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讲卫生》教案(精选12篇)
幼儿园《讲卫生》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语言活动中,辨别行为的对与错。
2、通过观看录象,让幼儿注重平时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3、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二、活动准备:
小狗、小老鼠吃香蕉的幻灯制作;幼儿在园吃糖、擦嘴、吃饭时的录象。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两只小动物,引起幼儿兴趣。
1、今天,老师请来了小黄狗、小老鼠,你喜欢谁啊?为什么?
二、看图学习儿歌。
1、看了两只小动物的表现,我们再来说说你更喜欢谁?先来看小黄狗,它在干什么?
2、小狗把香蕉皮丢到哪里去了?
我们把小黄狗吃香蕉的样子编成了一首儿歌。
小黄狗,吃香蕉。果皮丢进垃圾箱。
3、(出示图二)再来看看小老鼠是怎么吃香蕉的?
你认为小老鼠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
学学动作“丢”。
我们也来编一段儿歌:
小老鼠,吃香蕉。果皮丢到地面上。
小结:那现在,你更喜欢谁了啊?为什么?
我们要学乖小黄狗,做个讲卫生的好宝宝。
三、聊天扩展
除了吃香蕉,我们还吃过好多好吃的东西,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聊聊你吃完零食是怎么做的?
四、观看录象两段。
我们来看看小2班的两位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录象一:他在吃糖果,猜猜他会把糖纸丢哪儿呢?我们给他次机会,这儿有张糖纸,他会怎么做?
录象二:擦完嘴巴,餐巾纸该丢哪儿呢?(表扬)
录象三:在吃饭时,我们的宝宝是怎样表现的?
五、活动延伸:
争做小小卫官员。
附儿歌:
吃香蕉
小黄狗,吃香蕉。果皮丢进垃圾箱。
小老鼠,吃香蕉。果皮丢到地面上。
幼儿园《讲卫生》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大胆尝试编动作
2、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3、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4、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活动准备:
相关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和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小小蛋儿把门开》
2、介绍歌曲名称并示范弹唱:
师:小朋友,今天天气真好,太阳公公出来了,我们来学一首新歌《太阳咪咪笑》,你们要仔细听哦,等会老师要问你们听到了些什么?
(1)弹完第一遍问幼儿:谁听到老师都唱了些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相关图片)师:谁起的早呀?为什么要刷牙呀?会刷牙的请举手。
(2)再听老师弹一遍好不好?(老师弹第二遍)师:谁的小耳朵最厉害,又听到老师唱什么啦?(根据幼儿回答继续出示相关内容的图片)为什么吃饭前要洗手?为什么吃好饭后不可以乱跑?清洁又卫生是什么意思?
表扬幼儿:你们的小耳朵真聪明,把这首歌都听清楚了!歌的名字叫什么?
3、第一次学唱歌曲:现在你们跟着老师看着图片来唱歌好不好?(唱1遍)
4、跟着钢琴来唱1遍,一边唱一边想动作哦。(让幼儿跟着老师琴声学唱)
5、师生共同创编动作:好,哪个小朋友已经想好动作啦?
启发幼儿第一句:太阳咪咪笑怎么做动作?(太阳,两手上举大拇指,食指做太阳状。咪咪笑呢?两个食指点在脸颊处)我们起的早(双手放在胸前,再握拳上举扮起床状)利用图片来启发诱导。
第二句:手脸洗干净,刷牙不忘掉。(做洗脸,刷牙动作)第三句:饭前洗洗手,饭后不乱跑(引导幼儿做洗手,散步走动作)利用图片。
第四句:清洁又卫生,身体长得好。(启发幼儿哪里干净呀,摸摸脸,伸出手,竖大拇指)表扬小朋友:哇!你们太棒啦,又会唱又会表演。
6、鼓励幼儿跟老师一起表演新动作。现在我们表演给客人老师看一看好不好?
7、激励幼儿自己表现:现在老师弹琴,你们自己的本领边唱边动作好不好?
结束语:今天小朋友学会了爱清洁讲卫生的歌,你们开心吗?让我们一起跟客人老师跳个舞吧。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老师弹琴,幼儿去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跳。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知道生活中要讲卫生,爱清洁,培养良好习惯。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都乐于参与活动,尤其是在操作活动,孩子们在充满兴趣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每个活动环节的设计循序渐进,过度语句做到了衔接,整个活动动静结合,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使整个活动达到预定目标。在本次活动中,也有不足之处,今后我会改进,做得更好的。
幼儿园《讲卫生》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初步学唱歌曲,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大胆尝试编动作
2、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相关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和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小小蛋儿把门开》
2、介绍歌曲名称并示范弹唱:
师:小朋友,今天天气真好,太阳公公出来了,我们来学一首新歌《太阳咪咪笑》,你们要仔细听哦,等会老师要问你们听到了些什么?
