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下载 > 教案大全 >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通用4篇)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发布时间:2023-08-05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通用4篇)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父母辛劳,懂得做子女的应该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在家做个好孩子。

  2、行为目标:做到自己会做的事自己做,不让父母操心,并能帮父母干家务活,虚心接受父母的教育,以实际行动给父母带来快乐。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多角度理解体谅父母对自己的严厉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行动为父母分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进行讨论

  1、介绍问题背景:

  今天老师想和大家探讨一件事,这件事想必曾经遇见过,这件事是这样的:一个四年级的大哥哥,在吃完晚饭后,爸爸妈妈因为还要到店里去干活,让他洗一下碗,他说:“没空,我还要做家庭作业。要么给二元钱。”

  2、讨论:

  3、你觉得这位大哥哥该不该讨这两元钱?为什么?

  4、指名回答。

  5、教师小结:(1)家里的事,仅仅是爸爸妈妈的吗?(2)确实,爸爸妈妈赚钱不容易。

  二、了解父母辛劳

  (一)父母赚钱不容易

  1、为了家庭,为了我们有一个舒适的环境,爸爸妈妈努力工作。你知道你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吗?他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回家?回家后还要干什么吗?

  (1)指名回答,同桌互说。

  (2)他们这样辛劳又为的谁?

  2、小结:我们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父母的血汗钱呀,一元一角都来得不容易呀。

  (课件出示图片:钱是这样赚来得)

  (二)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

  父母亲为了我们,他们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对我们的成长无时不刻倾注着他们的爱。有一位学生是这样写她妈妈对自己的爱。

  1、(课件出示)配乐诗朗诵:妈妈的爱

  2、爸爸妈妈的点点滴滴都倾注着对儿女的爱。你能说说爸爸妈妈在你成长道路上付出的爱吗?

  3、同桌互说,指名说。(生病时,但更要注意一天中的小事,从身边小事引导父母亲对孩子的爱。)

  4、教师随机评价

  5、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三、分担父母辛劳,关心父母

  (一)我们可以怎样做

  1、爸爸妈妈为我们倾注了无限的爱。现在我们长大了,成为了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了,那么我们该怎样报答爸爸妈妈呢?

  2、关心父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使他们高兴?小组讨论。

  3、小组代表发言,

  4、归纳并板书:

  (1)不让父母操心,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2)不让父母劳累,主动做父母的小帮手

  (3)不让父母生气,听从父母的教导

  这就是我们送给爸爸妈妈的爱心,画爱心(半个,会说并不表示会做)。

  (二)我们是怎样做的

  1、母亲节,你为妈妈做了什么事

  2、学生回答,随机补画爱心。

  3、节假日我们应该想到爸爸妈妈,但更多的是平平常常的日子。平时你又曾经做了哪些事,使爸爸妈妈很开心。回答一个补画一段,直到爱心画完。

  4、因为我们的年幼无知,因为我们的淘气不懂事,我们曾经做了些傻事,使爸爸妈妈很伤心呢?你曾经做了什么?

  四、总结谈话,课后延伸

  同学们,关心父母,就要时时处处体谅,了解父母的需要和要求,不惹父母生气,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尽量分担父母的辛劳,给父母带来快乐。老师愿每一个同学都能为父母献上一份真挚的爱。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也是爱。

  2、学习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教学重点: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

  教学难点:体会家长对自己严格要求背后深藏的爱。

  课前准备:教师引导学生事先观察家人在一天中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并做好观察记录。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课间播放《让爱住我家》,学生跟着唱)

  二、揭示课题:

  1、(出示小兔贝贝)嗨!我是小兔贝贝,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

  2、在轻音乐中教师讲故事(见扩展资料:和蔼可亲的妈妈)。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三、动之以情:

  1、小兔贝贝穿越时空隧道,拍摄了一些照片。(媒体出示三组照片,请照片上的学生介绍家人为他所付出的爱)

  2、其他学生讲述家人关爱他的一件事。

  3、家人对我们的关爱不仅体现在学习、培养兴趣爱好、生病时,其实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都能体现出来,比如,早上起来,家人为你……(四人小组交流一天中家人为你所做的事,推选讲的的上台讲)

  4、播放家长录音。(讲述育儿之苦)

  5、听了妈妈的介绍,你最想对你的家人说什么?

