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下载 > 教案大全 > 简易方程教案(精选2篇)

简易方程教案

发布时间:2023-08-01

简易方程教案(精选2篇)

简易方程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数学书P59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第5—7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图例,根据等式不变的规律会解方程。

  2、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

  3、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等式在哪些情况下变换仍然保持不变呢?等式这些规律在方程中同样适用吗?完全可以,因为方程就是等式,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来解方程。板书:解方程。

  二、新知学习

  (一)教学例1

  出示例1,从图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图中表示了什么样的等量关系?盒子中的皮球与外面的3皮个球加起来共有9个,方程怎么列?得到x+3=9

  要求盒子中一共有多少个皮球,也就是求x等于什么,我们该怎么利用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来求出方程的解呢?

  抽答。

  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3,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板书:x+3—3=9—3

  化简,即得:x=6

  这就是方程的解,谁再来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解方程的?

  左右两边同时减去的为什么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因为,两边减去3以后,左边刚好剩下一个x,这样,右边就刚好是x的值。因此,解方程说得实际一点就是通过等式的变换,如何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一个x即可。

  追问:x=6带不带单位呢?让学生明白x在这里只代表一个数值,因此不带单位。

  要检验x=6是不是正确的答案,还需要验算。怎么验算呢?可抽学生回答。

  板书:方程左边=x+3

  =6+3

  =9

  =方程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小结:通过刚才解方程的过程,我们知道了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书写的过程中写的都是等式,而不是递等式。

  (二)教学例2

  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我们再来解一个方程。

  出示方程:3x=18,怎样才能求到1个x是多少呢?同桌的同学互相讨论,如有问题,可以出示书上的示意图帮助分析。

  抽答,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即可。为什么两边同时除以的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刚好把左边变成1个x。让学生打开书59页,把例2中的解题过程补充完整。

  展示、订正。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数或同时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这是我们解方程常用的两种方法,想不想用它们来试一试呢?

  (三)反馈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先找到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方程。集体评讲。

  2、思考“想一想”:如果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乘上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等吗?依据是什么?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试着解方程:x—2.4=6,x÷9=0.7(强调验算)

  (四)课堂作业:“做一做”第2题。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讨论:什么时候应该在方程的两边加,什么时候该减,什么时候该乘,什么时候该除呢?

  四、作业:练习十一5—7题。

简易方程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9页的例2、例3,完成第109页下面的“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十七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和初步学会ax±b=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认识解方程的意义和特点。

  教学重点:

  会ax±b=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认识解方程的意义和特点。

  教学难点:

  看图列方程,解答多步方程。

  教具准备:

  电教平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三个小动物,让学生围绕三个小动物提提出问题进行学习。

  二、新课

  1、教学例2。

  出示小老鼠的问题:

  出示例2。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

  教师:这道题的第一个要求是“看图列方程”。我们来共同研究一下,怎样根据图意列出方程。我们学过方程的含义,谁能说说什么是方程呢?

  学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教师:那么,要列方程就是要列出什么样的式子呢?

  学生: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师:观察这副图,从图里看出每盒彩色笔有多少支?(x支。)3盒彩色笔有多少支?(3x支。)另外还有多少支?(4支。)一共有多少支彩色笔?(40支。)那么,怎样把这副图里的数量关系用方程(也就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表示出来呢?

  学生:3x+4=40。

  教师:很好!谁能再说说这个方程表示的数量关系?

  学生:每盒彩色笔有x支,3盒彩色笔加上另外的4支,一共是40支。

  教师:对!我们现在来讨论一下如何解这个方程。如果方程是x+4=40,可以怎么想?根据什么解?

  学生:可以把原方程看作是“加数+加数=和”的运算,因此,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来解。

  这样也可以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来解。得出3x=40-4,再得出3x=36。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出解此方程的前两步,下面的解法让学生自己做在练习本上。做完以后,集体订正。得出方程的解以后,要求学生在算草纸上进行检验。请一位学生口述检验过程,集体订正。

  教师小结例2的解法:解答例2,先要根据图里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然后解这个方程。解方程时,关键是要先把3x看作是一个数,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求出3x等于多少,再求x等于多少就得出方程的解是多少。

  2、教学例3。

  小猫提出的问题:

  教师出示:解方程18-2x=5。然后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解。做完以后,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这个方程你是怎么解的?先怎样做,再怎样做,根据是什么?(先把2x看作一个数,再根据“减数=被减数-差”得出2x=18-5,2x=13,x=6.5。)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把解方程的过程出示。接着,教师出示例3:解方程6×3-2x=5。

