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儿童绘本教案(通用3篇)
大班儿童绘本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逃家小兔》这是一个充满了爱和温情的故事。故事中的小兔变着法子想逃跑,想要离开妈妈的保护,这点非常符合大班幼儿的心理特点—独立性逐渐增强,希望自己能单独做更多的事情,向往一个独立的天空;但无论小兔怎么变,都逃不开妈妈的爱。故事通过小兔和妈妈的对话展开情节,既有重复,又有变化,彼此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对大班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满足了孩子想象、创造的需要。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图书、课件,多通道地阅读、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作品中浓浓的亲情。
2、喜爱优美的文学作品,对阅读活动有兴趣,能与同伴合作捕捉画面信息解决问题。
3、引导幼儿把想象与阅读经验相结合,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学习“如果你……我就要……”的句式,并以此展开想象,创作对话。
4、学会如何接受爱和对待爱。
活动重难点:
重点:以情境中让孩子展开想象,让孩子根据图画创编故事。
难点: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想象兔妈妈和兔宝宝还会变成什么,并在此过程中领悟伟大的母爱。
活动准备:《逃家小兔》PPT课件音乐《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爱心:这是什么?它也代表了一个字:爱。你们知道什么是爱吗?(幼儿自由回答)
有一只可爱的小兔子也很想知道它的妈妈到底爱不爱它,它就想出了一个游戏,是什么游戏呢,它找到答案了吗?我们一起来看这本书《逃家小兔》。(揭示书的主题,让幼儿循着这条线索,带着疑问有目的的看书。)
二、看PPT引入情境,练习说话。
1、师:(让孩子们看图)有一天,小兔子对妈妈说:“我要跑走了!”这时候,妈妈会怎么办呢?妈妈会说些什么呢?幼儿自由发言,老师注意倾听、引导。
小结:孩子们想得真好,你想知道图画书上的兔妈妈是怎么办的吗?请仔细看,仔细听,看看谁的想法和书上的兔妈妈一模一样?
师:“如果你跑走了,”妈妈说,“我就要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啊!”
2、小兔子可不想被妈妈追上,于是,他说:“如果你来追我,我就要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游得远远的。”
哎呀,这下了兔妈妈该怎么办才好呢?聪明的孩子,快快来帮帮兔妈妈吧。(幼儿自由发挥想象,说说自己的想法
(看黑白图)师:“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鳟鱼,”妈妈说,“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
(看彩色图)师:你觉得兔妈妈能抓住变成小鳟鱼的小兔吗?为什么呢?引导幼儿重点观察部分彩页,理解故事表达的情感。
教师:“兔妈妈在干什么?“它为什么不用鱼钩和鱼饵而用胡萝卜?“
幼儿:“因为胡萝卜是小兔最爱吃的食物!”
教师:“兔妈妈是多么的学小兔,所以用小兔最爱吃的胡萝卜来钓它,而不用容易伤害到小兔的鱼钩。”
3、可是小兔子不想被妈妈抓住,所以他说:“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小兔说,“我就要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让你抓不到我。”
“如果你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妈妈说,“我就要变成爬山的人,爬到高山上去找你。”
师:“小兔为什么要爬到那么高的地方去变石头呢?这座山这么高、这么危险,妈妈会去找小兔吗?能找到吗?”(幼儿回答)
这么危险的事情妈妈为什么还要做呢?(幼儿回答)(看彩色图)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
4、“如果你变成了变成爬山的人,”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花,躲在花园里。”“如果你变成小花,”妈妈说,“我就要变成园丁,我还是会找到你。”
师:“园丁是什么意思?她是做什么的?”“为什么妈妈想要变成园丁而不是采花的人呢?”(幼儿回答)
5、“如果你变成园丁找到了我,”小兔说,“我就变成马戏团的空中飞人,飞得高高的。”
“如果你变成马戏团的空中飞人,”妈妈说,“我就要变成走钢丝的人,走到半空中好遇到你。”
小兔变成了什么人?飞得高吗?危险吗?妈妈心里会怎么想?那妈妈怎样才能保护自己的孩子呢?妈妈变成了什么人?她不是杂技演员却要走在那么高的钢索上,害怕吗?可妈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幼儿回答)
6、“如果你变成走钢丝的人,”小兔说了,“我就变成小男孩跑回家。”
“如果你变成小男孩跑回家,”妈妈说,“我正好就是你妈妈,我就要张开手臂好好地抱住你。”
“天哪!”小兔说,“我不如就待在这里,做你的小宝贝吧。”他就这么办了。“来根胡萝卜吧!”妈妈说。
师:这次小兔变成什么人?妈妈呢?
7、你学得如果小兔子不逃回家,它还会变成什么,那妈妈又会变成什么?(引导幼儿想象、创编)
三、明道理
1、兔妈妈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去追小兔子呢?
2、你想对这只小兔子或兔妈妈说些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师:这只逃家小兔终于还是回到了妈妈的怀抱,看来,无论世界有多大,孩子的心有多高,哪怕跑得再远,也跑不出妈妈关爱的目光。即使将来长大了,离开了妈妈的身边,也永远离不开紧紧相随的母爱!
3、你们的妈妈也你像兔妈妈那样爱你们吧,说说妈妈为你们做了什么事情最让你感动?(幼儿回答)
4、妈妈做了这么多的事情,我们能为妈妈做什么呢?(引导幼儿学会大声的去说爱:妈妈,我爱你!)
