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和平条约》教案设计(精选14篇)
《儿童和平条约》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5个,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儿童们的美好心愿。
3、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点
1、理解《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体会儿童们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2、指导学生运用综合识字方法学会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难点
感悟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要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拓展习题
一、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悲伤—( ) 恐惧—( ) 探索—( )
永久—( ) 洁净—( ) 保护—( )
二、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我们要 。
2、我们将 。
3、我们为了 。
三、收集一些反映全球儿童生活的资料,和同伴交流一下。你都发现了什么?例如:伊拉克的儿童们正饱受饥饿与战火的摧残……
四、请同学们看看本课图上的旗帜,选认识的旗帜画下来,并说出是哪个国家的旗帜。
学情分析:学生对条约缺乏了解,甚至有些学生从没有听说过这方面的内容,但是所有的儿童都渴望和平、向往和平,期望全世界永远消灭战争。课文表达了全世界儿童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有关伊拉克战争、美国“911”事件的录像片、课件、有关世界儿童和平条约的资料、课文录音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播放有关《伊拉克战争》、《美国“911”事件》的录像片。
2、你能说说观看后的感受吗?(我们能坐在这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可伊拉克的儿童们正饱受饥饿与战火的摧残……)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4、质疑。 观看录像,畅谈感受。
齐读课题。
质疑问难。 为学生创设一个仇恨战争,渴望和平的良好氛围,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请大家认真听课文录音,注意听准字音。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同桌互读课文。
4、分组合作学习生字。
5、集体检查字音。(可采用多种识字游戏)
6、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听读录音。
认真朗读课文。
《儿童和平条约》教案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这篇课语言是1986年9月25日在美国纽约,由世界各国的儿童代表分别代表本国儿童其同签定的一项公约,表达了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条约一开头就点明了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接着,文中表达了他们对战争的憎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提出了全世界儿童为了维护和平的做法和希望,因为他们相信,只要大家努力,世界就一定会和平。
教学要求:
1.本文语言流畅,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讨论交流,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儿童们的的美好心愿。
2.在朗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学习本课生学词。
教学重点难点:
在朗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准备:查找有关刘玲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课前查阅了《儿童和平条约》了吗?知道的请举手,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儿童和平条约》教学设计3》。
学生互相交流查阅资料的情况。
教师简要介绍和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
2.个别学生读课文
3.学生齐读课文
三、讨论学习课文内容
1.读了课文,你觉得宣告是什么意思?
2.全世界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没有战争、破坏、仇恨,人类应共享大自然的恩惠,共创美好的生活。)
3.你从这个条约,想到了什么?
可结合语文天地中的“畅所欲言”进行,让学生说说从电视和报纸上看到、听到的存在战争、饥饿的地方,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希望,使学生们感受到世界和平是靠大家共同维护的,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四、布置作业: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读后感
可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和平的理解,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学生读课文,互读,指名读,齐读,自读。
三、学生生字词
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运用不同的`方法识记。学习中,重点对易读错、易写错的字多加指导。需要注意字形的字:予(四笔写成),惧(右边是八笔)。
四、布置作业:书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儿童和平条约
没有战争、破坏、仇恨
共享大自然的恩惠
共创美好的生活
教学后记:
将邓雅云同学收集道德关于刘玲同学代表全中国少年儿童签定《世界儿童和平条约》的资料和大家一起交流,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条约的内容。
《儿童和平条约》教案设计 篇3
一、教学内容分析
1986年9月25日,世界各国的儿童代表集聚美国的纽约,共同签署了《世界儿童和平条约》。这个条约以诗歌的形式,从儿童的视角,儿童的情感,呼唤世界的和平,祈祷人类的幸福。全文用凝练概括又饱含真情的语言道出了孩子们的心声。
二、教学对象分析
这篇课文看似一篇简单的儿歌,但细细读过却发现这是一个充满抽象词语和含义深刻的条约。而且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对战争的了解仅限于各种媒体,要想让学生从内心产生对和平的渴望也就成了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联系实际理解文章中含义较深刻的句子。
2、读课文,了解《世界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体会全世界儿童渴望幸福、向往和平的真切愿望。
3、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二)重难点:
联系实际,理解《世界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体会全世界儿童渴望和平和幸福的真切愿望。
四、教学方法、过程及整合点。
《儿童和平条约》教案设计 篇4
【预习提示】
1、从文中找出课后生字,给它们注上音。
2、读通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3、用“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宣告、共享、恐惧”三个词语。
4、查阅资料结合课后注解,了解《儿童和平条约》,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和平的理解,想想自己能为和平做些什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儿童的美好心愿。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心愿,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重点难点】
1、认识注释,并能够借助注释帮助了解《儿童和平条约》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初读诗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 熟读诗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 认识注释,知道注释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一、观看画面,谈话导入
近年来,中东地区战火不断,我们随着画面到那里去看看。(出示课件)看到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想法?
二、揭示课题,认识注释
1、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引导学生观察课题和以前的课题有什么不同?(课题右上方有符号)
3、教师引导:这是什么意思呢?那位同学在预习中弄明白了?打开课本55页,看“金钥匙”,自己读读看这是什么意思。
4、读读《儿童和平条约》的注释,看看它说明了什么?