  教师:例3的方程与我们刚才解的方程,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学生:相同点是:等号右边都是5,等号左边都要减去2x;不同点是:18-2x=5的等号左边只有一步运算,而6×3-2x=5的等号左边有两步运算。

  教师:6×3-2x=5,等号左边的两步运算,第一步是算6×3,就等于18。这样方程6×3-2x=5就变成了18-2x=5。所以,解方程6×3-2x=5,要按照运算顺序,先算出6×3的值。那么,下一步该怎样做呢?刚才我们已经做过,自己把方程6×3-2x=5解出来。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解例3,同时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解题。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教师小结例3的解法:解答例3,要先按照四则运算的顺序,把方程中包含的计算算出,再把2x看作一个数,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来求解。

  3、课堂练习。

  做教科书第109页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先让学生独立做在课堂练习本上,教师行间巡视,检查学生解方程的'过程是否正确,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做完以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根据和过程。

  三、巩固练习(小兔子提出的问题)。

  1、做练习二十七的第1题第一行的两小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教师行间巡视,仍然要注意检查学生解方程的过程、书写格式及检验的过程是否正确,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做完以后,每一题让学生说一说解的过程和解题的根据。

  2、做练习二十七的第2题。

  教师用小黑板或投影片出示题目,让两位学生到黑板前来解题,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解题。做完以后,指名让学生比较这两个方程的异同点,解法的异同点。

  3、做练习二十七的第4题。

  让一位学生读题后,教师提问:这道题应该怎样做?能不能先解方程,分别求出两个方程的解,再判断上面的五个数中哪两个数是这两个方程的解?(可以。)

  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四、小结。

  出示课题:解简易方程。

简易方程教案(精选2篇) 相关内容:
  • 新课本人教版五上第四单元 简易方程

    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一)教学内容:教材p44-p46例1-例3 做一做,练习十第1-3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

  • 简易方程及其应用复习

    简易方程总复习一、教学内容 简易方程总复习二、教学要求(一)知识方面:使学生能准确、熟练地用字母表示数(定律、公式、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代人求值。...

  • 第九册简易方程总复习教案

    电子教案课 题简易方程总复习课时序号2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求简易方程的解的算理和算法,并正确地求简易方程的解和列方程解文字叙述题。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准确、熟练地用字母表示数(定律、公式、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代人求值。...

  • 高中数学《简易方程》教学反思范文

    开学两周了,经过开学后的适应,教学工作已经逐步进入了正常轨道。其实说是适应,只是我的适应,孩子们并没有表现出所谓的开学综合征,开学近两周他们都表现得很棒!本来刚开学,担心孩子们收不回心来,一直布置很少的一点家庭作业,甚至有...

  • 简易方程  复习(新人教五上)

    课题:简易方程复习目标:1.使学生进五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定律和计算公式。2.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方程。能解方程并验算。3.能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灵活的解题能力。...

  • 简易方程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本p88-91页。【教学要求】复习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复习简易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教学过程】学生回忆,并自由说一说关于简易方程还记得哪些知识?一、复习概念:方程、方程的解及解方程。...

  • 第四单元 简易方程 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内容:(机动2课时) 1.用字母表示数 (5课时左右) 2.解简易方程(5课时左右) 3.列方程解应用题(10课时左右) 4.整理和复习(2课时)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知道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

  •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知识点归纳

    18、(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19、a×a可以写作a·a或a,a 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特别地1a=a这里的:“1“我们不写20、方程:含有未知数...

  • 第四单元     简 易 方 程

    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 五上第四单元 简易方程教案

    第四单元 简 易 方 程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用字母表示数 方程的意义简易方程 解方程 稍复杂的方程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三、与本单元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大约有60%的学生对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的正确率较高,学生对用字母...

  • 第四单元 简易方程

    课题 1:用字母表示数学习内容:用字母表示数(p44-p48例题及练习)。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掌握用字母表示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或常见的数量关系的方法。...

  •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简易方程目标预设: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意义和验算的方法,能正确解方程。2.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再创造意识。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 第九册 8 总复习 第3课时 简易方程

    复习目标:1.会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定律和计算公式。2.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方程。能解方程并验算。3.能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复习过程:一、概念回顾。...

  • 五上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一、教学内容1.用字母表示数2.简易方程(解方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 复习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5页第1~3题,练习三十一的第1~3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2.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教学过程一、复习用字母表示数1.用字母表...

  • 教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