(1)弹完第一遍问幼儿:谁听到老师都唱了些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相关图片)师:谁起的早呀?为什么要刷牙呀?会刷牙的请举手。
(2)再听老师弹一遍好不好?(老师弹第二遍)师:谁的小耳朵最厉害,又听到老师唱什么啦?(根据幼儿回答继续出示相关内容的图片)为什么吃饭前要洗手?为什么吃好饭后不可以乱跑?清洁又卫生是什么意思?
表扬幼儿:你们的小耳朵真聪明,把这首歌都听清楚了!歌的名字叫什么?
3、第一次学唱歌曲:现在你们跟着老师看着图片来唱歌好不好?(唱1遍)
4、跟着钢琴来唱1遍,一边唱一边想动作哦。(让幼儿跟着老师琴声学唱)
5、师生共同创编动作:好,哪个小朋友已经想好动作啦?
启发幼儿第一句:太阳咪咪笑怎么做动作?(太阳,两手上举大拇指,食指做太阳状。咪咪笑呢?两个食指点在脸颊处)我们起的早(双手放在胸前,再握拳上举扮起床状)利用图片来启发诱导。
第二句:手脸洗干净,刷牙不忘掉。(做洗脸,刷牙动作)第三句:饭前洗洗手,饭后不乱跑(引导幼儿做洗手,散步走动作)利用图片。
第四句:清洁又卫生,身体长得好。(启发幼儿哪里干净呀,摸摸脸,伸出手,竖大拇指)表扬小朋友:哇!你们太棒啦,又会唱又会表演。
6、鼓励幼儿跟老师一起表演新动作。现在我们表演给客人老师看一看好不好?
7、激励幼儿自己表现:现在老师弹琴,你们自己的本领边唱边动作好不好?
结束语:今天小朋友学会了爱清洁讲卫生的歌,你们开心吗?让我们一起跟客人老师跳个舞吧。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老师弹琴,幼儿去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跳。
幼儿园《讲卫生》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语言活动中,辨别行为的对与错。
2、通过观看录象,让幼儿注重平时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3、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二、活动准备:
小狗、小老鼠吃香蕉的幻灯制作;幼儿在园吃糖、擦嘴、吃饭时的录象。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两只小动物,引起幼儿兴趣。
1、今天,老师请来了小黄狗、小老鼠,你喜欢谁啊?为什么?
二、看图学习儿歌。
1、看了两只小动物的表现,我们再来说说你更喜欢谁?先来看小黄狗,它在干什么?
2、小狗把香蕉皮丢到哪里去了?
我们把小黄狗吃香蕉的.样子编成了一首儿歌。
小黄狗,吃香蕉。果皮丢进垃圾箱。
3、(出示图二)再来看看小老鼠是怎么吃香蕉的?
你认为小老鼠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
学学动作丢。
我们也来编一段儿歌:
小老鼠,吃香蕉。果皮丢到地面上。
小结:那现在,你更喜欢谁了啊?为什么?
我们要学乖小黄狗,做个讲卫生的好宝宝。
三、除了吃香蕉,我们还吃过好多好吃的东西,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聊聊你吃完零食是怎么做的?
四、观看录象两段。
我们来看看小2班的两位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录象一:他在吃糖果,猜猜他会把糖纸丢哪儿呢?
我们给他次机会,这儿有张糖纸,他会怎么做?
录象二:擦完嘴巴,餐巾纸该丢哪儿呢?(表扬)
录象三:在吃饭时,我们的宝宝是怎样表现的?
四、活动延伸:
争做小小卫官员。
幼儿园《讲卫生》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的自主探索活动, 使幼儿知道肥皂的外形特征及用途。
2、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3、幼儿养成用肥皂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活动过程:
活动一:各种各样的肥皂(科学)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的自主探索活动,使幼儿知道肥皂的外形特征及用途。
2、对探索活动产生兴趣,并勇于探索。
活动准备:
各式各样的肥皂及肥皂盒若干;各种旧布绒玩具、旧手绢等:吹泡泡玩具瓶(与幼儿人数相等);盛玩具的小筐若干;干净毛巾(与幼儿人数相等)、盛水的大水盆六个,小方布一块。
活动过程:
一、吹泡泡,引发幼儿兴趣。
1、老师吹泡泡,与幼儿一起游戏。
2、老师提问幼儿猜测
“你知道这泡泡是用什么水吹出来的?”