小组交流、汇报。
教师总结:1986年是国际和平年,我国石家庄市的刘玲同学代表我们中国儿童在纽约法拉兴草坪公园举行的《儿童和平条约》签字仪式上签了字。这个和平条约到底说了什么呢?
三、自读诗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歌,想想“宣告”是什么意思?全世界的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
2、四人一组相互交流、评价,推荐一名代表发言。
3、各组代表发言、同学评价。
(总结:这首诗主要内容是全世界的儿童向世界宣告: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没有战争、破坏、仇恨,人类应共享大自然的恩惠,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4、学生集体读全文。
四、自学生字,交流释疑
1、和同桌交流一下,预习中你发现的这些生字的注意要点,提出问题,两人探讨。
2、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根据反馈进行生字读音和书写的再强调。
重点理解:疾(1、病2、快)恐惧(极度害怕)意思和字形。
强调“给予”的读音(jiyu)和“予”的字形。
五、课堂检测
1、根据拼音写词语
xuān ɡào jí bìnɡ chóu hèn wú jiā kě ɡuī
jì yǔ tàn suǒ kǒnɡ jù bēi shānɡ
wǔqì gònɡxiǎnɡ
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余学生在白板上写出来,一同批改黑板上的,然后同桌对改白板上的。
六、巩固拓展
1、学生读课文,思考:你觉得和平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可以从课文中找出句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
2、教师:环境优美,没有战争,世界各国人民和平共处,团结友爱,那该有多么好呀,可是当前的世界战争四起,天灾人祸,疾病肆虐,多少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3、请同学们课后搜集有关战争、死亡、疾病方面的图片和文字材料,想想我们能为和平做些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继续学习诗歌,反馈收集的资料,了解当前世界的不安定,增强学生对正受着苦难的人民的同情以及迫切渴望世界和平的思想感情。
2. 总结延伸,让学生说说自己可以为世界和平做什么,让他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共同创造未来世界的和平。
3. 有感情朗读诗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明读课文,说说儿童和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呼吁共建一个和平、和谐、美丽的地球。)
教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全世界的人都渴望和平,人们希望未来的世界里没有战争、没有疾病、没有悲痛,那是因为当前世界,不少地方的人民正忍受着战争的痛苦,疾病的折磨……
二、结合资料,理解课文
1、四人一组,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世界那些地方有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怎样的疾苦。
2、出示课件,边看边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毁灭和伤害。
3、谈谈自己的心里感受。
4、教师引导:这是如此,所以世界各国的人民渴望和平,他们一起在纽约签订了《儿童和平条约》我们一起再来读条约的内容。
5、男女同学互读。
6、以宣告的口气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三、总结全文,畅谈感想
1、说说从这个条约你想到了什么?(结合自己从电视、报纸和教师播放的课件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希望,使同学们感受到世界和平要靠大家的共同维护,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2、条约是国家和国家签订的有关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权利和义务的文书,我们少年儿童能为世界和平做些什么呢?
小组讨论,拟出来。
3,小组推荐代表交流
(1、做一个维护和平的小天使,和同学、朋友、邻舍友好相处。2、做维护和平的宣传员。3、组织人们签订和平公约4、刻苦学习,将来为世界和平做更大的贡献。)
四、课外拓展(任选一题)
1、给父母读《儿童和平条约》,和父母交流感想。
2、你想想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画一画。
【板书设计】
没有战争和武器
没有破坏和疾病
世界和平 —— 没有仇恨和饥饿 ——共同努力
共同游戏、欢笑
互相帮助、友好相处
《儿童和平条约》教案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字,注意多音字“给”的读音。随文学习本课的关键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体会儿童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激发学生从小热爱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鼓励同学们为世界和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切身体会儿童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
2、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憧憬世界和平的美好景象,激励学生为世界和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揭示课题。
1、(板书:条约)同学们,你们知道“条约”吗?结合预习说说你对“条约”的了解。
2、解释“条约”:国与国之间签定的有关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的文书。
3、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有趣的条约:儿童和平条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鼓励学生读题质疑,部分解疑。
儿童和平条约和其它条约有什么不同?
儿童和平条约不用强制别人执行,它表达的是全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童和平条约签定的原因和时间?
1986年为联合国“国际和平年”。这一年,全世界围绕“和平”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其中之一就是签定一项公约——“儿童和平条约”。同年9月全世界儿童聚集在美国,分别代表本国儿童在条约上签字。代表中国在条约上签字的是11岁的小学生刘玲。
儿童和平条约里都写了什么内容?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过渡:儿童和平条约里都写了什么内容?带着我们的好奇心走进课文。
2、根据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把自己认为难懂的词句做上记号,联系实际想一想。
3、小组内互帮互学,交流自学情况。
4、分段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注意:多音字“给”在本课的读音。
5、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默读。要求:边读边想,条约有些什么内容?
(2) 组内交流。要求:试着关上书说一说。
(3) 指导学生概括条约内容:向往和平——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创造和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梳理课文条理。
2、交流:儿童和平条约字里行间都表达了儿童共同的心声,这心声是什么?(相机板书:和平)
3、过渡:我们初读课文便读出了全世界儿童的共同心声。如果再走进条约,细细品味,我们还能够体会出条约蕴涵的那份执着以及儿童维护和平的决心。下节课我们再进一步学习条约。
四、指导书写
1、小组内自由识记、书写生字。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四课,知道了全世界儿童的共同心声:希望世界和平!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儿童和平条约》,去体会条约背后蕴涵的那份执着与真情。
二、入情入境,细读感悟
学习1——4自然段:向往和平
1、过渡:和平,世界人民永恒的主题;和平,世界人民向往的生活;和平,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作为“我们世界的儿童,宣告未来的和平。”
2、自由读1—4自然段,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相机出示句子:“我们要消灭一切!”鼓励学生质疑:“这一切”指的什么?
