……

  得失分分析:

  ①本答案抓住了扩写的重点,紧扣“南山”之景展开想象,描写生动形象。得2分。

  ②忽视了题干所要求表达的“诗人的‘悠然’之情”,所扩展语段给人以凄凉之感,与整首诗的意境不合,即想象不够合理。失2分。实际得分:2分。

  阅卷人点评:做诗词素描型扩展语句题,审题时不仅要注意扩展重点、字数要求等,还要注意扩展的语句必须符合整首诗的意蕴,还原到原诗中,要合乎情理。

  满分答案:南山苍茫绵延,直到天边。山之巅,几缕如丝带般轻柔的白云飘荡着,给山增添了几许灵动与绰约。山腰上,一片苍翠中隐约透出了几点秋叶的暗红。山脚下,田园里劳作了一天的农人正沿着秋草满径的小道荷锄归来

  3、(20__浙江卷)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4分)

  银杏树 初冬 疾风骤雨 凋零

  现场答案得失分评析

  ①能将题目提供的词语连缀

  成句,得1分

  ②该答案侧重论述,且忽略

  了修辞手法的运用。失3分

  实际得分:1分

  增分提示:

  答题时注意审明题目的限制条件,依据要求进行扩展,确定好扩展中心,围绕中心进行合理想象,借助修辞手法加以生动描写,运用规定的词语时要合理、恰当,不能露出拼凑的痕迹。

  规范答案:时序刚刚进入初冬,老天便迫不及待地显示出它的神威。一阵疾风骤雨,片片凋零的银杏树叶如同翻飞的金色蝴蝶,簌簌落下。

  四、方法归纳:

  (一)、明确方向,抓好“两审”

  1、审显性要求

  做题时首先要明确题干中关于扩展的内容与形式方面的要求,如扩展的重点、字数、表达方式或修辞等方面的规定。这些要求必须在扩展的语句或语段中体现出来。

  例如: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

  这个冬天,天气异常寒冷。

  要求:

  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②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

  ③不少于80字。

  2、审隐性限制

  审读题干,不仅要注意显性的要求,还要分析扩展的原句(词语),清楚其扩展内容重点、语体色彩以及情感色彩等因素,明确这些隐含在题干中的限制要求。

  例如:请根据下面小令中的画线句扩写一个场景。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不超过60字。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二)、掌握方法,找到思路

  1、添加成分,修饰限制

  扩展单纯关系的句子可以采用补充附加成分的办法。句子的主干只是单纯的陈述与支配的关系,而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能起到修饰、限制和补充的作用,要使句子扩展开,变得生动具体,就要发挥附加成分的作用。

  例如:扩展下面的语句,要求突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

  梅花开放了。

  2、合理联想,描写渲染

  有些语句只补充附加成分,不能满足具体生动的要求,特别是串词设境型扩展语句,这就需要以原句(词语)为基础展开合理的联想,并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加以描摹渲染。

  例如:利用下面三个短语,运用描写手法将其扩展成一个内容丰富的语段,给人以美的享受。

  远远的瀑布走近

  3、围绕中心,阐发议论

  对于给出话题或中心句的扩展语句题,可以根据要求找出中心句的内在逻辑关系,运用常用的论证方法(因果论证法、举例论证法、正反论证法)等进行阐发,使中心更加明确,内容更加丰富具体。

  例如:把“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扩展成一段话,不少于50字。

  4、多种手法,增加意蕴

  扩展语句时要达到具体、丰富、有意蕴的要求就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法,充分调动多种表现手法(衬托、渲染等)或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以期实现增强表达效果、增加意蕴的目的。

  例如:运用多种手法扩展下面的句子,使之更有意蕴。

  她笑了。

  五、检查验证,弥补完善

  重新审读所扩展的语句或语段,首先排查能否做到语句通顺,语意畅达;然后对照题干,验证要求是否一一落实到位。

  如下面的两个例子是20__年湖北卷扩展语句题(具体题干见〔常见的几种题型〕题型3)的考生答案:

  例1洗完衣服的少女们在明亮的月光下,穿过竹林,笑着,打闹着。

  例2洗完衣服的少女们拿着水桶,从密密的竹林间走出来,笑着打闹着归来。

  上述语句比原诗句内容要丰富一些,但例1没有扣住关键词“归”,例2虽扣住了关键词,但同例1一样语言欠生动,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缺少意境美,所以要扣分。由此可见,答完题之后一定要检查验证,查缺补漏。