四、手语表演:《感恩的心》
我们有很多感谢的话在心里,那我们除了告诉妈妈我学你,还可以怎样表达我们的爱呢?(幼儿讨论、回答)
引导幼儿学习表演《感恩的心》作为对妈妈爱的答谢。
大班儿童绘本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重点与难点)
绘本《石头汤》这篇故事讲述了三个和尚在化缘途中,来到了一个曾经饱经苦难的小村庄,这个村庄的人们由于在艰难的岁月中煎熬过,心肠变得很硬,不愿接纳别人。三个和尚想让村民们知道什么是幸福,于是通过在村庄里煮石头汤的方法,使人们自觉地奉献出自己的东西,让他们明白分享使人更加富足的道理。
重点:理解并表达故事内容、懂得分享和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难点:在村民无形的变化中,感受他们的纯朴、慷慨。
幼儿基础分析
(能力、经验基础)
能力基础:大班幼儿爱读绘本,也有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但是对故事中的关键画面、情感主旨把握的还不够透彻,需要老师及时的引导。
经验基础:幼儿已经提前阅读过该绘本,知道故事里面的大概情节。大班幼儿知道应该要学会付出和分享,但是并不能深刻的体会到付出和分享后所获得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理解绘本故事内容,用丰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对情节进行合理想象。
2、在村民无形的变化中,感受他们的纯朴、慷慨。
3、懂得分享和付出也是一种快乐和幸福。
活动准备
(材料、环境、知识准备)
PPT、绘本、自制拼图。
幼儿已经阅读过该绘本,知道故事里面的大概情节。
一、谈话导入
提问:你们喜欢喝什么汤?
过渡: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汤,酸的甜的等等,但有一种汤大家一定没喝过。
出示图片:石头汤。
二、回忆故事前半段,感受村民们的前后变化。
1、了解和尚煮石头汤的原因。
提问:你们还记得这个故事吗?谁来说一说?
过渡:是呀,和尚们进了村之后确实很饿,但村民们是怎么接待他们的呢?
出示图片。
小结:“当和尚们走到山脚下……一户又一户。”
提问:村子里住着些什么人?
小结:村子里住着这么一群人,其实这个村庄曾饱经苦难,饥荒、洪水和战争让村民们身心疲惫。村民们不相信陌生人,甚至会怀疑自己的邻居。所以三个和尚决定煮石头汤。
2、感受村民们前后的变化。
过渡:请自主阅读绘本,思考村民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问:村民们在和尚煮汤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结:其实村民们还是很善良并且乐于付出的,只是没有人愿意第一个主动去做。
三、回忆故事后半段,感受村民们付出和分享后的快乐。
过渡:美味、丰富的汤煮好了,村民们为什么不端回家喝呢?
提问:桌上除了汤,还有哪些东西,它们是哪里来的?
小结:“大家坐下来一起吃……以前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欢宴。”
过渡:阅读故事结尾部分至“给和尚们送行”。
提问:村民们与和尚们之间会说些什么?
小结:其实幸福就在付出当中,愉快的为他人付出你就会得到快乐,当你感动快乐的时候,要记得和朋友们一起分享。
提问:和尚走了,村民们会如何相处呢?为什么?
提问:孩子们你们知道三个和尚为什么要煮石头汤了吗?
四、拓展延伸:拼图游戏。
说明游戏要求:
每个人贡献出手里的一小块拼图并拼出提示语,寻找到美味的糖果。
大班儿童绘本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体会“做一件让世界变得美丽得事情”的美好。
2、理解故事并对四季的花卉感兴趣,乐意不同的韵律节奏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1、四季特征明显的花:迎春花、桃花、油菜花、荷花、玫瑰、菊花、桂花、红梅、腊梅、水仙花、白玉兰。
2、《花婆婆》PPT。
3、儿歌“四季花开”:
暖和的春天来到了,什么花儿朵朵开?
炎热的夏天来到了,什么花儿朵朵开?
凉爽的秋天来到了,什么花儿朵朵开?
寒冷的冬天来到了,什么花儿朵朵开?(备有:我们种的什么花儿开)
4、背景音乐。
过程与记录:
一、听故事。
1、引出活动:
老师:今天带来一个故事(出示PPT),题目《花婆婆》认字吗?《花婆婆》。你们认为花婆婆是个什么样的人?花婆婆是干什么的?
2、讲述故事
老师:花婆婆到底是干什么的?我们一起听故事。(音乐起)(播放故事)
(讲到:第三件事后,提问)。
老师:小女孩答应爷爷要做哪三件事?
孩子:做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到世界去逛逛(老师:就是去旅行)……在海边住……
3、继续讲故事。
二、四季开的花
1、说说四季开的花:讲到“花婆婆”准备种花时,引发交流四季开的花。
老师:花婆婆想,如果海边开满了鲜花,世界一定变得更美丽;如果海边一年四季都开满鲜花,世界一定变得更美丽。
幼儿:桃花是在春天里开得……荷花是在夏天里开的……
老师:除了这些花,你还能说出其他花的名字吗?
幼儿:梨花……康乃馨……(很踊跃)。
观察,孩子对于花卉的经验有多少。
2、分一分:四季不同的花。
老师:其实,我们现在知道的花的名字有7000多种。我准备了一些花的照片,你和朋友两人一起,去认一认:这是什么花?是在什么季节开放的?把它们放在相应的字卡的下面(字卡为:春天花儿、夏天花儿……)
孩子:(操作)。——这时应该关注不认识字的孩子。老师出示字卡时,孩子跟读一边。
三、一件美好的事
1、回归故事。
老师:花婆婆知道了那么多四季开放的花,写信买了许多花籽……可是,孩子们也不知道将来会做什么!
2、美好的事情。
老师:你觉得做什么事,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呢?——深化“美好的事情”,让孩子拥有一个理想。
幼儿自由回答。
师:孩子们,你们已经知道了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事情。请你记住这件事情,努力去做这件事情。知道吗?等你们长大了,世界因为有你们,会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