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下载 > 教案大全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分数的认识(通用3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分数的认识

发布时间:2023-07-23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分数的认识(通用3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分数的认识 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91~9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含有4块月饼的图片,师生准备图片一张,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导入:前段时间,老师在批改数学周记时,看到一篇有趣的周记,题目是“分月饼”。小作者写了3个分月饼的问题,非常有意思,值得研究,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仲秋节的晚上,小明一家4口人,爸爸、妈妈、哥哥、小明坐在阳台赏月、吃月饼,桌上摆了8个月饼,他们一家4口人,每人几个月饼,该怎么分?你们分一分!

  小作者也是这么分的,继续往下看第二个问题:这8个月饼中有一个是果酱的,哥哥、小明都喜欢吃,这个月饼该怎么分?(生答)老师这儿有一个月饼图片,用它当月饼谁来分一分?生上台分(说分法),为什么对折?(分得同样多——也就是“平均分”)板书。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学习1/2

  1、用1/2表示。

  想不想看看老师怎么帮他们分月饼的?(课件展示)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了几份?哥哥和小明都分得其中的几份?像这样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了2份,这样的一份是多少呢?引出1/2。指出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全班齐读)

  2、写1/2。

  怎么写呢?指月饼图,解释:先分开就要先写“——”,平均分了两份就在下面写“2”,每份就是1/2,写“1”,书空一遍。

  3、折1/2

  用圆片代替月饼你也来分一分,折出1/2,并涂1个1/2(生动手折,举起来,引导学生说二分之一)

  4、判断。

  你能涂出圆的1/2,下面图形的1/2对不对呢?看!出示投影。

  (二)学习1/4

  通过研究小明与哥哥分1个月饼,我们认识了1/2,继续看第三个问题:小明与哥哥分开月饼后还没吃,各个突然说:“小明,爸爸、妈妈也喜欢吃,不能我们俩吃,还是平均分给我们4个人一起吃吧!”(真是孝顺的孩子!)

  一个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那又该怎么分?

  1、师生分月饼每人分月饼的多少?用什么数表示?板书:1/4

  2、想一想:一个正方形的1/4怎么折?

  想一想,再用学具折,涂1份

  汇报之后贴在黑板上(方法这么多,真了不起!)

  3、找分数休息一会,到游乐园去看一看,(出示情境图)小朋友在干什么?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你看到了几分之一?生找,师板书:1/2,1/3,1/8……都是分数,(课题)

  (三)比大小

  1、认识了这么多的分数,非常了不起,看完周记中3次分月饼,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1个果酱月饼,小明与哥哥分,能分到多少?(1/2)与全家4口人一起分,小明又分到多少?(1/4),那么这两次分月饼,小明哪次分得多?

  指黑板图,之后,出示投影,看一看,想一想,同桌间说一说,汇报

  2、出示食盒图,独立想,在组内说一说,汇报

  3、你有什么发现?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考考你

  2、比眼力,谁是火眼金睛(完成课件的判断)

  3、抢答: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

  4、结合生活实际用分数说一句话。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折一个分数介绍给同学或家人!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分数的认识 篇2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上第34—36页。

  二、教学目标

  1、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分数的读、写,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对分数作出合理的解释,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分数,发展数感。

  三、教学重、难点

  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了解起点,引入新课

  1、你们认识分数吗?说几个你熟悉的分数。(学生说出几个分数,教师随机板书)

  2、关于1/2你已经知道什么?

  3、小结。(揭示课题:分数的再认识)

  4、请同学们拿出老师课前发给大家画有几副图的那张纸,请你在图上用颜色表示出对应的分数。表示好后在小组里交流表示的理由。全班交流、质疑。

  5、选择其中表示1/2的图进行讨论。在表示1/2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它们是怎么分的?分的对象相同吗?)

  6、教师追问:这里是把谁看作整体“1”?一份是几个?这个整体“1”还可以指哪些呢?

  (二)创设情境,深化理解分数意义

  活动一:拿水笔

  1、创设情境,请学生分别拿出三盒水笔的1/2(其中有2盒水笔都是8支、有一盒是10支)。

  这里有三盒水笔,你能从每一盒水笔中分别拿出1/2吗?

  教师请三位学生到讲台前,并问台上学生:你们准备怎么拿呢?

  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讲台前的三位学生打开水笔盒,认真地数着。

  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你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你能提出问题吗?

  我们再来看前面一位同学提出的问题,他们三人都是拿全部水笔的1/2,拿出的水笔支数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请想一想,然后四人小组轻声交流一下。

  请台上的三位同学把所有的水笔都拿出来,并告诉全班同学总支数是多少,1/2是多少支,验证刚才的结果。

  你有什么发现?并小结:总支数不一样,同样是1/2,所表示的支却不一样。

  活动二:说一说

  1、小明看了一本书的1/3,小军看了一本书的1/3,他们看的一样多吗?

  2、比较、讨论:“都是一本书的1/3,但表示的页数不一样多,为什么?”怎么样的情况下,两本书的1/3是一样的?