  做题口诀:明重点,辨情景;加枝叶,懂渲染;发议论,用修辞;善表达,重回顾。

  六、跟踪练习

  1、以下面给出的句子开头,分别以“玻璃”、“枷锁”为中心写一段话,每段不少于40字。

  (1)让鱼不能畅游的是透明的玻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人难以自由的是无形的枷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中毕业在即,同窗三年的学友常用“赠言”表达彼此的情感。请选择下列一种“情境”写一条赠言。要求:表达要含蓄,不少于30字,不得出现校名、人名。

  (1)给曾在你困难时真诚帮助过你的同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曾被你无意伤害过而你一直心怀内疚的同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创造”或以“爱心”为话题写一段文字,必须用比喻句和排比句。(8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面一段话后续写。要求:

  ①先用一句话拟写出一种你自己不认同的看法

  ②然后写出自己的看法和充分的理解

  ③不超过100字。

  据报道,很多明星代言的产品都有问题,而明星往往都以只负责代言而没有保证产品质量的义务为理由推卸责任。对此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根据“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两句诗写一个场景。要求:

  ①想象合理;

  ②语言生动;

  ③不超过1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揣摩下面这首诗的内容和意境,把画线的诗句扩展成一段话,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扩展文字不超过60字。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以“烟火”和“烛火”为意象写一段文字,要求表达某种感悟,不超过50个字。(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扩展下句,要求用三个比喻句描写出“秋叶”的情状,字数50字以内。(5分)

  山谷中,溪流边,满眼是缤纷的秋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下面两种情景,以“一秒钟”为中心,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40个字。(5分)

  面对高三同学:短暂变化惊人面对小学生:多久短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语文一轮教案2023 篇2

  教学目标:

  学会理清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目标;

  学会把握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重点;

  学会设计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方法;

  学会调控修辞方法部分的训练内容。

  教学重点:

  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复习重点。

  教学难点:

  如何指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复习方法。

  课前预习:

  学生解答近几年高中会考、高考中有关修辞方法部分的试题(印成讲义),教师借此了解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统计分数);学生分析试题中的考查内容、考查形式,形成对修辞方法部分考核的初步感知,以便在课堂上深入讨论。

  教学过程:

  一、理清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目标

  教师提问:大家知道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目标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

  可能一:不知道,或不太知道。

  可能二:根据高考说明回答“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教师提示:要理清一个知识点的复习目标,其根据有哪些?

  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应该根据以下两方面——

  考试说明(包括会考高考)B、考试试题

  结合以上两方面,我们可以分解出如下4个能力考核点:(幻灯投影)

  能够辨识常见的修辞方法(高考列出8种,会考列出12种);

  能够理解修辞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作用;

  能够评价修辞运用的优劣;

  能够根据要求运用修辞方法。

  本环节小结:有效的复习,其前提就是要有明确的复习目标,所以每一个同学在进行每一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都应该首先要理清复习目标。从以上的分析操作,我们也基本了解了理清复习目标的方法。

  二、把握修辞部分的复习重点

  教师提引:目标的确立,为我们把握复习重点提供了范围。目标是针对所有学生的,而复习重点则应该是针对个人的。所以我们还有必要围绕目标,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说说各自的想法及做法。

  根据学生的讨论,小结如下:

  根据考试命题的倾向:

  会考的选择题中,修辞方法是必考题,题型已由单一的辨识题演变为辨识修辞方法与理解表达作用结合考的形式。

  高考的选择题中,近几年已没有单纯的修辞题。而是放在以下题型中去考:a诗歌鉴赏题中,结合诗句内容考查包括修辞方法在内的写法;b现代文阅读题中,结合文章内容考查修辞方法所表达的内容及作用;c语言运用题(第五大题)中,根据表达需要运用修辞方法写作(造句)。②根据自己的知能结构现状:

  在预习中,我们利用会考高考试题作了先测,大家可以针对自己答题的情况,分析自己在修辞方面掌握的程度,找出薄弱点,以此作为自己以后复习的重点。

  三、设计合理的复习方法

  1.教师导引:确立了复习重点后,我们还要设计好合理科学的复习方法,才能使复习真正有效。我们要时刻都有学习效率观,并努力探索有效的学习方法,科学地安排复习的内容、复习的时间,这样才是一个真正会学习的人。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讨论一下如何设计有效的复习方法。

  2.学生讨论献策,教师点评。

  3.师生共同小结:

  遵循的原则: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

  以训练带知识的原则,

  查漏补缺及时矫正的原则。

  具体的方法:

  辨识题。我们要善于抓住各修辞方法的特征加以辨析,特别是几种不易辨别的修辞。同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来分析。辨识题的复习要结合理解题同时进行。

  理解题。对于理解语意,我们要考虑不同文体的特点,并且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表达作用,我们则既要考虑各种修辞的一般作用,也要考虑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特殊作用。

  评价题。我们要掌握各种修辞在具体运用中的要求,也就是要掌握评价的标准。评价题虽不常见,但也应做好相应的准备。

  运用题。往往是综合题,需要我们考虑各方面的命题要求,既有修辞上的,也有可能是句式上的,还有可能是内容上的。我们可以结合小写作练习进行。

  四、调控训练内容

  教师提问:

  大家都很反对“题海战术”,但缺乏必要的训练,也是不可能形成能力的,所以我们有必要掌握好训练的“度”。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调控自己的训练呢?大家不妨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教师指点以下内容:

  大家可以对《强化训练精编》中的修辞练习题作一分析,按照复习目标中的四个考查点,看一看这个练习题题型分布得合理不合理?