4、默读1——4自然段,勾画相应词语,小组交流:联系实际说说你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5、拓展想象:除了“战争”、“破坏”、“憎恨”等词语,“这一切”还可能指的是什么?(一切与和平相悖的事物)
6、集体交流,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用朗读表达出来。(指导朗读)
7、播放音像画面,教师激情渲染战乱场面:战火硝烟,肆意弥漫,无数轰炸机从人们的家园上空飞过,转眼间,城市变为废墟,到处是哭泣和呼喊,人与人之间充斥着冷漠、恐惧和憎恨。多少人在战争中失去家园,多少亲人不得不面对生死离别!看到这样一个动乱的年代,你在想什么?想说点什么?(消灭“这一切”,世界渴望和平、向往和平)
8、情感朗读。可以引读。
学习5——9自然段: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1、过渡:消灭一切与和平对立的事物,这个世界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切换画面,用心发现和平的世界给予我们的恩惠吧。
2、点读5——9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和平世界是一番怎样的景象?我们是怎么做的?
3、指导读句子,感受和平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
4、我们将共享富饶的大地、保卫美丽的天空以及保持河水的洁净,这既是和平世界给予我们的恩惠,更是赋予我们的义务和责任。带上我们的这份责任心齐读5——9自然段。
5、拓展联想:除了人类这些赖以生存的美好环境,和平的世界里,我们还可以拥有什么?又会有什么责任和义务呢?仿说句子:(谁)给予我们(什么)———我们将(怎样做)
学习第10自然段:创造和平
1、承上启下:没有战争,处处鸟语花香、欢声笑语,那是一个多么美好、和谐的世界啊!人们的生活幸福而舒适,心情开朗而豁达。让我们为了和平、为了现在的和平、永久的和平、大家的和平而努力吧!
2、自由读第10自然段。思考:我们不仅有享有和平的权利,同时也有维护、创造和平的义务和责任,为了世界和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3、只有我们共同携手,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才能创造一个和平的世界!让我们加入和平志愿者的行列,叫响我们的和平口号吧!齐读第10段。
三、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过渡:远离战争,珍爱和平、创造和平,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请同学来说说学习本课的收获。
2、小组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下来。
3、介绍一篇诗歌《放飞和平》,读一读。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一些有关呼吁世界和平的文学作品,读一读,或者办成小报。
板书:
儿童和平条约
向往
珍爱 和平
创造
《儿童和平条约》教案设计 篇6
知识与能力:
1、字典和同学间的合作,读通课文;
2、能理解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了解课文的主题;
3、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小组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在朗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从小维护和平的美好情感,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理解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了解课文的主题;
难点:激发学生从小维护和平的美好情感,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课题时,你会想到些什么呢?和平是我们所有人心中的愿望,那么在作者眼中和平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课文去看看。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同学们,在读课文时借助字典或者用你熟悉的方法去解决你遇到的生字,想办法和它们交朋友。
2、小组内互相听读课文,互相帮助解决生字,交流你的识字方法。
3、集中识字:学生交流在读课文时遇到的生字困难,师板书在黑板上,然后集中认识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4、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课文读起来就更方便了。下面请同学们重新来读课文,注意停顿,注意语速。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
1、请同学们,用你们喜欢的方法来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都说了些什么?从课文中你明白了什么?或者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意见,在班上集中解决不明白的问题。
3、儿童和平条约中的小朋友讨厌战争,渴望美好的生活,你们也和他们一样热爱和平,那么让我们大声来朗读课文吧!让我们读出小朋友们心中的渴望。
4、指导朗读:
下面我们请几个同学来读课文,大家要认真听,注意体会他们哪读得好,哪里读得不好,怎样读更好。
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交流发言,评价,老师适时指导。
5、刚才大家读得都不错,老师也想读,不知道可不可以?师范读课文。请学生评价。
6、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在小组内读课文,注意要认真听别人读,学习同学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打算怎样来遵守儿童和平条约?生自由发言。课后请大家再把课文读几遍,体会条约的内容。
课后记:
和平离孩子们真的较远,他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幸福的年代,对战争,对灾难都来源于媒体,要他们谈感受,真的有些是牵强。课前虽布置他们收集资料,但由于对学生指导不够,有些同学甚至连自己的资料都没读通,更别说情感的上升了。这不仅是学生的问题,也是我老师的问题。如果我事先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最想收集的资料,并认真读一读,适当的写一下感受,那样在课中情感的调动变容易多了。于是整节课下来,只听见我一个人在那动情的说:是啊,看着那一张张触目惊心的画面,听着一串串惊人的数字,老师和同学们一样震惊,战争给我们带来了创伤,尤其是儿童,在战火弥漫的地方,痛苦的是儿童,失学的是儿童。
《儿童和平条约》教案设计 篇7
教学内容:
《儿童和平条约》带有很浓厚的儿童情趣,语言流畅,文笔活泼。课文作为一种特殊文体——条约,第一次出现在鄂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它的每一项条款,都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同时,它又是一种儿童条约,表达了全世界儿童的一种美好愿望——希望人类携手努力,共创世界和平。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字,认识3字,注意多音字“给”的读音。随文学习本课的关键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体会儿童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激发学生从小热爱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鼓励同学们为世界和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切身体会儿童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
2、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憧憬世界和平的美好景象,激励学生为世界和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设计理念:
本课作为一种特殊文体——条约,首次出现在教材中。它的每一项条款都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每一句话都有丰富的内容。因此,用事例充实条约内容、让学生形象感受战争、动乱给人民,尤其是儿童带来的痛苦,继而诱发学生展开想象,学生在憧憬和平景象的同时,引导和鼓励学生用实际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1、再现画面,丰富情感,以情领读。
