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下载 > 教案大全 > 小学生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教案(精选2篇)

小学生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教案

发布时间:2023-07-26

小学生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教案(精选2篇)

小学生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自己最受感动的部分,体会儿子对母亲深沉的爱,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把主要内容讲清楚。初知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朗读中感受爱德华对母亲的无限依恋,并能联想到自己,去感受亲情,感受生命。

  难点:感知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关于“9.11”事件的相关资料。

  学生:搜集写亲情的名言或名篇。

  教学过程

  一、质疑引入,激发兴趣

  1.电脑情景导入(20xx年“9.11”事件),教师向学生讲述关于“9.11”事件的大致情况。并询问学生:看了图片、报道,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四人小组交流)

  (可恶、亲情重要、世间充满爱……)

  2.揭题。

  在的飞机撞向世贸大楼的那一刹那,一段母子亲情的故事在这危难时刻演绎,这便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齐读课题)

  3.看题质疑,导入课文:看到课题,你知道了什么?——遇难者打了三个电话……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遇难者打了哪三个电话?遇到难读的字、词勾画下来,多读几遍。

  2.检查初读情况。

  (1)交流识字、学词情况,重点指导“废墟”“婚姻”“悲恸”等词语,并让学生分辨“悲痛”与“悲恸”的异同。(悲痛:伤心。悲恸:极其悲哀伤心。)

  (2)分小组分部分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感悟深情

  1.学生反馈思考情况:遇难者给助手、律师、母亲各打了一个电话。

  2.课文里,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个电话?为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通过把握课文内容,深入体会儿子对母亲深沉的爱,感受那份人性中至纯至真的感情。

  (1)情况危急。

  ①什么是“生死关头”?(指关系到生存还是死亡的关键时刻。)哪些词句让你看到爱德华处于生死关头?抓住“第

  五十六层”“熊熊的大火”“爆裂声”等词语让学生感受到当时危急的气氛。

  ②小组讨论:生死关头对于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在生死关头你会想到什么?

  ③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生死关头的危急。

  (2)情感对比。

  ①你觉得爱德华打电话给他的助手、律师是为了什么?(财产、事业)并相机板书:助手、律师(事业、财产)

  ②然而在这生死关头,他却没等电话接通,又拨打了第三个电话,因为他想起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这是拨给谁的电话呢?(母亲)(相机板书:母亲)

  ③想象一下,他可能会在电话里给他的母亲说些什么呢?(学生讨论并作答)

  ④爱德华的助手与律师也推断,第三个电话很可能与他的遗产归属有关。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推断。(因为一个腰缠万贯的'银行家,在生死攸关的时候,肯定有很多的话要说,特别是遗产的问题。在只可能打出一个电话而且说的话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他们推断这个电话应该与遗产归属有关。)

  ⑤然而事实的真相是怎样的呢?为什么报纸“在醒目的位置”刊登这句话?为什么说它是一个人的“生命留言”?

  师总结:对于一位拥有巨额遗产的人,临终不是忙着处理自己的财产,也不是向下属交代工作,在生命危在旦夕之际,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母亲。电话传去的那一声“妈妈,我爱您”道尽了母亲的辛劳,也道尽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眷恋,道尽了儿子对母亲的牵挂……短短的五个字,蕴含其中的爱的力量没法用任何东西来衡量。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儿女对母亲的深情不也是伟大的吗?这种超出一切世俗与金钱的纯真的感情怎能不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呢!“妈妈,我爱你!”简短的五个字,是爱德华最后一次向母亲袒露心声,最后一次向母亲表达儿子对母亲深深的爱(板书:爱),这一句看似平凡的话是儿子用生命来书写的。相机板书:妈妈,我爱你!(生命留言)

  ⑥朗读使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通过情感朗读,将学生的情绪引向高潮。

  3.反馈说说你还从课文里知道了什么,读懂了什么?

  4.学生质疑:为什么文章一开始不揭示电话留言的内容而是放到最后?作用是什么?(设出悬念,增添了“第三个电话”的神秘色彩,使文章的可读性更强,突出重点。)

  文章出现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留给读者猜想的空间。)

  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适当渗透本课在表达上的特点。(本课围绕“第三个电话”的内容是什么而展开,并层层设悬念。)

  四、学习生字及词语

  抄写令你感动的句子(表达作者论点的句子)。

  五、小结本课

  1.在这篇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说出你们关于生命的看法吗?小组交流。

  六、拓展阅读,交流资料

  1.人最需要的是爱,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爱是需要建立在相互付出的条件下的,特别是亲情之爱。)

  2.学习小组交流汇报,阅读课外资料。

  你做过孝顺父母的事情吗?交流一下。

  3.说说通过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道理。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附:板书设计

小学生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教案 篇2

  一、质疑引入,激发兴趣

  1.读题质疑,引入课文。

  2.教师满怀深情地述说母爱的博大深沉,讲一个母子亲情的故事,拨动学生的心弦,作好情绪铺垫,引发他们学习文本的热情。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注意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检查初读情况:分小组分部分读课文,再让学生交流识字学词情况,重点指导“废墟”“婚姻”“悲恸”等词语,让学生分辨“悲痛”与“悲恸”的相同与不同。

  三、细读课文,感悟深情

  1.让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最受感动的地方,恰当批注,并交流:讲一讲自己为什么感动,再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2.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感悟人物深情。

  ⑴第1部分:什么是“生死关头”?哪些词句让你明白爱德华处于生死关头?让学生想象,如果是自己处于这样的环境,会有什么感受?会想些什么?通过朗读感受生死关头的危急,为下文的理解打下基础。再让学生讨论:第2段最后的“……”省略的是什么?发挥想象补充内容。