  (辨识题太多,运用题、评价题太少)

  每一个能力点大致需要训练多少次才能达标?

  我们还应该再增加一些什么题型才能复习到位?

  师生一起总结:

  对现有的训练材料,我们千万不能拿来就作,不加辨析,不加选择。否则既有可能造成无效劳动,也有可能造成训练不到位。

  要调控好训练,应应注意几点:

  要注意题型分布的合理。

  要根据自己的'现状确定训练的“度”。

  要会选择有效的训练题。

  要学会控制训练的节奏。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没有在修辞本身的认知上作更多的讨论讲解,而是着眼在如何复习修辞,其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提高自我复习的能力,能够提高语文学科元认知的能力。这种能力才是我们要培养的终身需要的能力。

  这种元认知能力,具体地说,就是需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清楚地认识到“我应该学哪些内容?”“我应该如何地学?”“我学的效果怎样?”“我应该怎样改进自己的学习?”等等问题。

  语文学科的知识是非结构性的,学习效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学习策略。只会被动的学习,而毫不讲究学习策略,决不会提高语文的素质。

  因此,希望大家树立主动学习的观念,提高自己在语文学习上的元认知能力。这才是本节课的主要目标。

  六、作业布置

  作修辞练习,并思考评价修辞运用优劣的标准是什么。

高三语文一轮教案2023 篇3

  教学目的:

  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生动的语言。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当今国际社会之动荡,谈及解决办法,再延伸至孟子的“仁政”思想,进入课题。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三、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

  四、解释下列词语:

  ①出,语人曰语:告诉

  ②天下恶乎定恶:何,怎么

  ③今夫天下之人牧牧:统治

  ④如有不嗜杀 人者如:如果

  ⑤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引:伸长

  五、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①卒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同“猝”,突然

  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士兵

  C初,鲁肃闻刘表卒死

  D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整个,全

  ②一

  A谁能一之统一

  B用心一也专一

  C一鼓作气第一次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个

  E黄鹤一去不复返一经

  ③就

  A由水之就下也往

  B金就砺则利靠近

  C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登上

  六、分析简答:

  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

  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

  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

  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

  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4.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七、再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性。

  提示:本文的比喻虽是假设,但具体可感,犹若真实的事情,关键在于其情境性很强。而油然作雨、沛然下雨、水之就下等词句,千百年来更是一直活在人们的口中。

  八、完成课后练习一,讨论:如今的国际社会,谁能一统天下?

  九、完成课后练习二。(综合本课所有通假字)

  ①卒然问曰卒同“猝”,突然。

  ②则苗浡然兴之矣浡同“勃”,生机盎然。

  ③由水之就下由同“犹”,就像。

  十、课外作业:

  1.熟读课文。

  2.阅读《文学读本》上选读的孟子文章。

高三语文一轮教案2023 篇4

  教学目标

  1、培养初步鉴赏古典诗歌能力;

  2、提高解答古典诗歌鉴赏题能力。

  教学重点:把握重要环节,抓住关键词句。

  教学难点:对诗歌背景及其所用典实的了解。

  教学方法与思路

  1、从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考查的内容归纳所要复习的重点;

  2、掌握具体方法;

  3、实例训练,形成能力。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引言导入,板书课题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诗的王国,优秀的诗人像群星灿烂,优美的诗篇流传久远。古典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近年高考的必考内容。然而在实际学习中,由于年代相去甚远,许多同学对古典诗歌的理解总是有一定的难度,有时似懂非懂,有时“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在考试中失分较多。这说明我们有必要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提高古典诗歌鉴赏题的解答能力。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古典诗歌鉴赏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板书课题:古典诗歌鉴赏)

  二、从高考题归纳古典诗歌鉴赏的要点

  1、投影显示1996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习题1)。

  引导学生思考:鉴赏的内容有哪些?

  明确:第一题是元曲句子的鉴赏,第二题涉及结构、内容、主旨、风格。

  2、投影显示1997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习题2)。

  引导学生思考:鉴赏的内容有哪些?