  四、明理导行:

  1、辨析:有同学在心里嘀咕,我的家人有时对我可好了,有时对我可不太好,那什么事使你认为家人对你不够好呢?他们到底对你好不好?到底爱不爱你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爸爸不帮我系鞋带是不是对我不好?他为什么不帮我?

  (2)妈妈为什么不给我买玩具?

  (3)奶奶会对我怎么说?

  (4)你是爷爷的话,怎么对小明说?小明听了爷爷的话会怎么做呢?

  2、导行: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呢?(学生讲述:父母要孩子住宿,哭了也不给带回去:作业擦了重写的:练习跳绳的……

  五、总结延伸:

  1、讲述:家人疼我们是一种爱,对我们要求严格那更是一种爱,老师祝愿爱能天天住在你的家,我的家,他的家,永远住在我们共同的家吧!(歌曲:《让爱住我家》)

  2、在歌声中,学生拿出自做的贺卡写上对家人最想说的话。

  探究活动

  以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

  探究目的: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家人对自己的爱,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参考家人的爱。探究内容及形式:

  1、小组讨论,自己的家人是怎样爱护、关心自己的。

  2、我们应该怎样表达对家人的爱:

  (1)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家人。

  (2)帮家人做家务活。

  (3)不向家人提过分的要求。

  4)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5)制作贺信卡,自己写上祝福的话,表达对父母对家人的爱。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体会是父母给了自己生命,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恩情,懂得个人的健康平安是家长呵护的结果。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体验能力及收集资料的能力,进而发现和理解生活中蕴涵的道理。

  3.感受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萌发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重和孝敬之情,形成热爱家庭的态度和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主题

  回顾成长历程,勾起生活的回忆,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揭示主题:《爸爸妈妈抚育我》

  1、师生谈话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都知道了自己是怎么长大的。有这么一位同学,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位特别关心、照顾她的人,她是谁呢?

  2、生谈感受。

  师: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谁来说说?

  3、师小结揭题:是啊,郭殷子心小小年纪就能获得这么多荣誉,离不开她妈妈全身心的关爱。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爸爸妈妈抚育我》,好吗?

  二、联系实际,合作探究

  通过交流、辨析和观察,了解并理解自己父母亲养育呵护自己的由衷,体会父母为了家庭生活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萌发对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孝敬之情。

  1、生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讲述父母关心他们令他们难忘的事。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是怎么关心你们的呢?

  (1)小组活动。(生在小组内交流,师参与小组内活动,提升、指导)

  (2)在班上交流

  2、师小结过渡:是啊,爸爸妈妈为了我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倾注了所有的心血。可我们还常常习以为常,还不知道他们为我们承受着多大的压力和负担。老师建议,让我们走进他们,看他们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真正了解你们的爸爸妈妈,好吗?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真情触动,实话实说

  1、观看录像谈感受。

  师:看了这段录像,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2、汇报交流课前搜集“父母的一天”的作息时间,引导体会他们抚育子女的辛苦。

  师:世麟妈妈的一天是这么得辛苦和忙碌,那你们的爸爸妈妈呢?把你们搜集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介绍吧!

  3、针对“父母为什么要这样做”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在你们成长过程中,倾注了爸爸妈妈全部的爱,那谁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4、生实话实说自己对待父母这种做法的态度。

  师:大家都认为,父母长辈这样做,是对我们的关心,是为了让我们健康成长。平常他们这样做,你们觉得满意吗?我们来个实话实说。

  5、师小结:是啊,我们的爸爸妈妈为了抚育我们成长(出示板书),无私地奉献与付出着,可我们有许多人还是不能理解他们。大家想想,这样对吗?那你们就想想看,今后该怎么做呢?