3、出示肥皂释疑。
二、了解肥皂的外形特征。
1、出示多种多样的肥皂,让幼儿观察。
师:“这儿有很多肥皂,你们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和他们玩一玩,把你的发现和好朋友说一说。
2、幼儿自由观察、交流。
老师引导幼儿观察肥皂形状、颜色、气味,并用手摸摸,说出感觉。
3、从肥皂的形状、颜色、气味、触觉等方面小结它的外形特征。
三、了解肥皂的其它特征和用途
1、幼儿自由玩肥皂、脏玩具等,探索寻找肥皂的小秘密。
师:“你们在水里玩一玩肥皂和玩具,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秘密?”
2、幼儿自主探索
幼儿在玩中发现肥皂的小秘密:用手搓能产生泡沫,能溶在水里、能使脏布绒玩具变干净……
3、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老师适时给予引导、评价
4、引导幼儿说出肥皂的用途。
师:“在玩的时候,你发现肥皂有什么用处呢?”
幼儿自由交流
5、小结肥皂用途:
把脏东西洗千净:洗衣服、洗澡、洗玩具等、除菌、治病(药皂)、游戏(吹泡泡)等。
四、幼儿自由吹泡泡,活动结束。
幼儿园《讲卫生》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熟悉歌词。
2、爱唱歌曲《讲卫生》。
活动准备:
幼儿的椅子摆放成半圆形、钢琴、录音机、磁带
重点难点:
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唱出来
活动地点:
活动室
活动形式:
集体活动
活动过程:
1、播放欢快的曲子,老师带领幼儿学习小鸟,一个跟着一个飞进教室。
2、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A、老师与幼儿一起按ΧΧΧΧ拍手,注意节奏的稳定然后老师朗诵歌词。
B、幼儿和老师一起说歌词,速度可稍慢,但要均匀,避免忽快忽慢。
C、与幼儿一起回忆歌词,“怎么样才能让身体长得好?”
3、学唱歌曲。
A、老师弹唱两遍歌曲,幼儿倾听。
B、幼儿尝试和老师一起演唱。
C、幼儿分组或者个别进行演唱,老师给予鼓励。
4、师幼一起复习《好娃娃》,结束活动。
幼儿园《讲卫生》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歌曲,帮助幼儿唱准休止符。
2、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钢琴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发声练习
师生问好歌曲《小动物叫声》《小鸡叫、小猫叫、小鸭叫》
2、律动练习
《生活模仿动作》、《小鸡叫、小猫叫、小鸭叫》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观看挂图:小朋友,你们说说他们俩在干什么?你们觉得应该学习哪个小朋友?为什么?
2、教师小结,有一首歌曲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讲卫生。歌曲的名字就叫《讲卫生》
3、幼儿欣赏歌曲。
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是怎么唱的?
4、幼儿学唱新歌。
带领幼儿随琴声学念歌词。
幼儿轻声跟琴声学唱歌曲。注意提醒幼儿第一、三句用跳跃的唱法,唱准休止符,第二、四句用连贯的唱法。
5、请幼儿跟音乐完整地演唱。
6、幼儿分男女孩子演唱歌曲。
三、结束部分。
复习歌曲《大西瓜》
幼儿园《讲卫生》教案 篇8
活动准备:
娃娃家:给娃娃洗脸、刷牙、梳头。
手工区;:卡纸、海绵纸、等材料设计各种生活用品并且还可以进行绘画。
阅读区;各种生活类的图画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是个讲卫生的孩子吗?(是的)那你们平时是怎么讲卫生的呢?(请个别孩子说说自己平时是怎么讲卫生的)
刚才小朋友都说了自己早上起来会刷牙、洗脸,讲了很多很多,今天我老师就要来看看我们在区域活动中是怎么来表现的。
二、介绍各个区域。
1、娃娃家。
娃娃家里都有很多的娃娃宝宝,今天就要来让我们的小朋友怎么跟我们的娃娃洗脸、刷牙、梳头。
2、图书区。
今天老师在图书区准备了各种生活类的图画书,待会小朋友可以看图书和朋友一起讲讲,看完后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说说。
3、动手区。
在手工区老师准备了:卡纸、海绵纸、等材料设计各种生活用品并且还可以进行绘画。
三、组织幼儿进区区域。
1、提出区域规则。
在进区的时候,你先要想好来你要进什么区角。但是我们进区域时我们先要拿好进区卡,只有拿到了进区卡的小朋友才能到区角里面去活动,如果你去的哪个区角里的卡插满了,你就不能再进这个区了,只有把卡插在哪个区里,你就在哪个区里活动。当老师放音乐时候,小朋友就赶紧把区域中的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在区域中不能大声喧哗,静静的玩。
2、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
四、收拾材料,结束游戏。
小结小朋友进区观看的情况,表扬有序进区的幼儿,对存在不足自己玩自己的幼儿提出要求,指出做的不够的地方。
幼儿园《讲卫生》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知道勤洗澡可以保护皮肤。
2、通过迁移生活经验及音乐表演,初步学习自己洗澡。
3、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猪小弟》《洗澡歌》。
小猪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猪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它的名字叫"猪小弟",我们一起来听听在它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听音乐《猪小弟》。
提问:
1、开始小猪没有朋友和它游戏?为什么没有?(因为它身上全是泥。)
2、后来有朋友和它做游戏了?为什么又有朋友了呢?(因为小猪它洗澡以后变干净了。)
三、组织幼儿讨论:
你爱洗澡吗?为什么要经常洗澡呢?
