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下载 > 教案大全 > 《民间面塑》的教案范文(精选4篇)

《民间面塑》的教案范文

发布时间:2023-07-27

《民间面塑》的教案范文(精选4篇)

《民间面塑》的教案范文 篇1

  一、设计思考

  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已成为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面塑实际上是馍,它是用糯米粉和面加彩后,捏成各种人物、动物等造型。其制作材料简便易得,制作灵活方便,色彩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调配,在生活中应用得很广。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寿辰生日以及其他喜庆时日,都少不了面塑的点缀和烘托。因此,在生活中,幼儿往往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面塑作品,那些色形俱佳的面点常常会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其尝一尝、做一做的欲望。在小班,开展《面塑》活动,应以幼儿对面塑活动的兴趣、情感及过程中方法、习惯的培养为主,重视区域自选活动的开展和指导,引导幼儿通过欣赏面塑作品、观看艺人表演、学习童谣以及尝试揉、团、捏等操作活动,感受面塑活动的乐趣并产生喜爱的情感,萌发初步的审美情趣,促进幼儿手部肌肉的发育和手眼协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表现能力的发展,使其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二、主题活动总目标

  1、通过欣赏面塑作品及观看民间艺人制作等活动,初步感受面塑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色彩,萌发初步的审美情趣。

  2、初步认识一些制作面塑的简单工具,了解其制作的过程和方法。

  3、了解面的可塑性,尝试用搓、团圆、压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塑造活动,体验想象和表现的乐趣。

  4、喜欢面塑活动,初步养成良好的习惯(把面泥按颜色分放、收拾散落的碎泥等)。

  三、主题活动实施概况

  序号

  活动名称

  主要涉及领域

  组织形式

  1

  面泥真好玩

  艺术

  区域、分散

  2

  好看的面塑

  社会

  区域、分散

  3

  我看叔叔捏面人

  社会、语言、艺术

  集体

  4

  童谣《捏面人》

  语言

  集体

  5

  我学叔叔捏面人

  艺术

  集体

  6

  我们的面塑展

  艺术

  区域、分散

  环境创设

  (1)小墙饰:①幼儿收集的有关面塑的图片和相关资料;②幼儿与捏面人艺人共同捏面人的照片;③捏面人的步骤图;

  (2)展览:①家长和幼儿共同收集的各种面塑作品和图片;②捏面人的艺人制作的一些作品;③幼儿自制面人的展览;

  (3)区域:分阶段提供各种颜色的面泥以及模具、牙签、小棒、豆子等辅助工具;

  (4)游戏:《面点屋》。

《民间面塑》的教案范文 篇2

  设计思路

  二期课改中提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及热点。在前期的“小小面塑会”的交流活动中,幼儿对面塑能不能吃的问题产生激烈的讨论。有的小朋友说面塑不能吃,有的小朋友说:妈妈说面塑能吃的。最后他们达到一致的想法,如果加了颜料的面塑不能吃,而没有加颜料是可以吃的。

  从活动中分析出他们对面塑的性质还没了解,为了鼓励幼儿进一步探索,扩展孩子们的认识经验,设计本次活动。活动前组织幼儿到自己生活的周边环境去寻找生活中的面塑,本次活动围绕寻找结果开展的一次交流活动。在关注孩子成长特点和新课程的理念下,努力让孩子在整合的活动中学习,在这个活动中就蕴涵着整合的因素。首先在孩子的兴趣中整合多种教学的内容。活动中孩子不仅对面塑有一定的了解,还要结合面塑不同性质,把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整合,在活动中得到体现。同时在操作手段上进行整合,让孩子运用多途径的表现手段进行表现。操作材料的探索性,使活动内容丰富、生动、有趣。最后,让孩子把自己做的面塑作为点心让所有小朋友分享。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看看的活动中,知道面塑的含义及两种不同性质。(重点)

  2、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面塑经验,尝试制作食用的面塑。(难点)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填写过“寻找到的面塑调查表”

  2、活动前幼儿和爸爸、妈妈到周边的环境中寻找生活中的面塑。

  3、幼儿收集有关面塑成分与性质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交流讨论对面塑的认识。

  1、小组幼儿讨论对面塑的认识。

  引:“请能干的小小发明家来说一说,在这几天里你找到了什么样的面塑?”