  通过刚才拿水笔的游戏、观察讨论看书的情境,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一样,那么分数所表示具体的数量也不一样。(同步板书)

  (三)巩固延伸,反馈分析

  1、看图说数:

  (1)蓝圆个数占整体的几分之几?要使蓝圆个数占整体的1/2,怎么改?(可以增一增、换一换、减一减)

  (2)绿圆个数占整体的几分之几?学生说出4/12和1/3后(课件随机整理整齐),提问:为什么都是4个,却可以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

  (3)红圆个数占整体的几分之几?学生说出3/12和1/4后(课件随机整理整齐),提问:为什么都是3个,却可以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

  师与学生共同小结:部分相同、整体相同,如果分法不一样,表示的分数就不一样。

  2、游戏:请1个同学站起来,请学生先后说出这位同学占大组人数、小组人数、全班人数、全年级人数、全校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请同学们想一想,同样一个人,怎么可以用那么多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呢?

  3、估一估:一个整体的2/3是,这个整体会是下列图中的哪一个?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分数的认识 篇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正确理解平均分

  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3、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体验小组合作、成功学习的愉悦。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平均分,对分数的意义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掌握分数读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片(学生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课前三分钟,导入新课

  1、数字,猜一猜他表示什么?一个数只有在具体的环境中才有意义,比如我们班有47名同学。

  2、你能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

  3、在前一段学习中研究了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谁能提出两道生活中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吗?请同学们动笔解答。

  4、同学们做的非常好,老师也有几个问题希望同学们帮助解答。

  5、老师这有4个苹果,要分给咱班每天干活最多的陈思齐和徐鹏程同学,谁会分?分的好吗?好在哪?(平均分)

  6、老师这还有两个橘子,要分给为咱班做贡献最多的王奕研和王柯然同学,谁会分?分的好吗?

  7、老师这还有好吃的,一块月饼,想要分给咱班学习最认真刻苦的杜怡静和赵子钧同学谁会分?

  8、好 ,让我用刀把它切开。那么他们每人得到了多少呢?(一半,板书)

  9、刚才,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人,每人得到2个;2个橘子平均分给两人,每人得到1个,我们都能用这样的整数来表示;可现在我把这一个月饼平均分给2人,却接住了语文的表达方式“一半”,那么在数学中有没有能表示出这样一部分的数呢?

  10、有,他就是“分数”。

  二、认识分数

  1、刚才我们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半,我们就可以用1/2这样的分数来表示。(现电脑出示,再黑板演示写法,再读一读)

  2、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这个1/2是怎样来的?(强调“平均分”和“是谁的”)

  3、介绍分子、分母和分数线。

  4、现在我想把这个月饼平均分给四个人,该怎么办呢?

  5、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月饼的1/4.

  6、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老师昨天买了一块蛋糕,平均分成3份,分给我、我先生和我们家的那个小宝宝,那么我们每个人得到的那一份,就是这块蛋糕的1/3.你还能举这样的例子吗?

  7、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让我们来看一看,这样的数能用分数表示吗?

  8、注意,只有平均分才有分数!

  三、折分数

  1、让我们自己动手折一折分数。

  2、先拿圆形纸,你能折出他的1/2吗?哪一部分能用1/2表示那,请你写在上面。(两面都可以)

  3、如果我想要他的1/4呢?

  4、拿出正方形纸,折出他的1/4.哪一部分能用1/4表示标出。

  5、长方形纸,随意。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分数的认识(通用3篇) 相关内容: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需要多少钱》教学设计(精选10篇)

    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2、理解乘法的意义,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在具体情境中应用乘法,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认识分数》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教学内容:认识几分之几 第101—104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几来表示;2、能用分数表示实际操作的结果;3、会读、写几分之几,并能比较几分之几...

  •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认识分数》教学设计(二)

    教学内容:认识几分之几 第101—104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几来表示;2、能用分数表示实际操作的结果;3、会读、写几分之几,并能比较几分之几...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乘除法

    一、小树有多少棵1、3×5= 4×7= 8×4= 30×5= 40×7= 80×4= 300×5= 400×7= 800×4=2、50×6= 7×800= 70×4= 60×4= 900×8= 300×9= 80×9= 9×20= 800×7=3、 40 □ 300 □ 50 □ 400 □ 6 × 70 = □ 600 ×...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教学设计

    购物 教学内容:购物p28-29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购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p28~29购物(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二、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但不去过分的追求算法的多样化。...

  •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认识分数》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认识几分之一 第98——100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一来表示,并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植树》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提倡算法多样化。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搭配中的学问>课堂教学实录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搭配中的学问》是本册书的一节综合实践课。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有序思考的能力.并了解搭配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这种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1吨有多重》教学案例

    课题:1吨有多重教者:沈阳市和平区青年大街小学 马巍,指导者:沈阳市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 王冉红(使用的教材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六册)(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在亲身体验和经历中初...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需要多少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理解乘法的意义,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具体情境中应用乘法,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认识分数》教学设计(三)

    教学内容:简单分数的加、减法 第105—106页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分数的实际意义;2、探究并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搭配中的学问》教学反思

    《搭配中的学问》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中的主情境是是“配菜”,通过这一情境活动的逐步深入,训练学生有序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四边形》说课稿范文

    根据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本节内容的作用,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四边形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些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以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融合,加强了集合建模以及探究的过程...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案(通用5篇)

    教案示例教室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使学生体验位置与顺序,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位置与顺序,并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反应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教学重...

  • 教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