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大班教案(通用4篇)
体育游戏大班教案 篇1
游戏目标:
1、结合器材进行跳跃的练习,提高儿童用脚控制物品的能力。
2、增强儿童下肢力量及协调能力。
游戏准备:
用纸裹成的球若干。
游戏过程:
第一步游戏:小朋友们分成若干组,成纵队站立,每个小朋友发放一个纸球。游戏开始,排头双脚夹一纸球,向前连续跳跃,到达终点后,用双脚把纸球向前抛入指定的区域内,跑回起点,如此反复,最快一组为胜。
第二步游戏:每组一个纸球。排头双脚夹一纸球站于起点,游戏开始,排头尽力用双脚把纸球抛出,跑到纸球停滞处,用双脚把纸球夹住再次向前抛出,如此反复,到达终点后,再从终点把纸球抛回起点;第二名小朋友接到纸球后才能出发,依次轮换,最先完成组为胜。
规则:
1、第二步游戏,在整个抛运纸球的过程中,不允许用手拿球。
2、回到起点,允许下一个小朋友用手把球夹好,再开始。
建议:
双脚夹抛纸球,用手接住的游戏方法,可用于幼儿平时独自进行的各种自由活动之中,此方法在基本动作之上,可不断增大难度,例如:抛起的高度;纸球由后向身前抛起;转体次数等。
大班体育游戏活动 走步游戏
主要可练习的动作例如:全脚掌着地走、前脚掌走、脚跟走、交叉走、高抬腿走、后踢步走、弹簧步走、轻轻的走、跨步走、顶脚走、闭目行走、屈体向前(后)走、半蹲走、全蹲走、后退走、侧身并步走、变向行走、结合上肢及躯体动作的行走、持物走、推拉物品走、踩高跷走、双人及多人协同走等方式。
走步游戏例如:
听我指挥;我要慢慢长大;看谁做的像;写个字你认认;跨下抓棒;大家一起来帮忙;踩石过河;踩着高跷晃悠悠;掉不下来;闭着眼睛找一找;绳子上的舞蹈;椅子上的行动;小猪别跑;三打“白骨精”;二人三足走;朋友总是在一起。
各年龄段教学内容要求:
小小班:边走边从低矮的障碍物(如绳子、积木等)上跨过;
一个跟着一个走;
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等。
小班:在指定范围内四散走;
模仿各种动物或人物走的姿势;短途远足等。
中班:听信号有节奏地走;
用脚尖走、蹲着走;高举手臂走;
在物与物之间或平衡板上走;
倒退步走、上下坡走等。
大班:一对一整齐地走;听信号变速或变换方向走;
较长距离的远足等。
体育游戏大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积极参加玩纸盒活动,体验一物多玩的乐趣。
2、通过活动,发展跨越、曲线跑、躲闪等技能。
3、锻炼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品质,提高合作活动的能力。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纸盒、纸箱,动感和舒缓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利用纸盒做准备动作,活动身体各部位。
二、基本部分:
1、鼓励幼儿自由探索玩纸盒:重点指导纸盒的多种玩法。
2、引导幼儿交流分享玩纸盒的经验。
3、穿越纸盒阵。
要求过纸盒阵时:必须从纸盒当中穿过去,不能碰到纸盒,从两边直接跑过去就犯规了。
(1)集体穿越纸盒阵。(曲线跑)
(2)集体跳越纸盒阵。
(3)两人合作持纸盒穿越。
4、集体游戏:运纸盒过障碍。
(1)教师讲解运纸盒的路线走法并请个别幼儿示范。
(2)思考并尝试一次运更多纸盒的办法。
(3)持纸盒过路障,强调幼儿要拿稳纸盒。
5、盖新房。
每队要用运来的纸盒合作盖一座又高又结实的新房子,强调分工与合作。
三、结束部分:
以“数高楼”为题边跳舞边自然结束。
体育游戏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泉州古港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马可波罗赞誉它为“东方第一大港”,联合国也确定它是唯一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古港共分三湾十二港,以后渚港最靠近泉州市区,也最有名。沿途古渡头、古街、古庙、古桥、古城相互映衬,“海丝”遗迹层出不穷。我园地处在泉州古港之滨,靠近浔埔渔村,丰富的物质和文化条件,以及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幼儿在开展相关活动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支持。结合学园课题活动,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利用本土资源,开展了以码头为游戏场景的户外活动区游戏。在游戏中,通过场景的模拟、角色的扮演、游戏的合作和互动,不仅能让幼儿深刻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对泉州的古港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体验和认识,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充分发挥了游戏与本土优秀文化资源相结合的教育价值。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式的游戏活动,在游戏过程中锻炼身体动作技能的发展。
2、遵守游戏规则,能与同伴合作进行游戏,游戏过程中懂得用协商的办法解决问题。
3、了解港口文化,体验码头作业游戏的乐趣,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让幼儿在情景式的游戏里,能在角色的扮演中锻炼身体动作技能,进行码头作业区的一系列游戏活动。
活动难点:同伴之前能有效地合作游戏,懂得遇到问题要协商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渔船的作业过程,知道海产品的加工制作。
2、物质材料:大型木船、小渔船、各种海鲜模型、钓鱼竿、捕鱼网、鱼篓、渔网、贝壳类实物、收纳箱、包装箱等。
活动过程
一、师幼回忆经验,导入活动。
(一)教师激发幼儿回忆已有的经验,师幼讨论渔船作业过程。
1、提问:
(1)渔船是怎么进行海上捕捞活动的?