  明确:

  3、归纳古典诗歌鉴赏题的鉴赏要点:

  (1)字词

  古代诗人在用词方面可谓孜孜以求。苦吟派的卢延*曾说:“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贾岛“推敲”的诗坛趣话更是流传千古。

  提问:你还能举出表现古人讲究炼字的例子吗?

  明确:为人*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

  一诗千改始心安。(袁枚)

  (2)诗句

  诗句的理解往往是理解全诗的关键所在,因此,对诗句的考查也是重点之一。它的内容包括诗句的意义,修辞技巧,表现手法,有时还考查诗句所涉及的典故等。

  (3)意境

  诗歌的主题通常借助意境来表达。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境界,因此,鉴赏古典诗歌,必须体味意境。体味意境的主要方法是抓住诗歌的画面和气氛去理解“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

  (4)评价

  包括作者评价、内容评价、思想评价、艺术评价等,往往是总体评价。

  三、借鉴题例,把握鉴赏三个环节

  1、显示题例:习题1、习题2

  2、思考与练习

  3、把握鉴赏三个环节:了解——感悟——联想

高三语文一轮教案2023(精选4篇) 相关内容:
  • 高三语文课堂教学反思(通用2篇)

    语文高考考点细实、知识广泛,可以说要求全面、内蕴深广;加之,随着《考纲》的不断更新,几乎每年都有一定的考试内容和范围的变动。这就要求教师切实钻研、学习《考纲》,把握《考纲》的精神,从而从宏观到局部,安排好高三复习的整个过...

  •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通用17篇)

    一年的高三复习有经验,也有教训,有痛苦,基本没有幸福,反思如下:一、工作态度上这一轮,因为不带班,教学方面遇到的很多困难是以前所没有体会过的。...

  • 高三语文教案(通用12篇)

    1、p90鲁侍萍哦,——老爷没有事了?周朴园(指窗)窗户谁叫打开的?2、p91周朴园哦,很远了,提起来大家都忘了。鲁侍萍说不定,也许记得的。3、p92周朴园哦。鲁侍萍我到认识一个姑娘姓梅的。周朴园哦?你说说看。...

  • 高三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精选6篇)

    【学习目标】在文中寻觅沈从文着力歌颂的“恰如其分的爱与美”,体会《边城》田园牧歌式情调。【学习重点】了解沈从文笔下的湘西风土人情,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学习难点】体会小说的情感境界和人性之美。...

  • 琵琶行高三语文教案(精选2篇)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文是高教社职高语文(基础版)第二册第八单元的讲读课文。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文言文理解。本诗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的叙事长诗,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具有...

  • 高三语文教案《红楼梦》选读(精选12篇)

    一、导入《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它以一个贵族家庭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广阔的社会历史图景,社会的各个阶级和阶层,都得到了生动的描写。...

  • 高三语文上册《边城》课堂实录(通用15篇)

    师: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介绍一下“沈从文”,听好要求,突出介绍他经历当中传奇、浪漫、唯美的色彩。哪位同学想好了,请举手。生:沈从文是生于1902年,死于1988年,是湖南凤凰县人,苗族,我们知道苗族是楚文化的发源地,有...

  • 高三语文《逍遥游》教学设计(精选17篇)

    《逍遥游》教学设计北师大株洲附校 周灿一、教学设想:本篇历来是难篇,不光是词句的掌握,尤其是庄子的思想与写作的手法,都对理解全篇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 高三语文第二学期教案(通用7篇)

    【教学目标】1. 梳理文章内容,掌握重难文言语汇。2.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3. 理解成事需“志、力、物”及“深思慎取”的主旨,以古鉴今。4.感悟王安石写作政治缘由。...

  • 高三语文基础训练7 辨析修改病句(通用2篇)

    语文基础训练基础训练8 辨析修改病句(二)(时间45分钟,赋分100分)训练指要“辨析修改病句”,高考年年考。对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进行有效的解题训练。...

  • 高三语文反思(精选10篇)

    要真正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应精于讲述,即对知识不是进行面面俱到的简单“回锅”,而是富有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含有前瞻意义的“指导”;是给学生解决问题,给学生留出时间,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要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

  • 高三语文压轴题专项练习(精选2篇)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高中高三语文上册《咬文嚼字》教案(精选14篇)

    教学目标:1、探究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谨严的语文学习习惯。2、分析评价文章的观点。教学方法:1、探究学习法。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 2023高三语文知识点总结(精选2篇)

    送别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思念)(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 高三语文《边城》教案(精选14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赏析品味边城原始淳朴的风景美、风情美;分析人物的心理、语言、神态、动作等把握人物形象,欣赏品味人性美、人情美过程与方法 自读法、研讨法、引导法情感与价值观 欣赏品味沈从文笔下的人性美、人情美教学重难点过分...

  • 教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