  2、请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幼儿来说“什么是面塑?

  3、思考:为什么有的面塑能吃,有的不能吃?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二、验证想法。

  1、观看录像,引导幼儿从录像中找出答案。

  2、提升幼儿经验,启发幼儿思考:

  (1)看了马老师的录像,小朋友知道什么是面塑了吗?

  (2)为什么有的面塑能吃,有的不能吃?能吃的面塑里放了什么?不能吃的面塑放了什么?

  :面塑里的成分不一样,有一种面塑不能吃因为里面放了颜料,还有防腐剂,这些成分都是有毒的物质。

  能吃的面塑里放的都是面粉,虽然有的也有颜色,但是这是一种食用色素。

  三、实践巩固。

  过渡:今天我们又知道了好多面塑的知识,真开心!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材料,等会请小朋友也来做能吃的面塑。

  1、活动前请幼儿选择操作材料。巩固他们对面塑成分的认识。

  2、幼儿分组操作,师观察指导

  (1)引导幼儿探索食用色素的加法

  (2)鼓励幼儿根据所获得的经验,塑造成各种能吃的面塑造型。

  活动延伸:把做好的面塑作为点心,在集体中分享。

《民间面塑》的教案范文 篇3

  教学目标:

  了解面塑这一民间艺术的形式、历史、特点。能用面塑的基本技法捏塑简单的动物或植物形象,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在欣赏艺术作品中,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在捏塑过程中感受面塑材料的特性,培养学生踏实、认真的学习习惯。

  学生在巩固运用泥塑的团、搓、捏、接、压、印等的技法基础上,进一步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面塑中,了解体验不同的技法,并学习新的技法。在创作中体会到面塑作品淳厚质朴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体会立体造型的美感。

  教学重点:掌握面塑的基本知识和制作的基本技法。

  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法,想象一定的情境,并根据情景制作出各种色彩谐调、造型有趣的面塑作品。

  材料准备:

  1、学生自备图片、书籍等相关资料,可从中选择自己喜爱的形象。

  2、面塑作品。

  3、塑刀、剪刀、梳子、擦手油、牙签、彩色卡纸或白板纸、瓷盘等。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复习导入

  (1)请一学生参与教学:演示学过的泥塑技法。

  (2)揭示课题。观察、回答。

  团、揉、搓、捏、粘……师生共同参与教学,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激发学习积极性。

  2、组织研究,体验发现。

  (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自备的资料,寻找、总结面塑艺术的形式、历史及特点。

  (2)演示技法:

  搓、碾、捻、拧、剪等面塑技法。

  演示制作面塑动物的步骤。小组交流学习,语言表述寻找发现的知识。

  观察、学习,尝试、体验。提高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自主学习,研究思考。

  3、引导创新,应用实践。

  (1)引导学生选择创作素材(动物或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

  (2)引导学生观察所要创作的形象外形、色彩、装饰等。

  (3)引导学生根据形象内容选择适当的技法进行创作。

  (4)根据学生制作程度,引导学生,进行示范。

  (5)发现创新作业,及时展示表扬。鼓励大胆构思,进行创作。个体思考,小组讨论。

  动手创作。

  进一步加工自己的作业。

  相互参观,研究学习。

  学生制作,感受面塑材料的特性,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4、作业展示、讲评。

  (1)引导学生评价作业。

  (2)小结。相互参观、评价。体验成功的快乐,提高评价能力。

  5、教学延伸。欣赏面塑作品。

  (1)名家作品

  (2)学生作品欣赏,学习,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力、记忆力和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教学反思学生喜爱这种老北京的传统工艺,并亲手制作了面塑,作品色彩艳丽、造型美观。

《民间面塑》的教案范文 篇4

  教学目的:初步了解面塑艺术,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面塑艺术的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面塑艺术,掌握面塑制作的基本方法,并试着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

  教学难点:揉、捏、剪、挑、压、粘、贴等不同技法的实际应用。

  课前准备:橡皮泥、牙签等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暑假老师去公园玩,看到有人在用面团做小人,你们见过没有呢?