(2)捕捞完的海产品是如何运送到码头,进行产品的加工和运输?
2、提问:
(1)渔民撒网时,动作要怎么做才能把大鱼网撒开?
(2)在运输大箱海鲜的时候,如何和同伴一起搬运会更快速?
(二)幼儿讨论,教师小结,帮助幼儿梳理游戏的过程和环节。
小结:渔船在海上进行捕捞时,是用大鱼网撒入海中进行捕捞;捕捞好的海产品会在船上进行分类收放,冰冻保鲜;在靠近港口时,会通过小渔船运输海产品到港口的码头;码头有专门的海产品加工区和运输区。
二、幼儿交流游戏意愿,教师鼓励幼儿进行合作游戏。
(一)幼儿表达自己愿意进行并参与的游戏角色和场地,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如何进行角色扮演和游戏过程。
(二)鼓励幼儿之间进行捕鱼、晒鱼、海产品加工、运输等游戏活动的合作,能自主进行游戏规则的协商,懂得互相商量解决问题。
三、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一)提出游戏要求:
1、在捕捞区、加工区和运输区进行游戏时,能清楚游戏的任务和职责。
2、能和同伴合作游戏,遵守游戏规则,懂得分享玩具,协商解决问题。
3、活动中注意安全,注意贝壳类、鱼钩等玩具的使用安全。
(二)重点指导幼儿在游戏中能互相合作,遇到问题时能和同伴商量,找到解决的办法;能自主进行码头作业区的捕鱼、海产品加工、运输等游戏环节。
四、讲评游戏,结束活动。
(一)鼓励幼儿评价自己或同伴的游戏行为。
提问:在游戏中,你进行了哪些活动,和同伴一同游戏的时候,遇到过什么问题,用什么办法解决。
(二)教师小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体育游戏大班教案 篇4
游戏目标:
1、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2、锻炼幼儿的手臂力量及平衡能力。
3、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准备:
空旷的安全场地。
游戏玩法:
三人一组,两人抬轿一人坐轿。抬轿的两人各自把左手掌握在右手腕上,然后互相把右手握在对方左手腕上,形成一"井"字形。坐轿者双脚各插进抬轿者双手形成的环圈中,坐在手掌形成的"井"字上。玩时各组侧向疾跑,快者为胜。坐轿、抬轿者轮换担任。
活动反思:
抬花轿是我国传统婚俗,通过抬花轿的游戏帮助幼儿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让幼儿能随音乐合拍整齐的走抬花轿步,并能互相配合抬花轿,体验到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游戏的音乐是中国的`唢呐曲,活动中充分利用了可塑性较强的水袖作为花轿的材料,发挥幼儿的形象力。
在活动游戏中,幼儿的表现很积极,有趣的抬花轿游戏让孩子们能够精神饱满的参与到游戏中来,幼儿在游戏中扮演新娘、新郎及轿夫,能够倾听出音乐,根据角色的不同进行游戏。轿夫能与同伴自由组合,抬花轿时步伐一致地走。体验到合作游戏的快乐。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教具不够好,没有新郎带的大红花和新娘用的红盖头,而是用了纱巾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