【教师小结】
1、洗澡可以使我们干净,这样人很舒服。
2、运动后会出汗,皮肤上就有污垢,污垢就容易产生细菌,对皮肤不好。
3、经常洗澡,干净的皮肤可以放出"溶菌霉"消灭细菌,保护我们的皮肤。
四、讨论:你是怎样洗澡的?
五、即兴表演:
冲水--擦肥皂--搓泡泡--冲水--再搓一搓--冲水。
六、幼儿随音乐表演,体验洗澡的乐趣。
你洗干净了吗?还想洗洗哪?(幼儿自由地创遍:头、胳膊、肚子、屁股、腿等等。)
幼儿园《讲卫生》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扭动肢体,感受洗澡的快乐。
2.逐步积累幼儿洗澡的经验。
活动准备:
1.《喜唰唰》、《我爱洗澡》、《日光海岸》音乐
2.宝宝洗澡录像、洗澡用品若干、每人一块沐浴花。
活动过程:
1.宝宝洗澡,引起幼儿洗澡兴趣
(1)有段非常好听的音乐,你们想听吗?让我们随音乐来跳一跳。宝宝们随喜唰唰音乐做律动。
(2)好热呀?你们热吗?怎样才会舒服?
(3)有个非常可爱的宝宝,让我们看看他在干吗?放宝宝洗澡的录像,引起宝宝洗澡的.兴趣。
2.交流洗澡的方法,积累洗澡的经验
(1)教师:宝宝洗澡时,洗了哪儿呀?引导宝宝充分用语言和动作来表达。引导幼儿注意洗澡时要保护好眼睛、耳朵、嘴巴不让脏水进入。
(2)提问:宝宝洗澡时用到了什么?我们洗澡的时候会用到哪些东西?
(3)教师出示魔术盒,幼儿猜猜里面藏着什么东西?
小朋友们喜欢变魔术吗?现在所有小朋友变成小小魔法师,伸出小魔棒(食指)指着魔术盒说变变变,就会变出好多的东西。
教师小结:洗澡用的东西可真多,这些东西都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变干净和舒服,成为干净的宝宝。现在每人拿一个喜欢的,让我们随音乐来洗澡吧。
3.大家来洗澡,体验洗澡的快乐
(1)播放音乐《我爱洗澡》。在前奏部分教师边喊:“宝宝们,洗澡啦”,边做拧水龙头的动作,然后给每个宝宝“抹沐浴液”,带领宝宝跟随音乐有节奏地扭动。后背洗不到怎么办呀?(帮个忙擦一擦)。宝宝之间互相帮忙擦背、教师与幼儿间互相擦背。幼儿手拉手,变大泡泡,小泡泡。
(2)请幼儿跟着音乐来洗澡,教师观察幼儿的舞动情况,及时表扬表现得逼真、有趣的幼儿。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扭动。
4.抹香宝宝,享受洗澡后的快乐
(1)洗干净了吗?好,轻轻的放回沐浴花。我们用浴巾擦擦身体。(放松)播放音乐《日光海岸》
(2)洗完澡我们抹点什么呢?抹上点宝宝润肤露,闻闻香吗?教师闻一闻幼儿,欣喜地告诉幼儿“香极了”。
5.延伸活动
回家以后要勤洗澡,做一个健康、讲卫生的好宝宝。
幼儿园《讲卫生》教案 篇11
一、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语言活动中,辨别行为的对与错。
2、通过观看录象,让幼儿注重平时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3、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二、活动准备:
小狗、小老鼠吃香蕉的幻灯制作;幼儿在园吃糖、擦嘴、吃饭时的录象。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两只小动物,引起幼儿兴趣。
1、今天,老师请来了小黄狗、小老鼠,你喜欢谁啊?为什么?