条约语言概括性强,用事实丰富条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学生可以直观、形象地感受战争灾难。可以通过教师激情描述、播放战争纪实片段等多种渠道再现“破坏”、“战争”等画面,学生逐步获得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渴望和平的美好情感,以情带读。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动态、生成的和谐互动过程。
2、循情导学,诱发联想,以读促思。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为了学生充分理解和感受文本,在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的同时,利用和开发现有课程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采用合作探究、朗读想象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将美好愿望与现实相结合,思考:作为新时代少年儿童,我们可以为维护世界和平做些什么?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趣,揭示课题
1、(板书:条约)同学们,你们知道“条约”吗?结合预习说说你对“条约”的了解。
2、解释“条约”:国与国之间签定的有关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的文书。
3、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有趣的条约:儿童和平条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鼓励学生读题质疑,部分解疑。
(1)儿童和平条约和其它条约有什么不同?
儿童和平条约不用强制别人执行,它表达的是全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2)儿童和平条约签定的原因和时间?
1986年为联合国“国际和平年”。这一年,全世界围绕“和平”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其中之一就是签定一项公约——“儿童和平条约”。同年9月全世界儿童聚集在美国,分别代表本国儿童在条约上签字。代表在条约上签字的是11岁的小学生刘玉玲。(出示人物图片)
(3)儿童和平条约里都写了什么内容?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过渡:儿童和平条约里都写了什么内容?带着我们的好奇心走进课文。
2、根据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把自己认为难懂的词句做上记号,联系实际想一想。
3、小组内互帮互学,交流自学情况。
4、分段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注意:多音字“给”在本课的读音。
5、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默读。要求:边读边想,条约有些什么内容?
(2)组内交流。要求:试着关上书说一说。
(3)指导学生概括条约内容:向往和平——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创造和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梳理课文条理。
(1——4自然段)向往和平
(5——9自然段)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第10自然段)创造和平
2、交流:儿童和平条约字里行间都表达了儿童共同的心声,这心声是什么?(相机板书:和平)
3、过渡:我们初读课文便读出了全世界儿童的共同心声。如果再走进条约,细细品味,我们还能够体会出条约蕴涵的那份执着以及儿童维护和平的决心。下节课我们再进一步学习条约。
四、指导书写
1、小组内自由识记、书写生字。
2、抄写词语。
《儿童和平条约》教案设计 篇8
之一
佚名
教材分析:
这篇课语言是1986年9月25日在美国纽约,由世界各国的儿童代表分别代表本国儿童其同签定的一项公约,表达了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条约一开头就点明了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接着,文中表达了他们对战争的憎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提出了全世界儿童为了维护和平的做法和希望,因为他们相信,只要大家努力,世界就一定会和平。
教学要求:
1.本文语言流畅,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讨论交流,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儿童们的的美好心愿。
2.在朗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学习本课生学词。
教学重点难点:
在朗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准备:查找有关刘玲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课前查阅了《儿童和平条约》了吗?知道的请举手。
学生互相交流查阅资料的情况。
教师简要介绍和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
2.个别学生读课文
3.学生齐读课文
三、讨论学习课文内容
1.读了课文,你觉得宣告是什么意思?
2.全世界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没有战争、破坏、仇恨,人类应共享大自然的恩惠,共创美好的生活。)
3.你从这个条约,想到了什么?
可结合语文天地中的“畅所欲言”进行,让学生说说从电视和报纸上看到、听到的存在战争、饥饿的地方,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希望,使学生们感受到世界和平是靠大家共同维护的,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四、布置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读后感
可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和平的理解,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学生读课文,互读,指名读,齐读,自读。
三、学生生字词
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运用不同的方法识记。学习中,重点对易读错、易写错的字多加指导。需要注意字形的字:予(四笔写成),惧(右边是八笔)。
四、布置作业 :书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 : 儿童和平条约
没有战争、破坏、仇恨
共享大自然的恩惠
共创美好的生活
教学后记:
将邓雅云同学收集道德关于刘玲同学代表全中国少年儿童签定《世界儿童和平条约》的资料和大家一起交流,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条约的内容。
《儿童和平条约》教案设计 篇9
教材分析:
这篇课语言是1986年9月25日在美国纽约,由世界各国的儿童代表分别代表本国儿童其同签定的一项公约,表达了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条约一开头就点明了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接着,文中表达了他们对战争的憎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提出了全世界儿童为了维护和平的做法和希望,因为他们相信,只要大家努力,世界就一定会和平。
教学要求:
情感目标:本文语言流畅,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讨论交流,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儿童们的的美好心愿。
能力目标:在朗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生学词。
教学难点:
在朗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准备:查找有关刘玲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课前查阅了《儿童和平条约》了吗?知道的请举手。
学生互相交流查阅资料的情况。
教师简要介绍和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
2.个别学生读课文
3.学生齐读课文
三、讨论学习课文内容。
1.读了课文,你觉得宣告是什么意思?