  二形象回忆 作品赏析

  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面人。同时介绍面人的流派知识。

  除了面人,你还见过其他用面做的工艺品么?

  课件 不同地域、不同题材的“面花”作品,同时介绍一些春节、端午节、七巧节、老人做寿婴儿满月等不同时节场合的讲究规则。

  请同学结合自己生活的所见来谈一谈,有的同学可能过年的时候随父母回农村探亲见过,有的同学在民俗村见过,也有可能有的同学曾经生活在农村,还亲自动手制作过,谈谈他们的感受。

  三小组探究

  为什么我们用面来塑造?感受一下面和橡皮泥有什么不同?紧密细腻,黏合力

  联系捏橡皮泥的经验,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手段来造型?揉球搓条 扎眼

  看看书中的作品,有哪些地方你不知道是怎么做的?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二动手操作

  介绍几种不常见但实用的方法,如碾、压、剪、拧、捻,以及用这些方法可以制作哪些特殊的装饰。

  三自主创作

  结合不同的造型手法,创造一个自己喜爱的形象。

  四互相交流

  面塑博览会开幕啦!组织学生有秩序的互相欣赏浏览。

  谈谈自己分别的发现,分别从造型设计,创意、色彩搭配、造型手段等方面进行评述。

  五课堂延伸

  由于时代、地域、风土人情等各不相同,我国的面塑艺术也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风貌;今天你创造出了面塑作品,珍藏了好朋友的面塑作品,这可能是你的第一件藏品,希望今后同学们更多地关注这一古老的艺术奇葩。

  教学反思:受到自治教具的启发,我鼓励有条件的家庭用面粉、凡士林和水粉色自制捏面人那种面。因为这种自制的彩泥手感好色彩鲜艳,关键是量大。孩子们喜欢,制作效果也不错。

《民间面塑》的教案范文(精选4篇) 相关内容:
  • 幼儿园关于元旦教案范文(精选12篇)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体验礼物带给人的快乐。2、学习关心和体谅别人。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 大班幼儿《暑假安全教育》教案(通用9篇)

    活动目标:1、学会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2、懂得用不正确方法玩滑梯易造成伤害;3、初步养成必须的安全意识。活动准备:1、小兔、小狗胸饰若干,照相机。2、编排情境表演(大班的哥哥姐姐)。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 你藏我找教案(精选5篇)

    目标使幼儿能够听懂表示地点、方位的话语,理解相互联系的几句话。准备各种小动物及其喜欢吃的食物(模型或图片)。过程1.教师和几名幼儿分别将“食物”藏到树上、草地上或其他地方。2.教师或幼儿发出指令,幼儿寻“宝”。...

  • 《黄河颂》教案范文合集(通用17篇)

    [教学目的]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2.初步认识黄河在中华民族中的特殊地位。3.品读歌词中的语言。[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范文锦集(精选16篇)

    设计意图地球是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家园,保护地球、爱护环境是大家关注的话题,而现在我们的孩子生活无忧,社会环保意识薄弱,而《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育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

  • 幼儿园大班防溺水安全教案范文(通用3篇)

    活动目的: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有关知识。2、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3、自防自救的知识,深化防溺水安全教育,使孩子了解自防自救知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 关于幼儿园找朋友教案集锦(通用12篇)

    活动设计:我班孩子非常喜欢猜谜语的活动,往往一猜就不可收拾,猜中的人兴高采烈,没猜中的人非常羡慕,跃跃欲试。在猜谜的过程中,孩子们经常会发现了很多问题。...

  • 一年级下册百花园教案范文(精选3篇)

    内容简析:本次语文百花园有六项内容:“认识多音字”“写内外结构的字”“学习用音序查字法”“连一连,读一读”“阅读笑话一则”和“能说会道”等内容。...

  • 点和线教案最新(精选15篇)

    活动目标:1、幼儿乐意探索、寻求蛋宝宝站起来的多种方法。2、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表达自己的意见。3、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体验成功的乐趣。活动准备:每个幼儿一个熟鸡蛋、各种物品:沙包、米、泥、瓶盖、小杯子、布等。...

  • 教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