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吃腊八粥的活动教案(精选2篇)
腊八节吃腊八粥的活动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腊八节的来历,了解民俗腊八节的常识。
2、 认识腊八粥的材料,学习制作腊八粥,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
4、 愿意与同伴合作,体验劳动的快乐。
5、 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老人的尊重的理解。
6、 学念儿歌:腊八粥,感受过节的`快乐。
7、科普腊八节吃腊八粥的民俗文化知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认识制作材料,以愉快的心情制作腊八粥,科普腊八节吃腊八粥的民俗文化知识。
三、教学准备:
1、课件《腊八粥》、
2、 腊八粥制作材料(实物):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成品腊八粥。
3、 腊八粥制作工具: 电饭煲或者普通锅、火、水等等
4、 识字卡片:米、腊八节、枣、红糖、豆、莲子、花生
四、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片,激发兴趣
1、 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过腊八节,让幼儿了解腊八节吃腊八粥的由来。
(二)认识腊八粥的制作材料
1、 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材料,解说腊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等很多种材料熬成的。
2、 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认识这几种材料。
3、 分组合成材料。每组一份材料,互相看看是否合适。
(三 )我做摸腊八粥
1、 认识电饭煲,清洗材料,学习使用电饭煲。
2、 引导讨论制作腊八粥的方法,熬制腊八粥。
3、 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成品粥。让幼儿了解腊八粥的多样性。
(四)品尝腊八粥
1、 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品尝腊八粥,让孩子们说说课件里的小朋友们们在做什么?他们高兴吗?为什么?你们做的腊八粥分给谁一起品尝?(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还有小朋友们),培养幼儿对老人的尊敬和关心。
2、 学念儿歌:
腊八粥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 糖瓜粘。
二十四 扫房子。
二十五 炸豆腐。
二十六 炖羊肉。
二十七 杀只鸡。
二十八 把面发。
二十九 煮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3、 全体幼儿品尝制作的腊八粥,感受劳动的成果,感受腊八节的快乐
4、讲述腊八节吃腊八粥的民俗文化由来
(五 )认识卡片上的字。
以游戏的形式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识字:米、枣、红糖、豆、莲子、花生、腊八节
腊八节吃腊八粥的活动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品尝腊八粥,知道腊八粥是甜甜的,真好吃。
2、初步了解腊八粥里有什么,分清豆类和米类。
二、活动准备:
1、腊八粥,各种常见的豆类和米类。
2、勺、夹子、不同大小的容器。
三、活动过程:
1、腊八粥里的秘密
——幼儿品尝腊八粥,看看嘴里都吃到些什么?猜猜会是什么东西呢?(初步感知它的味道)
——看看腊八粥,尝试去发现里面有些什么?(可以从颜色、形状、味道上去分析)
——小结:原来腊八粥里有那么多的东西(有各种各样的豆类、不同颜色的米类,还有像花生一样的果仁)。
2、豆宝宝、米宝宝来分家
——幼儿分豆宝宝和米宝宝(每桌一筐混和着米和豆各一种的教具,让幼儿用小勺或夹子将豆和米分开来,并将豆和米放入不同开口大小的容器中)
——展示幼儿分的结果:
A、看看这些豆宝宝你认识吗?你知道它的名字吗?(出示常见的豆类,鼓励幼儿从颜色、大小、形状进行区分,并知道它们的名字)
B、豆宝宝有名字,米宝宝也有不同的名字,大家来看一看:看看这些米宝宝都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会有什么好听的名字呢?(用显示屏观察比较,初步知道大米、糯米和血糯米)
——将米宝宝和豆宝宝送到厨房间,让营养员阿姨做腊八粥,然后吃腊八粥。