2.全世界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没有战争、破坏、仇恨,人类应共享大自然的恩惠,共创美好的生活。)
3.你从这个条约,想到了什么?
可结合语文天地中的“畅所欲言”进行,让学生说说从电视和报纸上看到、听到的存在战争、饥饿的地方,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希望,使学生们感受到世界和平是靠大家共同维护的,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四、布置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读后感。
可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和平的理解,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学生读课文,互读,指名读,齐读,自读。
三、学生生字词。
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运用不同的方法识记。学习中,重点对易读错、易写错的字多加指导。需要注意字形的字:予(四笔写成),惧(右边是八笔)。
四、布置作业。
书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 儿童和平条约
没有战争、破坏、仇恨
共享大自然的恩惠
共创美好的生活
《儿童和平条约》教案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字,注意多音字“给”的读音。随文学习本课的关键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体会儿童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激发学生从小热爱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鼓励同学们为世界和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切身体会儿童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
2、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憧憬世界和平的美好景象,激励学生为世界和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揭示课题。
1、(板书:条约)同学们,你们知道“条约”吗?结合预习说说你对“条约”的了解。
2、解释“条约”:国与国之间签定的有关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的文书。
3、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有趣的条约:儿童和平条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鼓励学生读题质疑,部分解疑。
儿童和平条约和其它条约有什么不同?
儿童和平条约不用强制别人执行,它表达的是全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童和平条约签定的原因和时间?
1986年为联合国“国际和平年”。这一年,全世界围绕“和平”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其中之一就是签定一项公约——“儿童和平条约”。同年9月全世界儿童聚集在美国,分别代表本国儿童在条约上签字。代表中国在条约上签字的是11岁的小学生刘玲。
儿童和平条约里都写了什么内容?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过渡:儿童和平条约里都写了什么内容?带着我们的好奇心走进课文。
2、根据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把自己认为难懂的词句做上记号,联系实际想一想。
3、小组内互帮互学,交流自学情况。
4、分段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注意:多音字“给”在本课的读音。
5、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默读。要求:边读边想,条约有些什么内容?
(2) 组内交流。要求:试着关上书说一说。
(3) 指导学生概括条约内容:向往和平——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创造和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梳理课文条理。
2、交流:儿童和平条约字里行间都表达了儿童共同的心声,这心声是什么?(相机板书:和平)
3、过渡:我们初读课文便读出了全世界儿童的共同心声。如果再走进条约,细细品味,我们还能够体会出条约蕴涵的那份执着以及儿童维护和平的决心。下节课我们再进一步学习条约。
四、指导书写
1、小组内自由识记、书写生字。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四课,知道了全世界儿童的共同心声:希望世界和平!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儿童和平条约》,去体会条约背后蕴涵的那份执着与真情。
二、入情入境,细读感悟
学习1——4自然段:向往和平
1、过渡:和平,世界人民永恒的主题;和平,世界人民向往的生活;和平,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作为“我们世界的儿童,宣告未来的和平。”
2、自由读1—4自然段,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相机出示句子:“我们要消灭一切!”鼓励学生质疑:“这一切”指的什么?
4、默读1——4自然段,勾画相应词语,小组交流:联系实际说说你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5、拓展想象:除了“战争”、“破坏”、“憎恨”等词语,“这一切”还可能指的是什么?(一切与和平相悖的事物)
6、集体交流,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用朗读表达出来。(指导朗读)
7、播放音像画面,教师激情渲染战乱场面:战火硝烟,肆意弥漫,无数轰炸机从人们的家园上空飞过,转眼间,城市变为废墟,到处是哭泣和呼喊,人与人之间充斥着冷漠、恐惧和憎恨。多少人在战争中失去家园,多少亲人不得不面对生死离别!看到这样一个动乱的年代,你在想什么?想说点什么?(消灭“这一切”,世界渴望和平、向往和平)
8、情感朗读。可以引读。
学习5——9自然段: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1、过渡:消灭一切与和平对立的事物,这个世界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切换画面,用心发现和平的世界给予我们的恩惠吧。
2、点读5——9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和平世界是一番怎样的景象?我们是怎么做的?
3、指导读句子,感受和平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
4、我们将共享富饶的大地、保卫美丽的天空以及保持河水的洁净,这既是和平世界给予我们的恩惠,更是赋予我们的义务和责任。带上我们的这份责任心齐读5——9自然段。
5、拓展联想:除了人类这些赖以生存的美好环境,和平的世界里,我们还可以拥有什么?又会有什么责任和义务呢?仿说句子:(谁)给予我们(什么)———我们将(怎样做)
学习第10自然段:创造和平
1、承上启下:没有战争,处处鸟语花香、欢声笑语,那是一个多么美好、和谐的世界啊!人们的生活幸福而舒适,心情开朗而豁达。让我们为了和平、为了现在的和平、永久的和平、大家的和平而努力吧!