  6、师小结并过渡:老师明白了,你们也爱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出示板书:爱),你们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们。那好,借此机会,老师建议大家动起手来,亲手做一份礼物,献给你们亲爱的爸爸妈妈。

  四、敬献礼物,以表心意

  通过向父母长辈赠送礼物,表达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孝敬之情。

  1、生制作礼物。

  2、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展示。

  师:同学们,请你们先停下来。做好的先上来展示,还没完成的我们课后继续完成。

  3、师生共舞《让爱住我家》轻松结课。

  师总结:爱心之家收到这么多礼物,老师会转交给你们的爸爸妈妈,他们收到礼物后一定会很开心。让我们所有的.人都学会互相关爱,让爱永远驻我们的家!同学们,站起来吧,让我们随着《让爱住我家》的音乐,一起唱吧,跳吧!

  师:同学们,让我们把这份爱带回你们的家吧,再见!

  五、课后反思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4

  “我这样学习”这一主题设计了“自主学习”,“勤思善问”,“从做中学”三个活动内容。

  “自主学习”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出示了一些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辨析是非,了解为什么要自主学习,进而学会自主地学习。

  “勤思善问”采用了外国两位伟人的故事做铺垫,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小问题也会有大发现的道理。主题内容出示了一群学生勤思善问的情景。如观察水杯中的筷子,观察鱼缸中好像不会睡觉的金鱼,引导学生明白这些就是勤思善问,并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提出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

  “从做中学”出示了学生调查、观察、做小实验、修理自行车等图片,引导学生明白这些都是学习,要学会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启发学生谈谈“从做中学”的收获和感受,并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课前准备:

  教学时间:三课时

  主题1:自主学习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2、引导学生养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舞弊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1、懂得学习需要有专心、耐心和恒心;

  2、教育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难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设计

  活动一、你是如何写作业

  学生填写调查表,调查学生在家是如何写作业的,是独立完成还是需要在父母的监督下完成,遇到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指名汇报

  大家评议谁的方法好

  活动二、评一评,讲一讲

  出示或看书10-11页

  说说在自主学习方面谁做得比较好

  学生思考,指名回答

  活动三、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课程

  1、老师让同学们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最喜欢的课程是什么,并写上自己的名字交给老师。

  2、老师随意从其中抽出一张,被抽到的同学走上讲台,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课程,为什么喜欢它,以及自己是怎样学好它的。同学们可以向这位同学发问。

  3、一个同学回答完后,教师再抽出另一张,以此类推。

  活动四、总结好的学习方法

  1、先以小组为单位,每人谈自己在学习中的心得体会,由小组长将大家的经验加以概括。

  2、班内共同交流,由小组长将每组的经验在全班进行汇报,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学习的好方法

  早预习,有计划;

  多提问,善观察;

  常积累,勤总结

  主题2:勤思善问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今名人从小好学、勤思善问的故事,搜集相关的格言和谚语。

  2、明白爱学习源于对知识的渴求,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

  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从小爱学习的重要性。

  难点:激发从小对学习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1、古今名人从小好学、勤奋的故事

  2、相关的格言和谚语

  教学设计

  故事导入

  1、教师提问:你的.脑海里有哪些小问号呢?

  2、教师讲一讲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和“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

  活动一、召开“勤思善问”故事会

  1、召开班级主题故事会,将自己搜集到的中外名人勤思善问的小故事在全班进行交流,

  2、教师随机补充

  3、学生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要从小养成。)

  活动二、看一看,说一说

  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

  小组内交流指名汇报

  (引导学生明白在生活中注意观察思考、对书本和老师质疑等都是勤思善问的表现。)

  四、格言和谚语的教学

  2、学生搜集勤奋好学的格言和谚语,以小组汇报交流。

  3、学生选取一句或自己写一句座右铭

  主题3:从做中学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从实践中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养成勤动手、勤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设计

  活动一:他们是怎样学习的

  看书14-15页,说说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学习的?