  ⑵第2部分:略读这一部分,思考这一部分是围绕什么事件展开的?带领学生抓住“他俩推断,第三个电话很可能与爱德华的遗产归属有关”这个句子,理解“推断”的意思,推敲“很可能”这个词语,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这样推断。

  ⑶第3部分:先让学生朗读这一部分,再集体交流在这一部分中最让人感动的句子。提问讨论:为什么迈克“含着激动的泪水”?他心里会怎么想?为什么报纸“在醒目的位置”刊登这句话?为什么说它是一个人的“生命的留言”?你从第三个电话想到些什么?再讨论,再读,再讨论,把感悟到的情感溶入朗读中,让朗读将学生的情绪引向感动的高潮。

  四、书写感受,拓展升华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母亲对儿子的爱诚然伟大,孩子对母亲的爱同样深沉。读了这篇文章,你对亲情有什么新的认识?写一段话。有时间可以交流一下。☆关于“9·11”事件

  20xx年9月11日,从波士顿洛根机场起飞的美利坚航空公司航班被劫持了。两架飞机先后撞上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并引发爆炸。接近9∶00,一架飞机撞在世界贸易中心一座大楼上部,大楼外墙被撞出大洞。18分钟后,即当地时间9∶08左右(北京时间21∶08左右),又有一架飞机撞上世界贸易中心另一座大楼的中上部,并引发强烈爆炸。不久,整个世贸大楼轰然倒塌,灰尘和残骸四处飞溅。

  美国总统布什发表演说,此次飞机撞击世贸大楼事件是“一个明显的攻击美国的事件”,有数千人在的袭击中丧生。

小学生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教案(精选2篇) 相关内容:
  • 小学生节奏的训练(精选2篇)

    器演示与《牧童》教学(99年秋冬)【教学目的】本节课,着重培养学生对乐器演奏的兴趣和认识简谱的能力。【教学重点】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简谱的学生,培养学生学会唱简谱的能力;对于有一定简谱基础的学生,教会学会“二重唱”。...

  • 小学生睡眠管理教案(精选5篇)

    为贯彻落实20xx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及全国中小学“五项管理”落实推进会议精神,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培训负担,促进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办学,根据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校外培训机构中小学生睡眠管理、作业管理告知承诺书〉的通...

  • 小学生语文知识点总结(精选2篇)

    一、复习课文:1、读《泉水》一课,回答问题:(1)天然水塔指的是:(泉水来自大自然,它可以为人们提供水源。)(2)根据课文,写出泉水的流经经程:石缝流进(山腰的水池)流过 (山间的平地)流到(山坡的果园里)穿过 (山谷)―― 山下(3)仿照课文...

  • 难忘小学生活(精选17篇)

    难忘小学生活北京市怀柔区第五小学六年级刘欣蕊小学的六年时光就要过去了。在这即将离别的时刻,我的心里涌出了一股留恋的情感。脑海里浮现出一件又一件令我难以忘怀的事……深刻谈话:在这六年里,最令我难忘的是赵老师对我的那几次深刻...

  • 小学生睡眠教案(精选4篇)

    一、板书课题,质疑课题1、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生:植物会睡眠吗?生:植物怎么睡呢?生:植物为什么要睡眠?二、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播放多媒体课件————大自然中植物的睡眠。...

  • 争做文明小学生教案模板(通用12篇)

    一、背景分析现在的孩子在家娇生惯养,唯我独尊,个性中暴露出自私人性、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倾向,他们在集体中不懂得谦让,言行上不讲文明,为此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让学生从小讲文明礼貌,势在必行。...

  • 小学生长城的教案(通用2篇)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 小学生语文重点知识点(精选2篇)

    一、复习要点1、正确认读声母、韵母,记住16个整体认读音节。 2、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26个大、小写字母的写法。3、熟练、准确地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和学习普通话。 4、掌握汉语拼音拼写规则。...

  • 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精选2篇)

    说话能力是认知能力和观察思维想象力等多项能力的综合体现。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既是语言训练的重点,又是难点。那么如何加强低年级语言训练呢?我认为,最佳途径是激发兴趣,教给方法。...

  • 小学生睡眠管理班会教案范文(精选8篇)

    活动生成背景:午睡的时间又到了,我又是鼓励又是叮嘱,好不容易孩子们都安静下来了。可是一个个躺在那还是不时地睁开小眼睛看看这,瞧瞧那。我便说:“闭上小眼睛,才能睡觉觉。...

  • 小学生养成良好睡眠的教案(精选6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和20xx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抓好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制管理等工作要求,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并优化学生睡眠管理,探索科学有效的睡眠管理...

  • 小学生元宵节活动主题教案(通用3篇)

    元宵节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又称“灯节”、“上元节”。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每逢上元,民间有张灯观赏的风俗。...

  • 小学生心理学教案(精选8篇)

    活动目标1、树立同学之间主动交往的意识,经过活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在陌生环境中也能尽快熟悉,消除陌生感。2、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随机应变能力。...

  • 小学生思想教育课教案(精选12篇)

    教学目标:1、熟悉老师和同学。2、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消除与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3、表现对老师与同学的喜爱,锻炼口头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与人交际的基本技能以及自我介绍时的口头表达能力。...

  • 小学生作文教案(精选17篇)

    一、亲近水果,玩中发现:1、对话导入老师:小朋友们,潘老师知道你们都非常爱吃水果。今天,老师要和大家玩一个猜水果游戏。2、摸摸猜猜:老师拿出一个布口袋,里面装有各种水果:苹果、桔子、香蕉、猕猴桃、葡萄。...

  • 教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