2、自由读第10自然段。思考:我们不仅有享有和平的权利,同时也有维护、创造和平的义务和责任,为了世界和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3、只有我们共同携手,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才能创造一个和平的世界!让我们加入和平志愿者的行列,叫响我们的和平口号吧!齐读第10段。
三、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过渡:远离战争,珍爱和平、创造和平,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请同学来说说学习本课的收获。
2、小组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下来。
3、介绍一篇诗歌《放飞和平》,读一读。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一些有关呼吁世界和平的文学作品,读一读,或者办成小报。
板书:
儿童和平条约
向往
珍爱 和平
创造
《儿童和平条约》教案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字,认识4个字,注意多音字“给”的读音。随文学习本课的关键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体会儿童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激发学生从小热爱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鼓励同学们为世界和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点:
1、识记8个生字及掌握多音字“给”;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儿童们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教学难点:
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憧憬世界和平的美好景象,激励学生为世界和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趣,揭示课题
1、出示一份班级公约。
2、揭示课题:儿童和平条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鼓励学生读题质疑,部分解疑。 儿童和平条约不用强制别人执行,它表达的是全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过渡:儿童和平条约里都写了什么内容?带着我们的好奇心一起走进课文吧!
2、根据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把自己认为难懂的词句做上记号,联系实际想一想。
3、同桌互帮互学,交流自学情况。
4、检查学生掌握生字情况。
三、入情入境,细读感悟
过渡:让我们再次走进条约,细细品味儿童维护和平的那份决心吧!
读第一句话,指名汇报
全世界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 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播放课件,渲染战争场面
(1)理解 “无家可归”什么是“无家可归”? (没有家,不能回家了。) 你知道哪些人无家可归?指导理解:是啊,那些可怜的孩子不仅无家可归,还没有饭吃,面临饥饿,生病了不能去看,面临疾病。所以―――――
(2)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用朗读表达出来。(指导朗读)
过渡:只要我们消灭一切与和平对立的事物,这个世界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1)闭眼听读4-6句,思考:和平世界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2)交流汇报
(3)指导读句子,感受和平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教师适时板书:珍爱)
过渡:和平给我们带来了幸福而舒适的生活,所以我们应该珍爱和平。为了和平,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1)自由读七、八句。思考:为了世界和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2)为了现在的和平,为了永久的和平我们能怎样做呢?为了大家的和平,我们又该如何做呢?齐读最后一句话。
四、拓展延伸,深化情感
过渡:远离战争,珍爱和平、创造和平,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1、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儿童,你打算怎样做? 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
2、朗诵诗歌《放飞和平》。
作业布置:
1、给父母读《儿童和平条约》,和父母交流感想。
2、你想像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画一画。
板书设计:
儿童和平条约
向往 珍爱
和平 创造
《儿童和平条约》教案设计 篇12
【教材分析】:
这篇课语言是1986年9月25日在美国纽约,由世界各国的儿童代表分别代表本国儿童共同签定的一项公约,表达了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条约一开头就指出“未来的和平”,点明了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接着,文中表达了他们对战争的憎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提出了全世界儿童为了维护和平的做法和希望,因为他们相信,只要大家努力,世界就一定会和平。
【设计思路】:
1、根据新课标要求第二学段(3~4年级)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使用字典词典,逐步养成独立识字的能力),安排两课时,另外将生字学习安排在第二课时。
2 、让学生在读中去体会,去加深理解。
第一部分(1~ 5):我们的愿望
第二部分(6~10):我们要做的
第三部分( 11 ):我们的希望
3、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学生思想活动为主要依托,努力去引导、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
4、加强学生意识中的课本与实际的练习,积极引导学生从生活到课本,从课本到生活。引导学生根据我们生活实际来理解条约中的未来。例如:2008年初的雪灾到 5·12大地震,从“非典”到“手足口病”,从“伊拉克战争”到“战争的破坏”,取学生生活中的经历来学习新的知识。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认识生字2个。理解部分词语意思。如:条约、宣告、憎恨、饥饿、共享、给予、彩虹、不朽、探索、恐惧、悲伤、无家可归。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儿童和平条约,并了解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4、在朗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在朗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生字、词卡片,关于战争疾病破坏的图片。如下图;
学生:查找有关“儿童和平条约”的资料。
死去的孩子:图为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类获奖作品:棺材中的小男孩名叫穆罕默德·沙利姆,静静地躺在巴格达萨德尔城的停尸房中,死时只有18个月大。据亲戚说,这名小男孩和家里其余四人在夜间乘车时,被美军的炮火击毙。(karimkadim,2004年6月6日拍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天生活在和平环境中,受着亲人们对自己的疼爱,但大家来看看《死去的孩子》。教师介绍。
你想说什么?
引导:战争给我们带来的是痛苦,我们要和平。相机介绍:1986年是国际和平年,当年9月25日,石家庄市刘玲同学代表中国儿童在纽约法拉兴草坪公园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小朋友代表共同签下了《儿童和平条约》。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你知道条约中写了些什么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
(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读顺课文。)
2.个别学生读课文
教师相机指导读音
3.学生齐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引导理解,指导朗读
1、读了课文,你觉得宣告是什么意思?(板书“宣告”一词,请学生代读。)
(宣告就是告诉,公开地说出来。)
2、那么全世界的儿童向世界“宣告”什么?