(二)、看图学习儿歌。
1、看了两只小动物的表现,我们再来说说你更喜欢谁?先来看小黄狗 ,它在干什么?
2、小狗把香蕉皮丢到哪里去了?
我们把小黄狗吃香蕉的样子编成了一首儿歌。
小黄狗,吃香蕉。果皮丢进垃圾箱。
3、(出示图二)再来看看小老鼠是怎么吃香蕉的?
你认为小老鼠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
学学动作“丢”。
我们也来编一段儿歌:
小老鼠,吃香蕉。果皮丢到地面上。
小结:那现在,你更喜欢谁了啊?为什么?
我们要学乖小黄狗,做个讲卫生的好宝宝。
(三)、除了吃香蕉,我们还吃过好多好吃的东西,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聊聊你吃完零食是怎么做的?
(四)、观看录象两段。
我们来看看小2班的两位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录象一:他在吃糖果,猜猜他会把糖纸丢哪儿呢?
我们给他次机会,这儿有张糖纸,他会怎么做?
录象二:擦完嘴巴,餐巾纸该丢哪儿呢?(表扬)
录象三:在吃饭时,我们的宝宝是怎样表现的?
(五)、活动延伸: 争做小小卫官员。
附儿歌:
吃香蕉
小黄狗,吃香蕉。果皮丢进垃圾箱。
小老鼠,吃香蕉。果皮丢到地面上。
设计思路:
每次走过小班,我都能感受到小朋友的点滴进步,他们在幼儿园学会了礼貌,养成了很好的常规。很多时候,很多环节,教师会对他们进行卫生教育。在此基础上设计一堂讲卫生的教学活动,一定能增进幼儿讲卫生的意识。于是,我想到了设计今天的活动。
手段的利用:在活动中我采用录象教学,是想通过观察幼儿身边的人,发生的身边的事,从而让自己来辨别他人行为的对与错。这环的设计所呈现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它避免了说教的枯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他们不仅能说出观察到的对象、行为,而且还能辨别行为的对于错。
方法的呈现:之前我用到了一首小儿歌。这里我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先让幼儿谈喜欢谁,为什么喜欢它?既而又呈现他们吃香蕉的行为表现,再次让幼儿说说喜欢谁?为什么喜欢它?从幼儿的回答中,明显能看出幼儿已有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
精彩瞬间:中间一环,让录象中丢糖果纸的幼儿上来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幼儿在完成后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小朋友的拍手鼓励后,不仅对该小朋友促进很大,而且能让幼儿知道一个道理,知道错了要改正的道理。
遗憾:让小朋友互动交流:你还吃过哪些零食?之后你是怎么做的?但小朋友不能很好的交流,这环节的设计完全可以省略,幼儿已经迫不及待的还和老师说自己的体验了。
幼儿在表达为什么喜欢它(小狗)时,他们的语言表达上就显得较欠缺。
小百科:卫生指个人和集体的生活卫生和生产卫生的总称。一般指为增进人体健康,预防疾病,改善和创造合乎生理、心理需求的生产环境、生活条件所采取的个人的和社会的卫生措施,包括以除害灭病、讲卫生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
幼儿园《讲卫生》教案 篇12
活动背景:
木偶剧是我国一种流传的民间艺术,它流传广泛,历史悠久。它用木偶的形式生动而形象地刻划各种人物。托大段幼儿正处在语言(口语)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儿童,对色彩鲜艳、有声响、会动的物品感兴趣。新异事物能引起他们极大的注意。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知道饭前洗手,饭后洗脸。
2、丰富词汇:洗脸
活动准备:
1、木偶:小熊、熊妈妈各一个
2、《讲卫生》音乐磁带一盒
3、草莓,蛋糕、蜂蜜、糖等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以谈话的形式引入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吃饭前该做什么?(洗手),吃完饭后应该做什么?(洗澡),对,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欣赏一个木偶剧,名字叫《小熊洗脸》
2、木偶剧表演《小熊洗脸》。
3、以小熊问幼儿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问题:
(1)小朋友你们猜猜是谁爬到我的脸上来了?
(2)蚂蚁为什么会爬到小熊的脸上?
(3)要怎样做蚂蚁才不会爬到脸上呢?
4、结合日常生活,教育幼儿保护牙齿。
(1)小熊检查幼儿的脸,看看哪个幼儿的脸又于净又漂亮。
小熊:现在我要看看哪个小朋友的脸又于净又漂亮。
(2)小熊:小朋友,你们以后可不能向我学了,要养成饭前洗手,饭后洗脸的好习惯,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好吗?(好)我们一起来唱“讲卫生”的歌吧!
5、歌表演《讲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