  (引导学生明白调查、实验、同学合作完成一项小制作等都是学习。只是不仅要通过书本来学习,还要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

  活动二、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业

  这项作业由小组同学合作完成如调查、实验、社会实践等,并谈谈自己在完成作业时的感受

  活动三、总结学习的途径

  课堂是个小天地,生活是个大课堂。

  会生活,会学习,会观察,会合作,

  动手又动脑,收获真不少。

  活动三、紧急任务。

  1、搜集身边会学习的同学的事迹,找找学习的榜样。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请“有心人”介绍经验。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通用4篇) 相关内容:
  • 关于《品德与社会》教案模板(精选16篇)

    教学目标:1、在班集体中,能和同学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动成果。2、感受与体会到自己进步的脚印,并愿意朝着新的目标努力。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学会积累经验,不断总结自己的进步成果,增强天天向上的信心,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精选8篇)

    一、教材内容:《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分享的快乐》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共欢乐第三个主题。...

  • 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精选8篇)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古代杰出的历史人物。2、激发学生珍视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情感。教学准备:1、名人卡片;2、收集自己喜欢的历史名人的资料。...

  •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智慧树》教学设计(精选14篇)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智慧树》教学设计教学过程预设: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一些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并能讲出来。2、能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做到“勤学好问,细心观察”。...

  •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优秀教案(通用17篇)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进一步激发其热爱家乡的情感。2、发现家乡变化给人们带来的一些不良影响,引发学生的思考,使之提高环保意识。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 上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校园探秘》教案(精选2篇)

    教学目标:1.通过与学生一起制作学校的平面图或学校模型,让学生进一步理清自己学校的人员、设施的构成和分布。2.让学生学会用地图或其他方式整理和表达自己的发现,并发展认识事物的空间感和方位感,以及简单的认图和制图能力。...

  • 《品德与社会》教案范文锦集(通用15篇)

    教学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中外民间进行交流的活动。2、能够用自己的话解释吸引众多外国人的原因。3、形成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教学准备1、教师在课前应对中外民间友好来往的情况和活动有大致的了解。...

  • 关于《品德与社会》教案范文合集(精选16篇)

    第四单元第一课学看平面图教学目标:1.了解平面图在生活中的用途。2.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认识平面图中的方向及图例,能在平面图中找出某一地点的位置。...

  • 六上《品德与社会》《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通用12篇)

    设计理念:本教学设计以体验为基点,通过了新旧社会分别在经济上与政治上的四次对比,点燃孩子体验的情感火花,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的道德认知→形成爱国的道德情感→落实到爱国的道德行为实践中。...

  • 《品德与社会》教案模板(通用17篇)

    教学目标:1、了解伙伴之间友好相处的行为和方式。3、体验伙伴之间友好相处的乐趣。教学重点:1、了解伙伴之间友好相处的行为和方式。2、学会选择恰当的行为和方式与同学交往。教学难点:学会选择恰当的行为和方式与同学交往。...

  • 《品德与社会》说课稿(精选14篇)

    一、说教材说课的内容是《品德与社会》浙教版三上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题是《“问号”之歌》。该单元的教学主题是:根据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针对他们在学习上表现出来的不良习惯,引导学生懂得从小爱学习的重要性,珍惜现有的学习条...

  • 《品德与社会》教案范文集锦(通用16篇)

    一、同学情况分析六年级的儿童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少年期。这个期间人的发展是极其复杂、充溢矛盾的。在个性方面出现的最主要特点就是“成人感”的发展,表示在:期望自身能和成人一样独立地支配和布置自身的生...

  • 苏教版第12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精选3篇)

    第一单元家庭第一课我们的家庭教学要求: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的情况及其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且知道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人人都有家,都在家庭里生活,那么,你了解自己的家庭吗?二、 各自说说自己的家庭情况...

  • 关于《品德与社会》教案锦集(精选15篇)

    教学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中外民间进行交流的活动。2、能够用自己的话解释吸引众多外国人的原因。3、形成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教学准备1、教师在课前应对中外民间友好来往的情况和活动有大致的了解。...

  • 品德与社会教案(精选13篇)

    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关心家庭生活,关心家人,关心家庭事务,初步具有为家庭和谐做贡献的意识和行动。2、引导学生为家庭尽责任,懂得不管年龄大小,家庭成员都要承担家庭责任,要有负责任的精神。...

  • 教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