第一部分:我们的愿望——没有战争、破坏、仇恨
我们想要的……
我们不要的……
(我们的愿望要未来的世界没有战争、武器、破坏、疾病、仇恨、饥饿,更没有无家可归的事。)相机理解词语。如: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没有家可以回了。)
指导朗读:
我们要一个/没有战争和武器的星球,
我们要消灭/破坏和疾病,
我们再也不要/仇恨和饥饿,
我们再也不要/无家可归的事情发生。
我们向世界的宣告,我们用心来说出我们真诚的愿望,怎样来读出我们的宣告呢?(在读课文时要注意用严肃、认真的语气。读出我们对破坏、疾病、仇恨、饥饿、无家可归的讨厌之情。我们的决定的坚决)
第二部分:我们要做的——共享大自然的恩惠
我们要和平的世界。在未来的世界,我们能共同游戏、共同欢笑、互相学习、一起探索。在未来的世界让成人和我们一起抓住幻想和欢笑,过着和平的生活。)
指导朗读:
师:你觉得未来的世界美吗?我们在朗读时要注意什么?
(未来的世界很美。在朗读时要注意不要太快了。)
师:四个“和平”(我们为了和平,为了现在的和平,为了永久的和平,大家的和平。)
(每个和平表示的意思范围逐渐增大。因为它的意思变广了,所以在朗读时要把声调逐渐升高。)
第三部分:我们的希望——共创美好的生活
指导朗读:劝告成年人
3小结:全世界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没有战争、破坏、仇恨,人类应共享大自然的恩惠,共创美好的生活。)
四、复习巩固
1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等会儿进行朗读比赛。
(生自行练习,师个别指导学困生朗读课文。)
点名读,自评后同学评价
2.你从这个条约,想到了什么?请用你的笔写下来。
五、布置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读后感:
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和平的理解,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复习巩固,升华主题:
1、学生自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如:在第一部分中将“我们”改为“我”来点名读前面的,齐读“我们要消灭这一切。”
2、读得很棒,从这个条约你想到了什么?
(畅所欲言)
3、总结:我们学习了《儿童和平公约》,知道了战争带给我们的痛苦。为了和平,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个和平的小卫士。课文在编入教材时有改动,课后可以查阅资料了解《儿童和平条约》的全部原文内容。
三、学生学习生字词
1、出示要写生字,学生认读。
器、憎、恨、饿、予、虹、朽、索
2、学生分析字形,互相交流
(假如你是老师我,应该教哪些字?)。
3、指导书写:予(四笔写成),憎(应该读“zēng”)
4、书写生字。
(1)学生自由书写生字。
(2)指名上台书写,并指名评价。
(3)书写生字,每字3遍。
*小组中,选出写最快、最好的作业,评选出来。
*上台展示,并说说自己是怎样书写的。
四、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运用不同的方法识记。学习中,重点对易读错、易写错的字多加指导。需要注意字形的字。)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4.儿童和平条约
宣告: 我们的愿望——没有战争、破坏、仇恨
我们要做的——共享大自然的恩惠
我们的希望——共创美好的生活
《儿童和平条约》教案设计 篇13
一. 教学内容:
单元主题:我们和我
单元课文:《儿童和平条约》、《画里少了什么》
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我们和我”为主题,编排了3篇主体课文及一个语文天地。第一篇为1986年签订《世界儿童和平条约》,表达了全世界儿童向往和平的美好心愿,其他两篇是反映儿童成长的生活故事。学习本单元,我们会更真切地意识到自己的成长,能够在学习、生活中更多的去关注集体,关注他人,克服缺点,不断进步。
《儿童和平条约》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认字5个,会写的生字9个。
3、理解“恐惧”“悲伤”“无家可归”几个词语的意思。
4、理解《儿童和平条约》的意义,维护和平。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儿童和平条约》的意义,懂得维护和平
跟老师一起学:
1、理解课题
条约:国家和国家签订的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或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的文书。
儿童和平条约:各国儿童所签订的关于和平的权利和义务的文书。
2、学习认读生字
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读生字。生字表中没有的的就查字典来完成。
在生活中哪里见到过这个字,给认读生字组词。
3、运用各种方法记住生字。
jí jī yǔ kǒng jù
疾 饥 予 恐 惧
4、分析生字的写法。
“疾”半包围内“矢”的一撇上不出头
“予”左边没有撇与“矛”区分比较
“惧”右边为三横与“具”区分比较
5、指导书写。1)观察字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偏旁部首。
2)怎样把这几个字写好?分别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3)边书空边说笔顺。
6、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己试着读课文,初步理解内容。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学习用多种方法解词。注意本课的新词,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
恐惧、宣告、悲伤的同义词。
7、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8、条约是谁签订的?为什么签订?想想“宣告”的含义。
9、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0、仔细阅读课文,把不理解的句子画出来。读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全世界的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
11、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1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自己读读喜欢的句子,想想怎样读出自己的感情?
13、默读课文想一想:条约为什么这样制定?说说从这个条约你想到什么?最近通过各种新闻媒体,你了解什么地方有战争饥饿,对于这些现象你有什么话说。
14、条约签订于1986年,当年参加活动的人已经走进社会,猜一猜他们会怎样做呢?世界和平是靠大家共同维护的,我们都要有责任感。
15、我们能为维护世界和平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
16、请你读书下的注释或查资料,了解《儿童和平条约》。
17、说说你学习这篇课文之后有什么收获?
愿意动笔写写画画你对和平的理解吗?
《画里少了什么》
教学目的:
1、学会课文中的7个生字,认读8个,掌握“卷、搬”的写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真正做到分工合作。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跟老师一起学:
1、读了题目有什么问题?
2、初读课文
3、读课文,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
4、学习多音字 卷 juǎn(卷起来)
juàn(卷子)
5、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自己读读课文。了解是怎么一回事。
6、用什么方法记住“搬、绘、除”这些字,可组什么词。
bān huì chú lián qún shèng yú
搬 绘 除 联 群 剩 余
7、有一个班的同学就在一起画过一幅海洋世界,大家都很认真,可是却画出了一幅奇怪的画,这是怎么回事呢?
8、自由读课文
9、自己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10、默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11、这篇文章是以对话推动情节发展的。
12、同学们明白了什么道理?想像一下,他们会怎样做呢?
13、读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集体要做好一件事,需要大家分工合作,重要的事有人做,次要的事也需要有人去做。)
14、扩展活动:
如果你也参加你会画什么?请你画在书上的空白处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一、用划出下列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教(jiào jiāo)室 呼啦圈(quān juàn) 装载(zài zǎi)
教(jiào jiāo)书 牛圈(quān juàn) 转载(zài zǎi)
二、比一比,再组词
忧( ) 继( ) 旅( ) 持( ) 普( )
犹( ) 断( ) 旋( ) 特( ) 谱( )
三、填四字词语
南辕( )辙 名不( )传 ( )心吊胆 栩栩如( )
四、填合适的词语
清新的( ) 聚精会神地( ) 高兴得( ) 红彤彤的( )
五、照样子连一连
八仙过海 愿者上钩
姜太公钓鱼 冰在薄处裂
绳在细处断 各显神通
日落胭脂红 日月如梭
光阴似箭 无雨必有风
我平时还积累了不少这样的语句,我还可以写两句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先比一比,再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虽然 既然 希望 愿望
(1)这个方法( )很好,但不够安全。
(2)( )你错了,就应该主动认错。
(3)童年时候我有一个美好的( ),那就是长大以后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4)我多么( )人类永远没有战争,没有灾难啊!
七、阅读
《美丽的白洋淀》
夏天,整个白洋淀(diàn)芦苇密布,一望无边,像是绿色的海洋。湖面上一片片荷叶挨挨挤挤,一枝枝荷花摇摇摆摆。那些荷花有白的,有粉的,还有红的,真好看!湖中心,渔船三五成群。渔民们一会儿张网,一会儿收网,那些网就在湖中上下翻飞。等到鱼儿满舱的时候,渔船就一个跟着一个向村边划去。
1、文中有两个词语与“郁郁葱葱”的样子相似,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我能照样子再写两个这样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会用“ ”划出描写白洋淀景色的那个打比方的句子。我也能写一个打比方的句子:
3、文中有一句话描写了渔民们打鱼时的情景,我会用“________”划出来。
【试题答案】
一、用划出下列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教(jiào jiāo)室 呼啦圈(quān juàn) 装载(zài zǎi)
教(jiào jiāo)书 牛圈(quān juàn) 转载(zài zǎi)
二、三、四、五:略
六、先比一比,再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虽然 既然 希望 愿望
(1)这个方法(虽然)很好,但不够安全。
(2)(既然)你错了,就应该主动认错。
(3)童年时候我有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长大以后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4)我多么(希望)人类永远没有战争,没有灾难啊!
七、阅读
《美丽的白洋淀》
夏天,整个白洋淀(diàn)芦苇密布,一望无边,像是绿色的海洋。湖面上一片片荷叶挨挨挤挤,一枝枝荷花摇摇摆摆。那些荷花有白的,有粉的,还有红的,真好看!湖中心,渔船三五成群。渔民们一会儿张网,一会儿收网,那些网就在湖中上下翻飞。等到鱼儿满舱的时候,渔船就一个跟着一个向村边划去。
1、文中有两个词语与“郁郁葱葱”的样子相似,它们是“挨挨挤挤”、“摇摇摆摆”,我能照样子再写两个这样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略
2、我会用“ ”划出描写白洋淀景色的那个打比方的句子。我也能写一个打比方的句子:略
3、文中有一句话描写了渔民们打鱼时的情景,我会用“______”划出来。
《儿童和平条约》教案设计 篇14
一、引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课前查阅了《儿童和平条约》了吗?知道的请举手。
学生互相交流查阅资料的情况。
教师简要介绍和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
2、个别学生读课文
3、学生齐读课文
三、讨论学习课文内容
1、读了课文,你觉得宣告是什么意思?
2、全世界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没有战争、破坏、仇恨,人类应共享大自然的恩惠,共创美好的生活。)
3、你从这个条约,想到了什么?
可结合语文天地中的“畅所欲言”进行,让学生说说从电视和报纸上看到、听到的存在战争、饥饿的地方,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希望,使学生们感受到世界和平是靠大家共同维护的,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四、布置作业:写一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